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师院校培养义务教育师资的困境与出路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aretgd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该阶段的教育水平直接决定着整个教育的发展进程。社会对劳动者从体力需求到脑力需求的转变,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影响,使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基础性、先导性的力量,也应不断的提升质量适应社会发展。教师是保障义务教育质量的第一资源,如何培养一支优秀的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已经成为备受關注的问题。
  一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1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对教师专业品性的要求更为鲜明
  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小学与初中,这个阶段的学生从家庭生活进入学校生活,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独立自主性差,在家庭中由血缘關系产生的依恋感、归属感逐渐转移到学校,从家庭關系向周围环境延伸。在他们进入学校后,会把对父母的依恋迁移到教师身上,对教师形成强烈的依赖感,在学生的心目中教师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他们往往是根据教师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因而教师的态度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就特别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具有善待学生的专业品性和正确的教育观与人才观,能够用多种方法为学生提供一个鼓励性的培养环境,使学生以饱满的学习情感、浓厚的学习兴趣投入到学校教育活动中,通过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關系、伙伴關系,帮助学生增加新的社会经验,把这部分依恋感与归属感逐步扩展和提升为更加高级的社会精神性情感。
  2 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形象性,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更为全面
  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要具有全面的专业能力,才能适应并顺利完成教书育人的各项任务。尤其是在小学教育阶段,这一点表现得更为明显,初中阶段为相对的过渡期阶段。现代教育思想主张学生应该自主、愉快的学习,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能够激发其兴趣与学习动机的环境。学生认知、情感的具体性特征要求学习环境要具有形象性和趣味性,如教师讲课的表情、教学组织形式、教具以及师生關系等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往往会爱屋及乌,因为喜欢某位教师,而喜欢上这位教师的课;因为喜欢教师某堂课采取的教学形式和手段,就喜欢听这门课的内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的这一形象性特点要求教师具有全面、高超的教学能力,要求教师要具有多方面才艺,兼具耐心与爱心、严肃与幽默,并且在当今计算机技术普及的时代还要求教师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技能。
  3 义务教育的基础性,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更为综合
  义务教育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基础性,它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基础,也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各类人才的基础。义务教育阶段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升学教育的基础,而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在人类倡导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时代,它是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开放头脑、豁达性情、新颖创意等这些现代人综合素质的保证。所以,对教师专业知识的要求不同于高中及大学教师,需要他们掌握更综合的知识,而不一定要掌握某一门学科的高深知识,也不一定要成为某一门学科的专家,但要拥有人文、自然等多种学科知识,或在音、体、美方面有一定特长,成为综合性、全能性的人才。所以,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通识、通才上要求更高。
  二 地方高师院校培养义务教育师资的困境
  地方高师院校在以往培养中学教师的过程中已经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培养教师体系,倘若按照原有的培养模式及思想来培养义务教育师资,忽视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极易陷入义务教育师资培养的困境。
  1 义务教育师资学历要求普遍提高,但针对性实战经验缺乏
  在以往的三级师范教育体制中,小学教师由中师培养、初中教师由师专培养、高中教师由师院(或师大)培养,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各自的培养模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本世纪初,我国逐步推进三级师范向二级师范过渡,取消了中师层次,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教育纳入到了高等教育的体系。现在我国义务教育师资主要是来源于地方高师院校所培养的人才。经过60年的发展,教师队伍配置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学历合格率显著提高。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副司长宋永刚介绍,2008年,全国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1056.64万人,其中近半数在农村。小学、初中、高中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了99.27%,97.79%,91.55%。但由于师范院校的本科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面向是初中、高中,其教学内容更注重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学习,尽管涉及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从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看,并不适合从事小学教育,因而义务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就成为了缺失的部分。再加上近年来所实行的新课程改革,使师范生在校所学原有知识体系与实际工作衔接不上,所以不能只注重提高学历这种形式,更应注重义务教育阶段教师从业资质中的专业对口问题。
  2 培养中注重知识技能,对道德品性培养關注较少
  高师院校在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有相应的课程理论及实践,但由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自我意识发展水平较低,独立自主性差,在学习过程中不免有不成熟的行为及表现,这就需要我们在培养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的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到未来所面对的教学对象的身心年龄特征,给予耐心的引导与交流,提高教师的道德品性。而近几年体罚学生的倾向又有所抬头,尤其是在农村,出现因教师的道德素养较低而导致学生生理及心理受到伤害的情况,说明我们在学校培养教师时对职业道德的教育是有所缺失的。所以,在培养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时,若偏重于知识技能的教育,而忽视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必须要有针对教学对象的职业道德教育。
  3 师范生就业观消极,优秀教师资源流失严重
  随着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教师职业以其稳定性的特点较受毕业生的青睐,并且由于以往定向的师范教育逐渐向非定向的以教师资格证书为纽带的教育转变,很多非师范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从事教师行业,再加上教师队伍数量进入饱和状态,师范生就业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如果我们师范生的专业性不强,那与其他专业的学生在教学能力上就没有差别和优势可言;另一方面,师范生就业选择的多元化,学习精力的分散,影响了他们对教育理念的学习,农村教师与城镇教师待遇存在较大差异,使得学生在择业时争抢城镇教师职位,尤其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大多分布在农村,学生不愿意到农村任教,就业时更不会自觉地關注基层中小学教育改革和国家教育政策,导致优秀教师资源不能均衡分布;还有随扩招政策的实行,师范生生源质量有所降低,这些都导致了优秀教师资源的流失。
  三 地方高师院校培养义务教育师资的出路
  1 建设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基地
