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cer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从事化学教学工作近十年,近日参加了山东省滨州市的高中化学备课会,体会很深,结合以前对教育教学中相关问题的思考,整理如下:
  一、化学新教师现象及解决建议。
  有鉴于大学期间很多师范院校只在大四几个月的实习期进行简单的指导,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学校进行教学工作总是难以跟上节奏,很多实用的东西需要从头学起,甚至对于高中教材的使用都非常陌生,这对于我们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学生学习和成长很不利。当然,我们不否认个体差异,但我觉得教师的培养应该从大学抓起,把师范生培养成拉过来就能用的实用型人才,而不是仅仅为了培养多少研究生或是博士生来提高大学知名度。恰如现在各职业院校进行专业的技术人员培训一样,教师的培养也需要更加贴近实际教学,本人浅见如下:
  1.对高中化学教材进行整体、细致、深入的讨论和研究,培养新人教学的全局观念。
  2.对于高中所涉及的各种实验进行实践和创新,切实提高新人的实验教学及探究能力。
  3.充分利用大学生思维活跃的优点,加强他们与新时代高中学生的接触和交流,尽可能的接触多个学校不同层次的学生,以提高未来教学的目的性及有效性。
  4.适当延长大学生的实习时间及实习节数,加强与指导教师的交流与沟通,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丰富他们的教学经验。
  二、化学实际教学中的几个现象。
  1.备课不备学生实乃教学一大失误。
  市备课会中听了一位教学能力比较高的老师讲了一节并不成功的课,内容是《物质的量浓度》,一节课下来学生云里雾里,教师也是打不起精神。课后评课说课时,该老师提到学生不配合、学生懒、不动脑等问题,并提出在本校讲了五遍都非常成功……的确,这节课的学生整体水平不如授课教师本校的学生,我们可以理解,不过用谁的学生是该位教师事先就知道的,学生的层次也是事先可以了解的,很难想像如果给基础更差的学生上这节课的话会是什么结果。总之一点,就是没有备好学生或者干脆说没有备学生,只是按常规经验来备课,效果已是显而易见。
  2. 学案、板书及课件的合理搭配非常重要。
  不管是本校还是他校,不管是普通课还是优质课,我们常常看到的一个问题就是学案、板书、课件三者搭配混乱,重复低效。简单说,就是学案上出现的课件上再重复,板书上有的课件上再板书,课本上有的课件上再啰嗦。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此类问题层出不穷,这样不仅会降低学生对本学科的兴趣,更会产生对老师的厌烦和对学习的抵触,所以请在备课时让以上三者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而非各自为战就显得非常重要。另外,老师们在设计课件时让它作为一种辅助工具出现来辅助教学,而不是主导课堂,宜简明而不宜花样百出、面面俱到,这个问题大家应该很容易理解。
  3.学案、课本、笔记,突出一点融为一体。
  考虑学生的课堂效率及复习所用,建议突出一点,亦或学案为主,亦或课本为主,亦或笔记为主,即将整个课程内容整理为一个系统的东西呈现于以上三者中的一者中,而非三者皆有三者皆不全一切大混乱的状况。这是需要任课教师用心费时来培养学生的习惯,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也有非常显著的作用,时间久了,成绩好了,学生也会喜欢上咱的课。
  4.降起点,重基础;抓规范,促习惯;重过程,提能力。
  这个小标题借用邹平一中卢新月老师的《高考的启示》,也是基于高考阅卷老师的真实体会。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题较为基础,但得分率却不高,究其原因,与日常学习中我们对一些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要求不高有关。建议老师们认真研究课标要求,对于删减内容不再拓展,对于基础知识加强落实和巩固,重视课堂落实及课下检查督促。
  其次,日常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规范答题要求不到位,如关键点写不全,表述性问题语言较差、表述不当、逻辑混乱等,即常常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上课中,对化学用语的规范性提出更高的要求,对于学生作业提高规范性要求,多强调并对常用内容给学生建立模型。
  再者,近几年的高考题,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信息题屡见不鲜,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回答不全,亦或没有思路的现象却是数不胜数。如果我们平时教学中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就会出现上述现象,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构建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非只是应付解题的能力。
  5.探究性实验难于实现。
  从事一线教学的老师们都知道,探究性实验对于提高学生能力、刺激学习积极性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因为课时不够等问题被迫删减。在山东省规范办学要求中,高中化学为一周两课时,正常教学已经非常紧张,再加上学生实验的安排就更显得紧凑,探究性实验的思维和实践过程都需要时间,实施起来就显得很难了。
  以上为本人教学反思的一点浅见,,望可与各位同仁交流,不当之处也请各位行家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口语交际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所以我们不仅要立足课堂,还要拓展生活,让口语交际的训练途径走向多样化。  关键词:新课程 小学语文 口语交际 训练 多样化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也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的关键时期,口语交际能力只有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提高。丰富多彩的生活就是口语交际的内容,凡是有人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只有教师进行多方面的指导,才能有一定的成效。”阅读教学的目的不仅为了教学生读懂课文,更重要的是凭借例文的阅读指导,使学生逐步掌握阅读方法的技巧,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下面就通过阅读教学学法的指导方面,我浅谈几点看法:  一、阅读教学学法指导要讲究灵活性,体现多样性  阅读理解的方法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灵活运用,
