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斧神工之技 通法自然之妙

来源 :收藏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unicomlx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寿山石质地脂润,色彩斑斓,性坚而韧,非常适宜雕刻,历来为人们所钟爱。福州的寿山石雕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尤其是清代以后,寿山石雕进入昌盛时期,据载,雍正时寿山石雕已纳入官府的征税范围,清代从顺治元年(1644年)始,至宣统三年(1911年),计267年,10个皇帝,几乎每一个皇帝都特别喜欢福州的寿山石。
  这些皇帝对寿山石的喜爱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其中最为典型的要数雍正和乾隆。据统计雍正皇帝共用过200方左右的印玺,其中有160余方为寿山石所制,雍正在位13年,另加他当“和硕雍亲王”的时间,也才约20年,至今留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就有约150方的用寿山石制成的印玺,可谓是洋洋大观,世无所匹。
  乾隆皇帝也有寿山石印玺100多枚,而且有许多传奇故事。比如说他特别下旨征用福州寿山田黄石作为祭天的供品,因此田黄石被誉称为“石帝”。乾隆皇帝用过的一套“宝印”,是用一块田黄刻制并由两根链条连接起来的三枚印章!技艺高超,堪称国之瑰宝。这套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的印章,其芳姿倩影曾经成为中国邮票和马达加斯加国邮票里的图案。
  
  寿山石雕的表现技法主要有圆雕、浮雕、矮雕、薄意、印钮、镂空和镶嵌等。刻艺讲究“相石取巧”,即根据石料的形状、色彩特点进行构思,因势造型,因材施艺,使宝石的自然色相和奥妙神工浑然一体,巧夺天工。今年八十多岁的冯久和先生,就是寿山石行业中一位德高望重的大师级人物。
  冯久和大师的风范,不在于他的作品获了多少次全国金奖,也不在于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而是他把寿山石雕这一福建民间艺术文化发扬光大和他对寿山石文化义无反顾的执著。
  凡见过冯久和作品的人都会被他的作品所特有的神韵所吸引。那些不会说话的石头,在冯大师的手中个个都活了过来,变成了有灵性、有生命、会说话的艺术珍品。
  
  源于幼年的寿山梦
  
  早春的一个上午,记者在福州市中心的一个小区里见到了冯久和先生,虽然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但他的精神却非常好,思维也很敏捷。说明来意后,他缓缓地向记者讲起了自己与寿山石艺术一生的缘份。
  很多人都用“鬼斧神工”来形容冯久和的寿山石雕刻作品,用“轻舞飞扬”形容他的刀法和技艺,认为他代表着一种高度。然而,这一切都来之不易,事实上,冯久和的寿山石雕创作生涯经历了两个世纪。
  冯久和1925年出生在福州市鼓山镇秀岭村一位略通中医的私塾先生家。自清末以来,寿山石雕的高手们就在福州授徒传艺,特别是在福州鼓山镇,更是名人辈出,因此有“石出寿山,艺出鼓山”之说。在鼓山及周边的秀岭、樟林等地随处可听到石雕凿坯的“咔咔”声,大多数的院子里都堆积着寿山石材、半成品及下角料,因此这一地区又被称作“石雕之乡”。
  冯久和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一天天长大的,少年久和的口袋中总是揣着几颗他喜爱的寿山石料,没事就拿出来雕雕画画,还常常跑到附近村子里的石雕艺人那里去留心观察,悄悄学艺,此时,在冯久和幼小的心灵里已深深地埋下了一个美妙的寿山梦。
  
