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生传染病的类型\成因与对策探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EID是新发生传染病(Emerging lnfectious Diseases)的英文简写。近年来,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一些细菌或病毒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了数十种新发生传染病。其中,部分新发生传染病已经对人类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研究和有效控制这些新发生传染病,本文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应急对策。
  【关键词】新发生传染病;应急;对策
  
  据中英合作项目《传染病的发现与确认项目报告》指出,虽然目前世界各国的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在不断进步,但随着人类生存环境和人类行为的变化,新发生传染病的还在不断出现,令人类防不胜防。2004年度的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指出,传染病已经成为全球造成人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1新发生传染病的类型
  新发生传染病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发生的(Emerging lnfectious Diseases),这类传染病指的是有新的病原体和传染病出现。如急性重症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简称SARS)、疯牛病等。新发生传染病的致病微生物主要有细菌性疾病,如莱姆病、军团病、创伤弧菌、霍乱弧菌O139、埃希大肠杆菌O157:H7引起的食源性与水源性感染等;病毒有埃博拉病毒、HIV、H5N1、汉坦病毒、H9N2型禽流感病毒和SARS病毒等;寄生虫有脑胞内原虫、卡晏环孢子球虫、小隐孢子虫、巴贝西虫新种感染等;真菌包括各种霉菌等。以疯牛病为例,自1985年在英国首次发现以来,波及数十个国家,已造成上百人死亡,病死率几乎是100%。以艾滋病为例,自1985年北京发现首例传入性艾滋病病例后,如今,中国有大约有超过80万人为HIV阳性,以至于2000年6月27日,联合国于首次把艾滋病列为“安全危机”。新发生传染病大多数属人畜共同可交叉患病。
  另一类是再度发生的 (Re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这类传染病指的是旧传染病死灰复燃。比如结核病,近年来,我国此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开始回升,据第四次中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结果,全国大约有1/3的人口受到了结核菌感染,人数超过4亿。如脊髓灰质炎,在绝大多数国家已被消灭,但进入2011年,在我国新疆和田地区发生了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疑似输入性疫情。
  2新发生传染病出现的原因
  第一,微生物的进化与变异。新发生传染病的病毒很可能来自人类病毒的变异株或动物病毒。现在已知的一个原因是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出现耐药细菌,导致耐药性伤害菌等耐药菌株流行,许多病毒因为突变而产生新的抗原转移;另一个原因是动物病毒性传染。如委内瑞拉出血热、艾滋病和埃博拉出血热等。大家已知的SARS病毒基因,就与野生动物花面狸(果子狸)的冠状病毒基因同源性达99%以上。这类新发生传染病的病原体大多属于动物源性,经某些媒介传染给了人,在此传染的过程中,逐渐开始获得并适应新的宿主,给人类带来极强的致病性,致死率很高,如艾滋病、黄热病和埃博拉出血热等。
  第二,人类活动的日益频繁与变异。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高速铁路、飞机、动车等都加剧了传染病的病原体及其媒介的扩散,人类一方面将地球变成了“地球村”,另一方面,也将疾病迅速实现了传播。比如艾滋病的病原体,非洲中部猴类传,传导到乡村,进入城市,最终遍布了全球。人类的大规模流动是好事,促进了人类的全面发展,但人口的流动也是引起疾病传播和流行的重要因素。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提高,人类的过度集中,对新发生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三,生态环境的改变与生活习性的改变。随着人类对地球的过度开发和使用,生态环境较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过程中,我们明确地感觉到,地球的空间在日益缩小,物种消失和变异。由此引发了一些疾病的产生和流行。如人与啮齿动物的接触可能引起的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受O157:H7大肠杆菌污染牛肉、羊肉、猪肉可导致O157:H7出血性肠炎;活牛及其肉骨饲料的输出可导致疯牛病流行等。
  3新发生传染病出现的应急对策
  传染病是对人类健康的持久威胁。EID已经成为当前有关感染性疾病研究的热门课题,在国际上也被高度关注。人类一直致力于与新发生传染病做长期的抗争。为进一步做好应对策略,建议做如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第一,在政府管理层面,要密切跟踪新发生传染病的疑似病类和未知病因疾病的观察,建立严格的跟踪制度,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平台建设,加大资金、人力物力的投入,并提前做好新发生传染病的相关应急预案,一待发现流行苗条,立即组织和动员各方力量,在应急反应领导小组的指挥下,各负其责,执行应急预案。
  第二,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应保证全面有力。新发生传染病通常来讲都是短期内突发、对社会危害严重,暴发流行的,及时有效地遏制住疾病流行是根本要务。因此,要建立完善的监控系统、科研系统、医疗系统和心理疏导系统,要在依靠卫生防疫队伍为主体的基础上,调动各方面力量,集中全民智慧,打号攻坚战。
  第三,做好基础性防范工作。新发生传染病跟踪不易,为预防其不期而来,应在日常做好生态环境治理、食品安全治理、环境卫生治理等各项治理工程,严控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管理,据本人实践,有缺勤登记制度的学校,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发生率为9.51%,低于没有缺勤登记制度的学校24.76%,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043,P=0.002)。因此,要未雨绸缪,预防是关键。
  参考文献
  [1] 叶志军,张小娟,吴峰,王文秋. 4138例传染病分析与医院感染控制[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 (03) .
