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学习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通过研究河南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情况,初步探明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发展还存在缺乏政策制度保障,教育机构不够健全,发展力量比较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等问题。针对国家层面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要求,河南省需要加快立法进程,强化组织管理,确保经费投入,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农村受教育对象全员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建立监测评价体系。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建设;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03-0060-05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坚持把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作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1]。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引领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对培育中高等技术人才,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促进经济社会“四化同步”发展、中部崛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探寻学习型社会理念下如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对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河南省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教育大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5位。《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教育事业成就显著,学习型社會建设进程加快。《2018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教育人口2817.06万人,其中在校学生2647.6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37.9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8.1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46.48万人,巩固率94.62%。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346.69万人,毛入学率91.23%,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0.03万人,在校生136.63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0.77%和39.4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60%。全省成人高校10所,招生18.17万人,在校生33.86万人。全省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50所,结业人数10696人次;成人技术培训学校5223所,结业学生130.96万人次;成人中学60所,结业人数9.02万人次;成人小学1043所,结业学生22.07万人次,继续教育和培训蓬勃发展,终身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形成,学习型社会建设有了坚实基础和良好态势。
(一)学习型社会建设卓有成效
一是学习型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郑州、鹤壁、济源、开封、三门峡、南阳、新乡、驻马店8个城市成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员,河南省入选城市数量排全国第三[3]。二是全民终身学习活动蓬勃开展。继2011年平顶山市首次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以后,郑州、新乡、鹤壁、信阳、济源、三门峡先后承办全省开幕式,带动了大部分市、县、乡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全省上下形成了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2019年11月,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郑州举行,进一步加快了河南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步伐。三是终身教育品牌大量涌现。全省目前培育了20个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22位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评选出57项省级终身教育品牌,带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终身学习。四是学习型组织遍地开花。各县(市)区面向乡镇、党组织、机关、企业、家庭等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评选活动,12个单位获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乡镇、村居、企业称号,成千上万个学习型组织和学习社团奠定了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二)农村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2016年,河南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主动承担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职能,广泛开展职业技能脱贫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是重点支持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建设。3年来,累计向贫困县职业学校投入10 亿多元,开展专业、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持续实施贫困县中职学校“兼职教师特聘岗计划”,累计投入2400万元,资助学校聘请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兼职教师特聘岗计划”、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等,累计培训贫困县中职学校教师4000余人次,大力支持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发展。二是开展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省财政持续投入资金1629万元,依托53个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对64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保障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三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省财政投入900万元,依托20个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培养了1800名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三)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发展
2000-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了348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有力促进了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发展。许多乡镇成人学校顺利进驻新型社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成人学校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创新队伍素质提升模式,着力培育职成教本土专家,注重内涵建设,创新开发了大量乡土课程和教材。一些乡镇成人学校联合县职业中专、市农委、科协、农业合作社等有关单位,围绕农村特色产业、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社会治理、家庭教育、休闲农业等发展需求开展培训和服务,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在精准扶贫、农村劳动力转移、留守妇女就业创业、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乡村振兴战略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
(四)社区教育快速推进 2014年以来,河南省启动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创建工作,培育出平顶山市新华区、湛河区等6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及郑州市中原区、信阳市平桥区等3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10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26个省级实验区和16个省级示范区,带动了全省社区教育的发展。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有力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省、市、县、乡、村五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基本形成,河南终身学习网开通并投入使用,为全省百姓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便利条件。目前,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热情高涨,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作用日益彰显。
(五)老年教育方兴未艾
2016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7—2020年)》,全省各地积极成立老年大学,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老年养护基地,为老年人参与学习、相互交流、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老年教育也被称为“第三年龄”教育。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生活压力减小,在发展自身才能和兴趣方面具有较大可能性和便利条件,对实现老年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作用,是人生的另一个关键期。该词源于法国,现已成为西方国家社会及教育政策制度中的重要名词。目前,河南省教育厅等4部门已遴选出12所学校,开展省级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承担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有的高校在《规划》引领下,探索开展“第三年龄学堂”建设工作,创设了较好的平台和条件,为老年教育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将养生保健、交际英语、歌舞书画、摄影艺术、休闲娱乐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融入教育活动,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年教育体系初步建立。河南省还探索构建了地市社区大学、区县社区学院、乡镇社区学校、社区居民学习点等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创建了2所示范性老年大学,建成了“河南社区教育网”和“河南终身学习网”,丰富了老年教育网络学习资源。
二、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主要依托县级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下,农村社区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许多乡镇成人学校同时肩负社区学校的功能,发挥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作用。但因此项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缺乏政策制度保障
河南省尚未颁布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终身教育发展的地方法规,政策制度和法规建设比较滞后,由于缺乏相应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导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发展不够深入;承担教育任务的学校功能不够健全;教育体制开放程度不高,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不够畅通,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不同方式获取的学习成果得不到有效的认定和转换,终身学习的“立交桥”还未能真正建立起来。
(二)教育机构不够健全,发展力量薄弱