期刊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就需要在教学中创设情景,给学生创造充分自主活动、自由创造的条件。帮助他们打开思路,使他们觉得生活中有许多材料可以成为自己作文的内容。学生通过联系生活,找到自己需要表达的内容,有一种强烈的要说出来的感觉,学生就能充分放松自己,充分投入到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去。他们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激起了情绪,有强烈的创造欲望,这样学生就能把自己要
期刊
摘 要:我们教师能够大胆改进传统教学模式,顺应新的课程理念,勇于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并与实际课堂教学相结合,就会不断的改变农村音乐教育的状况。  关键词:新课标 素质教育 审美 音乐教育     音乐新课程标准本着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学习音乐,突出了创造性。教学内容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注重了音乐与其他相关文化的结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广
期刊
摘 要:教师应从学生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有针对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面对新颖有趣的现实问题的挑战,运用数学的眼光,发挥思维的潜能,全身心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创造性的学习,从而使学生的多种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学生 多种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期刊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是成功的导航,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关键。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兴趣自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习,因而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更为至关重要。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人集中注意。数学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有
期刊
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隶文教授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很刻苦,书本成绩好,但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明显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可是问题出在哪里?至今都没有一个权威的说法。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我们的学生每天都要面对铺天盖地的作业,每月都要面对接二连三的考试,他们哪里有时间去动手?哪里有精力去创新? 可见,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动手能力差、创新精神不足,是因为现行的课程设置和教育质量评价手段,没有留给学生应有的时间
期刊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整首诗或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或诗歌意境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诗或某句的字词,表现为句中眼和诗中眼两种形式。从历年的高考古诗词鉴赏题来看,诗眼分析题因其命题角度小巧、难度适中而成了高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  下面从句中诗眼和全篇诗眼两个方面对这类题型的答题技巧进行例说。  一、句中诗眼  所谓“句中诗眼”,是就诗歌某句
期刊
前不久,笔者准备了一堂语文公开课,所授的是经典选文《我的叔叔于勒》,课堂上同学们对本课主要人物的理解发生了争议,有人认为是于勒,有人认为是菲利普夫妇。课后交流时部分同事也提出了关于本课主人公“历来存在着争议”的观点。由于担心自己孤陋寡闻,我就上网查阅了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果然发现他们明确指出:“关于主人公,可以有不同见解,观点一,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观点二,主人公是于勒。”  他们之所以认为于勒也
期刊
课堂教学的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教师采用的活动策略。根据教学目标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活动环境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的关键。所谓活动环境,是指为了探索和掌握有意义的物理问题所提供的时间和空间以及具体活动的背景材料,而且包括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师生相互配合共同探讨问题的活动氛围。因此,要上好一节物理课要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课前的精心准备  1.上好一节物理课,老师首先要具备厚实的物理知识。  我们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