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扶贫事业的不断深入,党和人民对脱贫攻坚工作“量”的硬性要求逐渐减弱,更加注重脱贫攻坚工作的“质量”,既要做好各项政策的落地问题,又要做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但是在实际的扶贫工作中却出现了诸如:被扶主体思想观念落后,态度消极、学习能力欠缺、逻辑思维薄弱,风气不存不纯等问题,究其根本,这些问题实质上是因为被扶主体由于对自身在脱贫事业中的对自身主体地位认识偏差而导致的。唯有精神扶贫,激发扶贫对象的主观能动性、树立榜样形象,强化外部刺激、以及建立新型农民合作组织为解决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层次矛盾注入新动力,才能实现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对象;主体意识;缺位
贫困问题是长久以后困扰着人们的世界性难题,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是世界各国长期从事的事业。自建国初,党中央就着手研究贫困问题,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1]。随着贫困人口的逐步减少,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期,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被提上日程。为解决这一难题,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使之发展成为解决深度扶贫问题的措施体系。党中央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将这一思想进行了貫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2]。我国前期的脱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部分贫困主体脱贫意识淡化、“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异化为“以贫为荣”等,这一系列问题看似是经济问题,但就其本质而言,则是扶贫对象物质生活改善与精神境界提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映射,其成因正是早期的脱贫攻坚工作过于强调物质脱贫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脱贫主体精神脱贫需求,具体表现为:
一、思想观念落后,态度消极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通常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人文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集中表现在贫困地区地貌复杂多样(多山区,少平原),适宜发展农业的区域面积小,同时这类地方气候条件恶劣,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加上这类地方地形闭塞,交通不便,与世隔绝,也加剧了该地域的贫困状况;除此之外,人文因素也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文方面的影响要素主要包括长期宗族氏亲式的家长制、传统的小农思想、封建迷信风盛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共同造成了帮扶地区的贫困现状。
物质帮扶手段的主要目的是兜底功能,其应该作为扶贫帮扶的基础措施,而不应是最后手段。物质扶贫的存在有其自身不可代替的价值。个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基本生存生活条件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上,一旦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精神文明建设更无从谈起。所以物质帮扶应该做的就是首先解决贫困群体的生存问题,继而在此基础之上,国家、社会各界积极引导扶贫对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主动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觉参与扶贫事业,开发思维,主动创新扶贫方式。
二、学习能力欠缺,眼光短浅
众所周知,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滞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地理环境。因地形地貌影响,交通限制,导致贫困地区人民与外界交流少,处事多以自身经验为主;第二,国家政策。基于国家大力发展城市的战略布局,导致我国教育专项资金分配严重不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导致了人民群众受教育年限短、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总体文化水平低,学习能力弱,接受新事物的周期长,只能以农业为主要事业,子承父业,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与土地为伴。即使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开展教育扶贫事业,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各项技能培训,但是由于农业发展的季节性以及农民自身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大多都流于表面,收效甚微。
同时,贫困群体眼光短浅,非常容易满足。由于长期受贫困影响,被扶群体产生了两类心理态度,一类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认为虽然穷,还能生存下去就是最好的安排;另一类是消极的态度,认为自己没能力、没技术、没可靠关系、没强大背景,自己穷是理所应当的,这类群体整日沉溺于悲观现实中,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现状。上述两种情况,不论是消极态度亦或是积极态度,最终结果都是安于现状,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目标的发展。对他们而言,当下物质扶贫能带给自己实际收益,根本不需要制定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计划,用以永久改变自身现况。
三、逻辑思维薄弱,风气不纯
扶贫对象通常逻辑思维薄弱,集中表现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花费周期长。扶贫群体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在面对新事物时,难以理解到事物的本质,对新事物经常持有怀疑态度。尤其是对国家扶贫政策理解不到位,形成了错误价值判断。另一方面,片面了解与自己的直接利益相关的政策,其余与自己直接利益关联不大的宏观政策概不过问,政策了解的目的性非常强。但正是由于对政策的片面了解,贫困群体发展过程中往往就损失了政策的扶持,事后又去找政府理论,撒泼打诨,形成了发展困境。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长期闭塞,信息通达度低,导致信息的时效度低,尤其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反馈信息给国家层面,国家从宏观层面调节供需,但是当信息传递到偏远贫困地区时,宏观供需已经平衡,使得贫困地区的作物总是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也加深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同样正是因为贫困地区长期的以农为生,靠天吃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天命”思想。世世代代以老旧的耕作方式进行生产,不相信新技术,不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在这些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反现象”,即部分群众对科学技术持有怀疑态度,对部分“歪门邪道”深信不疑。
参考文献
[1]陈炜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N].乡村科技,2018-09-04(0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8.
