让师爱成为教育教学的动力之源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bf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飞速发展,祖国各地变化日益新月,并给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能只停留在一般的“传道授业解惑”传统水准上,而应要顺应时代,做“传道”的“精神”,“授业”的“能师”,“施爱”的“人师”。“三师”之中。更重要的是“人师”。
  教师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中,最重大的责任是为社会和时代培养新人。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极富情感而又性情各异的学生群体。教师所从事的工作就是用自己的高尚心灵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因为教师工作性质和时代要求的特殊性,所以决定了教师必须是善于向学生施爱的“人师”。“人师”的核心就是“师爱”。
  “师爱”不仅能影响积极向上的能力,而且能极大地影响学生积极向上的动源。“师爱”俱有最强大的“期望效能”。学生积极向上的最强有力的动力均来自源源不断的“师爱”。“师爱”是教育的阳光,没有“师爱”,可以说就没有教育。
  一、让“师爱”成为一种习惯。
  首先,“师爱”具有自觉性,“师爱”的施放是有着明确的目的,这就是为了培养和塑造时代和社会所需要的新人,为了培养和塑造美好的心灵。“师爱”是教师的责任和特定内涵。教师向学生施以“师爱”是不受任何强迫完全自愿的行为。
  其次,“师爱”具有潜能性。“师爱”是有形的。而其效果是潜在的。因为教师施放的“师爱”,是为了释放学生群体的心里所接受的,其方向有定规,有潜在效能,所以决定了教师释放“师爱“必须是长期的持续的行为。
  第三、“师爱”具有普遍性。教师的“师爱”的接受者不是个体,而是学生群体。教师释放“师爱”的目的是培养和塑造成批新人。而不是某一个新人,这就决定了“师爱”必须面对学生全体,对学生群体必须一视同仁均衡施爱的普遍行为。
  第四、“师爱”具有纯洁性。教师的“师爱”效果是滞后的,受益者既不是当时施爱的教师,也不是当时受爱的学生群体,而是将来的社会和国家,所以“师爱”是完全出于公心,并非为了私利的行为。综上所述,所以说“师爱”是教师的神圣职责,而非任何私欲。
  二、“师爱”是一种隐形能源
  爱是兴趣的基础。有爱才会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又会反过来增强爱。“师爱”的作用,同样是这样。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对教师就会产生一种情愛之情,情爱之情又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趣,对教师的亲情亲趣。此为其一。
  其二、爱是情的产源。爱生情。所谓爱情,就是此理。教师热爱学生,学生当然亲爱教师,两种情爱双向交流,就会发策强烈的碰撞,从而产生强大的共鸣情亲。
  第三、爱是信任的能源。教师热爱了学生,就会信任学生。学生得到教师的热爱,就会对老师信任。互相信任,就会自然地产生一种相亲相敬之情。亲敬是进取的动力,是和谐的内因。
  三、“师爱”的内容是深刻而广泛的。
  一是深刻而广泛的“师爱”必须面对学生。面对学生就必须牢固树立学生主体观,即学生至上的观点。仅树立了学生至上的观点还不够,还必须将这个观念落实到实际的施爱的行为中,只有落实到行为中,教师才会自觉自愿地深入学生群体,深切地了解学生,博彩各自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扬长避短,鼓励他们不断进取,达到“师爱”的最终目的。
  二是深刻广泛的“师爱”的内质。“师爱”是纯洁博大的。对少数人的爱,不是“师爱”,那叫偏爱;对全体学生的爱,才是“师爱”,这叫博爱。博爱才能产生宽大的亲情和真情。
  三是深刻广泛的“师爱”桥梁。爱是施放者和承受者的双方向行为,以师生的互爱为基础,就能产生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师生互相尊重的强大爱流,通过互相尊重的“师爱”桥梁进行双向交流,必然发生强烈的“爱”的共鸣。
  四是深刻广泛的“师爱”的尺度。“师爱”是纯洁而高尚的真诚的爱。真爱的尺度只能是严格要求。姑息迁就是害,只有严格要求才是爱,要求愈严,爱就愈真愈深。
  在自我执教的具体实践中,本人深刻地感到,教师就必忠于“师爱”这一教师神圣职责,明确地认识“师爱”深刻而广泛的内涵,首先做个合格优秀的“人师”,而后当好“精师”和“能师”,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社会和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
  只要时间不停止,只要我还耕耘在三尺讲台上,师爱就不会枯竭。我深深地感到,在漫漫的教育教学生涯中,对学生的爱几乎成了我的一种习惯和本能,自觉或不自觉地爱着学生,就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我对学生的爱是自然而然的,仿佛是与生俱来的,已经不需要刻意了,而是发自内心的。我相信随着时间的加长,这种师爱也在加深变浓。一句话作结尾,那就是:师爱将随流年而延伸。
其他文献
现代政治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必要的政治、经济、哲学知识,了解他们周围日新月异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政治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政治思维能力,借此发展智力,使学生成为既关心政治,又能积极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有用人才。  政治课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现实问题是具体多样的,但政治知识大多是纯理论的知识,往往深奥、抽象,形成了政治知识的抽象性与实际问题的具体性的矛盾。但在传统
期刊
在过氧化物酶的催化下,NADH的氧化反应是生物化学中一个典型的具有复杂非线性动力学特性的系统,存在多个种周期运动,甚至混沌。该文采用简化的Olsen反应模型进行分 析,参考已有的
在很多学生心目中,他们总认为思想品德课是没有多大实际意义的宣传说教,因而缺乏学习的兴趣;他们总认为只要读读背背就能应付,因而不注意、不研究具体的学习方法。所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对思想品德课教学更有意义,更有难度,但惟有努力培养和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质量。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几点体会。  一激发学生学
期刊
摘要:拓展训练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可以培养情商,可以矫正大学生的不良性格,从而可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引入开拓展训练提供前提。  关键词:拓展训练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什么是拓展训练?拓展训练是一种兴起于西方,1995年传入我国,开始主要是服务于工商企业单位,后逐步渗透和延伸到教育领域。由于拓展训练“先行后知”的体验式学习模式,独特的富有思想性、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户外活动模式,自20
【摘要】: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效应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关键词】:爱心 激励 学生 进步  在日常的工作实践中,我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问题,
小学教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学生良好的思想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通过每一件事,每一项活动,每一节课,长期熏陶才能形成。本学期我班的德育工作一直按计划认真顺利进行。开学初,利用班会,晨会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认真贯彻《小学生德育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礼仪常规》等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法制、思想品德、环境、文明礼貌等教育,使学生从开学起就有一个良好的开端。下面我就我多年从事
期刊
芝麻双茎高产栽培新技术是河北省粮油作物所的一项新成果。近三年来,经在河北省大面积示范推广,增产效果十分显著。据试验,春播芝麻双茎栽培比传统种植增产30~40%,夏播芝麻双
初中思想品德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我国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的标志。回顾近几年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我终于悟出一个真理:唯有改革,才能永葆思想品德课教学的生命力。作为一名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思想品德课教师,我结合教学实际,积极尝试新课程改革,在激发学生思维,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创新能力,实施多媒体教学,开展教师、文本、学生三维互动方面做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尝试,获得不小的教益,更增强了实施新课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