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易经 蒙卦》云:“蒙以养正,圣功也。”民间也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蒙童时期正好是小学阶段。近十多年来,学校虽然以“养成教育”为工作重点,由于当代社会普遍急功近利,培养学生成为“谦谦君子”收效甚微。笔者抓住现今社会流行“国学热”的契机,借助经典能量,训练、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童蒙养正;国学经典;养成教育
一、当代小学生不良表现及原因
老教师常常慨叹,现今的学生尤其小学生存在目无尊长,唯我独尊,横蛮无礼,厌学贪玩,目无法纪又往往孤僻敏感,容不得人说半点不是。小学老师尤其班主任整天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或学生之间的矛盾,真正研究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更别提自身学习提高了。我自从1986年中等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同一城市(94年至今在现学校服务)从事着一线教学工作,期间有31年都在担任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工作,亲身经历小学教育教学的诸多变革,亲眼目睹学生行为的变化,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深感痛心的同时不时分析形成学生现状的原因,常常思考、找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我认为,形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首先,有些行政主管领导过度解读“张扬学生个性,保护学生创新思维”,以至于毫无“准绳”,老师因为怕被扣上“扼杀学生创造力”而不敢批评学生或指出学生不当行为。其次,有的媒体为了迎合民众心理,往往一“逮”到极个别教师简单粗暴对待有独特思想行为学生的现象就大肆渲染,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对于家校纠纷、师生矛盾,总是“一边倒”地处罚教师,轻则通报批评、责令向家长赔礼道歉,重则给家长经济赔偿、降级、取消教师资格甚至开除公职,无形中成为闹事家长与学生的后盾。再次,现阶段,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本身处于畸形的“众星捧月”环境成长,小时候就是唯我独尊、随心所欲,形成的思想观念多有偏颇,唾弃“师道尊严”,摒弃“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傳统理念,盲目崇尚“快乐学习”“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理念,而且部分家长自身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自然养成一身毛病。要命的是,一旦学生之间有什么矛盾,很多家长不承认自家孩子的过错,反而对老师过高要求老师。更有甚者,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不是客观分析学生言行,而是处心积虑地“挖”老师的不妥言行,恶意要求老师赔礼道歉或经济补偿。近几年,我陆续教到以前学生的孩子,极少听到“严格要求、大胆管教”的声音,相反却要求“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和创造力”,一句话,就是要多表扬、别批评。还有,不得不承认,近年频频爆出教师因为批评教育学生而遭到人身伤害的案例,令教师人人自危,即使看见学生明明违反纪律,为了自保也不敢严厉批评,形成“学生是老子老师是孙子”的不正常状态。
二、借国学热促学生养成好习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重经济建设轻思想修养的弊病——传统美德教育缺失严重。如今有一批专家学者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传承中华美德,诵读经典,尤其是国家领导人号召党员干部要读好书、读经典后,全国上下很快形成学国学热潮。我通过自身学习,认识到一些国学经典的核心是“立德树人”,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异曲同工之妙,适时乘着学国学读经典之东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浩然正气。
1.诵经典。为了让学生明白学校和班级规矩,许多班主任都会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可学生觉得背诵这两份守则挺吃力,不太愿意执行。《弟子规》是古代蒙童养正的行为规范,虽然一些内容不适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但许多条文可以迁移过来,吸收其中精华,为我们所用。因为《弟子规》是三言韵文,两句一韵,四句一节。我利用自己会传统吟诵的优势,教学生吟诵《弟子规》,学生们一下子就喜欢上古人这种有节奏、有旋律的读书腔,反复诵读、吟咏,很快就把古代蒙童养正的典籍《弟子规》背下来了。
2.落实处。学生熟背《弟子规》后,我选取与现代价值观吻合或可以迁移运用的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组织学生联系日常行为讨论,找到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对应的地方,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师生共同制定对待长辈、老师、同学,对待学习、劳动、活动及物件的行为准则。当发现学生上下楼强行从老师身边挤过去时,引导学生背诵“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他立即脸红耳赤,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当有学生偷拿了同学的文具老师不想大费周折地调查时,就让全班学生背诵“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放学后,丢失了的文具悄悄回到主人抽屉,这样既轻而易举找回失物,又保全了学生面子。还有部分学生不太愿意穿校服,学生恶作剧设计让同学摔倒,学生乱涂乱画课桌、不参加值日劳动等等不好现象出现时,我都是采用让学生背诵《弟子规》的相应句子,引导学生认识错误,使学生主动改正错误。学生们普遍反应接受并喜欢老师这种借古人之口指出他们不当行为的做法。并且,学生之间有点小矛盾,其他明理的同学就在一旁背诵《弟子规》,不用老师插手,学生们就自行解决了矛盾。
