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让语感更可感

来源 :语文世界(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by2897028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悟,的确是母语的特质,但绝不意味着浮于浅表的阅读感知。感悟,应做到感有门道,悟有章法。语文教学带上思维去阅读,生长阅读的敏感力,本质上就是让语文更可感。由此,小学语文教学理应毫不含糊地聚焦思维,不遗余力地在言语实践中引爆思维,比较思维,整合思维。

一、引爆思维,准确感知言语内容


  引爆,在于打开,在于挖掘言语源头。任何言语一定会有具体的情境或场景的。语文的感性特质,常常诱得语文教学误入“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状态,课堂中沸腾,课堂外迷茫……语文课因此常常留下“雾里看花花非花,水中捞月月非月”的无奈。语文教学不完全是感悟、感受、感想、感慨、感动……很多时候,还是要清楚地感知,只有感知明晰了,文字理解“把得准”了,才会有语文智性的生长,也才会实现语文教学的“引爆”。
  1.“引爆”文字情境。看一则理解词语的教学:体会山泉的“清冽”,学生们脱口而出“清冽就是清澈”,于是乎,这个环节就“打烊”了。殊不知,“清冽”何止是“清澈”一词所能替代的?“清冽”理应还有“清凉”“清甜”“清新”之内涵。理解词语,当然要调集学生所有的经验,间接的或直接的,让思维有“错层式”的出发点。试想,洗过山泉、喝过山泉的孩子怎么会只用“清澈”来理解呢?语文教学中的“引爆点”,讲究角度、力度、巧度,才会漾起语文思维的美好涟漪。





  2.“引爆”故事逻辑。这是一节四年级的语文阅读课。《小木偶的故事》一共40个自然段,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篇幅有些偏长。为了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我设置了一个“摆人物,说情节”的环节。商讨中,学生们循着阅读的路径在脑海中形成思维导图,在摆弄人物卡片、与同伴协同争辩中,故事的结构、故事的主角、故事的板块逐渐清晰。图1是故事中人物按依次出场的顺序排列;图2是突显出故事中的主角,分别与其他角色发生的故事;图3是把故事主角列于圆心,既突显了故事主角,也表达了故事的连续性;图4把警察、小白兔、老婆婆三个角色一起摆放,突显出小木偶虽然分别遇上这三个人物,但故事情节相似,故可以作为一个环节看待,进一步明晰了故事的板块性,有效提升了思维的逻辑性。这个教学环节看似是一个人物出场顺序的问题,实质是人物之间的逻辑关联。由单一性走向复杂性,是语文思维发展丰富性、层级性的有效教学经历。
  3.“引爆”言语场景。对于《钱学森》一文的开头,太多教学往往只关注这段描写的倒装手法。其实,何止是倒装这样的写作方法。进一步阅读,我们会发现这更是一个广镜头的铺展与拉近。
  “10月1日”:航行半个多月,为何独独选择了10月1日写?分明是游子归国、报国热切的情感传递。
  巨轮劈波斩浪:巨轮与主角有什么关联?不妨类比,科学界的钱学森恰如这艘巨轮一般宏大。钱学森内心坚定,归心似箭,为了回国,他穿越了多少激流,经历了多少波浪,不就是“劈波斩浪”而归的热切姿态吗?
  太平洋为背景:为何用“广阔无垠的太平洋”作为背景?宽阔无垠、大浪滔滔,也许只有志向宏大的钱学森,才配得上如此“广阔”的背景;只有这样的归国心情与决心,才配得上用“劈波斩浪”、火箭灼烧一样的心情。
  很多文本中,都会有看似作者不经意间写出的场景,其实,眼中景就是心中情,景因情生,情景交融。引爆学生对言语场景的聚焦、涟漪、共振,也就走进了此情此景中的人物内心。

