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力量

来源 :出版广角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lzl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靠中国民族传统元素取胜,是进步还是退步?试验性的图书是书还是艺术品?专门为迎合比赛口味而制作设计的图书是否太刻意?这些获奖的书,普通读者能接触到吗?能买得起吗?这是一场孤芳自赏的游戏吗?
  王慧,装帧设计师,插图画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硕士。上海教育出版社美术编辑。曾获上海市书籍艺术设计优秀整体设计奖。连续两届入选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获整体设计优秀奖。
  
  每年3月,“世界最美的书”都会在德国莱比锡展出。这个图书博览会汇集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顶级之作,是莱比锡的盛大节日,也是世界图书出版界的盛大节日。博览会还会不断发掘新的装帧设计家,并为其与出版商、代理商、发行商、印刷商、销售商和图书馆工作人员提供见面沟通的机会。“世界最美的书”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德国国家图书馆和莱比锡市政府联合举办,代表了当今世界图书装帧设计界的最高荣誉。一个由七名国际专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中评出14个奖项:最高奖为“金字符奖”,依次设一个金奖、两个银奖、五个铜奖和五个荣誉奖。
  “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强调书籍整体的艺术氛围,要求书籍的各个部分包括封面、护封、环衬、扉页、目录、版面、插图、字体等均要在美学上保持一致。评选标准主要有四点:一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和谐;二是书籍的物化之美,对质感与印制水平的高标准;三是原创性,鼓励想象力与个性;四是注重历史的积累,体现文化传承。2003年,我国有关方面与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取得联系,并从次年起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牵头组织参与此项活动。在每次赴德参赛前,中国都会先举行“中国最美的书”评选,面向全国征集参赛作品,每年11月举办,评委由中外业界专家或学者担任。2004年,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荣获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金奖。由此吸引了出版行业诸多目光,书籍设计在国内又掀起小高潮。
  自2004年至今,中国每年选送的图书均在评奖活动中有所收获。
  2004年度 金奖:《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
  ●设计:蠹鱼阁(申少君)、高绍红,封面设计:张志伟(河北教育出版社美编室主任),主编:刘占文, 类别:艺术, 出版: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01,定价:600.00元
  这本书的图谱为梅兰芳纪念馆现存的全部“缀玉轩”珍藏戏画、脸谱原作复制而成。整本书采用中国传统线装方式,书籍外壳烫金,字体用凹版印刷,打开方式是自右向左,读者也能从纸张的色彩、重量,到装订风格、外包装设计等细节中体会到设计者的匠心。莱比锡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席乌塔•施耐特女士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完美”二字。她说,这本书几乎把所有的图书装帧方式都用尽了。
  
  2005年度 荣誉奖:《土地》《朱叶青杂说系列》《土地》
  ●设计:王序(王序设计有限公司创意总监/广东美术馆设计总监/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广州美术学院设计分院客座教授),作者: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类别:艺术展览,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06,定价:128.00元《土地》作为展览的见证,恰当地呈现了整个展览的主题;整本书的内里,采用观众留言的方式,版式活泼俏皮,白纸黑字地简单呈现出一种言简意赅的风貌。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其独特的设计形式又提升了内容的价值。该书在整体风格上讲究简洁、质朴。
  
  《朱叶青杂说系列》
  ● 设计: 何君( 米未工作室[MeWe]的书籍设计师),作者:朱叶青,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类别:文学,出版时间:2004-05, 定价:88.00元
  《朱叶青杂说系列》是一个散淡的读书人写的散文。外包装比较简洁,书脊的筋脉暴露。获奖经历很传奇,中国友谊出版公司总编室一位工作人员说,忽然有个电话来,通知我们这套书获得“中国最美的书”奖,将选送德国参加“世界最美的书”,可是我们也没有申报过,怎么就获奖了?主办方说,是评委从书店发现的。听上去,过程仿佛突然在马路上被星探发现一般。
  
  2006年度 金奖:《曹雪芹风筝艺术》
  ●设计:赵健工作室(赵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副教授/国际平面设计师联合会(ICORADA)社团成员),作者:孔祥泽、孔令民、孔炳彰供稿,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整理,出版: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类别:艺术, 出版时间:2004-03,定价:98.00元
  《曹雪芹风筝艺术》一书除本身的学术、艺术、历史、文化价值外,图书的整体书籍艺术设计是最引人注目和值得称道的。书籍设计理念的新颖、独特,装帧形式的古朴、典雅,以及书籍整体凝聚在厚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古典艺术美,是获得“世界最美的书”称号的主要原因和决定性因素。
  
