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的魅力意大利人懂

来源 :当代工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fy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丑陋之都
  5年前,我和老公选择了欧洲5国自由行。作为蜜月之旅,临行前我无数次幻想在欧洲明媚的阳光下,坐在路边的咖啡馆里听着音乐,欣赏着那些长着高鼻梁、长睫毛、双眼皮、薄嘴唇,好像刚从《罗马假日》银幕中走出来一样的美女帅哥,从落地窗前经过。说不定,我还会和哪个帅哥眼神交错。
  “你怎么知道欧洲就没有丑人?”老公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思绪。“不可能,在人人都孜孜不倦追求美的欧洲,就不会有丑的人存在。”我反驳道。因为在我的印象中,欧洲人尤其是意大利人,女的个个都应该化着精致的妆容,男的全都金发碧眼。直到我们来到了意大利的一个小镇——皮奥比科镇,我承认,我片面了。
  皮奥比科镇位于意大利北部马尔凯大区。两条山脉,把皮奥比科镇夹在其中,房屋在山谷中错落有致,小河蜿蜒流过,与森林、鹅卵石和中世纪建筑相得益彰,活脱脱一个世外桃源。
  你可能会说,这就是一个景色美丽,普通的南欧小镇啊!小镇门前树立的一个告示牌,却昭示着这里不一样的身份:即将进入丑陋区,一不小心就会遇到世界上最丑陋的人。
  原来,皮奥比科镇又被称为“世界丑人之都”。这里的人都认为自己很丑,鼻子又小又塌。这个只有2000个居民的小镇,还成立了丑陋俱乐部——布鲁蒂俱乐部,并且吸纳了来自全球的3万多名会员。
  任何不被所在国家主流审美接受的人都可在这里找到归属,小眼睛、塌鼻梁、肥胖,宛如卡西莫多的现实乌托邦。小镇上甚至有这样一个传统,当电视中播放美女云集的画面时就要马上换台。
  生活在皮奥比科镇的居民认为自己越丑越好,也从不注重细节:妇女把衣服甩干,直接晾在路边窗台;男人在吧台前抽烟,吞云吐雾……这与意大利一贯给人的优雅、迷人印象截然不同。
  深挖皮奥比科镇的历史,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丑陋信仰史,其实是根植于这座小镇的极端贫穷史。由于大山的阻隔,交通不便,几代皮奥比科人只能干些伐木和挖煤的工作,没有阳光的照射、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医疗条件,他们往往显得瘦小、苍白,没有力气。
  外貌丑陋的皮奥比科人在“美丽至上”的其他意大利人看来,仿佛是天生原罪。但皮奥比科人对于丑是追求和膜拜的。布鲁蒂俱乐部的成立要追溯到1879年。那一年,皮奥比科小镇上住着128位未婚女子,她们因为长得太丑而找不到丈夫,结伴住在那里。后来这些女子决定成立婚姻介绍机构,专门帮助单身男女找对象。
  随后,人们又成立了布鲁蒂俱乐部,成立的初衷就是消除人们对于容貌的歧视,为丑人争取合理的正当权益。如今,布鲁蒂俱乐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组织,这些会员中不乏政界名流。
  在小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布鲁蒂俱乐部的标志,一个拿着烟斗的男人斜躺在山坡上,上面写着——“丑陋是美德,美丽是奴役”。
  美丽奴役
  “丑陋之都”诞生在“爱美之都”,确实值得玩味:意大利人的美丽主义,已经到达几近疯狂的地步。意大利人甚至认为,包臀裙、高跟鞋、风衣、墨镜才是王道,女人的头发必须被一丝不苟地挽到脑袋后面。
  《洛杉矶时报》曾做过一篇意大利人对美痴迷程度的报道:16岁的少女被母亲带到美容院询问抗衰老的问题;上门的水管维修工人,看上去比美国高管穿得还好;连在鹅卵石街道上打扫的清洁女工,妆容也要一丝不苟……
  意大利著名的社会学教授佛朗哥·费拉罗蒂曾说:“美丽的外在形象和足球,是所有意大利人都信奉的两样东西。”确实,在意大利语里,美丑和好坏是直接挂钩的。他们没有所谓的“好”或者“坏”,只用“美丽”和“丑陋”指代一切美好或糟糕的事情。
  这项传统,最早见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作家马提欧·班德罗的小说里,就提到意大利国王弗雷德里克二世辨人的“本事”——“如果他头发硬,浓密且有光泽,则说明他胆子大,相反则胆子少;如果一个人脸圆,则说明他是愚蠢和无知的。”