  [2] 吕吉云. 2010年我国重点传染病的分析与前瞻[J]传染病信息, 2010, (01) .
  [3] 徐建国. 新发传染病的现状与对策[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5) .
  作者简介:唐亮,(1972.4-),本科,主治医师,疾病控制专业
其他文献
【摘要】主要介绍了呼吸衰竭的定义与治疗原则  【关键词】呼吸衰竭;定义;治疗原则    1呼吸衰竭的定义  呼吸衰竭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肺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血气:PaO26.65kPa(50mmHg)。  呼吸衰竭可以分为:I型呼吸衰竭和Ⅱ型呼吸衰竭。I型呼吸衰竭:又称低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展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将会进一步增加。因此糖尿病已是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同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已成为继癌症、心血管及脑血管疾病之后的主要死亡原因,已是老年人的主要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老年糖尿病与一般糖尿病不同,临床表现轻微不典型,不易发现。老年人各器官机能开始衰退,机体敏感性下降,治疗依从性差,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下降,所以诊断和治疗老年人糖尿病时注意其发病特
期刊
【关键词】全面推进;优质护理;实践;成效    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1】,关系到病人的康复进程,是医院护理工作重中之重。2010年初,为落实卫生部下发“关于加强临床护理工作”的指示精神,我院全面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通过改革护理管理模式,强化基础护理服务,建立有效的绩效考核体系,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工作流程,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护理质量得以稳步提升。  1一般资料  我院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龙血竭在压疮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11例压疮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使用龙血竭,均为Ⅱ、Ⅲ期压疮,创面局部先行外科换药法,然后以龙血竭粉剂外涂创面,再用无菌敷料覆盖,一天换一次药。结果:7例患者的压疮全部愈合,创面3~9 d内干燥结痂,2例治愈率为100%。结论:龙血竭胶囊内容物成分为中药龙血竭,具活血散瘀、定痛止血、敛疮生肌之功效。临床上,用其内容物外敷治疗Ⅱ、Ⅲ期压疮 1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第二与第三代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对比效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60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平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第二代抗生素头孢呋辛钠治疗,治疗组采用第三代抗生素环丙沙星治疗。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的有效率达到了96.7%,高于对照组的76.7%,差异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体温下降至正常时间(50.25±3.26小时 VS 67.
期刊
【摘要】目的:利用血液透析来治疗急性肾衰竭患儿,并对其疗效进行探讨。方法:本文以30位急性肾衰竭患儿为例,在都经过血液透析治疗的情况下,根据临床的资料来对于30名患儿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后的不同数据来进行比较。结果:在经过血液透析的治疗后,30名急性肾衰竭的患病儿的肾脏功能明显的要比治疗前有所好转。结论:通过前面的治疗可以说明,血液透析可以有效且迅速的使得急性肾衰竭病患的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的
期刊
【摘要】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证明了人们生活质量提高,医学科技进步的同时,也是老年性疾病发生率日益趋高的原因之一。慢性脑供血不足发病率高,据统计中老年人群中有2/3的人患有慢性脑供血不足,属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如果对慢性脑供血不足不及时进行治疗,那么还可能引起“老年痴呆症”和“脑梗死”的发生。因此,慢性脑供血不足被称作是威胁中老年人健康的“隐形杀手”。为了加强人们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首先要认识到脑血管疾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对交叉配血试验的干扰原因及其去除方法。方法:对交叉配血标本进行细玻璃棒碾压及恒温孵育等,然后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对试验结果中因纤维蛋白原干扰可能性较大的标本进行分析及探讨其去除方法。结果 对标本及结果分析表明,纤维蛋白原对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有影响,试验方法基本可以去除纤维蛋白原,从而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结论 血浆或一些抗凝标本中存在的纤维蛋白原其对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有不同程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丙泊芬,芬太尼,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在人工流产术中的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自愿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225例,按病人意愿分为A组(丙泊芬组)、B组(芬太尼组)、C组(利多卡因组),观察术中镇痛效果、扩宫难易程度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A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B,C两组,B组效果明显优于C组(P0.05)但两组优于C组。3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将丙泊芬、芬太尼,利多卡因,用于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甜素对肝炎病毒学指标阳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09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的肝炎病毒学检查指标呈阳性的肿瘤患者56例,在抗肿瘤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静脉滴注复方甘草甜素注射液,连续治疗4周后给予复方甘草甜素片口服,连续治疗8周。观察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ALT、AST、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HBV-DN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患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