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教学回归根本就是回到文本的备课,讲课;着眼文本,用好文本;拓展文本,开发文本。一句话,就是要紧紧围绕文本核心内容展开教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回归文本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文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这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其实质是关注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以期找到对策,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钟启泉教授在他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提到“有效”时说:“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充分吻合了“以人为本”新课程理念。它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能否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关键,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核心,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保障。
一、教师与文本
教师处理好与文本的关系,即所谓备课是教学的前提,也是能否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单位时间内学习了什么内容?学习内容的质量如何?学习情绪体验怎么样?是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打擦边球,还是进入了核心,理清了难点,摸透了重点?这些都与教师对文本的把握有关。如何处理好文本,我认为:
1.着眼文本,用好文本
于漪老师认为: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文本的质量。语文教材是落实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强学生文化积累的基本材料。教师独立处理教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我认为教师熟读教材,钻研教材,既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走进作品,通过作品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才能真正走进作品,真切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语言。
2.拓展文本,开发文本
新课程指出:教学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要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这就昭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好的拓展不仅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还有反哺文本的作用。在一节题为《阿里山纪行》的授课中,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台湾阿里山是著名景区,请你根据本文的学习为阿里山设计一张风景名片。这个拓展既要学生深究文本,又出色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创造的机会,也加深了对文本中阿里山风光自然美、人文美的内涵的理解。
二、教师与学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下学习,就会学得更好。无数例子告诉我们:学生喜欢哪个教师,那么这门功课便会在这位学生的所有学科中相对突出,甚至达到优秀。我觉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一名教师的角度来思考,怎样在这种关系中创造最大效益呢?
1.对师生关系的准确定位
现在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时代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有个性。很多教师抱怨:学生怎么越来越不听话?有人说:“师道尊严”并非尊重教师,而是对教师的知识的尊重。这句话很有道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距离,那是学生对知识的敬重和崇拜,而非对老师的顶礼膜拜,所以他没必要绝对盲从老师的,这其实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如果把教学效果定位在假想中的学生对教师的言听计从,当然是一种幻想。事实上,如果我们故作威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权威”时,学生不仅不会理睬,还会逆反、抱怨。相反,当教师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情感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好感奉献出来。彼此心灵才会敞开,才会流动、沟通、吸纳,才会产生教学效果,这种现象在语文这门特殊的学科中尤为明显。
2.教师语言素养对学生的影响
于漪在《课堂要追求“三动”的境界》一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回忆中学的语文课时说道,同一个作者的文章,不同的教师教,影响可谓天壤之别。初中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对于同样一篇感人文章,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了一点客观的叙述,结果未留下半点痕迹。高中学史铁生的《合欢树》,老师讲得激动万分,甚至把个人的坎坷遭遇袒露在学生面前,用自己刻骨铭心的经历剖析史铁生的心灵倾诉,至今教师的神情和文中的一个个形象仍然镌刻在我心里。我第一次认识了邻居的真挚情谊,感受到了亲情的无私无价,“悲伤也成享受”,那无言的悲痛时刻在我脑中萦绕。后来我自己也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只有一种平面的感觉,少了心灵的震撼,看来教师教课要有打动学生心灵的语言啊!
课堂上教师富有激情、扣人心弦、感情丰富的语言往往更能叩开学生的心扉,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激情洋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学生与文本
《语文》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学生是否乐学、好学、善学决定着其语文素养的高低。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呢?
1.让自主学习模式奠定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探索发现,解放自己的大脑,才能获得真正的学习乐趣。较为深奥的、抽象的知识一定要自己动脑、参与其中。事实上如果学生的学习是强制的、被动的、受训的,那么不仅不能实现多元化的目标,就连知识也难真正落实到位;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反应,才能激发创造力,激活潜能,激起学语文的浓浓乐趣。
2.让灵活的教学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精心创设一些紧扣文本理解、有一定思考性的、能激发兴趣的问题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欲,能使学生潜心于文本,获得解决问题成功的体验,增加阅读兴趣。
在篇幅较长的《国宝大熊猫》这样一篇说明文中,对大熊猫的相关知识的介绍比较散,那么怎样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为大熊猫拟一份小档案。结果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很活跃。而有时借助一些媒体也能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教宋学孟的《柳叶儿》时,考虑到文中所叙之事离现实较为遥远,学生对文本兴趣不浓,对文中情感会把握不准,我挑选了两段风格有差异的音乐,让学生生挑选哪个更适合配乐朗诵。学生在辨别、思考中生发了对文本的兴趣。
3.良好的习惯维持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学贵有疑”“疑是知之始”,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要能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问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创造性的想象,课堂上要多提供这样一些机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其次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将思维成果转化为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反过来能促进思维的深化。思维深了,学语文的视野就宽了。除此,还要养成多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见多识广,厚积薄发,思维就活跃了,语言就精彩了,兴趣就提上来了。