关键词:精准扶贫;扶贫对象;主体意识;缺位
贫困问题是长久以后困扰着人们的世界性难题,对贫困问题的研究是世界各国长期从事的事业。自建国初,党中央就着手研究贫困问题,经过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我国的减贫事业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国家统计局报告显示,从1978年到2017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年均减贫人口规模接近19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下降94.4个百分点,年均下降2.4个百分点”[1]。随着贫困人口的逐步减少,我国的扶贫工作进入了攻坚期,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被提上日程。为解决这一难题,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使之发展成为解决深度扶贫问题的措施体系。党中央制定了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将这一思想进行了貫彻落实。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2]。我国前期的脱贫工作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如部分贫困主体脱贫意识淡化、“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异化为“以贫为荣”等,这一系列问题看似是经济问题,但就其本质而言,则是扶贫对象物质生活改善与精神境界提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映射,其成因正是早期的脱贫攻坚工作过于强调物质脱贫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脱贫主体精神脱贫需求,具体表现为:
一、思想观念落后,态度消极
贫困地区之所以贫困,通常既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人文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的影响往往集中表现在贫困地区地貌复杂多样(多山区,少平原),适宜发展农业的区域面积小,同时这类地方气候条件恶劣,不能满足农作物生长对气候条件的需求,加上这类地方地形闭塞,交通不便,与世隔绝,也加剧了该地域的贫困状况;除此之外,人文因素也是造成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人文方面的影响要素主要包括长期宗族氏亲式的家长制、传统的小农思想、封建迷信风盛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并不是单独起作用的,而是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共同造成了帮扶地区的贫困现状。
物质帮扶手段的主要目的是兜底功能,其应该作为扶贫帮扶的基础措施,而不应是最后手段。物质扶贫的存在有其自身不可代替的价值。个人的全面发展建立在基本生存生活条件得以保障的基础之上,一旦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精神文明建设更无从谈起。所以物质帮扶应该做的就是首先解决贫困群体的生存问题,继而在此基础之上,国家、社会各界积极引导扶贫对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主动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自觉参与扶贫事业,开发思维,主动创新扶贫方式。
二、学习能力欠缺,眼光短浅
众所周知,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滞后。造成此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第一,地理环境。因地形地貌影响,交通限制,导致贫困地区人民与外界交流少,处事多以自身经验为主;第二,国家政策。基于国家大力发展城市的战略布局,导致我国教育专项资金分配严重不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落后,教学资源匮乏,导致了人民群众受教育年限短、入学率低、辍学率高,总体文化水平低,学习能力弱,接受新事物的周期长,只能以农业为主要事业,子承父业,世世代代以种地为生,与土地为伴。即使近年来,我国已逐步开展教育扶贫事业,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各项技能培训,但是由于农业发展的季节性以及农民自身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大多都流于表面,收效甚微。
同时,贫困群体眼光短浅,非常容易满足。由于长期受贫困影响,被扶群体产生了两类心理态度,一类是积极的生活态度,认为虽然穷,还能生存下去就是最好的安排;另一类是消极的态度,认为自己没能力、没技术、没可靠关系、没强大背景,自己穷是理所应当的,这类群体整日沉溺于悲观现实中,认为自己根本不可能改变现状。上述两种情况,不论是消极态度亦或是积极态度,最终结果都是安于现状,只注重眼前的利益,忽视长远目标的发展。对他们而言,当下物质扶贫能带给自己实际收益,根本不需要制定长远可持续的发展计划,用以永久改变自身现况。
三、逻辑思维薄弱,风气不纯
扶贫对象通常逻辑思维薄弱,集中表现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花费周期长。扶贫群体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低,在面对新事物时,难以理解到事物的本质,对新事物经常持有怀疑态度。尤其是对国家扶贫政策理解不到位,形成了错误价值判断。另一方面,片面了解与自己的直接利益相关的政策,其余与自己直接利益关联不大的宏观政策概不过问,政策了解的目的性非常强。但正是由于对政策的片面了解,贫困群体发展过程中往往就损失了政策的扶持,事后又去找政府理论,撒泼打诨,形成了发展困境。同时由于地理位置的长期闭塞,信息通达度低,导致信息的时效度低,尤其是在今天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反馈信息给国家层面,国家从宏观层面调节供需,但是当信息传递到偏远贫困地区时,宏观供需已经平衡,使得贫困地区的作物总是与社会需求不匹配,也加深了贫困地区的贫困程度。同样正是因为贫困地区长期的以农为生,靠天吃饭,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信天命”思想。世世代代以老旧的耕作方式进行生产,不相信新技术,不参加政府组织的培训,在这些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反现象”,即部分群众对科学技术持有怀疑态度,对部分“歪门邪道”深信不疑。
参考文献
[1]陈炜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4亿人[N].乡村科技,2018-09-04(0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