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文本。学会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的写法。
2、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于勒的两封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教时
一、激情导入: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
二、解释题目: 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表面上看是要写于勒,但实际上却是要写菲利普夫妇。将于勒冠以“叔叔”之称,显然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但从“我”的父母亲角度看,于勒就是他们的亲弟弟,可他们却视他为“流氓、无赖、贼”,极具反讽意味。另外,故事中人物的一切变化都是因“我的叔叔于勒”的命运变化所引起,如果这反复的“变”构成了一幅磨盘,于勒就是磨盘的轴心,推动着整篇文章情节的发展。
三、走进作者: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四、解读文本。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2、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要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学生讨论:
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人胜,关键在于设置了悬念,构思巧妙,请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3、学生精读全文,思考:
(1)文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拢于勒的“简历”。
(2)菲利普的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FI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归结:
其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五、拓展探究
1、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2、学生合作探究: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
学生研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明确。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依据下列情境提示,续写小说的结局。
七、教学反思
今天,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假设你是菲利普夫妇,你遇到于勒时会怎么做?听了刘×、熊××、宗×等同学的回答,我心底不由一喜。
刘×:我认为于勒虽然沦落到卖牡蛎,沦落成一个穷水手,但是他毕竟是我的亲弟弟,尽管克拉丽丝如此霸道、泼辣,尽管是在她的强压下,我还是于心不忍,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亲弟弟沦落成这个样子。虽然于勒以前浪费钱,做过错事,但是,他现在起码知道自力更生了。于是,我不管克拉丽丝是否同意,我一定要认我的亲弟弟——于勒,我要将他领回家,并给他找份工作,让他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熊××:我认为于勒既然在美洲阔绰过一个时期,且能在船上以卖牡蛎为生,说明他有自力更生的能力。若我是克拉丽丝,我就会认他这个弟弟,让他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找份工作,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宗×:我认为后来的于勒是一个自尊自强的人,毕竟他破产之后,也没有再回来靠他的哥哥嫂嫂一家,他维持了他的自尊。但是,他也选择了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谋事,为的是能见自己的亲人一面,但不指望与他们相认。所以,如果我是菲利普,我不会从心里看不起他,我不一定让他回家,但我会认他。
说实话,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但以上三位同学的答案却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刘×说:“我认为文章中的两封信让人怀疑,但菲利普夫妇为什么没有发现呢?”……试想,如果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怎么会有这样怜悯的勇气?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真正解读,怎么会去关注文章中的这些细节?
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实效。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叶澜老师所倡导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也是这种境界。同学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本文的主题是想借于勒的悲惨遭遇来鞭挞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一直以来,对这个主题的阐述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主题呢?
朱永新曾说过,教师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于是,我在指导预习这篇文章时,先要求学生找出菲利浦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从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接着,我指导学生围绕“盼”字,找一找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快学生就能正确把握主题,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和“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亲情是一种真情,它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自然也会受到冲击,曾几何时,为了“钱”兄弟大打出手;为了“权”父子相残;为了“房”姐妹行同路人。最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菲利普夫妇,你遇到于勒时会怎么做?因此,对上面三位同学的看法我比较认同。
韩愈说:“文以载道”,其实我们更应该以文明道。通过对《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我既让学生理解了本文的主题,又让学生明白: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更需要人们对亲情、友情,甚至是良知的重视,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那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通过本课的学习,既让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又让学生受到了有益的思想教育。我想,这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
1、整体感知文本。学会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的写法。
2、初步培养对社会问题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通过人物语言、行动、表情揭示人物心理、刻画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于勒的两封信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教时
一、激情导入:在资本主义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篇小说展示了于勒从穷到富、再到穷的升沉过程,描述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几度变化,揭露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统治下小资产阶级的自私冷酷、极度虚荣的心理。
二、解释题目: 题目是“我的叔叔于勒”,表面上看是要写于勒,但实际上却是要写菲利普夫妇。将于勒冠以“叔叔”之称,显然是从“我”的视角来写的,但从“我”的父母亲角度看,于勒就是他们的亲弟弟,可他们却视他为“流氓、无赖、贼”,极具反讽意味。另外,故事中人物的一切变化都是因“我的叔叔于勒”的命运变化所引起,如果这反复的“变”构成了一幅磨盘,于勒就是磨盘的轴心,推动着整篇文章情节的发展。
三、走进作者:居伊?德?莫泊桑(1850-1893)是法国19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出身于法国诺曼底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中学毕业后,普法战争爆发了,他应征入伍,两年的兵营生活使他认识了战争的残酷,祖国的危难启发了他的爱国思想。战争结束后,他到了巴黎,先后在海军部和教育部任小职员,同时开始了文学创作。1880年完成了《羊脂球》的创作,轰动了法国文坛。
四、解读文本。
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小说内容,勾画并疏解疑难字词。
2、学生听读全文,明确人物关系,尝试复述故事梗概。
要求:找出文中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不同称呼词语及其态度的变化。学生讨论:
小说情节富于变化,跌宕曲折,引人人胜,关键在于设置了悬念,构思巧妙,请找出文中的悬念,作适当分析。
3、学生精读全文,思考:
(1)文中的于勒是怎样的一个人?请尝试从课文内容中归拢于勒的“简历”。
(2)菲利普的一家为什么盼望于勒回来?
