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素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sh19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就是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使他们具有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公民意识和人文素养,成为今日和未来社会的有用人才。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素质,下面谈几点做法:
  一、有机渗透思想教育
   历史教学,不仅要给学生讲授一定范围的基本历史知识,而且还要通过历史教学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在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辉煌灿烂的文明,举世无双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以前就陆续传到西方,成为资本主义发展的必要前提,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激情和民族自豪感;又要让学生认识近代社会中华民族一百多年受压迫和屈辱历史的根源是国力的衰弱,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以此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信念和为建设祖国献身的精神。通过讲述孔子“仁者爱人”,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浩然正气,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孙中山“天下为公”的公仆意识,林则徐御悔自强的民族气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胸怀祖国,奋发有为的进取心。
  二、努力培养基本技能
   面对改育改革的浪潮,每一位教师都要转变教学观念。素质教育首先是把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转到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学习为主的教育上来,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保证素质教育的实施。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兴趣才能爱学习,才能学好历史这门学科,首先要设计好每堂课的导言,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讲课时,要尽量避免机械教法,照本宣科,教师授课语言应幽默、风趣,既形象生动又富于哲理,让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学学习。
  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共七大的召开”这一时,首先指导学生抓住关键,带着两大问题——七大召开的背景,需解决的问题去阅读该部分的内容,引导学生宏观整理,归纳教材内容,并要求学生动手编写知识结构示意图。
  总之,讲究历史教学的趣味性,形象地再现历史,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搞好历史教学,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手段。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师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是给学生的一把金钥匙,让学生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自学能力是指在已有的知识技能的基础上,不依赖他人,而能动用一切学习方法,独立地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法和技能。就可以加快学习速度,缩短学习知识的时问,提高学习的效率。
  每节课后,将下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布置给学生课下阅读,上课时先由学生分析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及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由教师写出这些内容。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设计几个具有一定思考价值和水平各异的作业题,当堂做,当堂交,让学生把做作业和看书相结合,自己独立思考,完成作业,这样既能了解学生的真实成绩,又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中学生喜欢质疑,争论,提出与众不同的看法,对于这种“标新立异”的构思教师应当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寻找突破口。如讨论“落后就要挨打”这一问题时,有学生部:“落后一定会挨打吗?”这一质疑促使师生从逆向思维去探索,经过讨论我们得出两种结论:“落后一定会挨打”,这是由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决定的,适用于近现代。“落后不一定挨打”,如我国古代西夏、金等少数民放政权入侵中原。
  经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辩论,课堂气氛更活跃,学生视野更开阔。
  
  (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
  当代学术研究呈现出各学科之间互相渗透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历史知识的迁移,把它与语文、政治、地理等相关的学科有机的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讲“虎门销烟”时,可以这样提问学生:“虎门销烟是怎样发生的?原因是什么?鸦片对人身体,对社会造成什么危害?如何销烟?有何意义?从治理环境污染的角度看,它为我们提供了哪些经验和教训?面对毒品广大青少年应该如何抵制?这一系列问题的设计涉及到历史,地理、化学、生物、政治等多个学科,使学生能多角度地认识历史概念,最终达到创新的目的。
  在人的各种素质中,思维能力是主要的素质之一,是人类最完整的心理特性,是智力的核心。在历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对分析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所谓分析,就是在思想上把该事物的要素、关系、结构、原因及其作用分开来,但其中又有联系,将组成历史事件的众多要素的特征及其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清楚,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整体。综合,则是把还没有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在认识过程中建立起来。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是彼此相反而又紧密联系的思维过程。
  
  (五)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不仅是为了使学生多记基础知识,而是在此基础上,要学生具有向别人传播历史知识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可通过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召开历史故事会,进行有奖知识竞赛等形式来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三、强化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只有使学生自主探究,加强合作,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显现出来,学生的能力才能有机会得到锻炼。