政府统筹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没有专门负责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机构和部门;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目标任务没有明确界定,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尚未形成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政府层面和管理部门尚未出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办学机构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未将在职人员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纳入教育事业统计,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测尚不到位,推动和指导发展的力量比较薄弱。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分布、重视程度不均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在推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度和效果方面存在较大差异。2011年至今,郑州市、平顶山市、鹤壁市、新乡市等,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机构完善、经费到位,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并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河南现已评选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47个,其中郑州市有12个,占全省1/4,几乎覆盖所有县市区;而周口、驻马店市各2个,开封、漯河市各1个,新乡、焦作市尚属空白。河南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政策保障、经费支持、机制体制、系统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还有一定差距,学习型社会建设呈现出区域性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均、經费投入总量较低、发展不平衡等现象。
(四)农村职成教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全省还有相当多的乡镇成人学校、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点缺少或没有教师编制,存在专兼职教师不足、师资待遇低或没有保障、没有职称上升通道等情况,致使承担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任务的乡镇成人学校、社区学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育活动数量不足、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等现象。
三、学习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9年工作要点》第11条指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引导各类院校开展面向重点人群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工作措施中提到,提升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能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放资源,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出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意见。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推进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建设。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推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4]。
课题组认为,针对国家层面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要求,河南省还要进一步加强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加快立法进程,为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终身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载体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呼唤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各方的责任与义务,为各类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建议由省人民代表大会或省人大常委会研究通过《河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为实施终身教育发展战略、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从政府层面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以多种方式调动全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追求。 (二)强化组织管理,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建议由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出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实施意见》,成立河南省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导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党政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完善管理机制。由省教育厅牵头统筹构建全省终身教育体系,协调各研究机构资源,开展终身教育研究,支持和指导学习型社会建设。完善城乡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发展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义务。强化组织管理,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三)确保经费投入,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确定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最低标准和递增要求,明确资金来源,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打通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和承担学习型社会组织之间的资金流动通道,保障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设施、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四)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
一是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产教融合,提高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评价机制、教学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加贴近当地产业需求,贴近农民的终身学习需求。二是强化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放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附近中小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节约资源建设成本,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三是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即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管理主体多元化,以突破发展瓶颈,激发办学活力,搭建终身学习有效平台。
(五)促进农村受教育对象全员化,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全员化的实现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树立大教育观,教育部门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职业学校与成人学校应抢抓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责任,促进创新发展。
一是制订和实施旨在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加终身学习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可学习福建省晋江市出台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从业人员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并将该证作为农民享受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综合考量办学实际和群众学习需求,拿出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学分制试点,开办学分银行,实现各级各类院校的学分转换和互认,为更多农民提供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二是建立“农民数据库”,从数据库中遴选学历高、技术强、产业规模大、创业意愿强的年轻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养对象,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是进一步拓宽教育对象范围。鼓励职业学校、社会组织和机构面向回乡创业者、退役军人、转岗人员、新市民、失地农民、留守妇女、老人、少数民族群体等,提供多样化教育与培训服务。注重残疾人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开展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技能教育,帮助其尽快融入社会。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终身学习指导师制度
根据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需求,建立专职教师队伍,实行终身学习指导师制度;广泛吸纳行业骨干、科技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具有专业特长的社会人员和“五老”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鼓励支持党员干部、大中专学生、社区居民等参与终身教育志愿服务;建立完善专兼职教师培养培训和表彰奖励机制,制订继续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为继续教育教师提供成长通道;组建继续教育专家和讲师团队,打造继续教育专家人才库。
(七)建立监测评价体系
相关部门要制定具有终身教育理念、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和教育类型特点的农村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制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乡镇(街道)、学习型乡村(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的评价标准;制定各类学习成果认定标准、学分标准、学分累计办法,实行学分银行制度;面向企业职工、农民、城镇化社区居民等建立个人学习账户,全面开展继续教育统计,收集全省终身教育大数据;完善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督导和评价机制。
四、结语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必须统筹规划、融合发展、互利共赢,共同承担起农村各类群体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资源高效配置和利用,推动全社会的教育公平,使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农业大省的省情、民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围绕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当地产业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学习江浙地区的做法,形成一镇一产业、一镇一中心、一镇一品牌,把“用实用技术致富农民、用现代经营理念帮农民创业、用现代技术改造农民、用现代文明武装农民、用科学文化提升农民”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大批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市民、商人、工人和文化人。充分发挥并不断增强农村职业学校、成人社区学校的扶贫扶智能力,以河南省教育厅正在开展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为契机,设置专项经费、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的就业和创业,使其早日脱贫致富,提高生活幸福感,促进农民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参 考 文 献
[1]张红延,陈红彦.加快推进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2):31-34.