  到了19世纪,这一方法又被意大利犯罪学家塞萨尔·隆布罗索完美沿袭。在研究了成千上万的罪犯面孔后,他声称找到一种识别“天生罪犯”的方法,即宽下巴、深眼窝和鹰钩鼻的人更可能具有野蛮和反复无常的性格。
  虽然外貌评定法已被现代科学证实为无稽之谈,但在意大利,对“外在美”的追求依然如影随形:意大利女人绝不在公众场合穿一双白色网球鞋,正如一个意大利男人不会在炎炎夏日穿着一条短裤。在“美丽外在形象”法则驱动下,每个意大利人都像被拧紧的发条,机械前行。


  当你走进意大利,才能明白丑陋俱乐部那句“丑陋是美德,美麗是奴役”标语背后隐藏的深意,在意大利,确实人人都是美丽的奴役。在他们看来,相貌不仅代表你个人,还代表着你的家庭、公司甚至国家。皮奥比科小镇的出现,偏偏告诉世人——评价一个人要评价他本身,绝非外表。
  选丑大赛
  纵观全球,刷脸看颜值的,又何止意大利。分别任教于哈佛大学和华盛顿大学的马扎林和安东尼在合写的《盲点》一书中指出:“一向在过去有利于祖先求生的社会认知技能,今天则可能成为谬误的起源,因此人类难以避免存在各种社会认知错误,从种族、宗教到性别。换言之,无论自觉还是不自觉,我们有时候确实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人,甚至总是以貌取人。”
  《美国经济评论》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缺乏魅力的人要比被认为具有吸引力的人收入低5%-10%。另一项研究也表明,外貌歧视在各种职业里都存在,哪怕根本不需外在形象、埋头伏案的程序员。在世界上,有太多遭受不公审美的人群。
  每一年,丑陋俱乐部都会收到上百封信件,其中多是饱受外貌歧视折磨、自尊心受到困扰的咨询。“我会建议他们面对镜子,接纳自我。我们也欢迎任何人加入我们的俱乐部,寻找自信。”主席伊阿科贝利说道。
  加入布鲁蒂俱乐部的手续很简单,只需通过电子邮件或书信方式报上姓名和地址即可。伊阿科贝利更大方地表示,愿意接受任何条件的会员,哪怕长得很美丽,这是为了证明俱乐部“不抗拒美丽、不歧视丑陋、不拒绝平凡”。俱乐部的会员都有一个特制的身份证,上面写着“丑是美德、美是束缚”,会员还按照丑陋的程度划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太丑、一般丑、特别丑等。
  每年9月的第一个星期天,来自世界各地的会员都会聚集在皮奥比科镇,参加一年一度的“丑陋节”,并举办选丑大赛,选出的冠军将获得“不美奖”。比赛类别主要有眼睛大小、鼻子塌陷程度、牙齿缝隙等,不够丑的人是没有资格获得这个奖的。伊阿科贝利已经连续几年获得冠军了,因为他的鼻子小得可怜,且向上翘,这与意大利人“大鼻子才是美丽”的传统审美相差甚远。
  在这个节日里,成员还要选出俱乐部的主席,吸收新成员,品尝当地出产的松露、玉米粥和意大利面。
  布鲁蒂俱乐部的成员相信,他们虽然丑了点儿,但是具有才能和美德,他们每年通过在电视上发表演讲等方式为相貌丑陋的人争取权益,试图改变意大利人以貌取人的观念,这为他们积累了大批粉丝,也为他们带来了商机。一些丑人通过乐队演出获得收入,但是他们并没有自己独享,而是将大部分钱用来做公益事业。2004年,俱乐部为帕金森综合征研究项目募捐了5000欧元,如今,他们又在为儿童心脏病的预防工作忙碌。
  美与丑,本来就不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就像泰戈尔曾经说过的:“你可以从外表的美来评论一朵花或者一只蝴蝶,但你不能这样评论一个人。”
其他文献
不久前据报道,在埃及卢索伊城郊外发现了一具有“心跳”的木乃伊,开罗医院的医生对木乃伊进行解剖,发现了一个不应该出现在2500多年前的装置——心脏起搏器。经测量后发现,它每分钟跳动80次,是由一块黑色水晶制造而成的,这块黑色水晶含有放射性物质,从而使它能跳动几千年不停。  2000多年前就能知道黑水晶能够保持心脏跳动的是何方神圣?到底这个黑色水晶的起搏器从何而来,又是怎么植入人体内的呢?这一系列的问
期刊
名片套名片  近年来,“山、泉、校、酒、村”这五大城市名片,从凤城市开始叫响,并随着一曲优美的歌曲,在辽宁省及省外地区传开。其中“酒”这张名片,在国家级评酒大师教传勇的精心点缀下,夺走了更多人的眼球。  50岁出头儿的教传勇,健壮、英俊,一张国字脸,让接触他的人有种莫名的亲近感。如果没人介绍,很难想象这个看着有些憨厚、粗糙的男人,竟是国家级品酒和评酒大师。  教传勇是从酿酒工人起步的。在辽宁凤城老
