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教育背景下,教学手段越来越多样化。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核心。数学是“人类探索的一个分支,涉及对数字、数量、数据、形状和空间及其关系的研究,特別是它们的概括和抽象及其在现实世界情境中的应用”。数学家基于相似的模式为不同的数学分支推广新的公式或方法。在教授数学之前,每个老师都应该充分了解这门学科的教育价值。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学习环境和教育背景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保持学生的积极性是非常重要的,否则他们会失去对数学的兴趣。基于此,本文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创设问题情景的具体策略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074
如今我国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来提高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科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不足,主动发现数学问题、自主探究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与解决能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对教学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许多教师在创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探索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措施。
1 重视问题情景导入,逐步引入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创设有效问题情景时,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教师可以使用悬念性提问,在做好问题铺垫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悬念性提问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设置提问,提问的设置需要出人意料,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其二是解答疑问,在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后,由教师点破问题答案,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教师的提问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由易到难进行问题的铺开。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吸收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的深入思考。
比如,在讲解“认识分数”的知识点时,可以设置折纸的小游戏。教师发给学生正方形的白纸,然后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对折纸张,保证折线对正方形的面积平分,让大家比赛看看有多少种折法? 通过此类问题来增强学生对 1/2 的认识和理解。其他诸如 1 /4、1/6、1/8 等都可以类推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
2 通过归纳法创设间题情景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科学方法: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一般、从实例到规则或公式。在这种基于归纳法的方法中,学生被介绍一些类似的例子或间题有关一个特定的领域。然后学生们尝试通过观察来建立一个公式、规则、法律或原则。如果一个具体的结果对那些类似的例子或问题成立,那么它对所有其他类似的例子也成立,这种方法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或规则时很有用。喜欢归纳方法的学生可以推断出更复杂的规则公式。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学生可以自己制定规律和原则,所以这给了他们信心,这种方法是基于推理与实验的,所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习环境更加有趣。因此非常适合小学的班级学生,因为这很容易记住他们自己证明的定律或原理。
3 加强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评估不能仅从考试成绩中得出结论,还要结合学生的课堂具体表现。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时钟”内容时,我们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时钟,并按要求把时针、分针、秒针定在教师指定的具体时间,教师结合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并记录到评估表中,以真实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通过全面评估,教师可从中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不足之处,如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感兴趣、学生难以针对问题有序开展实践活动等,及时反思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与其他教师探讨、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利用信息化资源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授课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途径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4 注重问题引导,增强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问题引导,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习惯的重要方式。基于问题引导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情境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问题引导,增强 情 境教学 的实效性。第一是 要增强“问题意识”,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将其与课堂知识相融合; 第二是要明确“问题情境”中的三维目标,引导小学生锻炼、增强自觉收集数学信息的习惯,提高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精神; 第三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问题情境创设的能力,针对问题情境创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总结教学经验,切实保障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5 加强问题情景运用,理论联系实践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使用抽象的数学概念,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教师在设置场景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信息,提高对于问题的认识能力,并结合教具的使用,让学生进行教具的拆分和组装,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要注重问题情景的氛围营造,结合信息技术,使用3D模型,让学生能够手动操作,并进行知识的数据化分析。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抽象问题具象化。
比如,在“认识钟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班级墙壁上的时钟。或者让学生们观察老师准备好的手表,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了解到钟表有几根指针,他们分别代表什么。学生在实践观察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并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6 通过启发式方法创设问题情景
启发式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单词,意思是“我找到了”。启发式方法是基于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发现事物的心理。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发现法”。有时老师只注重通过演讲来授课,学生不积极参与,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无聊。但在启发式方法中,学生被鼓励通过构建自己的知识来达到解决方案。老师只是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创设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行探究,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探究法。因为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的答案,所以它又被称为引导发现法或程序化教学。同样,这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这给了学生信心,因为他们自己发现了解决方法,它使学生富有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推理和思考能力。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通过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形式,构建多元化的有效问题情境,促进我国小学教学水平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时宁西.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59):75.
[2]杨爱华,张恒梅.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中华辞赋,2019(07):112.
[3]李琴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J].读写算,2019(18):63.
[4]胡飞.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2(34):189.
