饰物文化 人物心声

来源 :语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540364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饰物也是一种文化,并且源远流长,不容小觑。从原始人佩戴的贝壳,到今天人们的手机装饰小物件,它们并不是单纯为了漂亮,还隐含着某种文化或心理的期待。
  古人认为牛皮性柔,性急的人佩带可以自我警戒。《韩非子·观行》中记载:“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韦”,即熟牛皮,成语“韦编三绝”中的“韦”就是熟牛皮这个意思。西门豹知道自己性子急躁,经常佩带熟牛皮,提醒自己慢一些。董安于觉得自己性格过于宽缓,经常佩着绷紧的弦,提醒自己紧张起来。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字佩弦,大概也和董安于一样,需要同样的心理期待。
  《鸿门宴》中出现了几处饰物描写,我们便可以以此入手,探究这几件饰物的文化内涵或使用者的心理期待。
  第一处是宴席上“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那块玉玦。玉在古人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常常成为君子的象征,因此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法。孔子说,玉具有仁、知、义、礼、乐、信、忠、天、地、德、道等君子应该具有的高尚品格,所以玉在我国文明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何以结恩情?美玉缀罗缨”这句诗里面,“美玉”代指男子,而“羅缨”则指女子,“美玉缀罗缨”则是指夫妻成婚。可见,不仅是道德高尚的君子,普通人也有佩玉的习惯。爱玉、崇玉、佩玉、用玉、藏玉,这缘于玉器材质本身的珍贵和工艺的精湛,更缘于玉器背后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荀子·大略》中记载,聘请雇佣别人就赠送“珪”;询问有识之士,请教问题就得拿“璧”做见面礼;召见某人使其前来,就派人送“瑗”;与人有隙,准备断绝关系不再来往,就托人送他一块“玦”;准备与人和好,希望对方不计前嫌,恢复关系或者君王召回外贬的官员,那就遣使赠送对方一个玉“环”。
  “玦”为什么被用来表示断绝的意思?首先,“玦”本身的形状“如环而缺不连”,在完美的环形上有一个大大的缺口,表示感情的裂痕,所以就用“玦”来表示与人有隙关系断绝。其次,运用了谐音双关的修辞手法,“玦”与“绝”“决”谐音,并且在古汉语中,“玦”字常常与“绝”“决”通假。所以,一件普普通通的玉器“玦”也就有了“绝”和“决”两个字的文化内涵。《鸿门宴》中,刘邦凭借自己谦卑的态度,依靠张良、项伯的周旋,暂时平息了项羽的怒火,赢得了喘息的机会。这一下可让一代谋士范增忧心如焚,“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为什么举玉玦而不是其他东西,比如刀呀剑呀,又为什么身边就有玉器,并且是玉器“玦”?前人张载说,于无疑处有疑,方是大进!范增的身份是谋士,常常要在军国大事中出谋划策,做出决断,所以他随身佩戴的饰物就是“玦”。“玦”者,“决”也。范增屡屡举玦,就是他深知项羽优柔寡断,不忍下手,暗示他快做决断,莫失良机!可惜在鸿门宴上“项王默然不应”,失去了除掉刘邦的最好机会,玉玦的描写就再也没有出现,玉玦没能完成自己关键时刻决断的使命,只能黯然退场。如果我们运用补白的艺术手法,用现代小说的创作方式,可以想见玉玦的命运:它不是在范增手中被紧紧攥着与汗水、糙皮糅合,就是在亚父钢牙咬碎的那一刻断为两截。
  第二处是“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的“剑”。早在西周末就有佩剑之风,剑成了一种文化现象。“自天子以至百官,无不佩剑”。剑不仅可以起到防身的作用,而且佩带宝剑也是古人的一种礼仪,用来表示人的英雄气概,甚至在后代武侠小说中表现出一种仙风道骨或者儒雅的气质,所以《鸿门宴》中“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的场面,“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的情景和“项王按剑而跽”的形象,都具有英雄气概。只不过本文的前三把剑,都寄托着使命出场,项庄起舞而拔出的剑“其意常在沛公也”,剑锋所指,目的明确,充满杀气,招招致命。项伯起舞而拔出的剑是为了“翼蔽沛公”,处处警惕,不敢有丝毫疏忽,宴席之上刀剑相撞,火花四溅,刀光剑影,无比紧张。项羽也许认为这是助兴,煞是好看!真是几个精明人陪着一个糊涂人在喝酒。如此剑拔弩张,如此胆战心惊的情节,项王却无一丝一毫察觉,反而是樊哙“拥盾入军门”的剑吓坏了他,他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樊哙“拥盾入军门”时握着的剑是为了解围救主,风风火火,紧迫至极。以上这三把剑都有使命,并附着嘱托或友谊的潜在意义。只有项王那把“按剑”,下意识地做了消极戒备的角色,并无深意。