期刊
小于1/50  生产车间里,闻武正全神贯注地工作着。下料、画线、钻孔,一系列动作行云流水,不到10分钟,一个不规则模具就变身为一件艺术品般的螺旋状叶轮。  作为辽宁一制造企业加工中心的操作工,80后闻武的资历并不靠前,只有大专学历的他,却是公司的头号技术骨干,工友们眼中“行走的技能字典”。  为何要强调头号?因为少——在公司近400位一线职工里,只有闻武与其他7位同事持有技师职业资格证。物以稀为贵
期刊
个案急呈  申请人吉某2017年8月到单位工作,双方一直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2020年9月,吉某因违反劳动纪律被单位辞退。吉某心感不满,遂向单位索要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两倍工资补偿。被拒绝后,向当地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了仲裁。  申诉人  《劳动合同法》规定,不签订书面合同就要支付双倍工资,我在公司实际工作了3年,如果公司想辞退我,就必须先支付我3年的两倍工资补偿。  被诉人  单位在吉
期刊
可能是我关注的网红比较少,最近刷短视频,一天居然连着刷到了三个鞠躬。  “一鞠躬”是一个卖燕窝的主播,拍了条视频承认自己卖的燕窝确实和糖水差不多,鞠躬向买家道歉。  “二鞠躬”是一个卖旅游卡的主播,因为卖出的旅游卡并没有像他说的那样可以“奔驰车接送”,向买家鞠躬道歉。  “三鞠躬”是一个卖羊毛衫的,因为卖出的羊毛衫里面不含羊毛,向买家道歉。  单看这些鞠躬道歉的视频,我挺感动的,这是多好的卖家呀,
期刊
外来和尚念不出来的经  中国有句俗话,叫“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意思是说人们总是迷信外面来的人,认为外面的专家、人才本事更高。在现实中,很多企业宁愿高薪聘请外来的管理者、经理人或领导,也不愿意提拔本单位的内部员工。还有一些公司,喜欢聘请外面的管理咨询公司来给企业诊断,却未必愿意听取内部员工的改进意见。“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种理念,往往导致组织内部员工积极性下降,管理者受挫,人才流失,出现“招来女婿气
期刊
凌晨4点的营口老边,潮湿的空气凝结在半空,刚刚走出直播间的房雪紧裹大衣,一路小跑进了车里。  房雪,快手号“娘娘家”,粉丝57.6万,是个不大不小的新晋网红。“现在听别人叫我网红,还有点儿不适应,毕竟我才开播不到半年。”36岁的房雪是营口大石桥人,18岁时,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她孤身一人前往海城市西柳镇卖服装,从导购员到自己承包档口,这个过程花了整整10年。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实体经济遭
期刊
冲热搜榜  2020年冬,北京寒意渐起。胡桃馨坐在办公室电脑前,不断点击刷新键,更新微博热搜榜,监测热搜前50中娱乐明星的话题词。她在诸多发布明星内容的营销号中筛选着,看到可合作的活跃账号或可借鉴的营销点,就盘点记录下来,为后续艺人的节目播出思考热搜方案。  28岁的胡桃馨,从事艺人宣传工作已有4年。她在一家经纪公司任职,公司规模不大,只有不到20名员工。明天,她带的艺人郑元(化名)参加的综艺节目
期刊
周末去朋友家玩,远远瞅见她家院子里一大串红灯笼高挂在树上,大门上还贴着对联。走进院子,看到门框上也贴着对联,连花盆上也贴了红纸。看来朋友家有喜事,可她家孩子都结婚了,估计是同族的孩子结婚给贴上的。  在院里驻足喊人,朋友闻声出来,我用眼睛挑了一眼对联,问家里谁结婚,朋友回答,日子结婚。  “谁?日子?”我问。朋友笑着解释:“日子不是人名,是当下的光阴。我家那口子闲得无聊,将日子这位素姑娘打扮成新媳
期刊
因为操心儿子的婚事,我在朋友的推荐下加入了一个相亲群。  有一天,群里突然热闹起来,一个网名叫“睡衣上啥饮料”的女孩在群里向群主发难,引发围观。  “哎,谁是群主?出来说话!”女孩连发三遍。群主忙应声出来:“你好,美女,有什么事需要帮忙?”  女孩很不满:“这是什么破群?我发征婚启事都5天了,咋没一个人给我打电话呀?”  “你别着急,是不是没留联系方式哦?”  女孩不耐烦地说:“我留了!留了!听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