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不可跳过的备课环节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ngho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教学进度的推进,《揠苗助长》(苏教版第六册)的教学临近,同年级组的老师按以往的惯例在一起进行交流。
  陈老师:《揠苗助长》我不准备教。这么短的课文,对四年级孩子来说,自学并不是难事。而且,他们连寓意也说得头头是道呢。
  李老师:是的,我也这么认为。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就应该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么浅显的一篇课文,一读即懂,确实不用再教,只需练练生字就可以了。
  听着两位老师的想法,笔者暗暗佩服起他们教学的效率意识。是的,如果无视孩子的这一认知背景,课堂只是在孩子原有的基础上打转,那是浪费。但这课是不是就应这样草草结束?如果要教,我可以教什么?
  一、 审视孩子已有的认知
  语文课本天天在孩子手里,他们对课文内容已提前知晓和熟悉,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我们仅仅从孩子是否知道课文内容去衡量他们对教材的熟悉,这可靠吗?我在班上作过调查:没有老师的硬性规定,能自觉把没学的课文读两遍的孩子很少。他们的阅读基本处于扫视课文、了解大概内容的随意阅读状态。有人可能会说:解开这个谜并不难,只要你打开《儿童成长故事》《成语故事》等儿童书籍,《揠苗助长》的故事都能找到。这些书在编排上有一个共同点:每个故事的后面都有一句揭示寓意的黑体字。由此可见,大部分孩子对寓意或内容的认识,并不是潜心文字思考得来,他们对文本的熟悉是借助现成答案的浅尝辄止。
  另外,从《揠苗助长》被编进教材这点来看,我认为它的价值就不应该等同于课外的一个明理小故事。通读全文,除一处有人物语言,其余基本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进行叙述的。虽叙述,但不平直。你看“巴望”“天天去看”“十分焦急”“筋疲力尽却兴致勃勃”这一组表现农夫急切、兴奋、懊恼等心情的词,犹如一串情感密码赋予了文本生命,使得短小的课文熠熠生辉。沉浸这些词的背后静静品味,一个急于求成的农夫形象即刻浮现在眼前。随着人物形象的凸显,“急于求成、违反规律只能把事情办得更糟”的寓理也悄然登场。笔者如此分析着,觉得有必要引领孩子们用潜心体悟文字的语文学习方法去替代蜻蜓点水式的了解性阅读。
  二、 调查孩子认知的盲点
  《揠苗助长》中的农夫在孩子们的眼里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孩子们看到和指责的仅是他的急,而对违反规律这一重点,却忽视了。其实,急无所谓好坏。作为种田人,为什么就不能对收成有个急切的展望呢?这反而恰恰说明他在恪守一位农民的本分:对自己的本职心存一份美好的期盼。更何况农夫为了实现心愿,不是祈祷神助,而在积极努力,从早忙到晚,累得筋疲力尽也毫无怨言。认清了这一点,教学也就多了一个师生思维碰撞的空间:有美好的愿望,又为此付出了劳动,却劳而无获,这究竟是为何?这似乎是可以把孩子的思维朝深处拽一拽的切口。
  三、思考寓言本身的存在意义
  寓言故事的教学,我以为还有比明理更重要的,那就是将寓言本身的存在意义——“智慧的劝说”这一功能发挥出来。教学寓言,我认为可以让孩子在会心的笑主人公的同时,激起孩子对生活中类似现象的敏感,并知道有时候理直气壮不如理直气和点:委婉、智慧地用寓言故事指出别人的错误。这对学生又是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杨九俊先生说过:“陌生感,于学习而言,是最具刺激的生长点。”经历这么几个层面的分析与思考,自以为找到了可以让学生再上一个新制高点的陌生区,教学也于不知不觉中有了方向:
  1.借助描写人物心情和动作的词,尝试运用察其色、观其行的本领,走进揠苗人的内心去感悟、体验, 并以为连环画配音的方式表达出揠苗人的内心世界。
  2.通过给农夫起名的方式,让各自的观点产生碰撞,在碰撞中促进思考、触及寓意。
  3.产生将所学的故事《揠苗助长》用于生活中进行劝谏的冲动。
  当我把这些目标稳稳落于笔端时,觉得《揠苗助长》的课堂多了一份坚守。
  我的思考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终点。写教案时,也是第一个被写下的环节。不过,正是这样无数次的重复,它慢慢变成一个不需思考的条件反射,成了可以跳过的摆设。实际教学中,老师们把时间花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显得尤为慷慨,斟酌教学目标时却极为吝啬。教学目标流于笔端的只是一些从教参上搬下的适合所有课文的大众语言: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等。经历了对《揠苗助长》一课“该不该教,我该教什么”的探寻,我认为只有对“究竟要从哪儿出发,最后要把学生引到哪儿去”这个问题慎重思考、准确定位的课堂,对老师才会教有所值,对学生才能学有所得。
其他文献
黑色皮质连衣裙Gabriele Colangelo  “我最近在看《臣服实验》,是身边很多企业家朋友推荐给我的。回想自己生命的很多时刻,我其实一直是一个太‘要’的人,从来没有顺过生命的流,不断在拼命地外求,渴望拿到很多的东西,但现在我想要学习沉浮。年初,我跟团队开会的时候讲,我要顺着生命的流,让它带我去该去的地方,不再去跟浪对抗,也不用再去‘要’什么。这种心态下,我能感觉到自己每天都容光焕发,找到