  2007年度 铜奖:《不裁》
  ● 设计: 朱赢椿(南京书衣坊工作室主人/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作者:古十九(叶蕾),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类别:文学,出版时间:2006-10, 定价:28.00元
  本书大部分为随笔,关于生活的轻快评议、关于职场的慈蔼谈片、关于荒诞人与事的掩笑描摹等。评委会给《不裁》下的评语是:“设计上采用毛边纸,边缘保留纸的原始质感,没有裁切过。封面上特别采用缝纫机缝纫的效果,两条细细的平行红线穿过封面,书脊和封底,连成一体。材质极普通,形式与内容融为一体。”
  
  2008年度 荣誉奖:《之后》特别制作奖:《蚁呓》《之后》
  ●设计:耿耿、王成福(王成福,供职后海广告公司),作者:王磊等,出版:天津杨柳青画社,类别:艺术,出版时间:2007-06, 定价:468.00元
  《之后》是一本关于设计案例的图书。因“丰富多彩的装帧和成功的选材”而获得“世界最美的书”评选荣誉奖。该书被认为是一本具有丰富表情的书,文字、图像、纸张、工艺语言集于一身,较好地把握了纸面载体承载信息的各种手段,使书呈现多元的阅读感受。
  
  《蚁呓》
  ●设计:朱赢椿(南京书衣坊工作室主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美术编辑),作者: 朱赢椿图、周宗伟 文,出版:江苏文艺出版社,类别:艺术, 出版时间:2007-09, 定价:32.00元
  《蚁呓》是一本实验性的中英文版图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德国委员会负责人安娜•施泰因坎普这样评价《蚁呓》:以高雅的美取胜,它体现在高超的设计水准和极少的设计介入。以蚂蚁的角度切入,把蚂蚁的渺小和它与人类的相似性形象地表现出来,并使中国的传统元素和当下现代主题得到有趣的结合。
  
  2009年度 荣誉奖:《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
  ●设计:吕敬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敬人工作室艺术总监), 作者:首都博物馆,出版:文物出版社,类别:艺术, 出版时间:2008-07, 定价:680.00(另一平装版本68.00元)
  这本豪华厚重的书的主题是对于文化品德的记载。其设计采纳了亚洲传统的手法和西方的图册设计方法。图形被谨慎地处理,两种语言的文字版式设计都很出色且清晰。中国风格的订书方式既恰当也增添了整书的风采。三部分组成的书封,印在柔软的、具有微弱的结构的半透明纸张上,打开后是一张许多图像拼合成的纸,给人印象深刻。
  
  2010年度 荣誉奖:《诗经》
  ●设计: 刘晓翔(高等教育出版社首席美术编辑),著译者:向熹,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类别:文学, 出版时间:2009-04, 定价:60.00元
  其装帧采用中国传统线装书放置于牛皮纸匣中的创意,深褐色的封面典雅、质朴,整体设计既有现代书籍包装的简洁灵动,又传递出中国文化的传统韵味。
  