  第三处是刘邦“欲献项王”的一双白璧。璧是我国传统的礼器之一,《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载:“以苍璧礼天”,可见“玉璧”这种礼器规格之高。白璧还象征着纯洁、美好和高贵。所以,刘邦将一双白璧送给项羽,一是表明项羽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二是赞美项羽纯洁、美好和高贵的品质,极大地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从而表明自己谦卑的态度,可谓处心积虑。“项王则受璧,置于坐上”,就说明了项羽已经默许了刘邦所做的一切,而刘邦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这双玉璧也就圆满地完成了自己救主的使命。尤其在这里要讲的是太史公司马迁精妙的用笔。张良问刘邦:“大王来何操?”刘邦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对,欲与亚父。”“操”“持”二字竟然如此精当!倘若说成“大王来何持?”刘邦说:“我操……白璧一双”,那肯定大煞风景,课堂上学生无不绝倒。为何?张良问刘邦时,突出情况紧急,恐怕无以应付,所以便说“大王来的时候带了点什么东西没有?”用一个比较随意的“操”字,当然刘邦、项羽都是诸侯,身份相当,出于对刘邦的尊敬,张良也不可能用“持”字,把刘邦置于项羽之下。刘邦当时和张良初识,当然也不可能随意地说:“我随便拿了点白壁、玉斗之类的东西”,而是比较恭敬地说出“持”字。“持”,双手恭敬地拿,有“捧”或者“奉上”的意思。所以后一句紧接着是“欲献项王”,用了一个“献”字,把刘邦为摆脱困境低声下气,谦卑至极的形象刻画出来,同时老谋深算的形象也浮于纸上。谁说“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用字用词竟然如此精准,不得不叹服太史公叙事艺术的高妙。
  第四处是刘邦“欲与亚父”的一双玉斗。玉斗是一种玉制的斗形酒器,贵族日常用具,形制精美。刘邦当时被封为“沛公”,身份、地位都高于范增,完全不必送礼物给范增。我们也可以按一般性思维,礼尚往来,人之常情,出于礼节的需要,准备一点礼物“欲与亚父”,所以用一个“与”字,也无不可。然而,刘邦情商颇高,他自有打算,且看原文“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随着一句“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冲口而出,玉斗被“置之地,拔剑撞而破”,玉斗牺牲了自己也牺牲了范增。千载之下,我们还能透过历史看见范增失望的背影。
  学习文章,我们要透过文章,精读文字,读到文字背后的历史和文化。《鸿门宴》中的几处饰物描写,如果粗略阅读,轻易放过,不同的文化内涵、不同的人物心理、不同的意蕴传达以及太史公精妙的笔法也就鉴赏不到,享受不到了。
  作者单位:甘肃省永登县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叶澜教授说过:“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统编版教材所编选的写景类文本都是文质兼备的经典之作,不仅展现了优美的风景,同时也蕴藏着丰富的语用价值。因此,写景类文本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描写了哪些风景,更为关键的是洞察写景的方法。下面笔者以统编版小学教材五上《四季之美》一文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实践和思考。  一、依托文本,明确教学目标  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体会课文中的静态描写和
期刊
听课发现,初中低年级语文教学往往重感性认识,轻理性分析。比如学习《天上的街市》后,学生只留下对光明自由的向往,而不知学习诗人是如何把这些情感浸润在诗行里的。阅读《植树的牧羊人》,学生只是得到一次道德的教化,而对文中如何表达美的理解却浮于表面。《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此类经典古诗教学,应该如何引领低年级学生阅读李白,又如何通过字句让李白的浪漫情怀根植于学生的内心呢?我借助这堂课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