  苦苦追求终成大器
  
  15岁那年,冯久和正式拜当地著名寿山石雕艺人黄恒颂为师,由于聪明好学,冯久和深得黄恒颂赏识,不到半年时间,师傅就开始正式教他学习雕刻了,在师傅的耐心指导下,青年冯久和进步很快,不久就成为师傅的得力助手。
  由于当时战乱频繁,寿山石雕艺术逐渐衰微,许多艺人失业、转业,只有少数名师高手在这个行业中坚持了下来,作为名师黄恒颂的高徒,冯久和不仅没有中断其深爱着的寿山石雕艺术,反倒雕刻技艺及艺术境界在师傅的影响下,一天天精进,为他此后的创作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间进入上世纪50年代,冯久和协助师傅完成了《九牛八鹭》等优秀作品,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正当冯久和准备在师傅的带领下大干一番的时候,师傅却由于长期积劳成疾病倒了,不久就离开了人世,年仅48岁,师傅的故去令冯久和伤痛不已。至今冯久和依然常常充满深情地回忆起当初与师傅一起搞创作的时光。
  意志坚定的冯久和并没有因为师傅的离去而中断自己在寿山石艺术上的苦苦追求,在以后的十几年中冯久和在寿山石雕艺术上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在此期间,他先后创作了《花果累累》、《花果匝》《鸟语花香》、《菊花螃蟹篓》、《古鼎争艳》、《四季如春》、《福满门》、《争艳》、《天鹅湖》等优秀作品。他的这些作品每一件都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凡亲眼看过这些作品的,无不叹为鬼斧神工,惊为天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冯久和多年的努力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作品《花果累累》被选作大型画册《中国工艺美术》的封面,中央电视台作为专题栏目片头播放多时。后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收藏。1997年还被邮电部选为邮票发行,题为《含香蕴玉》。
  1997年冯久和荣获国家级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荣誉称号,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及鼓励。2007年6月5日,经国家确定,冯久和又被文化部确定为寿山石雕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在荣誉面前,冯久和并没有满足,他说:“我没有什么,技艺比我高的人多着呢。”他常常对年轻人说:“一个人的智慧有限,要集思广益,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当有人问他哪一件作品好时,他总是说:“至今我还没有一件自己完全满意的作品,”他似乎永远想到的不是自己的成就,而是自己的不足。
  
