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与大学生道德教育探微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47255956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以 “良知”为起点,构建起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统一的理论体系,在道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解读了“知行合一”思想的内涵,分析了道德教育的吊诡处境,从以知导行、知而必行、行而后知三个方面探讨了道德教育的路径。
  关键词:知行合一;道德认知;道德践履
  明朝中叶,商品经济萌芽并初步发展,社会风气向商业化和世俗化转变,伦理纲常受到挑战,加之社会政治局面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内忧外患。在大厦将倾的危局下,本该保土安民的明朝士子却空谈义理。王阳明睹其沉痛现实,为补偏救弊提出“知行合一”学说,为日渐衰落的文化形势带来曙光。
  一、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解读
  从先秦到当代,先贤们对知与行的先后、轻重、难易,各有所辩难,其中以朱熹与王阳明的阐释最具代表性。
  (一)“知”与“行”
  甲骨文不见“知”,但有“智”。《说文·钗部》:“智,识词也。”后“知”于“智”通,为知识、知觉、求知义。王阳明的“知与二者皆异,而是良知”。他认为“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1]良知人人生而又俱有,是天赋的仁义。“行”甲骨文字形像四通八达的道路,首见《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句,义为“行为、活动”,哲学中多指实践。王阳明对“行”的概念进行推扩,不仅指外在行为,还包括内心活动。心理活动是“行”的一部分,意念开始就意味着行的开始。
  关于知行关系,先贤们很早便开始探索。早期儒家思想认为行重于知,下至宋明,朱熹提出“知先行后”的观点。王阳明为纠正明中期不知妄行、空想不行的不良倾向,主张抛开私欲,恢复纯净的良知并付诸行动。同时主张“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2]二者相互渗透联合。
  (二)道德自由意蕴
  “所谓道德自由,是指主体出于其道德人格所自主地做出道德抉择而在道德实践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地被实现的状况和境界。”[3]“知行合一”思想以良知为内在根据,与个体的喜怒哀乐等自然情感、社会的孝悌忠信等道德准则相交融,人经过良知权衡后所实施的行为不是对外在道德规范的被动服从,而是对内心道德规范的自觉遵循。道德主体既可以选择遵循理性规范,也可以选择阻止私欲的发展,实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道德自由。
  王阳明认为良知是纯善的,那么人在良知的指引下能自然而然地遵守规范,自由地实施行为。一个人知善却不践行善,是因为良知被私欲阻碍,此时主体在道德上是不自由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统一是实现道德自由的路径方法。
  二、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吊诡处境
  现实生活中,大学生道德失范行为时有发生。经过案例追踪剖析发现道德失范的大学生并不缺乏道德知识和辨别能力,而是缺乏把认知和行为统一的能力。
  (一)智德脱臼
  应试教育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下应运而生,知识本位取向下导致道德教育处于末位。在学生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教学课程的设置以考试科目为准绳,与考试无关的道德课程被排除在核心教育之外。单一的评价机制导致教师多关心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忽略了教书过程中的育人。同时,互联网技术日益发达,社会负面信息铺天盖地地呈现在大学生面前,造成了学生对正统道德的怀疑。部分学生在负能量的冲击下,已有的道德认知动摇,甚至出现负向的道德认知。
  (二)知行分离
  学校和家庭的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知识,认为只要拥有辨别善恶的能力就能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教育过程中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没有根据学生的性别、年龄特征将教育内容具体化、阶段化和生活化。高扬的道德标杆,对学生而言只是空谈。道德要旨没有深植学生心底,学生也没有体验到良好的行为带来的幸福与快乐。道德实践能诱发道德情感、坚定道德意志、形成道德认知,从而去遵守道德信念。
  三、大学生道德教育知行合一的实现路径
  习总书记高度重视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的理论价值及指导意义,培育大学生的道德修养,要以知行合一为进路。
  (一)以知导行
  王阳明认为只有“真知”才有“真行”,教育内容必须是符合学生道德需要的真知。大学生不喜空谈,更希望道德教育能对恋爱、就业等有所裨益。然而,当前的道德教育主要集中在爱校、爱党等宏观方面,在学生急需的性道德、职业道德和生命道德等方面鲜有涉及。“行”包括“一念发动处到具体行为”,要激发学生内心深入的良知,培养学生道德内驱力,道德只有放入人心的土壤,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去呵护,最终才能长出善果。
  (二)知而必行
  知性化育固然重要,但躬身实践也不可少。它不只是知识的传播,更重要的是与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融合、转换,最终落实到行动上,行动中锻炼意志、砥砺品格,最终内化成德行。王阳明主张“事上练”,道德教育中要从伟大走向平凡,围绕学生现实生活,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强化道德主体参与,重视主体感受。引导学生严格按照道德准则,注意细节,一丝不苟地完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切实完善道德认知。
  (三)行而后知
  王阳明说:“随时就事上致其良知”,强调行对知的澄明和扩充作用,按良知行事是良知的践行,反过来良知得到开悟和扩充。一个人行恶之后,即使没人发现也会愧疚、自责,这就是良知在发挥作用。大学生在道德践履中充分发道德主体的主观能动性,用良知来反思实践过程中的言行举止和内心深处的善恶,省察克治,从而提升自己道德实践的能力,然后将这种能力推及到他人、家庭甚至国家,使每一个人都具备道德涵養。
  四、结语
  “德育工作在内容和方法上虽既有知的教育也有行的教育,却缺乏基于知行合一思想的深层思考。”[4]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塑造,既要培育学生内心的良知,又要引领学生对内心良知在日常学习中的践行,在践行中再与认知有机结合,克服“知”与“行”分离的弊端,日积月累,促进道德习惯的养成、道德意志的锤炼、道德规范的内化,最终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
  参考文献:
  [1]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6.