期刊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部编版初中语文新教材中古诗词的篇目有所增加,如何对古诗词进行有效教学,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我们一线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经过探索和尝试,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可以去繁就简,巧妙地利用古诗词中的关键词,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设计教学环节,可以让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提高。  下面笔者以苏轼的《定风波》为例,通过关键词“风雨”贯穿整篇教
期刊
“班级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生和任课教师共同构成的、以班级为单位的学习组织。通常以讨论、倾听和分享等为主要手段,以共同的学习任务为纽带,在学习者之间建立紧密、和谐、默契的学习关系,形成个体与个体之间的自然链接,以集约式学习方式代替分散式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促进人的发展。共享性、协作性是学习共同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我们要尽量设计一些开放的、具有挑战性的、真实的活动任务,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
期刊
《礼记·中庸》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话讲出了治学的根本之道。对于小升初学生而言,初中语文学习上了一个很大的台阶,有些学生语文学习不得其法。其实初中学习语文的方法就在“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这十个字中。  一、與小学相比,初中语文有哪些变化?  1.阅读文章难度增大  我们以记叙文阅读为例。小学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
期刊
所谓多要素模式,就是从作文题目提供的材料中,提取一个论述对象,从中开掘进去,发现其内在的若干成分(要素),选择三个最具代表性的,并分别提炼出分论点,展开议论文写作思维样式论述。要素就是构成事物的多种因素、成分、原因与条件等内在事物。比如:事物的因素、构成、组织、结构、原理……;人物的思想、品格、文化、气质、能力……;事件的意义、原因、前景、后果、影响……;办事的方式、方法、方案、途径、思路……;人
期刊
《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本人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能于寥寥数页之中将社会对于穷苦人的冷淡,不慌不忙地描写出来,讽刺又不很显露,有大家的作风”(孙伏园:《关于鲁迅先生》,《晨报·副刊》,1924年1月12日)。鲁迅在《孔乙己》这篇小说中叙述了一个社会底层小人物被侮辱、被损害的悲剧。学生对于孔乙己的命运解读本来就有距离感。因此,笔者在进行教学时尝试“深文趣教”。以“谁是害死孔乙己的凶手”这一主问题贯穿课堂,
期刊
学生的文章是否文通字顺、准确达意——这是语言文字运用是否精确规范的问题,王尚文先生称其为“语文品质”,即“一篇语言作品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质量高下”。“语文品质”衡量的是语言作品的质量,是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探索的真实反映。  显然,学生语言作品“语文品质”的高下更多的来自于语文课堂的习得。甚至说,语文课应是学生“语文品质”的“第一责任人”,好的“语文品质”,必然来自于好的语文课的培育。为此,我们在
期刊
“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和地区文化的能力,以及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文化视野、文化自觉的意识和文化自信的态度。具体落实到初中古诗词群文阅读中,可以理解为借助古诗词的学习,发掘古诗词中的文化基因,并在初中生中进行传承与理解。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采用“议题设计、文本组群、文本学习”的总体教学策略,挖掘古诗词当中蕴藏的文
期刊
诗歌教学的主要着力方向有三个——语言、审美、思想。要想使诗歌切实发挥其教育效能,教学当然应均衡地照顾到三个方向,不宜轻此薄彼。但诗歌教学的三个方向,各有其引导和发展规律,在具体实践中是不能同策的。比如语言,主要依靠研究技法、咬文嚼字来指导学生;审美,则宜通过情境、诵读、寻韵等来引导。因而,虽然实践中是将三个方向的对应策略整合起来运用,但从教研上,可以把它们作为独立的课题来研究。这样,可以使教学质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