  义务教育的高水准发展对实施教育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以德育人,为人师表;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和师生观,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提高终身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拓宽业务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积极 参与教育教学科研,勇于探索创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因此,这就为我国高师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需要我们用新的思想观念审视高师生的培养机制,不断的创新。所以,义务教育师资应该是专门为义务教育培养师资的师范院校培养出来的,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主要任务的高等师范教育在改革中必须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的方向相适应,把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建设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基地是必要的,有助于增强义务教育师资培养的针对性。建设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基地,不仅仅是把培养义务教育师资作为最终目的,而是要把培养的过程完善,建立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环节,例如上文提到的教师道德品性的培养,对教师专业技能的训练,及针对新课改的一系列应对措施,高师院校可根据教育前线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招收学生进行培养以保证义务教育师资队伍结构的科学化、合理化。
  2 培养正确的从业观,形成乐业氛围
  地方高师院校要努力培养学生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教育事业的良好情感,使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时能获得愉快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义务教育事业的热爱。从事义务教育工作的教师,要起到身先示范的作用。加里宁曾经说过:“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所以,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对自身职业的态度如何,也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情感。这就要求我们地方高师院校所培养的教师对义务教育阶段教师职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热爱教师劳动,要为从事这一职业感到幸福和自豪。除此之外,高师院校本身也可针对义务教育师资培养,从中小学聘请一些优秀的教师来高校兼职,让师范生更多的接触义务教育的方方面面,了解义务教育阶段的情况,使其具有较好的心理准备。
  3 正确疏导师范生的教育意识,强化人文精神养成
  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仅是高等学校的专利,也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所要培养的,要将高师院校中的人文精神发扬到义务教育学校中去,更好的带动义务教育发展,增强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所以我们的义务教育师资培养应是开放式的,必须打破原有的由师范院校独立进行培养教师的封闭式格局,建立由师范院校与中小学校共同参与的开放式教师教育格局。以高起点、高层次的教师专业化模式培养义务教育师资队伍,使其培养质量与培养进程逐步提升和加快,教师教育应该本身也应是开放性的、终身性的。高师院校既要进行职前教师的培养,也要积极参与职后的教师再培训,要研究发展中的义务教育对教师的规格要求,研究设计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和培训计划。
  总之,义务教育师资的培养,不单是师范院校内部的事情,同时也需要政府宏观指导并给予政策和投入方面的保障,社会方方面面的配套支持也应跟上,缓解师范生的就业压力,给予正确的指导,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当然,针对义务教育师资的培养,除了在认识上提高思想,同时也应该在课程结构安排上有保障,要保证培养质量,强化专业学科建设和教育类学科建设,这也是义务教育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
其他文献
由于师生之间价值观的差异,38%的学生对学校的核心课程不满意。教师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学生希望可以现学现用、立竿见影。我们在课程中传授的知识应该是动态的、非完整的、不系统的,甚至是多样化的、相对的、开放的。搭建一个开放的体系、让学生了解知识产生的过程,比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更加有效。  大学里的课程应该教给学生什么?这好像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可是,在师生之间却存在着教学价值观的差异。在对毕业生
期刊
党的十八大把“创新”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强调创新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应用型创新本科人才已经成为当前独立学院的根本任务。在独立学院的教学中,大学物理实验作为理工科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具备明显的基础性、典型性和通用性,能够训练学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思想,锻炼其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作风,对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来讲,具有别的学科无可比
期刊
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个部门联合印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意见》指出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意见》对新形势下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要求高校把实践育人工作摆
期刊
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生命教育是指为形成人们正确对待生命和完成生命过程而进行的实际教育活动;狭义的生命教育是指为形成人们正确对待生命和完成生命过程而从事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即一门学科。“5.12地震”后,“生命”和“生命教育”成为了全民头脑中的“日常词汇”和“关键词”,不管是灾后心理辅导与生命重建,还是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不管是传统节日文化的公共化,还是祭祀礼仪慎终追远的自觉化,不管是
期刊
2013年4月23日,上海纽约大学最后一场校园日活动结束,来自上海、北京、江苏、浙江等十省市500名学生,将角逐约250个符合学校录取条件的名额。入选学生分A、B两档,A档学生高考(微博)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即可被上纽大录取;B档学生,上纽大将结合高考成绩、校园日活动考察、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择优录取。  之前,上纽大的“校园日”活动被称为“史上最神秘的大学面试”,保密工作做得
期刊
“民办学校里专门设置一个科研处的,可能不多见。”首次获得有资项目资助,虽然仅有2万元,但山东协和学院科研处处长吕秀美语气激动。从去年底上任以来,她首先把学校的一系列鼓励科研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今年5月,该校“科研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文件相继出炉。  “不仅有了规章制度,学院每年投入在科研、设备仪器等方面的经费就超过500万。”吕秀美介绍说,仅2012年该校承担的厅级科研项
期刊
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凡是系统都可以用系统论的观点来加以审视。本文从多元系统论的角度对语文教科书的“阅读部分”以及其各组成要素进行审视。组合协调“阅读部分”中的选文、助读、课后练习三要素,整个“阅读部分”的功能将会大大超过单个要素的功能发挥,帮助学生获得很好的综合训练效果。  系统论是一门研究系统各要素性能和规律的科学,一套初中阶段的语文教科书是一个整
期刊
21世纪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此背景下,创新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水平、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基石,培养创新人才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共同的价值追求。2010年我国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
期刊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中明确指出“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人物,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1]。在大学的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是最主要的教学工作,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都用在课堂上,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殿堂,而且是培养思维方式、塑造精神的重要途径。因此
期刊
广告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和技能性很强的专业,除了基础广告学理论、传播理论和心理理论外,每一个环节的知识点都离不开实践教学的配合。因此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来满足现代社会对广告人才的需求。作为广告学专业教师,加强对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极其紧迫的事情,更是我们必须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广告学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广告学专业的发展源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广告专业人才的需要,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