  课堂教学中,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老师一般不讲,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自主探究一般分为下列情况: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或自学了、或讨论、或争辩,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在学习《三国鼎立》时,设计如下问题:你认为曹操是治世英雄,还是乱世奸雄?你认为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历史的倒退?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争鸣中开展探究学习。实践证明,多做这样的训练,能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生自主探究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往往采用合作学习。由于学生们的年龄相近,经历相近,平时交往比较密切,有共同语言,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相互启发、相互诱导、相互取长补短;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乐于同他人合作的良好品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应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多让他们讨论。教师只有积极创设情景,放飞学生思维,使学生自主探究,学生能力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综上所述,历史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而教师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为此,我们必须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革新,指导素质教育一步一个脚印地落实到每节课上,每个学生身上,为教育事业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TP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0)06-0105-02  摘要:本文将根据当前社会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分析其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规范大学生网络行为和加强学校网络文化建设的同时,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开辟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天地。  关键词:网络行为 网络文化建设 研究  网络行为包括健康网络行为和不健康网络行为,我们在理清大学生网络行
英语素质教育的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重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主渠道。然而,要实现优化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做到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优化课堂教学的设计,优化教学方法的组合等,通过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达到实施素质教育的目的。   1优化教学目标的制定  目标教学是构建素质教育的重点,它要求教师必须了解、熟悉、掌握教学内容,明确教学大纲,要求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通过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使目标教学
在高中地理新课程教学中,我们更多讲到的是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但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程度,与教师主导作用有着直接的关系。如何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何处理好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探究的关系,教师在发挥主导作用时应该体现哪些原则,这个问题是需要广大教师花心思去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本人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的引导要贯彻“生活化”原则    老师应从学生生活经验和已
形成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检查学生的进步情况,为师生提供有关教学情况的连续性的成功或失败的反馈信息。师生利用这种信息,不断加强成功之处,纠正已经出现的失误,已达到改进教和学的目的。《课表》把语文学习评价内容和标准体系分为三个维度: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评价体系中就要体现三个维度的结合,遵循评价方式的自主、评价机会多次,评价方式多样的评价机制。 
1 教材分析    “细胞膜——系统的边界”是人教版《生物》必修l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中第1节的教学内容,是学生了解细胞结构的开始。教材首先给出任何系统都有边界。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它的边界就是细胞膜的结论,然后告诉学生实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及研究发现细胞膜组成主要是脂质与蛋白质的结论,最后讲述了细胞膜的功能。显然,教材中很多结论都是直接给出的。怎样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让学生既能了解生物学的基础
【摘 要】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情感的作用,以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感动、净化,从而达到提高文学修养,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功效。  【关键词】情感教育 语文教学 新课改 情感体验    情感通常是指人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引起的人对客观事物的某种态度的体验。这是人对客观事物所产生的心理与态度上的特殊反映。人们在与任何事物的接触中,总是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情感。语文课是一门极具思想与情感
根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我们教学的主要任务不再仅仅是积累知识、传授知识而已,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学生的思维。为此,我们必须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使教学内容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诱使学生把学习活动变成自己的精神需要,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思维情境、训练学生思维的几点做法。    一、探索交流。
自然科学是义务教育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为了使小学自然科学教学更加科学、规范,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特将我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感悟作简单的表述。    一、课前准备    1、刻苦学习理论  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小学自然教学大纲》,通读各册教材(包括教科书、教学挂图、音像资料、教学器具说明书等)和教学参考指导书(包括教师用书、与教材
摘要:如今,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一群新生代的大学生,“80后,90”后将是我们辅导员在今后一个时期内所要面临的主要教育对象,那么如何才能使他们尽快融入到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健康成长成材等这些问题,都对新时期辅导员的工作方式、工作理念和工作手段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采取多元有效的沟通方式达到工作效果是新时期辅导员应该思考的话题,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关键词:辅导员 多元有效 机制  加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培养人才的需要,现代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素质教育,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为国家培养新型人才是我国21世纪教育的首要任务。可见,创新能力已成为知识时代对人才素质的深层次的呼唤,因此,现代教育应改变对人才的培养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首手:    第一:和谐的师生情感是培养学生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