[5]张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11):111.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茶洞小学 527527
关键词:数学教学;问题情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08-074
如今我国教育改革逐渐深入,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改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创设有效情境来提高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学科知识的抽象性较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不足,主动发现数学问题、自主探究与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也相对较弱。对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欲望,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对问题的自主探究能力与解决能力,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对教学的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许多教师在创设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要切实探索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措施。
1 重视问题情景导入,逐步引入情景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创设有效问题情景时,能够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知识。教师可以使用悬念性提问,在做好问题铺垫后,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悬念性提问包含两个部分,其一是设置提问,提问的设置需要出人意料,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思考,其二是解答疑问,在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后,由教师点破问题答案,满足学生的期待心理。教师的提问需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个性,由易到难进行问题的铺开。在情景创设的过程中,学生能够逐步吸收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问题的深入思考。
比如,在讲解“认识分数”的知识点时,可以设置折纸的小游戏。教师发给学生正方形的白纸,然后让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对折纸张,保证折线对正方形的面积平分,让大家比赛看看有多少种折法? 通过此类问题来增强学生对 1/2 的认识和理解。其他诸如 1 /4、1/6、1/8 等都可以类推比较。需要注意的是,在创设问题情境时一定要维护正常的课堂秩序。
2 通过归纳法创设间题情景
这种方法也被称为科学方法: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一般、从实例到规则或公式。在这种基于归纳法的方法中,学生被介绍一些类似的例子或间题有关一个特定的领域。然后学生们尝试通过观察来建立一个公式、规则、法律或原则。如果一个具体的结果对那些类似的例子或问题成立,那么它对所有其他类似的例子也成立,这种方法在引入新的数学概念和公式或规则时很有用。喜欢归纳方法的学生可以推断出更复杂的规则公式。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因为学生在其中起着积极的作用。由于学生可以自己制定规律和原则,所以这给了他们信心,这种方法是基于推理与实验的,所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使学习环境更加有趣。因此非常适合小学的班级学生,因为这很容易记住他们自己证明的定律或原理。
3 加强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评估不能仅从考试成绩中得出结论,还要结合学生的课堂具体表现。例如,教师在讲解“认识时钟”内容时,我们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个时钟,并按要求把时针、分针、秒针定在教师指定的具体时间,教师结合学生的参与度、积极性、理解能力、反应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等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评价并记录到评估表中,以真实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理解程度与应用能力。通过全面评估,教师可从中找到创设问题情境的不足之处,如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感兴趣、学生难以针对问题有序开展实践活动等,及时反思教学设计与课堂教学实践,通过与其他教师探讨、加强自身的专业素质、利用信息化资源学习全国优秀教师的授课方式、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等途径优化教学活动设计,提高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
4 注重问题引导,增强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问题引导,是帮助小学生形成数学思维习惯的重要方式。基于问题引导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情境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应注重问题引导,增强 情 境教学 的实效性。第一是 要增强“问题意识”,充分挖掘小学生的求知欲望并将其与课堂知识相融合; 第二是要明确“问题情境”中的三维目标,引导小学生锻炼、增强自觉收集数学信息的习惯,提高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精神; 第三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问题情境创设的能力,针对问题情境创设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不断优化教学流程、总结教学经验,切实保障情境教学的实效性。
5 加强问题情景运用,理论联系实践
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时,要重视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为学生创设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使用抽象的数学概念,解决现实中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效果。教师在设置场景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信息,提高对于问题的认识能力,并结合教具的使用,让学生进行教具的拆分和组装,将数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师要注重问题情景的氛围营造,结合信息技术,使用3D模型,让学生能够手动操作,并进行知识的数据化分析。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抽象问题具象化。
比如,在“认识钟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班级墙壁上的时钟。或者让学生们观察老师准备好的手表,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了解到钟表有几根指针,他们分别代表什么。学生在实践观察的过程中,可以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并与小组成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6 通过启发式方法创设问题情景
启发式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单词,意思是“我找到了”。启发式方法是基于孩子总是希望自己发现事物的心理。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发现法”。有时老师只注重通过演讲来授课,学生不积极参与,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无聊。但在启发式方法中,学生被鼓励通过构建自己的知识来达到解决方案。老师只是通过提出相关的问题来创设问题的具体情景来启发学生,让学生自行探究,这就是为什么它也被称为探究法。因为学生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问题的答案,所以它又被称为引导发现法或程序化教学。同样,这也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方法,这给了学生信心,因为他们自己发现了解决方法,它使学生富有创造力,发展学生的推理和思考能力。
7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对小学数学的教学方式要求越来越高,小学数学教师要转变固有的教学观念,与时俱进,通过创设有效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与数学应用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创新教学形式,构建多元化的有效问题情境,促进我国小学教学水平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时宁西.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9(59):75.
[2]杨爱华,张恒梅.刍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及能力的培养[J].中华辞赋,2019(07):112.
[3]李琴琴.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问题情境[J].读写算,2019(18):63.
[4]胡飞.论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问题情景的创设策略[J].传播力研究,2018,2(34):189.
[5]张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景的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11):111.
广东省云浮市云安区石城镇茶洞小学 527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