  2011年度:《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中英双语版)
  ●设计:小马哥橙子( 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平面设计系,后进入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 作者:欧宁,出版:中国青年出版社,类别:艺术,定价:200. 00元(另一平装版本32.80元)
  此书虚构成一本导游手册,并以此结构全书内容,共约400页,采用了八种以上不同的纸材以及许多创新工艺,在版面布局、阅读节奏、视觉细节等方面均下了非常细致的功夫;封面采用手写体和贴纸形式表现书名;翻开扉页后,出现多种不同质地和尺寸的纸张叠加在一起的效果;文章中穿插着各建筑项目设计师的手绘草图。评委对它的评语是:封面设计采用中国古代线装形式,简洁明快,同时富有时尚感;柔软性的纸质,色彩自然,富有层次;版式新颖,建筑照片与草图交相辉映,意趣横生,创意彰显。
  转眼之间,八年的时光“最美的书”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呢?
  每一年的获奖作品总能吸引不少目光,制造不少话题。诸如,靠中国民族传统元素取胜,是进步还是退步?试验性的图书是书还是艺术品?专门为迎合比赛口味而制作设计的图书是否太刻意?这些获奖的书,普通读者能接触到吗?能买得起吗?这是一场孤芳自赏的游戏吗?
  力量一:完整书籍设计的整体概念
  自从2004年《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荣获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金奖之后,消息传来就因奖项的归属问题产生分歧,因为送去参赛书的版式设计为蠹鱼阁(申少君)、高绍红,而封面设计是张志伟,而获奖理由是该书的整体设计。“世界最美的书”评选强调书籍整体的艺术氛围,要求书籍的各个部分包括封面、护封、环衬、扉页、目录、版面、插图、字体等均要在美学上保持一致。然而,在国内的书籍设计比赛中,封面设计都被单独设立奖项。如此设置有很多原因,与体制、经济、艺术观念都有关系。虽然在五四时期,整体书籍设计思想已在鲁迅先生身上呈现,他讲求精致书籍,追求整体的完美书籍设计,为了使一本书成为一件完美的艺术品,除对内容进行精心校勘外,还十分注意使它从内容到形式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所以从插图、封面、题字、装饰、版式,直到纸张、装订、书边切或不切、标点的位置大小,他都是非常细心考究的。这些与“世界最美的书”整体设计理念都是不谋而合的,但经过文化的断层,加之出版社在部门设置上把有关流程硬生生地分开了,美编与其他部门、封面与内页版式的设计都被人为分割,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但正是因为“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活动的推动,已经沿用了6届的“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在2009年被改为“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提倡“书籍设计”的概念。这是要求设计者通过书籍整体设计过程,掌握信息传递的主导性认识,学会从装帧到排版设计的过程,再掌握信息编辑的控制能力,将书籍设计建设成为一个独立的造型艺术门类或体系,这确实是时代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源于日本的“装帧”一词,来到中国后依旧遵循其本来面目,停留在为书籍做打扮的装饰、装璜层面。而日本本土在20世纪80年代已刻意不用装帧,而改用“书籍设计”一词,意指包含了内文设计等一本书从里到外的包装,强调这领域的专业。理清“书籍装帧”与“书籍设计”概念的区别,可以推进人们对书籍艺术的特质和功能以及书籍设计语言的认知,改变出版观念相对滞后的现状。个人认为,这是中国书籍设计道路上非常可喜的一步。
  力量二:回归中国传统的书籍艺术审美
  中国书籍艺术源远流长,自秦汉,经简牍、卷轴、册页而进一步演变出经拆装、旋风装、蝴蝶装、包背装,至线装而达到其自身发展的顶峰。鸦片战争后,西学逐渐传入中华,如何既保持传统又获得西方科学技术,“师夷之长技以治夷”成了很有号召力的主张。从此,西方的书籍形态、生产工艺进入我国并成为主体。传统书籍艺术尽管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创造了眩目的辉煌,但并没有能够概括设计与工艺的专用名称可供继承。面对新的书籍形态和工艺流程,书籍设计工作需要有契合其设计理念的专有名称。设计的概念本来源于西方,“装帧”一词源于日本,大多数书籍艺术实践者、出版单位一直默认和沿用着这一概念,似乎已经完全彻底地成为了中国书籍文化的一部分。“装帧”在出版行业只是编辑、绘图、设计等诸环节中的一环,并且仅仅限于封面设计,严重时甚至连书脊都不设计。这与中华传统书籍艺术相差甚远。
