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己之事,自完成;毋烦人,大事成。”
“依靠我们自己,不麻烦他国,能让中国在世界多一份话语权。”
林昊成(七年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要在压力下努力前行。如果我们总麻烦别人,岂不是让别人忙上加忙,堵上添堵,给别人“雪中送冰”?用别人的时间、精力来办自己的事,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古人说过:“己之事,自完成;毋烦人,大事成。”在一些西方国家,“不给别人添麻烦”这短短七个字,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在孩子小的时候,西方国家的很多家长就让他们养成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习惯。在大街上你能看到,一个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身上也背着小包,里面装着自己的奶嘴、尿布。家长通过这种训练,既锻练了孩子的能力,也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增添麻烦的习惯。
在生活中,我们也该如此。别乱扔垃圾,不给环卫工人添麻烦;做作业时认真仔细,不给老师添麻烦;别丢三落四,不给父母添麻烦……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在解决事情的过程中磨砺修炼,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美德,能让人与人之间更和谐、更美好。
袁骄阳(七年级):
人人都不想遇到麻烦,为了不给别人和自己添麻烦,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能力。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这个道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没有求助任何国家,即便自然条件艰苦,科技条件落后,我们也咬着牙自己完成。
依靠我们自己,不麻烦他国,能让中国在世界多一份话语权。当下,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强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而不是动不动就依靠进口。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发挥我国的创造力。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普通人,一定是社会的支柱;一个不给别的国家添麻烦的国家,也一定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在取长补短,是在充实自己的知识,能让脚下的路更宽更广。”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我价值,无形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
颜曼青(七年级):
有的人,懒于麻烦别人。他觉得,麻烦了别人还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浪费了时间。其实并不是这样。麻烦别人,若无果,没有退路,反而能够激励自己刻苦钻研,绝处逢生。当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了下来,重重地打在牛顿的头上,一个问题从他的脑海里浮了出来:“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向天上飞呢?”牛顿问老师,问父母,一直问到别人不耐烦,也没有结果。于是,他收集了许许多多资料,猜想并不断实验,最终,他发现了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
“三人行,必有我师”,向别人请教,虽然麻烦了别人,但这是在取长补短,是在充实自己的知识,能让脚下的路更宽更广。因此,不给人添麻烦有时候并不能算是美德,相反,适当地给人添麻烦,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张添宏(七年级):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优点》中,教我们如何与他人交际:要想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去麻烦别人”。麻烦别人,不是指自己任何事情都不做,一遇到困难,就想着要别人帮忙。而是,自己掂量一下,是否可以自己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助别人。
试想:这一次,下雨了,你家的稻子没割完,麻烦邻居帮一下;下一次,邻家的衣服忘记收,麻烦你家收一下,一来二往,邻里关系不就处好了吗?麻烦来麻烦去,举手之劳,也不足挂齿。正是有这样的胸襟和热情,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会建立呢!
相比较农村,城市人更怕麻烦,戒备心也更强。所以,邻里之间常常互相不认识,麻烦不了别人,别人也麻烦不到自己,也增进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孰不知,有的人,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我价值,无形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样一来,麻烦别人,又有何妨呢?