责任编辑:王 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回归文本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文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学不仅是艺术也是科学。这也就是说,教学不仅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其实质是关注如何用观察、实验等科学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以期找到对策,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钟启泉教授在他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提到“有效”时说:“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
由此可见,有效教学充分吻合了“以人为本”新课程理念。它的着眼点在于学生,关注的是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在教学中,我发现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能否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关键,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核心,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保障。
一、教师与文本
教师处理好与文本的关系,即所谓备课是教学的前提,也是能否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单位时间内学习了什么内容?学习内容的质量如何?学习情绪体验怎么样?是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打擦边球,还是进入了核心,理清了难点,摸透了重点?这些都与教师对文本的把握有关。如何处理好文本,我认为:
1.着眼文本,用好文本
于漪老师认为: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文本的质量。语文教材是落实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强学生文化积累的基本材料。教师独立处理教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我认为教师熟读教材,钻研教材,既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也是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要走进作品,通过作品与作者的心灵对话,才能真正走进作品,真切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语言。
2.拓展文本,开发文本
新课程指出:教学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新和开发的过程,要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这就昭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好的拓展不仅活跃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还有反哺文本的作用。在一节题为《阿里山纪行》的授课中,教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台湾阿里山是著名景区,请你根据本文的学习为阿里山设计一张风景名片。这个拓展既要学生深究文本,又出色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再创造的机会,也加深了对文本中阿里山风光自然美、人文美的内涵的理解。
二、教师与学生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学生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下学习,就会学得更好。无数例子告诉我们:学生喜欢哪个教师,那么这门功课便会在这位学生的所有学科中相对突出,甚至达到优秀。我觉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教学的效果,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一名教师的角度来思考,怎样在这种关系中创造最大效益呢?
1.对师生关系的准确定位
现在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时代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有个性。很多教师抱怨:学生怎么越来越不听话?有人说:“师道尊严”并非尊重教师,而是对教师的知识的尊重。这句话很有道理,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种天然的距离,那是学生对知识的敬重和崇拜,而非对老师的顶礼膜拜,所以他没必要绝对盲从老师的,这其实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如果把教学效果定位在假想中的学生对教师的言听计从,当然是一种幻想。事实上,如果我们故作威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权威”时,学生不仅不会理睬,还会逆反、抱怨。相反,当教师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情感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好感奉献出来。彼此心灵才会敞开,才会流动、沟通、吸纳,才会产生教学效果,这种现象在语文这门特殊的学科中尤为明显。
2.教师语言素养对学生的影响
于漪在《课堂要追求“三动”的境界》一文中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位考上复旦大学中文系的学生,回忆中学的语文课时说道,同一个作者的文章,不同的教师教,影响可谓天壤之别。初中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对于同样一篇感人文章,教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了一点客观的叙述,结果未留下半点痕迹。高中学史铁生的《合欢树》,老师讲得激动万分,甚至把个人的坎坷遭遇袒露在学生面前,用自己刻骨铭心的经历剖析史铁生的心灵倾诉,至今教师的神情和文中的一个个形象仍然镌刻在我心里。我第一次认识了邻居的真挚情谊,感受到了亲情的无私无价,“悲伤也成享受”,那无言的悲痛时刻在我脑中萦绕。后来我自己也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只有一种平面的感觉,少了心灵的震撼,看来教师教课要有打动学生心灵的语言啊!
课堂上教师富有激情、扣人心弦、感情丰富的语言往往更能叩开学生的心扉,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激情洋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学生与文本
《语文》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学生是否乐学、好学、善学决定着其语文素养的高低。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呢?
1.让自主学习模式奠定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只有通过自己探索发现,解放自己的大脑,才能获得真正的学习乐趣。较为深奥的、抽象的知识一定要自己动脑、参与其中。事实上如果学生的学习是强制的、被动的、受训的,那么不仅不能实现多元化的目标,就连知识也难真正落实到位;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让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反应,才能激发创造力,激活潜能,激起学语文的浓浓乐趣。
2.让灵活的教学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精心创设一些紧扣文本理解、有一定思考性的、能激发兴趣的问题情境,就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创造欲,能使学生潜心于文本,获得解决问题成功的体验,增加阅读兴趣。
在篇幅较长的《国宝大熊猫》这样一篇说明文中,对大熊猫的相关知识的介绍比较散,那么怎样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为大熊猫拟一份小档案。结果学生积极性很高,思维很活跃。而有时借助一些媒体也能引起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在教宋学孟的《柳叶儿》时,考虑到文中所叙之事离现实较为遥远,学生对文本兴趣不浓,对文中情感会把握不准,我挑选了两段风格有差异的音乐,让学生生挑选哪个更适合配乐朗诵。学生在辨别、思考中生发了对文本的兴趣。
3.良好的习惯维持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学贵有疑”“疑是知之始”,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要能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问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创造性的想象,课堂上要多提供这样一些机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其次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将思维成果转化为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反过来能促进思维的深化。思维深了,学语文的视野就宽了。除此,还要养成多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见多识广,厚积薄发,思维就活跃了,语言就精彩了,兴趣就提上来了。
责任编辑:王 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