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群文阅读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new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语文教学中出现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群文阅读,它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这种有计划的教学安排为提升学生的语文技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只有认识到小学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充分重视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策略和方法,才能真正达到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的目的。
  一、小学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
  1.提高阅读的速度。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时代,小学生必须要学会快速阅读,以便能够在冗余的信息中捕获到关键。群文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重要途径,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当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无法妥善处理略读教学和精读教学之间的关系。对于同一篇课文,精读和略读的教学时间存在很大的差异:精读花费时间长,但是制约了学生的阅读速度;略读花费时间短,但是效率低。而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这一矛盾得到了合理的解决,使得学生在提高阅速度的同时,阅读效率也在稳步上升,锻炼了学生的灵敏性思维。
  2.增加阅读的数量。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一节课的阅读量一般在五篇左右,而且阅读速度和阅读量又在不断提升,12本语文教科书中包含的阅读量不仅达不到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更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阅读量与后期学生的写作水平密切相关,只有阅读量上去了,学生的知识面才会不断延伸,写作水平才会不断增强。同时,教师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一定要合理安排课文内容,采用古诗、诗歌、记叙文以及散文等题材交相混合的方式,这样可以使学生感受文章结构、描写方法等表达效果的差异,体会到文章布局的重要性,为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
  3.强化阅读主体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语文作为实践性课程,必须要侧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常会花费一节课的时间来讲解一篇课文,这种反复提问、讲解的过程并不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阅读兴趣大打折扣。而采用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涉及的阅读文章比较多,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被充分調动起来,在不断读书、思考、交流的过程中,教师的提问、讲解时间明显缩短,师生地位互换,使得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无形中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小学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1.合理安排阅读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群文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提高学生阅读速度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对文章内容的学习效率。像默读、略读以及跳读等都是几种比较常见的阅读方式,由于群文阅读教学中每节课的学习量在5篇左右,所以必须要合理安排阅读方式。
  2.根据教学任务,科学部署引导学生活动。
  任务导向型群文阅读方式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展开有计划的阅读指导活动,它包括预习型和复习拓展型两方面的内容。首先,就预习型来说,要求教师在授课前做好教学部署工作,结合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使学生对文章的整体知识框架有一个初步了解;复习拓展型则以此为基础,当堂课程结束以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开展一些活动,加深学生的理解,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情况。比如,在学习六年级课文《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教师应该事先布置相关阅读任务,使学生对当前的生态环境状况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为课文的学习打下基础。课文教学结束后,有些学生可能并不能深入体会文中提到的种种生态危机,为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为学生播放一些视频,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和地球的重要性。如此一来,既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3.根据学生的实际反馈,积极开展主题引导。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学生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而达不到教学的相关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制定一些特定的阅读主题对学生进行引导,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引导包括完善主题和提升主题两种引导阅读方式。首先,就完善主题引导型阅读方式来说,阅读教学中存在很多的主题类型,但是学生对每个主题的掌握程度不同,因此教师需要针对学生比较薄弱的环节,制定有针对性的主题线索,不断强化学生的薄弱环节;其次,提升型主题引导阅读则以完善型阅读指导为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每种能力,只有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基本能力都具备以后,教师才能指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适应了新时代的人才建设需求,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学素养。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小学语文群文阅读必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其他文献
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阅读教学,精心设计阅读环节,引导学生进行积极阅读,使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学习体会。在设计阅读活动时,教师要从课文内容和学生的兴趣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利用多样化的阅读环节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收获。通过阅读和教学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深入,使他们深刻理解所学内容,实现高效的学习效率。  一、加强师生互动,激
期刊
一、关爱学生,做好表率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只有通过热爱学生并尽职尽责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才能表现出来。教师的言行举止起着榜样和示范的作用,对学生的影响更加直接,更加深刻。所以教师要加强自身修养,时刻做学生的表率。 爱能沟通师生的心灵,做教师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离开了爱心,教育中的一切技巧与方法都会苍白无力。一个教师只有对自己的学生充满执著的爱,才能
期刊
随着课改理念的深入人心,教师角色的变迁,师生间民主和谐的关系正在建立,对教师的课堂语言随之提出了新的要求。课堂上要求教师少讲、学生多讲,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里的教师少讲,强调的是教师语言对学生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这几方面:一是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个体对问题的思考探索;二是能营造师生间和谐对话、学生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氛围,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三是能推进学生学习活动进程的展
期刊
触景生情,是指诗人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发了联想,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触景生情和借景抒情的区别在于触和借上,前者遇到景物往往是无意的,由于某种景物的触动而产生了某种情感,后者强调的是有着某种情感不好或不愿直接表达,而借助某种景物来传达。如唐朝诗人刘长卿《送灵澈上人》的“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精美如画,那寺院传来的声声暮钟,这青山独归的灵澈背影,让人回味,诗人正
期刊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识字的重要途径,作文的基础。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仅仅是课内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应该课内外结合,培养学生凭借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积极地、独立地思考问题,主动地探求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阅读的能力,让阅读陪伴孩子的终身。  第一步——明  (一) 明确开展课外阅读的意义  阅读虽然不能改变我们的命运,但却可以
期刊
人有人品,字有字味。字如其人,字体不好就是邋遢之人。亚里士多德说:“美丽比一封推荐信更有魅力。”写得一手好字,是初中学生应有的本领和才能。  一些学生,特别是农村小学生,小学时就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一上初中就得狠抓练字,不然会影响学业水平考试成绩,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字体就是试卷的脸面,颜值高的试卷自会得到阅卷教师的青睐。抓练字,就得课上课下一起抓,得用好时间的边角料。比如,晚饭后的时间和课
期刊
“微写作”是一种篇幅短小、主题单一、目标清晰、针对性强、形式灵活、可操作性强的写作训练形式。篇幅短小,200字左右足矣;主题单一,只表明一个旨意。用好微写作,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大有裨益。  一、微写作——积累写作素材,让巧妇不怕无米炊  初中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树人,三怕写作文。一说到要写作文,个个都愁眉不展,最大的抱怨是没素材,一次600字左右的常规作文训练,也很容易让学生心生畏惧。从教
期刊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美的事物在人的心中所唤起的那种感觉,是类似我们在亲爱的人面前时所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份愉悦。”语文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唤起那份愉悦,这就需要让学生领略作品意境,提高审美情趣。所谓意境,就是文学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体味文学作品的意境是文学欣赏的一个必要过程和重要过程,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发展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是很有帮助的。  如何引導学生领略
期刊
社会是一个大家庭,我们都是生活在大家庭中的一员,和每个单个的家庭一样,社会这个大家庭也需要规章、规则和制度,来实现它的良性运转。简单地说,即社会需要管理。所谓社会管理,主要指的是政府和社会各个组织,为实现社会系统的有效运转,实现社会的良性循环,而对社会各个系统、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等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统筹管理。  社会管理是政府职能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社会管理是否到位,是否良性发展,关系到社
期刊
在体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融入德育教育,不仅能锻炼学生的意志,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服从组织、遵守纪律、诚实机智、积极进取的心理品质。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学生在体育课中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个性行为和意志,掌握学生的特点、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把德育工作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应该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