“‘不麻烦别人’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若说它是美德,未免有些太矫情了。”
陈诺桐(九年级):
现实生活中,即使我们再怎么喊着“万事不求人”,也难免会有求人帮助的时候。比如独居的孤寡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弱,只能让邻里或志愿者帮忙照顾。时光往后倒退,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不知道麻烦了多少人。
每一个平凡的一天,背后都是“麻烦他人”的结果:正常运行的轨道交通、电力充足的写字楼、干净的街道、整齐的教室……这些都是许多人默默花着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在我看来,“不麻烦别人”是一种基本素养,但并不能上升到美德的高度。我始终认为,主动地给予他人帮助才是可以被称为美德的事,毕竟这个社会已经给予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回馈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索取。所以,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对的,但也不要忘了不时地给予他人帮助。不要做一个“我不麻烦你,你也别来麻烦我”的冷漠人士。
另外,我们不能为了强调一个观点,就将它上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而是要跳出辩题,去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本身。所以,我认为,“不麻烦别人”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若说它是美德,未免有些太矫情了。
圆眼说:
本期的最佳评论员,颁给陈诺桐的同学。在辩论中,她的逻辑思维非常清晰,采取了“欲抑先扬”的办法。首先,她诚恳地表达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麻煩他人的现象,从而反推出“不麻烦别人”是一种基本素养,看起来似乎站在正方的立场。可没想到,到了适当时机,她话锋一转,说:“我们不能为了强调一个观点,就将它上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而是要跳出辩题,去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本身。”
她肯定了对方观点中“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件事是正面的,但却否定了对方结论中关于“美德”的那一部分,直抵问题实质,漂亮地打赢了这场辩论赛,真是绝地反击,出人意料!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美德吗
12月论题:
作为社交工具的微信,如今也被很多学校用作提交作业的平台。老师让家长每天在微信群里“打卡”报告作业的完成度,或是让学生在微信上提交“语音作业”“视频作业”。这种打卡作业形式,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广泛的学科。对此有人认为方便快捷,益处多多,有人却认为“打卡”形式大于内容,过于占用老师、家长、学生的时间。“微信打卡”,你怎么看?
请论述你的观点(不超过500字),于11月5日前直接回复至“少博评论团”QQ群:99806859(验证信息:圆眼看天下)参与辩论并@群主,就有可能登上下一期的《少年博览》哦!
“依靠我们自己,不麻烦他国,能让中国在世界多一份话语权。”
林昊成(七年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压力,要在压力下努力前行。如果我们总麻烦别人,岂不是让别人忙上加忙,堵上添堵,给别人“雪中送冰”?用别人的时间、精力来办自己的事,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
古人说过:“己之事,自完成;毋烦人,大事成。”在一些西方国家,“不给别人添麻烦”这短短七个字,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在孩子小的时候,西方国家的很多家长就让他们养成不给别人添麻烦的习惯。在大街上你能看到,一个还在蹒跚学步的孩子,身上也背着小包,里面装着自己的奶嘴、尿布。家长通过这种训练,既锻练了孩子的能力,也让孩子从小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增添麻烦的习惯。
在生活中,我们也该如此。别乱扔垃圾,不给环卫工人添麻烦;做作业时认真仔细,不给老师添麻烦;别丢三落四,不给父母添麻烦……自己的事自己解决,在解决事情的过程中磨砺修炼,提升自我修养,完善自我。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美德,能让人与人之间更和谐、更美好。
袁骄阳(七年级):
人人都不想遇到麻烦,为了不给别人和自己添麻烦,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的能力。
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是这个道理。中国自主设计并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没有求助任何国家,即便自然条件艰苦,科技条件落后,我们也咬着牙自己完成。
依靠我们自己,不麻烦他国,能让中国在世界多一份话语权。当下,社会倡导“工匠精神”,“工匠精神”强调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而不是动不动就依靠进口。靠中国自己的力量,才能真正发挥我国的创造力。一个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普通人,一定是社会的支柱;一个不给别的国家添麻烦的国家,也一定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是在取长补短,是在充实自己的知识,能让脚下的路更宽更广。”
“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我价值,无形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
颜曼青(七年级):
有的人,懒于麻烦别人。他觉得,麻烦了别人还不一定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而浪费了时间。其实并不是这样。麻烦别人,若无果,没有退路,反而能够激励自己刻苦钻研,绝处逢生。当一个苹果从树上落了下来,重重地打在牛顿的头上,一个问题从他的脑海里浮了出来:“苹果为什么往下掉,而不是向天上飞呢?”牛顿问老师,问父母,一直问到别人不耐烦,也没有结果。于是,他收集了许许多多资料,猜想并不断实验,最终,他发现了著名的“牛顿运动定律”。
“三人行,必有我师”,向别人请教,虽然麻烦了别人,但这是在取长补短,是在充实自己的知识,能让脚下的路更宽更广。因此,不给人添麻烦有时候并不能算是美德,相反,适当地给人添麻烦,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好结果。
张添宏(七年级):
戴尔·卡耐基在《人性的优点》中,教我们如何与他人交际:要想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去麻烦别人”。麻烦别人,不是指自己任何事情都不做,一遇到困难,就想着要别人帮忙。而是,自己掂量一下,是否可以自己解决,如果实在解决不了的,可以求助别人。
试想:这一次,下雨了,你家的稻子没割完,麻烦邻居帮一下;下一次,邻家的衣服忘记收,麻烦你家收一下,一来二往,邻里关系不就处好了吗?麻烦来麻烦去,举手之劳,也不足挂齿。正是有这样的胸襟和热情,社会主义新农村才会建立呢!