3.环境建设。借助国学经典进行养成教育,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时时诵读经典内容,发现问题利用经典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班级环境建设也是做到同步,最大程度用好教室这学生的主阵地,在教室、走廊张贴古圣先贤名言,在教室后面墙报栏按照学校德育处布置主题,定期展示、更换以“养浩然正气”为主旨的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或童谣,随时随处可见“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经典名句,使学生处于浓郁国学文化氛围之中,心灵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经典力量滋养。
4.言传身教。师范学校往往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校训。确实,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都会有示范效应。要想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教师本身就必须得一身正气。因此,我在做好学校工作之余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潜心钻研传统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我时时处处不忘教师身份,经常提醒自己:时刻有学生看着自己。平时,我对领导谦恭有礼,对同事文明友好,对学生和颜悦色。凡是要求学生怎样做自己肯定能做到:要求学生尊敬国旗,我每次参加升旗仪式做到庄严肃穆,从不与邻人说话;要求学生课堂不许吃东西喝水,我从不上着课喝水,也不会把食物带到教室当着学生面吃;要求学生衣冠整洁,我从来都是以标准的教师装束出现在学生面前,从不把时装穿到教室,更不会屐着拖鞋(哪怕是所谓外穿时髦拖鞋)走上讲台。就是在校外,我也时刻告诫自己注意言行:说不定哪里有学生看着呢。平时走路肯定在人行横道上绿灯亮了才过马路,开车遇红灯即使没有摄像头,即使是夜晚空无一人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更不会随地吐痰,在影院或会议厅喧哗了。
三、 成效显著
几年下来,我所带班级学生慢慢形成有礼貌,守纪律,爱学习,讲卫生,喜吟诵的习惯,多次被评为学校“文明标兵”班。学生家长普遍反应孩子在家变得尊老爱幼,主动帮忙干家务了,当家长有某些不妥言行时,还时不时用经典名句提醒家长,甚至带动家长一起学习国学经典。更令人羡慕的是,老师逐渐从整天处理学生问题中解放出来,主要精力用于钻研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中均能获得优异成绩。同时,老师个人还有时间学习经典文化(业余坚持学习古琴、吟诵经典),不断提升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此文为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小学生国学经典童蒙养正教育的探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hzkt376)]
参考文献:
[1](清)李毓秀,刘敬余(编).弟子规[M].北京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童蒙养正;国学经典;养成教育
一、当代小学生不良表现及原因
老教师常常慨叹,现今的学生尤其小学生存在目无尊长,唯我独尊,横蛮无礼,厌学贪玩,目无法纪又往往孤僻敏感,容不得人说半点不是。小学老师尤其班主任整天处理学生的违纪行为或学生之间的矛盾,真正研究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更别提自身学习提高了。我自从1986年中等师范毕业后,一直在同一城市(94年至今在现学校服务)从事着一线教学工作,期间有31年都在担任班主任或副班主任工作,亲身经历小学教育教学的诸多变革,亲眼目睹学生行为的变化,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深感痛心的同时不时分析形成学生现状的原因,常常思考、找寻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
我认为,形成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如下方面:首先,有些行政主管领导过度解读“张扬学生个性,保护学生创新思维”,以至于毫无“准绳”,老师因为怕被扣上“扼杀学生创造力”而不敢批评学生或指出学生不当行为。其次,有的媒体为了迎合民众心理,往往一“逮”到极个别教师简单粗暴对待有独特思想行为学生的现象就大肆渲染,而教育行政部门为了息事宁人,对于家校纠纷、师生矛盾,总是“一边倒”地处罚教师,轻则通报批评、责令向家长赔礼道歉,重则给家长经济赔偿、降级、取消教师资格甚至开除公职,无形中成为闹事家长与学生的后盾。再次,现阶段,小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本身处于畸形的“众星捧月”环境成长,小时候就是唯我独尊、随心所欲,形成的思想观念多有偏颇,唾弃“师道尊严”,摒弃“严师出高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傳统理念,盲目崇尚“快乐学习”“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的理念,而且部分家长自身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生自然养成一身毛病。要命的是,一旦学生之间有什么矛盾,很多家长不承认自家孩子的过错,反而对老师过高要求老师。更有甚者,学生在学校受到老师批评,不是客观分析学生言行,而是处心积虑地“挖”老师的不妥言行,恶意要求老师赔礼道歉或经济补偿。近几年,我陆续教到以前学生的孩子,极少听到“严格要求、大胆管教”的声音,相反却要求“呵护孩子的自尊心、上进心和创造力”,一句话,就是要多表扬、别批评。还有,不得不承认,近年频频爆出教师因为批评教育学生而遭到人身伤害的案例,令教师人人自危,即使看见学生明明违反纪律,为了自保也不敢严厉批评,形成“学生是老子老师是孙子”的不正常状态。