[2]任慧婷.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建设;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 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03-0060-05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坚持把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作为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1]。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引领和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对培育中高等技术人才,提高劳动者生产能力,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指数,促进经济社会“四化同步”发展、中部崛起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研究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既是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学习型社会不可或缺的部分。探寻学习型社会理念下如何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对建设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学习型社会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一、河南省学习型社会建设情况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教育大省,经济总量居全国第5位。《河南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以来,教育事业成就显著,学习型社會建设进程加快。《2018年河南省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省共有教育人口2817.06万人,其中在校学生2647.67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437.99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88.13%。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1446.48万人,巩固率94.62%。高中阶段教育在校生346.69万人,毛入学率91.23%,其中,中等职业教育招生50.03万人,在校生136.63万人,分别占高中阶段教育的40.77%和39.4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5.60%。全省成人高校10所,招生18.17万人,在校生33.86万人。全省民办非学历高等教育机构50所,结业人数10696人次;成人技术培训学校5223所,结业学生130.96万人次;成人中学60所,结业人数9.02万人次;成人小学1043所,结业学生22.07万人次,继续教育和培训蓬勃发展,终身教育理念正在逐步形成,学习型社会建设有了坚实基础和良好态势。
(一)学习型社会建设卓有成效
一是学习型城市建设规模不断扩大。郑州、鹤壁、济源、开封、三门峡、南阳、新乡、驻马店8个城市成为全国学习型城市建设联盟成员,河南省入选城市数量排全国第三[3]。二是全民终身学习活动蓬勃开展。继2011年平顶山市首次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开幕式以后,郑州、新乡、鹤壁、信阳、济源、三门峡先后承办全省开幕式,带动了大部分市、县、乡广泛开展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全省上下形成了崇尚学习的良好氛围。2019年11月,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全国总开幕式在郑州举行,进一步加快了河南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步伐。三是终身教育品牌大量涌现。全省目前培育了20个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品牌、22位全国百姓学习之星,评选出57项省级终身教育品牌,带动了广大群众参与终身学习。四是学习型组织遍地开花。各县(市)区面向乡镇、党组织、机关、企业、家庭等积极开展学习型组织创建评选活动,12个单位获全国农村优秀学习型乡镇、村居、企业称号,成千上万个学习型组织和学习社团奠定了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二)农村职业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效显著
2016年,河南省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中等职业学校主动承担助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职能,广泛开展职业技能脱贫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一是重点支持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建设。3年来,累计向贫困县职业学校投入10 亿多元,开展专业、实训基地、师资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持续实施贫困县中职学校“兼职教师特聘岗计划”,累计投入2400万元,资助学校聘请高水平工程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通过“兼职教师特聘岗计划”、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等,累计培训贫困县中职学校教师4000余人次,大力支持贫困地区职业学校发展。二是开展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省财政持续投入资金1629万元,依托53个贫困县中等职业学校,对6400余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进行技术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健全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保障了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三是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工作。省财政投入900万元,依托20个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基地,培养了1800名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实现“真脱贫、脱真贫”。
(三)农村成人教育转型发展
2000-2017年,河南省教育厅认定了348所省级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有力促进了乡镇成人学校转型发展。许多乡镇成人学校顺利进驻新型社区,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成人学校组织教师集中培训,参加各种交流活动,创新队伍素质提升模式,着力培育职成教本土专家,注重内涵建设,创新开发了大量乡土课程和教材。一些乡镇成人学校联合县职业中专、市农委、科协、农业合作社等有关单位,围绕农村特色产业、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社会治理、家庭教育、休闲农业等发展需求开展培训和服务,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在精准扶贫、农村劳动力转移、留守妇女就业创业、留守儿童心理辅导、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乡村振兴战略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人口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源。