  义无反顾的执著
  
  如果说之前冯久和对寿山石雕的迷恋只是出于一种单纯的喜欢,那么晚年的冯大师在寿山石雕艺术上的执着追求,则更多地源于一种民族的使命感、责任感。
  近年寿山石料越来越少,如何使有限的石材得到充分的利用,是圈内人共同关注的课题,冯久和买了一大批粗质的大块高山石,巧妙利用,创作出了一批精妙的作品。例如,他将石材中大面积的黑色雕刻成苍劲的古松,白色雕成仙鹤,又用细致的笔触将披在白色层上薄薄的红色精雕成鹤的“丹顶”。十多年前寿山村出产了一块几十年来最大的太极石头,重达二百多千克,许多艺人与石贩纷纷上山看石,石材质地不错,然而色泽太白、太单调,似乎利用价值不高,大多数人看过之后都摇摇头走开了。冯老三度上山考察,终于将这块石材买回,与艺徒们一起进行了耐心清理,奇迹出现了,巨石凿开之后,红、黄、灰、黑等各种浓艳的色彩渐渐显露出来,于是大师的灵感被调动起来,因材施“刻”,一个五彩缤纷的巨型花果篮就这样在大师的妙手之下诞生了。
  根据多年的创作实践,冯大师还总结出一套创作经验,例如:雕刻松鹤题材,最忌布局松散,构思时要根据在红色的部位取巧安排白雕的布局,宁多勿少,宁密勿散,在雕刻过程中逐步删减,完工时作品的结构才不会松散。另外冯大师对于取巧技艺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巧色要有取舍,该除则除,该断就断。 如果见石就用,见色就留,会使造型显得笨重,色泽显得繁杂。”“取巧要突出主题,保证重点,将多余的主色居于显眼的位置,造成巧色的移位,才能使主题更为突出。”
  眼下,寿山石雕作品遍地开花,然而良莠不齐。拼接、染色、冒充名家作品等造假的现象屡屡发生,冯久和对于这种现象很愤慨:“优秀的作品都是采用一块石料雕刻而成的,所有的巧色都是天然色泽,是寿山石雕的基本特点;依石造型,依色取巧是设计创作的基本方法;不拼接、不染色是石雕艺人的基本艺德,拼接与染色对不起大自然的恩赐,对不起寿山石雕塑的祖先,也是对收藏家和艺人自己良心的欺骗。”冯大师不仅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作的,上世纪70年代时冯久和创作的一件花果盘,如今看来造型有些左轻右重,显得不太平衡,有人建议他拼接一块石料雕刻,他坚决反对,他认为拼接的作品不是艺术品,他宁可删除右边的石料而将作品缩小。
  这些年,时常有人抱着别人的作品出高价求他签名,都被他婉言拒绝。即使是亲属的作品,如果没有经过他的设计并参与雕刻,也同样不予签名。最近有位朋友拿来一件他十多年前的旧作花果篮,他分毫不收,欣然落刀签名。
  在冯久和先生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他保存的一些寿山石雕作品和作品集,其中的每一件都是那样的精彩,那样的让人称道。憨态可掬的小猪、引吭高歌的雄鸡、惟妙惟肖的瓜果蔬菜、五彩缤纷的花篮,甚至充满鸟语花香的鱼塘、庭院以至山川河流……都浓缩到了冯久和的“寿山石雕”上。
  如今的冯老先生虽然已经80多岁高龄,精神矍铄,和老伴一起居住在市内一处闹中取静的房子里,过着安然淡定的生活。但他每天仍会拿起刻刀坚持创作。就在前不久,冯老80岁生日后,他还创作出一套“十二生肖”寿山石作品,这些作品个个构思巧妙,生龙活虎,线条刚劲有力,很难想像是出自一位80岁高龄的老先生手中。用冯老的话说:“这辈子是离不了寿山石雕了,寿山石雕已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从冯老家出来后,我的心被这位大师对艺术的执着追求而深深感动了,心里默默地祝愿这位艺术大师能健康长寿,也祝愿他能在他所深爱的艺术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鬼斧神工之技,道法自然之妙”,这种艺术品的最高境界,观冯久和大师和他的作品至已尽矣!
其他文献
(一)天显通宝    前些日子,笔者从一位内蒙古通辽的古玩商贩小王手中收下几枚辽钱,其中一枚是“天显通宝”。小王强项是辽瓷辽玉,对辽钱不识也不屑。笔者扫了一眼,也未惊喜难捺,信以为真。因“天显通宝”乃辽钱大珍,极品,偶尔遇之,十枚必是九枚半假。人熟价不高,买进遣玩,也权当送朋友一个人情。当回家仔细看过之后,方知非同小可。这枚“天显通宝”,小平光背,青铜质。直径2.5厘米,穿径0.65厘米,厚0.1
期刊
在浩浩清钱系列之中,“雍正通宝”制钱历来以少而精著称于世。而“雍正通宝”雕母尤显珍贵。有限的数枚雕母主要收藏于国家博物馆,且仅限于清朝中央钱局户工二部宝泉、宝源雕母,其余十三家地方钱局目前更无一枚雕母现世。    笔者多年前收藏一枚宝浙局雕钱,径28毫米,穿径8毫米,厚1.2毫米。钱体精雕细作,文字端庄,极具皇家风范。历经近三百年流通传世周身显栗壳色包浆,铜色黄中泛赤,焕发出一种高贵的美感。  宝