电视,报纸,全力以赴报道关于四川地震的救灾情况,这些悲惨的情景,一遍又一遍地在我眼前浮现,在我脑海里回荡:房屋倒塌,尸体遍地。废墟中一只只软弱无力的手,在微微地颤动;一个个使人心痛的眼神,贯穿了灵魂;尘埃中一颗颗虚弱的心,执着地跳动着……救伤人员在紧急救助,全国各地大量地募捐,献血。  吃晚饭时,听爸妈说,有个孩子被士兵们救出来后,深深地向救他的解放军敬了一个少先队礼。这使我的心不禁有些颤抖了。灾
现行使用的人教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来编排的,每个主题单元一般有两三篇主体课文、一两篇略读课文。一个主题单元就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学习单位。编者试图通过一个单元板块实现某一方面主题的教学,学生通过学习形成相对完整的体验或知识体系。  课本的编排体例变了,教学的方式也要变。但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已经太习惯于拿到教材后一课一课地备,一课时一课时地设计,把每一节课的知识重
家乡,在游子的心里,永远是最温馨、最难以割舍、最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组教材安排了三首古诗词,三篇现代著名女作家创作的名篇,可以说都是游子们思乡怀乡的绝唱。思乡的情是一样的,思乡的方式、寄托的对象却因人而异,引发乡思的事物也是各不相同的。教学时除了让学生通过读书体会作者的思恋、热爱之情,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还要感悟作者的感情是通过一些什么景物或事物表达出来的。  在这里我想先与大
所有的过往  都无法磨掉  在我们追梦的途中  走得异常艰辛  可没有人一个掉队  因为我们背负故乡亲人的期望  和孩提时的梦想  三十载离别之情  五十年人生历练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  不是一尘不染的青山绿水  而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无论走到哪里  我們都带着一颗思乡的心  走出故乡越久  故乡的山水在我心中越真切  而那过去的  就会变成亲切的怀恋  故乡啊,久别的人  能为你做点什么  改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这一理念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接受,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已悄然淡出“江湖”,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在活动中主动构建的“做数学”。在这种课堂中,“操作—建模—应用”成了基本的流程。因此学具制作的好坏,直接决定操作活动效率的高低,进而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  曾听过多次有关面积单位的公开课,对其中一节的引入片段,依然记忆犹新。  片段实录:(课前师生各准备了三个袋子)  1.
抵达泸沽湖时正值“五一”假期。五月初的泸沽湖,清新而美好,偶有一丝凉风浸入,也惬意非常。  在泸沽湖,总感觉天空好像被蓝色颜料涂抹过,蓝蓝的,如此近又如此远。午后时分,亮闪闪的太阳才慢悠悠地从东边爬出来,如同一盏大灯笼,把整个泸沽湖照得发光发亮。湖边的树枝并排着自己的小影,投射在湖面以及小路上,花花点点,晃晃荡荡。  泸沽湖50多平方千米,平均水深45米,湖水清澈,是当今世界少有的未被污染的湖泊。
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利用已有经验进行建构的过程。学习总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也与个人的知识背景即“经验”相关联。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在生活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因此只要学到小数,他们便情不自禁地联系到商品标价;一看到百分数,就联想到本班同学体育达标的合格率;一提起圆柱体,就会举起薯片筒……数学,在学生们看来,是对自己生活经验的一种“解读”,是对自己已有体验的一种“升
摘 要:从彼时的“个性解放”到如今的“个性张扬”,近百年来,文学与身体的关系一直密不可分,女作家笔下的情色书写也从未间断,大致经历了从“若即若离”到“一发不可收拾”的衍变。从最初尝试着的轻微触碰到如今的泛滥成灾,女作家们赋予其笔下情色书写的意义大致经历了四次变迁。本文试以新时期文学为起点,十年为一个段点,并以各个年代代表性女作家笔下的情色描写为例,力图较全面地揭示出这三个年代下女作家文本中情色书写
大江健三郎是对正义十分敏感的作家。书中不少篇章是他对自己童年未解问题的回忆。回忆的最后他总结了自己的成长体验,就是“再等上一段时间”,那些曾经困扰过他的问题都会一一开解,就如代数列式中找个字母取代复杂的那一部分,也许等式两边到最后可以同时消掉这个字母,即使消不掉,放置一段时间后再面对,就少了许多负担。  真是一种奇特的思维。竟把中学时代那令人激动的“同时消掉”的步骤运用到关于成长的困境中来。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