(四)社区教育快速推进 2014年以来,河南省启动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创建工作,培育出平顶山市新华区、湛河区等6个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以及郑州市中原区、信阳市平桥区等3个国家级社区教育示范区,10个全国社区教育示范乡镇,26个省级实验区和16个省级示范区,带动了全省社区教育的发展。2016年,河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社区教育工作的意见》,有力推动了社区教育的快速发展,省、市、县、乡、村五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基本形成,河南终身学习网开通并投入使用,为全省百姓提供了全方位的技术服务和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便利条件。目前,居民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热情高涨,社区教育促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作用日益彰显。
(五)老年教育方兴未艾
2016年,河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老年教育发展规划(2017—2020年)》,全省各地积极成立老年大学,建立老年人活动中心以及老年养护基地,为老年人参与学习、相互交流、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老年教育也被称为“第三年龄”教育。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生活压力减小,在发展自身才能和兴趣方面具有较大可能性和便利条件,对实现老年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具有重要作用,是人生的另一个关键期。该词源于法国,现已成为西方国家社会及教育政策制度中的重要名词。目前,河南省教育厅等4部门已遴选出12所学校,开展省级健康养老护理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承担养老护理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有的高校在《规划》引领下,探索开展“第三年龄学堂”建设工作,创设了较好的平台和条件,为老年教育开发新的教学模式。将养生保健、交际英语、歌舞书画、摄影艺术、休闲娱乐等丰富多彩的内容融入教育活动,使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年教育体系初步建立。河南省还探索构建了地市社区大学、区县社区学院、乡镇社区学校、社区居民学习点等四级老年教育体系,创建了2所示范性老年大学,建成了“河南社区教育网”和“河南终身学习网”,丰富了老年教育网络学习资源。
二、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主要依托县级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学校。在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下,农村社区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许多乡镇成人学校同时肩负社区学校的功能,发挥着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作用。但因此项工作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以下四方面问题。
(一)缺乏政策制度保障
河南省尚未颁布建设学习型社会、促进终身教育发展的地方法规,政策制度和法规建设比较滞后,由于缺乏相应政策支撑和法律保障,导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融合发展不够深入;承担教育任务的学校功能不够健全;教育体制开放程度不高,不同教育阶段之间的衔接不够畅通,不同教育类型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不同方式获取的学习成果得不到有效的认定和转换,终身学习的“立交桥”还未能真正建立起来。
(二)教育机构不够健全,发展力量薄弱
政府统筹管理的体制机制不够健全,没有专门负责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机构和部门;各相关部门的责任和目标任务没有明确界定,缺乏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尚未形成教育资源共享机制;政府层面和管理部门尚未出台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办学机构的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未将在职人员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纳入教育事业统计,规范管理和质量监测尚不到位,推动和指导发展的力量比较薄弱。
(三)区域发展不平衡
受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资源分布、重视程度不均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在推动终身教育体系构建、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进度和效果方面存在较大差异。2011年至今,郑州市、平顶山市、鹤壁市、新乡市等,由于领导重视、制度健全、机构完善、经费到位,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并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河南现已评选出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47个,其中郑州市有12个,占全省1/4,几乎覆盖所有县市区;而周口、驻马店市各2个,开封、漯河市各1个,新乡、焦作市尚属空白。河南与我国东部发达地区在政策保障、经费支持、机制体制、系统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也还有一定差距,学习型社会建设呈现出区域性的优质教育资源不均、經费投入总量较低、发展不平衡等现象。
(四)农村职成教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全省还有相当多的乡镇成人学校、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社区学习点缺少或没有教师编制,存在专兼职教师不足、师资待遇低或没有保障、没有职称上升通道等情况,致使承担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任务的乡镇成人学校、社区学校,普遍存在师资队伍力量薄弱、教育活动数量不足、教育质量难以保障等现象。
三、学习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教育部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2019年工作要点》第11条指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引导各类院校开展面向重点人群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加快发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在工作措施中提到,提升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能力,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放资源,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出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意见。统筹发展城乡社区教育,推进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区教育办学网络建设。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推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4]。
课题组认为,针对国家层面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具体任务和措施要求,河南省还要进一步加强以下七方面工作。