  [2] 王阳明.王阳明全集(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4.
  [3] 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89.
  [4] 丁蔼然.“知行合一”是评价德育的核心指标[J].教育科学研究,2017,(9):1
其他文献
中華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成绩斐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大势,顺应实践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举措,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  我们在国防、经济、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傲人成绩。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7月26
期刊
摘要: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红色文化的物质载体红色资源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素材。因此,在新时代必须倡导大学生再读红色经典、重温红色历史、营造红色氛围,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红色资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关键词:红色文化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各种西方社会思潮的涌入和多元价值观相互碰撞,容易导致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陷
期刊
摘要:作为国有企业,持之以恒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部署,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聚焦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根本,坚决扛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坚持三个“一以贯之”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国企;做强做优做大  一、举旗定向,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扶贫事业的不断深入,党和人民对脱贫攻坚工作“量”的硬性要求逐渐减弱,更加注重脱贫攻坚工作的“质量”,既要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地问题,又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但是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却出现了诸如:被扶主体思想观念落后,态度消极、学习能力欠缺、逻辑思维薄弱,风气不存不纯等问题,究其根本,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因为被扶主体由于对自身在脱贫事业中的对自身主体地位认识偏差而导致的。唯有精神扶贫,激发扶
期刊
摘要:在当前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进步,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的工业也在进行不断的变化,技术的极大进步大大的加强的我国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但是我们可以了解到在工业上的机械应用它并不能完全的进行取代钳工,因此在本篇文章当中我们主要是从钳工的特点以及作用来进行探讨和分析,希望能够提供给相关从事者一些有效的帮助。  关键词:钳工加工;工件效率;方式研究;  引言:  钳工是一项技术工作,因此,钳工的质量取
期刊
摘要:大數据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大数据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需要借助网络思政育人平台建设,发挥混合式学习在思政教学中的优势,对“学”“教”“管”“促”育人全过程进行实时数据追踪,积极搭建立足于大数据分析、研究与改进的育人平台,利用线上线下与课上课下相结合的思政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创新发展。  1高校网络思政教育现状分析  为更好的了解信
期刊
摘要:“新课标”提出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目标,在此背景下,课程的开展对学生的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五个方面做出了具体要求。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身心发展与需求,新的教学思想观念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改变教学模式在培养学生运动知识、运动技能以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等诸多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运动教育模式;应用;可行性  Absrt
期刊
摘要: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体现出时代的特征,为确保企业在改革发展中取得成绩,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在新的形势下闯出一片生存发展的新天地,必须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一切,把思想政治工作化为国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中做强做优做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键词: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任务;创新途径  1企业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现状  1.1高素质人才较为匮乏  
期刊
摘要: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中,应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帮助员工明确立场,端正思想,使国有企业内部更加的和谐,促进国有企业的良性发展,增强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思想信念是国有企业职工的精神食粮,深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加强对员工的培养,使人力资源管理与思政教育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本文分析了思政教育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同时对思政教育与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融合提出意见与建议,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的有效
期刊
摘要:在新时期的国有企业中,做好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可以改变整个企业的精神面貌,因此做好国有企业政治思想工作是当下企业中最应该处理的问题,尤其在新时期下,国企要想取得更长远的发展就必须深化改革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以新时期下的政治思想,使得企业的综合实力增强,保障企业的整体效益不断增加外,还要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步伐而前进,当然在执行改革创新之时,会遇到很多政治思想的问题,本文将针对新时期下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