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巨人和春天》故事导读:
·适合年龄:3-6岁/亲子共读。
每个孩子都是自私的,或者说,人类生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需要先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再不断认识自己。他们需要了解什么叫占有,什么叫拥有,什么叫共有,什么叫分享。我们试图让孩子理解,一个人占有一样玩具时,他只能有一样玩具,如果他能和朋友分享一件玩具,那么他就能获得两件玩具。然而,这并不容易,因为在孩子的数概念、守恒概念没有发展好之前,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怎么办?让孩子体会,给孩子时间,等待他在交往中慢慢理解。
《巨人和春天》并没有去批评巨人的自私,作者笔下的巨人是善良的,犹豫的,孤独的,高傲的。他拥有知识,但不一定拥有智慧。他希望得到爱,付出爱,却不理解爱的真谛。巨人是在交往中学习的,孩子何尝不是。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故事,体谅、感动和宽容是重要的。我们能体谅巨人,能被巨人感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包容他人。
故事内容:
·巨人住在村庄不远处的山上,他读过很多书,很有学问。他是个善良的人,看到窗外的小鸟在寒风中敲玻璃,不忍心它受冻,打开窗,却看到一个身披绿色披风的小孩子被挂在树上。
·原来这个孩子就是“春天”。巨人把春天请进家,家中立刻春意盎然。于是巨人舍不得春天离开。他关住了春天,也关住了自己。巨人害怕春天离开,也害怕任何人从他手中夺走春天,他怀疑每一个接近他房子的人都另有所图。
·终于,他知道自己的大,却是真实的小,他的挽留,其实是禁锢,他的爱,其实是伤害。终于,他补好了被他藏起来的春天的披风,放春天走,还给春天自由,也还给了自己自由。
给家长的话:
通过一个故事教育孩子,是我们习惯的想法。但是,一个故事怎样才能教育孩子呢?儿童文学的“寓教于乐”经常会让我们感到被动,因为教太多,乐少见。“乐”不一定是哈哈大笑,或许是一种感动,一种思考,一种认同。当孩子不再对故事“置身事外”,当他能够站在故事中某个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时候,感动产生了,“教”才具有可能性。
建议家长在说完故事之后,可以跟孩子讨论:
★你喜欢巨人吗?为什么?
★巨人一开始多么善良,对小鸟那么好,为什么后来变得那么凶,把小孩子都赶走?
★巨人为什么把春天的披风锁起来?
★假如你是春天,为了让巨人放你离开,你会怎么对巨人说?
★你能原谅巨人吗?你愿意和他做朋友吗?为什么?
绘本中有很多细节都值得玩味:巨人的大和春天的小(注意巨人锁起披风时的灰暗和小,春天飞出去时的大),色彩带给人的感受,压抑还是开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对于图画的感受。
六岁小读者的读后感:
妈妈,我觉得巨人其实很可怜,他那么高,没有什么朋友。他好不容易喜欢春天,可是春天不能老陪在他身边。他真的挺可怜的。
不过,他不让春天走,藏起春天的披风,赶走小朋友,都不好,那样,别人就更不喜欢他了。我要是春天,我就会给他讲道理,你现在放我走,我会永远和你做朋友,你现在关住我,我就真的永远不喜欢你了。巨人听了,一定会放我走的。
还有,我觉得其实巨人挺好的,他多善良啊,还给小鸟开窗,给春天洗澡呢。
我不讨厌巨人,我愿意和他做朋友,他朋友多了,就懂得怎么对朋友好了。
我喜欢巨人家的花,好大啊,我可以和他玩捉迷藏。
·适合年龄:3-6岁/亲子共读。
每个孩子都是自私的,或者说,人类生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需要先认识自己,才能认识他人。在认识他人的过程中,再不断认识自己。他们需要了解什么叫占有,什么叫拥有,什么叫共有,什么叫分享。我们试图让孩子理解,一个人占有一样玩具时,他只能有一样玩具,如果他能和朋友分享一件玩具,那么他就能获得两件玩具。然而,这并不容易,因为在孩子的数概念、守恒概念没有发展好之前,讲道理是没有用的。怎么办?让孩子体会,给孩子时间,等待他在交往中慢慢理解。
《巨人和春天》并没有去批评巨人的自私,作者笔下的巨人是善良的,犹豫的,孤独的,高傲的。他拥有知识,但不一定拥有智慧。他希望得到爱,付出爱,却不理解爱的真谛。巨人是在交往中学习的,孩子何尝不是。和孩子一起阅读这个故事,体谅、感动和宽容是重要的。我们能体谅巨人,能被巨人感动,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学会包容他人。
故事内容:
·巨人住在村庄不远处的山上,他读过很多书,很有学问。他是个善良的人,看到窗外的小鸟在寒风中敲玻璃,不忍心它受冻,打开窗,却看到一个身披绿色披风的小孩子被挂在树上。
·原来这个孩子就是“春天”。巨人把春天请进家,家中立刻春意盎然。于是巨人舍不得春天离开。他关住了春天,也关住了自己。巨人害怕春天离开,也害怕任何人从他手中夺走春天,他怀疑每一个接近他房子的人都另有所图。
·终于,他知道自己的大,却是真实的小,他的挽留,其实是禁锢,他的爱,其实是伤害。终于,他补好了被他藏起来的春天的披风,放春天走,还给春天自由,也还给了自己自由。
给家长的话:
通过一个故事教育孩子,是我们习惯的想法。但是,一个故事怎样才能教育孩子呢?儿童文学的“寓教于乐”经常会让我们感到被动,因为教太多,乐少见。“乐”不一定是哈哈大笑,或许是一种感动,一种思考,一种认同。当孩子不再对故事“置身事外”,当他能够站在故事中某个角色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时候,感动产生了,“教”才具有可能性。
建议家长在说完故事之后,可以跟孩子讨论:
★你喜欢巨人吗?为什么?
★巨人一开始多么善良,对小鸟那么好,为什么后来变得那么凶,把小孩子都赶走?
★巨人为什么把春天的披风锁起来?
★假如你是春天,为了让巨人放你离开,你会怎么对巨人说?
★你能原谅巨人吗?你愿意和他做朋友吗?为什么?
绘本中有很多细节都值得玩味:巨人的大和春天的小(注意巨人锁起披风时的灰暗和小,春天飞出去时的大),色彩带给人的感受,压抑还是开朗。鼓励孩子说出自己对于图画的感受。
六岁小读者的读后感:
妈妈,我觉得巨人其实很可怜,他那么高,没有什么朋友。他好不容易喜欢春天,可是春天不能老陪在他身边。他真的挺可怜的。
不过,他不让春天走,藏起春天的披风,赶走小朋友,都不好,那样,别人就更不喜欢他了。我要是春天,我就会给他讲道理,你现在放我走,我会永远和你做朋友,你现在关住我,我就真的永远不喜欢你了。巨人听了,一定会放我走的。
还有,我觉得其实巨人挺好的,他多善良啊,还给小鸟开窗,给春天洗澡呢。
我不讨厌巨人,我愿意和他做朋友,他朋友多了,就懂得怎么对朋友好了。
我喜欢巨人家的花,好大啊,我可以和他玩捉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