(一)加快立法进程,为农村职业与成人教育终身化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载体是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呼唤政府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社会各方的责任与义务,为各类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向终身教育发展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建议由省人民代表大会或省人大常委会研究通过《河南省终身教育促进条例》,为实施终身教育发展战略、实现教育现代化、建成学习型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法制保障。从政府层面努力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以多种方式调动全民终身学习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的高度共识和自觉追求。 (二)强化组织管理,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建议由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实施意见》,出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办好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实施意见》,成立河南省终身教育和学习型社会建设领导机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明确党政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完善管理机制。由省教育厅牵头统筹构建全省终身教育体系,协调各研究机构资源,开展终身教育研究,支持和指导学习型社会建设。完善城乡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统筹发展的组织机构,明确责任和义务。强化组织管理,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组织保障。
(三)确保经费投入,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建议政府相关部门确定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农村成人教育“生均教育经费”的最低标准和递增要求,明确资金来源,制定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打通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和承担学习型社会组织之间的资金流动通道,保障全民终身学习的基础设施、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共享。
(四)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
一是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继续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强产教融合,提高其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使农村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评价机制、教学形式、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加贴近当地产业需求,贴近农民的终身学习需求。二是强化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开放教育资源,充分利用附近中小学、职业学校、成人学校、高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节约资源建设成本,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社会效益。三是促进办学主体多元化,即投资主体多元化和管理主体多元化,以突破发展瓶颈,激发办学活力,搭建终身学习有效平台。
(五)促进农村受教育对象全员化,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农村职业教育对象全员化的实现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树立大教育观,教育部门发挥主阵地作用。在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职业学校与成人学校应抢抓机遇,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担责任,促进创新发展。
一是制订和实施旨在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加终身学习的教育政策和措施。可学习福建省晋江市出台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暂行规定》,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从业人员颁发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并将该证作为农民享受政策扶持的重要依据。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综合考量办学实际和群众学习需求,拿出优质教育资源,开展学分制试点,开办学分银行,实现各级各类院校的学分转换和互认,为更多农民提供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的机会和平台。
二是建立“农民数据库”,从数据库中遴选学历高、技术强、产业规模大、创业意愿强的年轻农民作为新型职业农民重点培养对象,发挥其引领和示范作用。
三是进一步拓宽教育对象范围。鼓励职业学校、社会组织和机构面向回乡创业者、退役军人、转岗人员、新市民、失地农民、留守妇女、老人、少数民族群体等,提供多样化教育与培训服务。注重残疾人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提高弱势群体的生活水平和发展能力。开展刑满释放人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技能教育,帮助其尽快融入社会。
(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实行终身学习指导师制度
根据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终身教育需求,建立专职教师队伍,实行终身学习指导师制度;广泛吸纳行业骨干、科技工作者、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等具有专业特长的社会人员和“五老”人员担任兼职教师;鼓励支持党员干部、大中专学生、社区居民等参与终身教育志愿服务;建立完善专兼职教师培养培训和表彰奖励机制,制订继续教育教师职称评审办法,为继续教育教师提供成长通道;组建继续教育专家和讲师团队,打造继续教育专家人才库。
(七)建立监测评价体系
相关部门要制定具有终身教育理念、覆盖全学段、体现世界先进水平、符合不同层次和教育类型特点的农村职业教育质量标准;制定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乡镇(街道)、学习型乡村(社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家庭的评价标准;制定各类学习成果认定标准、学分标准、学分累计办法,实行学分银行制度;面向企业职工、农民、城镇化社区居民等建立个人学习账户,全面开展继续教育统计,收集全省终身教育大数据;完善继续教育、学习型社会建设督导和评价机制。
四、结语
在学习型社会建设视角下,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必须统筹规划、融合发展、互利共赢,共同承担起农村各类群体的多元化学习需求,促进教育资源高效配置和利用,推动全社会的教育公平,使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有效参与社会治理。河南省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农业大省的省情、民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围绕农村城镇化发展和当地产业特色,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学习江浙地区的做法,形成一镇一产业、一镇一中心、一镇一品牌,把“用实用技术致富农民、用现代经营理念帮农民创业、用现代技术改造农民、用现代文明武装农民、用科学文化提升农民”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培养目标,将大批农民培养成新型职业农民、新型市民、商人、工人和文化人。充分发挥并不断增强农村职业学校、成人社区学校的扶贫扶智能力,以河南省教育厅正在开展的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精准脱贫技能培训班”为契机,设置专项经费、选择适宜的培训方式,促进贫困地区农民的就业和创业,使其早日脱贫致富,提高生活幸福感,促进农民的终身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
参 考 文 献
[1]张红延,陈红彦.加快推进学习型乡村建设的实践探索[J].河南教育:职成教,2018(12):31-34.
[2]任慧婷.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