  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对外交往和设计实践的逐渐增多,一时间,国内书籍的风格也丰富多样起来,设计师们敞开思路吸纳着外国的先进设计理念。但是中国味道的东西该如何体现呢?这又成为摆在设计师面前的问题。同样是亚洲国家的日本,有着非常优秀的平面设计,原因是她既紧随世界潮流又体现了大和民族的东方韵味。“世界最美的书”评选标准第四项是“注重历史的积累,体现文化传承”。这样一条评比标准又把出版人、设计师的目光吸引到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题材上,即便这是一个为了得奖而功利的出发点,在这里也成了一个闪光点。仅在2004年入围“中国最美的书”的24种图书中,光线装书、册页书就有《姹紫嫣红——马得昆曲画集》、《淳化阁帖最善本》、《湘西楠木雕》、《守望三峡》、《人文江南关键词》、《广西民族风俗艺术娃崽背带》等近10个品种。8年来,《梅兰芳(藏)戏曲史料图画集》、《曹雪芹风筝艺术》、《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诗经》 等多部传统题材图书也获得了“世界最美的书”称号。显然,获奖项目在于鼓励更多的设计师们不要忽略本民族的财富,如何更好地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更多地关注、研究中国悠久的传统,独特的民族元素,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设计语言来表现中华书籍文化的美,才是出版行业所推崇的。
  力量三:拓展书籍设计多样化的可能
  纵观历年获奖作品,“中国最美的书”在选拔中的确大部分以线装书和中国传统民族元素取胜。然而在之后几年的获奖作品中,我国的图书设计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土地》是一艺术展览的手册,《朱叶青杂说系列》是一个系列的散文集,《不裁》是古十九的随笔,《之后》是一本广告创意设计案例集,《蚁呓》是一本满足读者互动需求的实验性图书,《漫游:建筑体验与文学想象》(中英双语版)是一本虚构的导游手册。 这与“最美的书”评选所推崇的“原创性,鼓励想象力与个性”是密不可分的。《蚁呓》一书可能是获奖作品中最有争议的一本:有读者留言“美学这个东西挺可怕的,任何时候它就是服务于内容和传播的,一旦变成主角,往往带来很多负面的牵引,而且很长时间未必纠正的过来,真不知道那么多奖的获得,是该替他高兴还是悲哀”。也有读者评价“书籍装帧是一门艺术,是在阅读过程中品味作者设计营造的意境,想读字多的书不如去看字典好了这本是现代年轻设计师的精彩作品,是内容与装帧结合得很好的一本好书,很有意思”,可谓褒贬不一。
  其实,该书获得的是德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委员会“最美图书制作特别奖”,有别于“世界最美的书”的14个奖项,从1991年开始每年颁发一次。从2006年开始,改为每两年一次。评奖主要从图书的艺术装帧、布局、设计和手工制作等几个方面进行考量。可见最美图书的每个奖项都有其倾向性,旨在鼓励往不同方向探索的设计者。这些获奖图书从一个侧面也显示了目前我国书籍设计的成就和水平。他们的设计风格既有体现鲜明民族文化特点的,又有代表世界设计简约、流畅、轻盈潮流的,还有将这两种元素融为一体而自成一格的。更为可喜的是获奖图书不再是单一的大型、高价位、礼品收藏型的精装图书,一些平装的、面向大众读者的图书也脱颖而出位列其中,这预示着国内的设计思想更趋于理性,更归同于凸显书籍本体的功能,更追求书籍设计与书籍内容的完美结合。其实,获得“最美”称号的书未必是最美的那本,获奖的图书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完美”。与其他国家所获“世界最美的书”的作品相比,我们在参赛类别上也显得比较单一,像普通文学类图书、或儿童、少年类图书——这些拥有大量读者的图书还没有很优秀的作品出现;在参选的作品中精装高价礼品书的比例还是不小的,与德国最美图书“从专业领域对图书装帧设计进行讨论,鼓励书籍制作研究,向读者介绍图书艺术方面的知识,并证明制作良好的图书价格未必昂贵”的大赛宗旨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也正是通过“世界最美的书”这样一个比赛,让我们看到,不仅有在美编岗位上默默努力的设计师、有勇敢冲破这个体制的设计师,也有其他领域的设计师,他们都在为书籍设计做着这样或那样的努力。并通过他的设计,让读者发现更多美好的东西,给读者带来更多的阅读幸福感,这就是最美的开始、最美的力量。
其他文献
我触摸到的那《海国记》里的55个字,仿佛是沈三白与陈芸在《浮生六记》里演绎小小哀愁与情爱的天与地!记载此情此景的佚文《海国记》浮出水面,钓鱼岛再添归属中国的一条新史实。    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最新版《浮生六记》,它有一个别致的腰封,上书“《浮生六记》有重大发现!钓鱼岛主权有最新证据!”。这最新版收录了佚失200年之久的《海国记》,令有小《红楼梦》之称的《浮生六记》几近完璧。这腰封隐含着一段我亲