相比较农村,城市人更怕麻烦,戒备心也更强。所以,邻里之间常常互相不认识,麻烦不了别人,别人也麻烦不到自己,也增进不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孰不知,有的人,就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认识到自我价值,无形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这样一来,麻烦别人,又有何妨呢?
“‘不麻烦别人’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若说它是美德,未免有些太矫情了。”
陈诺桐(九年级):
现实生活中,即使我们再怎么喊着“万事不求人”,也难免会有求人帮助的时候。比如独居的孤寡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很弱,只能让邻里或志愿者帮忙照顾。时光往后倒退,我们呱呱落地的时候,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不知道麻烦了多少人。
每一个平凡的一天,背后都是“麻烦他人”的结果:正常运行的轨道交通、电力充足的写字楼、干净的街道、整齐的教室……这些都是许多人默默花着时间和精力去完成的。在我看来,“不麻烦别人”是一种基本素养,但并不能上升到美德的高度。我始终认为,主动地给予他人帮助才是可以被称为美德的事,毕竟这个社会已经给予了我们这么多,我们应该想办法去回馈这来之不易的生活,而不是一味地索取。所以,尽量不给别人添麻烦是对的,但也不要忘了不时地给予他人帮助。不要做一个“我不麻烦你,你也别来麻烦我”的冷漠人士。
另外,我们不能为了强调一个观点,就将它上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而是要跳出辩题,去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本身。所以,我认为,“不麻烦别人”是一种很好的品质,但若说它是美德,未免有些太矫情了。
圆眼说:
本期的最佳评论员,颁给陈诺桐的同学。在辩论中,她的逻辑思维非常清晰,采取了“欲抑先扬”的办法。首先,她诚恳地表达了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麻煩他人的现象,从而反推出“不麻烦别人”是一种基本素养,看起来似乎站在正方的立场。可没想到,到了适当时机,她话锋一转,说:“我们不能为了强调一个观点,就将它上升到一个很高的位置,而是要跳出辩题,去客观地看待这件事本身。”
她肯定了对方观点中“不给别人添麻烦”这件事是正面的,但却否定了对方结论中关于“美德”的那一部分,直抵问题实质,漂亮地打赢了这场辩论赛,真是绝地反击,出人意料!
不给别人添麻烦是一种美德吗
12月论题:
作为社交工具的微信,如今也被很多学校用作提交作业的平台。老师让家长每天在微信群里“打卡”报告作业的完成度,或是让学生在微信上提交“语音作业”“视频作业”。这种打卡作业形式,已经应用到越来越广泛的学科。对此有人认为方便快捷,益处多多,有人却认为“打卡”形式大于内容,过于占用老师、家长、学生的时间。“微信打卡”,你怎么看?
请论述你的观点(不超过500字),于11月5日前直接回复至“少博评论团”QQ群:99806859(验证信息:圆眼看天下)参与辩论并@群主,就有可能登上下一期的《少年博览》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