二、比较思维,甄别感受言语现象


  比较,在于发现,在于碰撞,在于甄别。比较思维,在于深知并掌握各种言语现象。阅读文字,需要意义编码,意义转化、采集的过程,来得不那么直接。人类的语言模块发育早于文字模块,所以语言对大脑的影响必然早于文字。语言较之于文字,是更底层的编码形式。我们阅读时,一部分信息被翻译成文字,一部分变成了信息,被大脑直接处理。平日里,我们所谓的思考,就是在大脑里“自言自语”,而不是写字给大脑看。本质上是把文字声音化,实现文字内容“听得见”。由此,一个人阅读的训练机会多了,文字转为信息的能力就会自然增强。所以,阅读是要训练的。
  1.比较词语。字与字的组合,就成了词语,在因义而聚的基础上,自然就有了词语的音律感与独特感,没有两个词语意义完全重合,最多近义而已。由此,词语比较常常凸显着它的教学价值。
  《滴水穿石的启示》(苏教版五上)一文文后编者有明确要求:从文中找出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学生很快发现文中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孜孜不倦、接连不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等词语意思相近。在教学文中“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石块,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这句时,我着重引领学生关注句中“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两个近义词,进行了重点教学。
  甄别一:作者为何在一句中连用了这两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甄别二:既然文中有六个意思相近的词语,这句话中为何只选用了这两个?
  课堂进入深思熟虑的佳境,学生们领悟到作者用词义相近的两个词重复强调,这两个词语中的“锲”“雕”“琢”三个字均为动词,给人以行动感、過程感、律动感,特别容易让人联想到上进者的人生姿态。教学中不仅要有呈现思维过程的热血沸腾,还应有比较思维的静思默想。静思默想中与自己“真对话”,或让思维朝向四面八方打开,形成多个向度的思辨性理解;或让思维避免定式,不满足于“众说”,形成有深度的思维。   2.比较语段。词与词的组合,就成了句,也就产生了语流,自然就有了节奏感。静静面对每一篇文本,从理性切入,冷静地打量,陌生化的推敲,在浑然不知的亲切感中激荡思维,有料,有力,有得。
  节奏明朗是诗歌的应有属性,教学《秋天》第三小节时让学生打着节拍读诗行。
  “稻穗儿熟,蝉声儿消,成熟的向日葵在低头弯腰;野菊花香了田间羊肠小路,牛儿羊儿都长了肥膘。”
  很快,同学们就发觉节拍乱了。怎么办?试着删啊。一段“热读”,学生发现“在”“田间”“都”几处可删去,不仅仅为了节奏的顺畅,更从内容本身出发,有理有据。原来名家的作品不仅可以品赏,还可以修改。就在学生们沉浸于酣畅推敲之境,教者进一步启发:“可不可以不需要删去字词,也能读出原诗句的节奏的?”教室内顿时又热闹起来,节拍又起,反复研读。不多时,竟有许多学生读出了原有诗句的节奏,甚为兴奋,于是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出现在朗读中。同学们恍悟:原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感,要带上差异思维欣赏文本。
  从读出诗歌节奏,到推敲出“多余字词”,再到品读出诗句字词的“一个不可少”。整个教学在语文思維的半径上,跳跃式地走向一个四海八荒的语文场域。这里,语文思维成了主角,语文涟漪如慢镜头一般大尺度地层层漾开,如此曼妙……
  3.比较篇章。由段成文,构成了一个整体,恰如一栋建筑一样,自然就有了建筑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门罗曾推介关于小说的阅读方式:“小说不像一条道路,它更像一座房子。你走进里面,待一小会儿,这边走走,那边转转,观察房间和走廊间的关联,然后再望向窗外,看看从这个角度看,外面的世界发生了什么变化。”其实,阅读任何文本又何尝不如此?
  《索溪峪的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全文五个自然段,每段都有中心句。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们找出每段的中心句,教学没有止步,而是进一步把五个中心句聚集在一起“打量”。学生们很快发现五个中心句又是由总到分的方式来构架整篇的。教学继续往下走,第二、三、四、五中心句间,又是由远到近、由静到动的行文方式。通过进一步的阅读比较,发现文本是用描摹展现的方式,来表达山的野;用童话方式,来表达水的野;用细节刻画的方式,来表达猴子的野;用典型列举的方式,来表达游人的野。
  几乎所有文本都是将所见所闻所感打碎重新组合,利用时空转换而呈现出来的,色调不一,大小不一,形状不一。教学中,当然就要着力关注这其间的“不一”,洞察作者思路,内化文本妙法,实现创造表达是聚焦语文思维、生长语文能力的不二法则。

