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思想品德课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来源 :教坛聚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r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对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联系、当前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当前的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等进行了一些浅显的阐述,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培养学生崇高的人文情怀。
  关键词:人文教育 品德 培养
  
  我们今天的教育,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而轻人格培养的倾向,教育的功利性色彩日益浓厚,人文属性渐趋模糊。新课标将思想品德课的性质定性为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但相对于其他特性而言,人文性却往往成为被忽视的对象。而学生在校期间可以说是学习知识的最好时光,但同时也是情感迅速成熟的时期。孩子长大成人,虽然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但同时更需要有及时的人文教育:审美、道德、心理素质、人际交往和体育等教育。
  
  一、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联系
  
  人是有意识、有情感、有内心世界的。塑造青少年美好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高尚情操,是思想品德课程的最重要的使命之一。没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和人格基础,正确的思想就没有基础,良好的行为就缺少价值目标;没有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情感,一个人就难成为尊重他人和社会规则、不怕困难和挫折、能够积极进取的人。一个有自己精神家园的人,往往就是有崇高社会理想的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借助思想文化传统,弘扬人文精神。
  同时我认为,我们今天重视、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一种和科学精神相互交融的人文精神。在当今,科技如此高速发展与高度发达,人文文化、人文教育显然特别重要,科技与人文对人类社会和个人犹如双翼,只有双翼健劲,才能长空竞胜。从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内在联系看来,二者本身存在着相通性。理性的科学精神必然蕴含着人文精神的成分,而高度发达的人文精神也必然包含着科学精神的要素。
  
  二、进行人文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进行人文教育是时代发展、民族复兴的需要。当今社会的发展正步入一个全新的时代,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量具备专业知识与强烈民族自尊心、社会责任感的人才,只有真正具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才能为国家进步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巨大的作用。可以说,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人的两种基本需要。正如前教育部长李铁映所言:“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证明,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两者构成完整的科学体系。只有两轮共转,协同前进,两翼共振,携手同飞,才能共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动力,才能推动整个科学事业的全面发展和繁荣。”
  2、进行人文教育是学生个人全面发展的需要。人文教育的成功与否关系到学生个人人生的成败。对个人来说,人格的高尚与卑劣,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是人生的重要价值尺度。没有完善的人格,很难谈及家庭、事业、人生的成功与辉煌。纵观古今中外,凡有所成就者,都具有坚定自信、百折不回、锲而不舍的毅力。爱迪生认为:“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不管环境变换到何种地步,他的初衷与希望仍不会有丝毫的改变。
  