(3)小说的结局是菲利普夫妇一家人躲开了FI夜盼望的于勒,这是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精彩回答,教师归结:
其直接原因是菲利普夫妇只认识钱和于勒又沦落为穷人。根本原因是那个金钱至上的社会制度。
五、拓展探究
1、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对人物的理解。
2、学生合作探究:
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是如何理解课文的主题的?
学生研讨,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明确。
六、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展开合乎情理的想象,依据下列情境提示,续写小说的结局。
七、教学反思
今天,上《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我设置了一个问题:假设你是菲利普夫妇,你遇到于勒时会怎么做?听了刘×、熊××、宗×等同学的回答,我心底不由一喜。
刘×:我认为于勒虽然沦落到卖牡蛎,沦落成一个穷水手,但是他毕竟是我的亲弟弟,尽管克拉丽丝如此霸道、泼辣,尽管是在她的强压下,我还是于心不忍,不忍心看到自己的亲弟弟沦落成这个样子。虽然于勒以前浪费钱,做过错事,但是,他现在起码知道自力更生了。于是,我不管克拉丽丝是否同意,我一定要认我的亲弟弟——于勒,我要将他领回家,并给他找份工作,让他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
熊××:我认为于勒既然在美洲阔绰过一个时期,且能在船上以卖牡蛎为生,说明他有自力更生的能力。若我是克拉丽丝,我就会认他这个弟弟,让他依靠自己的能力去找份工作,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宗×:我认为后来的于勒是一个自尊自强的人,毕竟他破产之后,也没有再回来靠他的哥哥嫂嫂一家,他维持了他的自尊。但是,他也选择了在离自己家乡不远的地方谋事,为的是能见自己的亲人一面,但不指望与他们相认。所以,如果我是菲利普,我不会从心里看不起他,我不一定让他回家,但我会认他。
说实话,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但以上三位同学的答案却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刘×说:“我认为文章中的两封信让人怀疑,但菲利普夫妇为什么没有发现呢?”……试想,如果没有一颗善良的心,怎么会有这样怜悯的勇气?如果没有对文本的真正解读,怎么会去关注文章中的这些细节?
我们不能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而应把学生看做具有独立人格、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自主发展的学习主体。教师的教学只能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取得实效。教师应当营造一定的让学生得到充分施展才华、放飞自由心灵的空间。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表达”和“自由参与”。叶澜老师所倡导的“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也是这种境界。同学们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一直是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本文的主题是想借于勒的悲惨遭遇来鞭挞资本主义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一直以来,对这个主题的阐述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这个主题呢?
朱永新曾说过,教师要“无限相信学生的潜能”。于是,我在指导预习这篇文章时,先要求学生找出菲利浦一家对于勒的不同评价,从这一点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分析和讨论;接着,我指导学生围绕“盼”字,找一找本文的细节描写,很快学生就能正确把握主题,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世态炎凉”和“金钱至上”的丑恶本质。亲情是一种真情,它在现今物欲横流的社会,自然也会受到冲击,曾几何时,为了“钱”兄弟大打出手;为了“权”父子相残;为了“房”姐妹行同路人。最后,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假设你是菲利普夫妇,你遇到于勒时会怎么做?因此,对上面三位同学的看法我比较认同。
韩愈说:“文以载道”,其实我们更应该以文明道。通过对《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教学,我既让学生理解了本文的主题,又让学生明白:在这样一个“金钱至上”的社会里,更需要人们对亲情、友情,甚至是良知的重视,如果没有了这些东西,那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通过本课的学习,既让学生掌握了语言文字的表达作用,又让学生受到了有益的思想教育。我想,这应该是本课教学的成功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