三、整合思维,聚焦感悟言语意图


  整合,在于搜集提取,在于聚焦言语的意象,在于整体把握文本的意图。一篇文章总有各种“角色”出场,最终要凸显的一定是某个角色或某类角色;一篇文章总有各种场景出现,最终要聚焦的一定是某种现象或某类人格。教学中,从文本整体出发,借力各类信息源,把文字图像化,实现文字内容“看得见”,从而触摸到作者的创作意图。
  1.整合场景。任何一篇文本都会出现表达的详略问题,常常在详略比较中能让我们明白文本重心,揣悟作者意图。但《花花儿》(苏教版修订六年级上册)一文,跳出详略表达的一般性思维,而是用了蒙太奇的手法,平铺直叙,均匀行文。文章是“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所写,她回忆了家里曾养过的一只猫,从如何守规则、有礼节、馋嘴食、受委屈、装萌态、迎送我等场景描写,一一着笔,从无遗漏。杨绛不知晓写文章要详略得当吗?为什么舍不得略写任一画面?教者让学生们反复揣悟人猫生活的不同情景,当所有情景都聚焦于杨绛对钱钟书的思念之上时,学生们豁然:杨绛不容略过花花儿与家人的每一场景,恰恰说明作者内心对花花儿的喜欢与怀念。作者之所以愿意如此絮叨着,其实就是念叨着,念叨的何止是花花儿?实质在追忆一家人的生活,那些事,那个人——默存(钱钟书)。看似慵懒的文章,聚集起来的思想好有张力,恰如合掌的十指。
  2.整合意象。诗歌常常以不同的意象“出场”来传达心情与心境。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景物就是平常不过的生活景象,倘若分开,毫无韵味,更谈不上神韵与境界,但一旦聚合在一起,传递出的恰恰是挥之不去的孤寂人生与境遇。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本孤立的几个景物,在作者的“撮合”下构成了孤寂旅途的画面,羁愁野况的人生味儿油然而起。细致品读《泊船瓜洲》一诗,京口、瓜洲、钟山、江南岸、明月等地点景物逐一登场。地点间的“近”,“春风又绿”的时间之久,“何时照我还”的无法归乡的现实……时空矛盾纠结在一起,无不展现出作者王安石对家乡的思念、不舍、真切的爱,更表现出了作者内心深处对政坛隐隐的担忧、期盼归隐的真实无奈的惆怅。
  “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笔者以为,无论是语文课堂的“入情”,还是“辞发”,当然都是语文思维的“产出”——语感。语文思维力强的人,课堂就自然会激起语文的“千层浪”,亦更有语感力。
  作者简介:江苏省如皋市安定小学校长,江苏省小语特级教师,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正高级教师。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儿童启蒙阶段的诵读教育,是一种意义深远、合乎人性的素质教育,可以让孩子明白许多做事和做人的道理,同时也能增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感悟.《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教育作为主要任务,逐步落实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由此可知,小学语文教学中,添加国学经典元素已经是个重要命题。作为农村小学来说,完全可以因地制宜,结合农村实际,将国学经典教学巧妙渗透,适度融入,以便引导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国学经典熏陶。一、注重日常诵读,强化学生语感体验  对于学生来说,提升语感的重要途径就是诵读,学习国学经典
期刊
评判照片的价值不单单只是用美学的标准去衡量,还必须从照片对人类和社会在视觉上的表现强度去判断。纪实摄影是社会的见证者,是对人类自身尊严、存在和人性回归的一种维护。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当神州大地掀起经典诵读的热潮时,我也被卷入其中,深深地被那些文质兼美、博大精深的经典所陶醉。在对经典诗文的不断深入学习中,我越来越认识到,经典诵读是人文教育的好载体,应该把它跟素质教育结合起来,让那阵阵浓郁的经典书香伴随孩子们的童年。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创造了许多文学作品。这其中既有适合儿童阅读的优秀经典诗文,如《论语》《千字文》《三字经》、唐诗宋词等,也不乏有不适宜于少年儿童欣赏的,如南唐后主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产生民族认同感。然而遗憾的是,古典小说与学生的生活时空有着较大的距离,且课本中收录的往往是片段,学生很难体会到其中的文化精髓。教师教学中要采用更多新颖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古代小说的魅力,缩小距离感,体会到小说的“时尚性”。一、角色互换,度量人物心理  古典小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举止都通过文本表现出来,和读者有一定距离,学生要在已有知识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