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年铁观音“梳妆”过后风景依旧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ly_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些卖铁观音的茶店里,刚好遇上几次茶人来询问陈年铁观音,他们对陈年老铁的评价还比较积极:“茶味醇厚、韵味更足、口感不比普洱茶差,不会伤胃,储藏也较方便”。本来铁观音的卖点在于鲜,可是既然是商品。多少会有囤积与剩余,会做茶的茶商把卖不掉的铁观音再次加工,以延长存放时间,而经过“梳妆”后的陈年铁观音却有了独特的“风景”。
  
  鉴品陈年铁观音
  
  终于抵制不住“陈年”的诱惑,与苏总约在他的茶店里。他拿出压箱底的3款陈年铁观音。让我们一次喝个酣畅淋漓。
  年份:2004年
  干茶:砂绿的部分变成灰白的黄绿色,墨绿的部分少了绿,只有沉重的墨黑色,虽然干茶在色泽上褪去了活力与生机,但是每张叶片还是蜷缩得紧。
  茶汤:汤色清淡。黄绿中泛着红。
  口感:香气浓郁,滋味醇厚,口感轻薄。回甘快,意韵明显,因为年份不足,虽有陈味。但被铁观音浓重的口味牢牢压制,细细品味可察觉几分。
  叶底:经过水的浸泡,团紧的颗粒可完全伸展开,叶片均完整匀整,柔软肥厚。
  年份:1996年
  干茶:长时间的风干与多次复火,颗粒干涩,呈铁褐色,轻捏即碎,但色泽油亮。带圆润感。
  茶汤:浓艳剔透,明澈生动,汤面有油膜。
  口感:入口时有清淡的甜蜜味,滋味醇滑回甘,带有淡淡油脂香味,入喉部更有爽然的余韵。几乎没有音韵和焙火味,但陈味明显,有年代的厚实感。
  叶底:很深的咖啡色,叶片两边内缩,呈长条形。仍有亮度。
  
  陈铁背后的工艺
  
  结合苏总的讲解与介绍,我来大致描绘一下10年以上陈年铁观音的成品过程。
  先是原料的选择,有些讲究,需要传统工艺制成的铁观音,最原始的茶青要求鲜嫩。消青与拖酸铁观音因为含有青气。而且味道平凡,缺少传统的观音韵。相较于秋茶,春茶的各类物质含量高,更适宜制成陈铁。其次是复焙。把当季的铁观音用细火慢烘至足够干度后放进陶罐里。用蜡封好,每隔一两年取出来再次烘干,6年以上的老茶就可降低烘焙频率。复焙的时段选择端午节前后,天气正好转热,空气的湿度较低。烘焙时容易发散和去除铁观音中的水味与杂味。
  最后是存放。把陈年铁观音装入麻袋,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存放。
  苏总说,来这里讨要陈年铁观音的都是一些茶龄极老、茶功深厚的茶客,或是刻意追求特殊口感的茶精,他们一般是喝惯岩茶和普洱后,“改行”来喝铁观音。遇上这些茶客,苏总便会把手上的陈年铁观音大方相赠。最初时,会做茶的茶商们只把焙制陈年铁观音作为一种兴致。年代太久远的陈铁并不会有太多存量,所以成不了商品。如遇上较劲的茶客,赠予几泡,也算是“宝刀赠英雄”了。
  