  三、思想品德课中如何进行人文教育
  
  我们的教育应该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交融,协调而健康地育人,提高青少年一代的素质。
  1、教师在教书育人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以人为本,是人文科学的核心问题。人文科学的教育目的,在于弘扬人文精神,重视人的人格与尊严,以人的发展为根本目标。作为人文科学的思想品德课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2、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对教师来讲,就是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摆脱“为了应试而教”的束缚,立足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特别要注重人文教育,教会学生做人,健全学生人格。
  从学生自主成长的角度看,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个性,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提供帮助。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就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培养人文精神必须尊重一切学生的个性,关心一切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应该以开放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养成,承认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过程性和差异性。无论学生之间先天资质差异多大,要欣赏他们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个性特征,鼓励他们自主发展。
   3、教师要以增强人文精神,加强人文底蕴为宗旨,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改革。教师可以营造和谐氛围,使学生参与创新 ;可以引导亲身参与,使学生乐于创新;可以尝试探索,使学生敢于创新 ;可以鼓励求异,使学生善于创新。比如创设大量的情境材料,引导学生去归纳,变学生由听众为主动的求知者,这样,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平等意识、创造力就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发挥。
  另外,还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辩论会、系列讲座,包括设计一些有人文精神倾向的题目等作为对学生的测试或训练,从而实现对学生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由传统的目标教育为过程教育,最终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增强学生的人文底蕴。
   让我们用对学生的心灵负责、对祖国的未来负责的崇高人文情怀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构建我们教师的德、才、学、识,营造一片以人为本的教育芳草地,使我们的学生在这块芳草地上自由呼吸,自然成长,自如生活,使我们的学生在这块芳草地上托起我们伟大祖国新世纪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谈新课程的教学观》:周小山
   《教育教学中师德修养案例研究》:孙学策
   《史记•季布列传》:司马迁
其他文献
在教学中恰当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动逼真的音响效果,色彩鲜明的动态视觉,灵活便捷的交互手段构成了多媒体教学的鲜明特征。但是与其他教学仪器和教具一样,“多媒体课件”的作用,就是“辅助”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辅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突破用其它教具或仪器难以突破的难点的一种手段。计算机的辅助教学功能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是各种教具和教
期刊
内容摘要:全球信息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对整个社会的科学、、经济、文化、军事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和冲击,同时也给网络的安全运行带来更多的挑战。计算机病毒与防治就显得很有现实意义。本人认为,应从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抓好病毒防治,本文将从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类型以及从初中信息技术教育中树立防范意识等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防治 措施     计算机网络是信息社会的基础,已经进入了
期刊
内容摘要: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社会的进步和创新。而快乐和谐的课堂能够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潜能,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能力。我在语文教学中,把握了三点来进行和谐快乐课堂的构建。一是老师的平等态度,还原学生主体“人”的位置,最大程度的调动学生的话语权;二是老师开放的教育思想,敢于让学生质疑,也于与学生一起解决不固定的问题,才能使学生真正信服你的平等;三是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渊博的知识,不断学习的精神,
期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每个人从事各种活动,都是由一定的动机、兴趣所引起的,有了动机、兴趣才能去从事各种活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强化剂,在学生的认识过程与学习活动中起着巨大的推动和内驱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用新颖有趣的教法诱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容易被新奇的事物吸引。这就要
期刊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能,培养创新能力,已成为迫在眉睫的重大课题。语文要加强创新素质教育,首先要立足于课堂教学。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了使学生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针对传统语文教学“少满差费”的弊端,语文教学中应进行下述的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已成为时代的要求,所谓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给予革新,或是创出前所不曾出现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学生是否具有创新意识,这是今后能否更好成长的关键。学生创新意识依赖于教育和培养。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体现,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其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当前作文教学中值得探究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我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是主题思想上的创新。主题在文章中具有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是文章
期刊
很多学生都是充满了新鲜和兴趣来接触英语这一门课程,一个新鲜有趣的单词,一句及其简单的日常生活用语,都能让他们快乐好一阵子。随着知识的逐步深入、难度的不断加深,一讲解抽象的语法时,学生就感到困惑。什么e百分、好记星等学习辅助工具、参考书买了一大堆,可就是没有多大效果。平时教师讲了不少的语法知识,练习也做得不少,但就是考试时老出错,总觉得杂乱繁多,一听语法就头疼,一看语法就疲倦。于是就在枯燥乏味中慢慢
期刊
在广大农村,提倡素质教育我想也有十来年了吧。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各地教委狠课堂教学,向每一堂课要效益。这样,听课、评课便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手段。  最近连续听了几节课,对讲课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严密的课堂组织能力,沉着的应变能力,对学生的启发诱导能力,我是赞赏不已。尤其欣赏的是一堂英语课和一堂语文课。那堂英语课下来,后边听课的内行教师由衷地叹道:“她讲得真好!我给她打了九十多分。”而那堂语文
期刊
内容摘要:语文阅读教学是在教师的引领指导下,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线,以发展语文综合阅读能力为主旨,在整体感悟、理清思路、体验情境、把握意蕴、品味语言、鉴赏评价等具有显性标志的实践环节上,借助各种常用的阅读技能来开展的,同时,要在“三个维度”有效结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创设学习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展开个性化阅读。  关键词:语文 阅读 个性化    一、注重指导学
期刊
新课标明确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能借助注释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为充分落实新课标的这一精神,笔者认为在文言文教学中应突出“五要”。  一、要抓好背诵  文言文教学非常适合运用诵读法来培养学生的文言语感。诵读是达成对话的一种有效途径,诵读者在诵读中自创情境与文本言语碰撞、交流、融会,这种交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