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金项目:重庆市高等教育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CQGJ13C235
【文章摘要】
本文对重庆市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完善农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路径,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重庆市;高校;农村;创业
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蓬勃发展,但针对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重庆市高校有大量来自基层的大学生,作为未来农村发展人才中的优秀群体,其创业实践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符合需求,广泛深入开展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
1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适应同学需求
重庆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约为16万,从2014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中获悉,重庆市2014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8.45万。我们选取了5个不同层次和地域的高校(其中985高校1个,普通本科高校3个,专科高校1个),每个学校随机抽取1个毕业班级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籍大学生平均占比为42.47%,其中某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班级农村籍学生比例高达73.24%。在关于是否愿意到农村创业的问卷调查中,有23.5%的同学表示愿意,44.1%的同学表示没有考虑清楚,32.4%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愿意。综上数据推算,重庆在校大学生中,大量同学有意向到农村创业,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人群进行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必要性,又符合同学需求。
1.2 拓展创业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在成熟市场中寻找到合适的领域创业已经不易。因此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提升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拓宽创业领域的重要路径。
1.3 降低创业风险
农村创业相对于城市创业风险较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资金投入相对不大。农村创业主要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为主,投资往往不用太大,适合于没有资本积累的大学生。其二,创业成功率较高。国家持续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农业发展,农业已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特别是特种养殖以其投资少、周期短、市场大、效益高成为创业首选项目。第三,竞争压力小。农村市场发育很不充分,许多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这就为广大到农村创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熟的市场相比,在农村创业竞争压力较小。
2 重庆市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1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新农村建设给大学生农村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调查重庆市高校在面向农村创业教育中发现诸多的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缺乏农业技术类课程。在非农业专业的学校中,几乎没有开设此类课程,也缺乏相应的师资。二是缺乏农业、农村、农产品市场信息课程。同学对于“三农”没有系统的了解和及时信息来源。三是缺乏农村创业实践实训课程。目前重庆市高校建立的创业基地和孵化园中,少有和农业相关的基地,也就无从开设相关实践实训课程。四是缺乏农村创业意识教育课程。针对重庆市的特殊情况,在基层就业政策的大背景下,应该把农村创业意识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但实际情况是各高校有创业意识的教育和氛围的熏染,但缺乏面向农村的针对性。
2.2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授课形式
在我们走访调查的五个高校中,没有学校单独开设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在创业就业指导课中适时灌输这部分内容。也没有高校开设和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方面的选修课。
2.3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效果
农村缺技术,农村缺人才这是目前社会的共识,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带着技术回到农村参与建设。但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虽说愿意到农村去创业的大学生绝对数量较多,但23.5%的占比明显偏低,证明高校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重庆市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3.1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要提升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主要从技术理论、创业意识、实训实践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农村创新创业的技术理论类课程。主要涉及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让同学能了解掌握农业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发展潜力的农业项目理论课程应该优先开设。其次是建立农村创新创业意识类课程。通过成功案例分析,专家讲座,政策解读等给同学讲明农村创业的优势,树立农村创业信心和意识。最后是建立实训实践类课程。通过农村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园等平台让同学进行实际操作,也可通过聘请农村创业成功者为创业导师,给同学提供创业观摩机会和讲授创业经验经历。
3.2 设计丰富的授课形式