二、借国学热促学生养成好习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功,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看到重经济建设轻思想修养的弊病——传统美德教育缺失严重。如今有一批专家学者在不遗余力地推动传承中华美德,诵读经典,尤其是国家领导人号召党员干部要读好书、读经典后,全国上下很快形成学国学热潮。我通过自身学习,认识到一些国学经典的核心是“立德树人”,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有异曲同工之妙,适时乘着学国学读经典之东风,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浩然正气。
1.诵经典。为了让学生明白学校和班级规矩,许多班主任都会要求学生背诵《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可学生觉得背诵这两份守则挺吃力,不太愿意执行。《弟子规》是古代蒙童养正的行为规范,虽然一些内容不适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但许多条文可以迁移过来,吸收其中精华,为我们所用。因为《弟子规》是三言韵文,两句一韵,四句一节。我利用自己会传统吟诵的优势,教学生吟诵《弟子规》,学生们一下子就喜欢上古人这种有节奏、有旋律的读书腔,反复诵读、吟咏,很快就把古代蒙童养正的典籍《弟子规》背下来了。
2.落实处。学生熟背《弟子规》后,我选取与现代价值观吻合或可以迁移运用的内容进行分析讲解,组织学生联系日常行为讨论,找到与《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对应的地方,明确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师生共同制定对待长辈、老师、同学,对待学习、劳动、活动及物件的行为准则。当发现学生上下楼强行从老师身边挤过去时,引导学生背诵“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他立即脸红耳赤,明白自己错在哪里;当有学生偷拿了同学的文具老师不想大费周折地调查时,就让全班学生背诵“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放学后,丢失了的文具悄悄回到主人抽屉,这样既轻而易举找回失物,又保全了学生面子。还有部分学生不太愿意穿校服,学生恶作剧设计让同学摔倒,学生乱涂乱画课桌、不参加值日劳动等等不好现象出现时,我都是采用让学生背诵《弟子规》的相应句子,引导学生认识错误,使学生主动改正错误。学生们普遍反应接受并喜欢老师这种借古人之口指出他们不当行为的做法。并且,学生之间有点小矛盾,其他明理的同学就在一旁背诵《弟子规》,不用老师插手,学生们就自行解决了矛盾。
3.环境建设。借助国学经典进行养成教育,教师除了要求学生时时诵读经典内容,发现问题利用经典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促使学生纠正不良行为,班级环境建设也是做到同步,最大程度用好教室这学生的主阵地,在教室、走廊张贴古圣先贤名言,在教室后面墙报栏按照学校德育处布置主题,定期展示、更换以“养浩然正气”为主旨的名人名言、诗词名句或童谣,随时随处可见“不学礼,无以立”“礼之用,和为贵”“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经典名句,使学生处于浓郁国学文化氛围之中,心灵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经典力量滋养。
4.言传身教。师范学校往往以“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校训。确实,教师的言行举止在学生面前都会有示范效应。要想培养学生的浩然正气,教师本身就必须得一身正气。因此,我在做好学校工作之余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潜心钻研传统文化,努力提高自己的国学修养。我时时处处不忘教师身份,经常提醒自己:时刻有学生看着自己。平时,我对领导谦恭有礼,对同事文明友好,对学生和颜悦色。凡是要求学生怎样做自己肯定能做到:要求学生尊敬国旗,我每次参加升旗仪式做到庄严肃穆,从不与邻人说话;要求学生课堂不许吃东西喝水,我从不上着课喝水,也不会把食物带到教室当着学生面吃;要求学生衣冠整洁,我从来都是以标准的教师装束出现在学生面前,从不把时装穿到教室,更不会屐着拖鞋(哪怕是所谓外穿时髦拖鞋)走上讲台。就是在校外,我也时刻告诫自己注意言行:说不定哪里有学生看着呢。平时走路肯定在人行横道上绿灯亮了才过马路,开车遇红灯即使没有摄像头,即使是夜晚空无一人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更不会随地吐痰,在影院或会议厅喧哗了。
三、 成效显著
几年下来,我所带班级学生慢慢形成有礼貌,守纪律,爱学习,讲卫生,喜吟诵的习惯,多次被评为学校“文明标兵”班。学生家长普遍反应孩子在家变得尊老爱幼,主动帮忙干家务了,当家长有某些不妥言行时,还时不时用经典名句提醒家长,甚至带动家长一起学习国学经典。更令人羡慕的是,老师逐渐从整天处理学生问题中解放出来,主要精力用于钻研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上,指导学生参加各项比赛中均能获得优异成绩。同时,老师个人还有时间学习经典文化(业余坚持学习古琴、吟诵经典),不断提升教师自身文化修养。
[此文为惠州市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小学生国学经典童蒙养正教育的探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2019hzkt376)]
参考文献:
[1](清)李毓秀,刘敬余(编).弟子规[M].北京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