期刊
如何在变革中求发展,走出我国版权代理业自己的发展之路成为了现阶段出版业的当务之急。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版权代理公司较为成功的发展经验。寻求适合我国国情的版权代理制度,从而最终促进中国出版产业的大发展,则不失为我们突破现阶段瓶颈的一条捷径。  中国的版权代理行业发展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晚了一百多年。中国的出版业正处在改革和快速发展阶段。而版权代理作为版权产业链上的重要环节却处在起步阶段,并且在发展过程中
期刊
卓雅长达二十多年地用镜头追寻沈从文留在湘西的踪迹,欲借助自己所拍的几千幅原始照片,配合沈从文的文字。形之于14册图书,在读者眼前徐徐展开淳美的湘西画卷。    常读沈从文关于湘西的文字,却不曾亲眼见过湘西。这是郁积心底多年的憾事。终于寻得一次机缘,我褪去因其太美而不敢靠近的怯意,连夜赶往凤凰。然而清晨在新旧城交界处,我发现这远不是沈氏笔下的世界了。无论是游荡在城门口兜售花环的孩童,还是沿街而坐叫卖
期刊
“世博化”背景下的市场也的确会天然地向有关图书倾斜,使得该类书不至于成为包袱,而且又带来相应的心理安慰:重在参与。这样中庸的态度与营销的缺位,决定了大部分的世博图书印数在5000册左右,而图书市场上则几乎察觉不到它们的增量。    2010年最引人瞩目的是世博会,说是“出版商机”,并不为过。但随着入园人数的节节攀升,世博图书的表现似乎和世博园区的书店一样,存在,却几乎被淹没。这可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
期刊
该书的研究则有助于弥补这一缺陷,通过对传统政府管理范式的彻底反思和批判,突破传统范式的束缚,进而提出建立中国公共管理新模式的构想和设计,通过运用多学科理论对政府管理范式转换过程进行多维理论反思。从而揭示出走向以人为本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是中国政府的必然选择和发展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公共管理模式几经变化:先是“政治导向型政府”,后是“经济导向型政府”,再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如何全景式展现这一
期刊
《编辑的悟性》结合作者自身的编辑活动与实际编辑案例,深入探讨了编辑悟性的具体作用和形成过程。至此,编辑悟性不再是深奥、晦涩、玄妙不可掌控的唬人把式,而是可以追根溯源,可以通过修炼习得的一种职业真功夫。    关于编辑的悟性,业界的探讨持久、深入,在郑一奇老先生《编辑的悟性》一书中有详细归纳:  编辑悟性,是指编辑对出版行为、客观规律有比较全面、准确的认识,从而在编辑工作中有较多的主动与自由。  编
期刊
世博主题出版物以及世博出版是否跟目前正日益火爆的上海世博园参观人数跟随炎热的天气而不断增加那样,在国际出版界对图书和阅读的未来并不那么乐观之际,给中国出版业带来了几许真正的兴奋和激动呢?已经或者正在进行的世博出版活动,是否能够达到众多参与此项热点活动的出版机构的期望呢?    引言    毫无疑问,2010年上海世博会给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带来了许多影响。仅仅从一般的推想就可以罗列这样一些表
期刊
《午夜来獾》张炜 著作家出版社2011 年4 月版定价:30.00 元    大自然是张炜文学的内在结构,它给了张炜文学一个广阔视角,从这个视角下观察其作品,人类和动物的故事都被赋予了全新的意念。    散文是张炜文学作品的重要一支,它弥补了小说、诗歌的某些局限,使他的艺术表达更加透彻和丰厚。《午夜来獾》不是狭义的散文,它是作者在香港、美国等地高校或媒体的讲演、对话,严格地说它是谈话录。这些谈话录
期刊
孩子的世界很小又很大,他们的成长,需要诗意的温润,也需要幻想的空间,就像青青的小树林,需要早晨清亮的露水滋养,也需要黄昏遥远的星星的守望。徐鲁这些纯美和温暖的诗歌与散文所担当的,正是这样的本份。    和我的红领巾放在一起的,是一朵蓝色的小花。  静默的,那么鲜艳的花朵,常常让我想起过去的快乐。  那是一朵小小的绢花,一朵晚会之花。  一个彩色的小信封,把那朵小花和一句祝福的诗赠给了我。红色的纸条
期刊
当国内出版社关注青少年读物的分级阅读时,英美两国小学的分级阅读读物也因此成为重要的参考文献之一。  不管对这两国的分级阅读系统和出版物进行何种研究,最毋庸置疑且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分级阅读出版物都与该国基本的教育体系紧密相关,而了解与该体系有关的学校以及家长的行为,也是一个重要切入点。  本文仅以英国,准确地说是以英格兰的教育体系为例,对适合该体系的分级阅读读物做一个基本介绍。而苏格兰、威尔士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