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授课形式上应该尽可能丰富。应该建立如下授课形式:1)选修课,农村创新创业教育针对的应该是有需求的这部分人群,教育效果会更佳,因此应开设选修课。2)跨校选修,有些学校缺乏师资,在这方面应该资源共享,学分互认,让同学到有这方面课程的学校进行学习。3)网络学习,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整合技术骨干建设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网络学习平台,将农业技术类、农业信息类信息网络化。4)专题讲座,把一些农村创新创业好的理念、成功的案例等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传递给同学。5)实训实践,充分利用暑期三下乡、创业实践等课程机会,实地接触农村创新创业,在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理论结合实践。
3.3 加强农村创业意识教育
农村创业意识教育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从创意激发,创造性开发,“三农”信息搜索,农村商业机会判断等农村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入手激发同学兴趣。从成功案例分析等激发同学农村创业信心和热情。从政策解读让同学感受到农村创业的优势。从农村创业的方案设计、农业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农村创业氛围。
4 搭建农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和建立有效的实践平台密不可分。对于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建立三大平台。1)活动平台。通过学生在商业机会选择,创业计划书,资本筹集方案, 组织创业团队,创业企业建立,危机管理等创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2)创业基地。在农村创建创业基地或者见习基地,使其在真实创业的环境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与创业成就感的获取。3)建立孵化园。成立重庆市大学生农村创业孵化园,在技术、资金、风险控制等方面扶持指导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率。
5 建立农村创新创业追踪机制
教育效果好不好,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建立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追踪机制,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农村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6 结束语
通过对重庆市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意识、课程、实践等还相当缺乏,但是新农村建设给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与实践体系,实现农村创新创业理论实践双驱发展与互动反馈,最终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教育与实践路径,帮助大学生实现农村成功创业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赵悦平,李愛民 创业教育在高等农业院校中的重要性研究及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69-17972.
[2]刘月秀,顾美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157-160.
[3]周宇飞,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基于面向农村创业视[J].湖南社会科学2010(4)180-182.
[4]刘自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林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体系的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27-429.
【作者简介】
胡轶众,女,1980出生,四川名山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文章摘要】
本文对重庆市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完善农村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路径,为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能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重庆市;高校;农村;创业
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系统完善的创业教育体系。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蓬勃发展,但针对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重庆市高校有大量来自基层的大学生,作为未来农村发展人才中的优秀群体,其创业实践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就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要符合需求,广泛深入开展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
1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适应同学需求
重庆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约为16万,从2014重庆市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中获悉,重庆市2014年的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8.45万。我们选取了5个不同层次和地域的高校(其中985高校1个,普通本科高校3个,专科高校1个),每个学校随机抽取1个毕业班级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农村籍大学生平均占比为42.47%,其中某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类)班级农村籍学生比例高达73.24%。在关于是否愿意到农村创业的问卷调查中,有23.5%的同学表示愿意,44.1%的同学表示没有考虑清楚,32.4%的同学明确表示不愿意。综上数据推算,重庆在校大学生中,大量同学有意向到农村创业,有针对性地对这部分人群进行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既有必要性,又符合同学需求。
1.2 拓展创业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城市产业布局逐步完善,在成熟市场中寻找到合适的领域创业已经不易。因此鼓励大学生创业、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是提升当前大学生就业质量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是拓宽创业领域的重要路径。
1.3 降低创业风险
农村创业相对于城市创业风险较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资金投入相对不大。农村创业主要以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为主,投资往往不用太大,适合于没有资本积累的大学生。其二,创业成功率较高。国家持续对农业扶持力度加大,在政策和资金上支持农业发展,农业已成为利润最高的行业之一,特别是特种养殖以其投资少、周期短、市场大、效益高成为创业首选项目。第三,竞争压力小。农村市场发育很不充分,许多方面还是一片空白,这就为广大到农村创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成熟的市场相比,在农村创业竞争压力较小。