  后记
  
  对于铁观音来说,“尝鲜”更甚于“品陈”,有些人认为因为陈年普洱的风靡走俏,才引来铁观音茶商和茶人的跟风追逐。有些人认为“陈年”只是一种概念,重点不是在物质,而是在年份。更多的人则认为陈年铁观音扮演着一种民间中药偏方的角色存在已久,就算被赋予时间的重量。它们的奇异药效仍是摆放在首位。喝过几款年份不一的陈铁,我觉得存在就有它的道理,且不论口感和药效,冲着那一年复焙一次的用心,就能让人心生感激。撇开那些夸张的说辞和别有用心的炒作,把它们当作一款茶细细品着,或许收获的是另一处风景。
其他文献
在潮州,拥有一套若深盅、孟臣罐,方有资格谈论茶道。   从清代开始,茶客们便痴迷题款“孟臣”或“惠孟臣”的茶罐,但惠孟臣的传世作品远远无法满足潮州功夫茶爱好者的需求,因此出现了不少仿制的孟臣罐。  虽然仿造的孟臣罐“触目皆是”,但不可否认的是,只有潮州壶人仿制的孟臣罐,无论造型还是题款,才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因此也出现了不少制陶名家,如老安顺章氏、源兴炳记吴氏都是百年以上老字号。只是人们对“孟
期刊
缘起:感恩自然,和谐世界    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是武夷岩茶大红袍的祖庭、中国乌龙茶的诞生地、工夫茶的发源地、台湾名茶洞顶乌龙的故乡,自古以来高僧辈出,名贤荟萃,禅风和悦,茶韵幽远,堪称“茶禅一味”的典范。在这里,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与茶家的雅气,共同谱写了以“正、清、和、雅”为核心理念的武夷山禅茶文化。武夷山的禅茶文化不但是武夷山茶文化、中国乌龙茶文化、工夫茶文化的源头,而且是和谐
期刊
开篇语:追溯岁月,唐宣宗大中三年,有个130岁的老和尚来到洛阳,宣宗问其长寿之道,答曰:少时家贫,无药可服,一生唯爱喝茶,日饮百碗亦不厌多。回到时下,当我们徜徉于百岁寿星的长寿之河中,探索他们的养生之谜时,发现许多百岁寿星对茶情有独钟。为此,本刊特推出“百岁老人与茶”系列专栏,现身讲述寿星们与茶的不解之缘……    春雨绵绵的一个下午,福州市鼓西路旧米仓一户普通人家。  老寿星吴益馨老人正坐在客厅
期刊
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末(13世纪末)又大批南下至江西、福建以及广东东部和北部等地,这些人统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  客家人喜欢喝“擂茶”是众所周知的。然而,客家人尤其是居住在臺湾的客家人还喜欢制作和饮用“酸柑茶”则鲜为人知。酸柑茶,是中国客家一种民俗茶饮,流行于台湾桃园、新竹、苗栗、
期刊
我的家乡不产茶,但茶和烟是客人进门后要在第一时间内找到的东西。有的客人不抽烟,但似乎从没有人拒绝接过茶杯。早些年,主人因自己不能辨别茶的优劣,在给客人泡上茶后会解释说这是多少钱一斤的茶叶,唯恐客人因口感不好而觉得怠慢。实际上茶因非当地所出,也不大容易买得到,有时客人来了茶叶罐是空的这种境况也是有的。所以在年复一年靠“割麦插禾”为生的乡邻眼里,茶叶相对油盐来说是稀有而奢侈的。   那个卖茶叶的女人是
期刊
陆羽以《茶经》一书闻名于世,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尤其是与才女李冶之间曲折凄美的爱情故事,更是成为千百年来广大茶人的美谈。  李冶,即李季兰,著名女诗人,与薛涛、鱼玄机并称为“唐代三大女冠”。《唐才子传》卷二有类似的记载:李冶“女道士也。美姿容,神情萧散,专心翰墨,善弹琴,尤工格律。当时才子,颇夸纤丽,殊少荒艳之态。”而陆羽原是个被遗弃的孤儿,三岁的时候由龙盖寺积公禅师拾于竟陵西湖之滨,后寄养于李
期刊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便与福鼎白茶结下了不解之缘,似乎,白茶已然构成了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无论是茶树的栽培,茶园的管理,到茶青的采摘、加工。以至成品茶的包装、贮存等等环节,白茶是所有茶类中最接近原生态的茶品。每常,不管是在书房独品。还是引朋待客于茶庄茶楼,我皆总是独好烹点啜饮白茶茗品。  白茶喝多了,自然也孕生了不少心得体会。在书房,我通常一边寻章摘句,书写着百态奇逸的茶人茶事;一边手
期刊
黄昏,窗外的阳光略带着初夏的余温,将忧郁的心情蒸腾。对面楼顶上的那一窝喜鹊,亢奋地叫个不停。想起一直未曾舍得独品的罗芥茶,不如在这个黄昏伴我销魂。  罗齐茶,产于茗岭。地处江、浙两省交界区。据宜兴县志载:“章山有茗岭,以产茗得名。茗岭之足,村名罗齐,地界长兴。齐片之美。陆鸿渐(羽)所称圈岭茶是也。”  同出长兴,顾渚紫笋名满天下。而被盛誉为“吴中所贵”的罗齐茶却鲜为人知。明·李日华的《六研斋二笔》
期刊
詹罗九,曾任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制茶教研室主任、教授等,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所长。主编全国高等农业院校统编教材。参加了九华毛峰、黟山雀舌、仙寓香芽等10多个品目名优茶研制和开发,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    结束了对詹罗九的专访,对他的初步印象。只觉得他很专业。他是一个阅茶无数、与茶为伴了数十年的茶学教授,甚至觉得单用“专业”来形容似乎还不够,他的很多言论与评价称得上权威了。但是,“教授”、
期刊
小种红茶是福建的特产,是由武夷茶派生演变成的一种特有的茶类,小种本是武夷茶中的一种花色,现成为国际分级红茶中的一个级别。红茶鼻祖“正山小种”已经成为小种红茶的代表,作为福建独特的外销产品,它在欧洲已经拥有了几百年的历史渊源及文化底蕴,并在最近几年逐渐被很多国内的爱茶人所认识和接受。  接触过正山小种的茶客们无不为其独特的桂圆香和烟熏味所吸引,同时也会发现除了“正山小种”之外,福建还有好几种名字中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