期刊
壶艺与茶艺犹如篆刻与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如影随形。治印当选田黄,制壶莫如紫砂。或许因为这个缘故,喜欢喝茶的我也喜欢收藏茶壶,尤其是谈曙君的紫砂壶。  我收藏的谈曙君紫砂壶有大容量僧帽壶、龙头一捆竹壶、合苓壶、南瓜壶、大彬壶、大彬提梁壶、仿明洋壶、四方抽盖壶等等。把玩他的茶壶就像欣赏古代的文人画,温而不腻、淡而有味。大容量(3600毫升)僧帽壶,壶身以泥片手工镶接处线条刚劲有力,而帽沿弧形线条又极其柔
期刊
不久前,笔者下乡止亲戚,在一位亲戚的家里,见到了一幅黄山寿作的《关圣人夜读春秋》图(见图)。据这位年近七十的亲戚介绍,这幅画是他祖父在解放前到上海做生意时,作为“财神爷”供奉的。  黄山寿,生于1855年,卒于1919年,原名曜,字勗初,号旭迟老人、丽生、鹤溪渔隐、裁烟阁主,江苏武进(今常州)人,官直隶同知。幼年贫困,专志书画,五十岁后在上海卖画为生。善画人物、山水、花卉、走兽,尤擅画墨龙。山水以
期刊
我和杨晓阳先生认识,是在20年前一位画家朋友的画室。他擅长人物画,画的像西画。但是,从整体看,线条的描写和笔墨的运用是西画所无法表现的。他偶尔也画山水和花卉。山水画几乎全用线条勾勒、皴擦而成,用少量的淡墨烘染,很少用色。在他那飞动的笔墨线条中,雄健的山岩、古木、泉石等,给人渊深宁静之感。  他现在的画,用他自己的话说:“已彻底写意了,画成了纯中国画,彻底画成了一种线描和没骨的。”他还用“顽石之形,
期刊
景德镇制作仿古瓷有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明永乐、宣德年间,御窑厂仿宋代官窑、汝窑釉和龙泉青釉,成化朝仿哥窑釉,均取得丰硕成果。继之,民窑仿古也蔚然成风。蓝浦《景德镇陶录》记述隆庆、万历年间几位制瓷名家,并以其姓氏命名“窑”。其中有“周窑”条云:“隆、万中人,名丹泉,本吴门籍,来昌南造器,为当时名手。尤精仿古器,每一名品出,四方竞重购之,周亦居奇自喜。恒携至苏、松、常、镇间,售于博古家,虽善鉴别者
期刊
一般而言,中国古代美术史著述的首要目的,是为收藏者提供详实的史实资料和价值依据,因而,当前的许多绘画购藏者对古今美术史文本都信赖有加,甚至推崇备至。那么,现当代美术史文本,是否为我们书写了完全确凿的史实和完全客观的价值依据呢?  笔者认为,其中大有值得检视之处。    一、以美术史著梳理美术史实的主观性    完整的“美术史”包括四个方面:书写对象——美术“史实”,书写主体——美术史家,载体——美
期刊
“中国画通鉴”专栏由《收藏界》与中国画通鉴网(www.qiongyan.cn)合办,由中国画通鉴网总编李恢弘先生任栏目学求主持。本栏目将立足于学术性、鉴赏性和市场性高度统一的定位原则,以一刊一网同步的传播方式,来关注21世纪的中国画坛及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中国画家,并系统探讨传统中国画的精神实质与发展脉络。我们渴望为广大读者捧出一盘陶情悦性的案头珠玉,为中国画收藏者提供一把投资选择的案头标尺。  入
期刊
地点:韩国首尔  时间:2008年4月16日~22日  展览机构:韩国艺术银行  近年来,张谧诠先生的油画作品以其独特的语境、鲜明的风格日益受到韩国、日本及欧美等国艺术机构和藏家的青睐。2007年春夏季节,韩国艺术银行总裁看到张谧诠先生的油画作品后,一见钟情,非常喜欢,于是即刻向张谧诠先生发出邀请,希望能在韩国首尔为张先生举办个展,将其油画作品介绍到韩国。为了使更多的韩国朋友了解中国当代油画艺术的
期刊
《南昌万氏缩模百汉砚碑》集拓本(图1)一册,经拆装,纵52厘米,横30厘米,现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  《百汉砚碑》拓本是据百汉砚斋主人万承纪收藏的碑帖制成的碑砚所拓而来。万承纪(公元1766~1826年),字廉山,江西南昌人,清代金石家、书画家。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举人,曾任江苏知府,官至海防同知,诗文皆工,博综群籍,其篆法似李阳冰,篆书、行草精妙,绘画得北宋诸家之长,深悟画法,山水、人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