2 重庆市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
2.1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
新农村建设给大学生农村创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此同时对于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调查重庆市高校在面向农村创业教育中发现诸多的不足之处,总结起来主要有四点:一是缺乏农业技术类课程。在非农业专业的学校中,几乎没有开设此类课程,也缺乏相应的师资。二是缺乏农业、农村、农产品市场信息课程。同学对于“三农”没有系统的了解和及时信息来源。三是缺乏农村创业实践实训课程。目前重庆市高校建立的创业基地和孵化园中,少有和农业相关的基地,也就无从开设相关实践实训课程。四是缺乏农村创业意识教育课程。针对重庆市的特殊情况,在基层就业政策的大背景下,应该把农村创业意识教育作为重要教育内容,但实际情况是各高校有创业意识的教育和氛围的熏染,但缺乏面向农村的针对性。
2.2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授课形式
在我们走访调查的五个高校中,没有学校单独开设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在创业就业指导课中适时灌输这部分内容。也没有高校开设和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方面的选修课。
2.3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授课效果
农村缺技术,农村缺人才这是目前社会的共识,需要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带着技术回到农村参与建设。但从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虽说愿意到农村去创业的大学生绝对数量较多,但23.5%的占比明显偏低,证明高校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并不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 重庆市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
3.1 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
要提升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主要从技术理论、创业意识、实训实践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建立农村创新创业的技术理论类课程。主要涉及种植业、畜牧业、农产品加工等,让同学能了解掌握农业理论知识。特别是有发展潜力的农业项目理论课程应该优先开设。其次是建立农村创新创业意识类课程。通过成功案例分析,专家讲座,政策解读等给同学讲明农村创业的优势,树立农村创业信心和意识。最后是建立实训实践类课程。通过农村创业基地、创业孵化园等平台让同学进行实际操作,也可通过聘请农村创业成功者为创业导师,给同学提供创业观摩机会和讲授创业经验经历。
3.2 设计丰富的授课形式
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授课形式上应该尽可能丰富。应该建立如下授课形式:1)选修课,农村创新创业教育针对的应该是有需求的这部分人群,教育效果会更佳,因此应开设选修课。2)跨校选修,有些学校缺乏师资,在这方面应该资源共享,学分互认,让同学到有这方面课程的学校进行学习。3)网络学习,建议相关职能部门积极协调,整合技术骨干建设面向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网络学习平台,将农业技术类、农业信息类信息网络化。4)专题讲座,把一些农村创新创业好的理念、成功的案例等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传递给同学。5)实训实践,充分利用暑期三下乡、创业实践等课程机会,实地接触农村创新创业,在实践中提升动手能力,理论结合实践。
3.3 加强农村创业意识教育
农村创业意识教育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从创意激发,创造性开发,“三农”信息搜索,农村商业机会判断等农村创新创业相关的内容入手激发同学兴趣。从成功案例分析等激发同学农村创业信心和热情。从政策解读让同学感受到农村创业的优势。从农村创业的方案设计、农业理论知识竞赛等活动营造农村创业氛围。
4 搭建农村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效,和建立有效的实践平台密不可分。对于农村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需要建立三大平台。1)活动平台。通过学生在商业机会选择,创业计划书,资本筹集方案, 组织创业团队,创业企业建立,危机管理等创业实践活动来锻炼自己。2)创业基地。在农村创建创业基地或者见习基地,使其在真实创业的环境中得到能力的提升与创业成就感的获取。3)建立孵化园。成立重庆市大学生农村创业孵化园,在技术、资金、风险控制等方面扶持指导学生创业,提高大学生农村创业成功率。
5 建立农村创新创业追踪机制
教育效果好不好,需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建立农村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追踪机制,收集反馈信息,建立数据库,把未来农村创业成功率和创业质量作为评价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指标,反馈指导高等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
6 结束语
通过对重庆市高校农村创新创业教育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可以看到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意识、课程、实践等还相当缺乏,但是新农村建设给创业教育及创业实践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与实践体系,实现农村创新创业理论实践双驱发展与互动反馈,最终为大学生提供有效的创业教育与实践路径,帮助大学生实现农村成功创业的美好愿望。
【参考文献】
[1]赵悦平,李愛民 创业教育在高等农业院校中的重要性研究及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7969-17972.
[2]刘月秀,顾美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院校创业教育教学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5)157-160.
[3]周宇飞,大学生自主创业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基于面向农村创业视[J].湖南社会科学2010(4)180-182.
[4]刘自敏,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我国农林院校创业教育课程与实践体系的构建[J].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27-429.
【作者简介】
胡轶众,女,1980出生,四川名山人,讲师,研究方向: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