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优化教学内容的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8605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语文学习中必须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把问题意识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和推动力,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问题意识 教学内容 策略优化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最关键的第一步。在现实课堂教学中,我们所面临的问题是学生或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潜在的、静态的问题意识转化为显化的、动态的问题意识,而且不仅是量化上的从少到多,更是质化上的从简到精。
  下面主要从优化教学内容这一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巧妙设置激趣内容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提高学生的创造力,真正提升语文水平。
  本着“激趣”的初衷,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出发,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设置一些“语言空白”,让学生去补充、去完善,从而营造出浓厚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目的。比如分析课文时,我们可以利用一些点拨教学技巧,充分施展提问的艺术,在讲授过程中设置一些悬念,让学生思考探讨,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说出新思想、新见解。
  如教读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词,在赏析“景物描写”时,我们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行勾勒描摹、驰骋想象,随诗人观赏“湘江秋景”。并可发问:自古文人多悲秋,此词写秋的情感与古代众多文人是否一致?待学生思考发言之后,随即列举元人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与之进行对比联想,让学生感受和领悟诗词意境及诗人情感寄托与价值取向,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诗歌阅读教学的目的自然就能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激起层层涟漪,这就是语言布白的艺术。
  二、合理链接生活内容
  教学环节中链接生活内容的安排是否合理,能否建立学生的原认知与文本之间的联系,让文本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是能否获得最佳效果的关键。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由于和学生的时空距离有差距,因此学生认识得不全面,甚至出现一定的偏差。有的课文内容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生活现象,但往往是他们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再留心观察,通过观察认识生活,扩大视野,理解课文,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提高观察和理解能力。
  对此,教师要可以组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调查访问,加深对课文中那段生活的理解。例如:教学《七根火柴》时,可以组织学生阅读一些有关红军长征的书籍,也可以让学生扮演成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一些老红军,这样不仅使学生全面了解了当时环境的恶劣,深刻理解了战士自我牺牲的高尚品质,而且充实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兴趣盎然。
  三、适时增加开放内容
  只有开放的语文课堂才是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才能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知识本身是枯燥无味的,但探索知识的过程却是精彩万分的。课堂中,学生通过充分的读、冷静的思考、热烈的讨论,形成了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感知和把握、深层的认识和理解,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质疑。这一些都需要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因此,在课堂中老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表述的机会,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表达导入观点和看法,提出在学习中所产生的疑问。
  古人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强烈的释疑欲望是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给他们提供自己活动的空间。
  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设问:根据文章内容,我们对于勒叔叔应该抱怎样的态度?这一有争议性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一下子挑起了学生思维冲突,有的学生认为于勒叔叔值得我们同情,因为他本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牺牲品,他的悲惨遭遇和不幸的结局是这个社会所造成的;部分学生认为:于勒不值得同情,他年轻时不务正业,把自己所谓家当败光了不说,还害得兄弟一家过着苦日子,最后自己只能流落他国。更令人憎恶的是他没有悔改,仍然自甘堕落,家人的不相认是他咎由自取的结果。通过争论,学生不仅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吃人的本质,而且了解到了当时社会的自私和冷漠,加深了对小说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争辩,让学生体味到思维交锋的乐趣。其实,这样的过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讨论和争辩使学生形成了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参考文献:
  [1]黄海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J].文教资料,2009.34.
  [2]娄凤跃.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09.12.
  [3]李秀芳.论初中语文课堂上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0.29.
其他文献
建立科学的干部考核制度,是对现行干部制度和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改革。过去我们在对干部的奖惩、任用等问题上所以还存在一些弊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对干部的科
摘 要: 翻译架起了不同文化间的桥梁,翻译中的归化,即在不损害原语所表达全方位信息的基础上,用译语中标准和习惯的语言形式再现这种信息。它适用于词语、句子、篇章各层次,但应注意克服归化不足和过度两个方面。英汉语在词法、句法两个方面存在差异,通过进行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掌握原语与译语之间的不同之处,是适度归化语言的必由之路。只有对差异之处心中有数,才能在翻译中有目的地增删词语、颠倒语序、变换句法等
摘 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释意理论在国际会议口译中的指导意义,并通过介绍国际会议口译的特点, 指出了释意理论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三个步骤对国际会议的指导作用,并分别举例说明了具体翻译策略和技巧,旨在为国际会议口译提供借鉴。  关键词: 释意理论 国际会议口译 理解 脱离原语语言外壳 重新表达  1.释意理论及其发展过程  释意理论是由法国教授塞莱斯科维奇教授首次提出的,她所提出的释意理论
摘 要: 本文从嵌入式馆员服务模式的概念入手,介绍了嵌入馆员服务模式的涵义,并针对高校图书馆服务对象的特点、应用形式,分别从嵌入式院系、科研、教学、咨询等方面论述了高校图书馆嵌入式馆员服务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嵌入式馆员 服务模式  1.嵌入式学科服务的涵义  “嵌入”的概念源于美伊战争时各国派驻伊拉克的战地记者们为了完成实时新闻任务,必须嵌入军队中,进行跟踪报道。在学科服务的实践
期刊
摘 要: 本文基于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结合实际,阐述“立足学习主体,突出文本感悟,注重能力形成,强调语文应用”等中职语文教学几方面的思考。  关键词: 中职教育 就业导向 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中职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社会对一线从业人员的要求及中职学生当前的认知水平、认知能力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担负培
目的:老年痴呆,包括老年性痴呆(又称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900万患者。VD在我国患病率65岁以上为2%,占全部老年痴呆的35.8~39%,是仅次于AD的第二大痴呆
摘 要: 作者指出应从激发初中学生阅读长篇文学名著的兴趣入手,巧用语文教材、借用多种媒体、撰写阅读笔记、开展课堂演讲等手段,并且联手家长,营造学生阅读长篇文学名著的美好氛围,从而使学生由阅读升华为“悦”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阅读兴趣 激发兴趣 “悦”读名著  文学名著是指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和知名度,且包含永恒主题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能够经过时间考验经久不衰,被广泛流传的文字作品。它
摘 要: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本质上讲是把教学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即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在平等、自由、愉悦的学习环境中,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主动积极地、饶有兴趣地投入学习。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方式  《学习的革命》提出:“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尤其是自学能力是一个有效的途径。”我国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相继出台,表明改革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与紧迫已进入实践阶段,下面我谈谈在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条件,为学生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还应精心组织学生参与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积极地、自觉地、主动地学习,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创设情境 鼓励质疑 组织交流 倡导组间竞争  语文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和老师交往的过程,是教与学相互作用、共同活动的过程。要使教学有效,就要先让学生的学习有效,而要使学生的学习有效,就必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