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创作技能与激活课堂生机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jh92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信息技术课中,教给学生多少已有的知识已经不是唯一的目标指向,教育的更高目标是让学生发展心智、提高能力,使他们能更持久地学习与应用,这才是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为此,教师们应该追求更加根本的创新源泉,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提高课堂的生机。
  创作来源于生活
  小学信息技术的众多教学内容都是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小学生与生俱来的、固有的身心特点就是好奇、好动、好胜。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内容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使这个内容是非常微小的也会让学生产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能发挥学生无限的创造能力。
  如在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课《幻灯片链接》一课中,笔者特意设计了苏州地铁,本想苏州的轨道交通宣传得非常好,而且苏州也是学校最近的有轨道交通的城市,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具有亲切感;没曾想到,上课效果一般,学生根本就是毫无兴趣,只是为了完成教师所谓的任务。课后,笔者反复思考,把上述授课内容换成了“家乡的公交”,第二次上课效果果然明显不同,同学们兴趣非常高涨,情趣盎然,大家自学怎么制作链接,还在制作完成后说了怎么坐公交回家才方便,怎么回家是最快捷的路线。
  创作来源于协助
  例如,在视频中美国教师上的正好是网络教学课,搜索查找类型的信息课,教师上课只是抛出了一个题目,放开手脚让孩子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我们如何去动物园,路上要经过几个地方,进入动物园需要注意点什么?”
  学生马上进行小组的讨论,商量怎么才能去,并且提出了几个方案;然后几个小组再商量几个方案的可行性;最后商量出了最简单的方法上网搜索。那如何搜索呢?几个小组又进行了自主搜索,搜索什么的都有,最后竟然得出了一个非常丰富的答案,不仅解决了老师的问题,而且还了解了更多的相关内容。在平时的教学中往往是小组讨论,并没有真正让学生去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学生只知道了上“百度”等知名搜索引擎,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小组协助的好处和乐趣。
  创作来源于评价自信
  小学生都有好胜的上进心理,都想做每个同学心目中的“高手”。赢得同学的肯定或者赞许是非常开心的事情,同时这个好胜的心理也需要教师及时正确的引导和诱发。
  评价信息技术作品是一件不简单的课程,信息技术作品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念,对作品的评价也是不同的,对小学生的作品的评价教师应该先从正确的引导开始,学生的评价水平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得到提高。一开始,学生仅从色彩、图形等发表意见,教师应该都给予肯定态度,并对创造性的评价给予鼓励和夸奖,教师可以和学生交流个人意见,教师尽量让学生评价更多的作品,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赏析能力,而且使他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得到质的飞跃。
  拿破仑说过:“默认自己无能,无疑是给失败制造机会。”作为教师,不仅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应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的信息技术内容中,很多内容都是有非常强的实用性的,比如Word,PPT、网络知识等,而且小学的信息技术要求也是非常低的。上课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遇到问题时不想办法去自己解决,而是张口就问:“老师,这里怎么办?这是什么?”甚至包括写在黑板上的操作步骤他们也懒得看,而是问:“老师,下一步该干什么?”很多学生其实不是不会制作,而是不敢去自己尝试,怕出错,没有自信。特别在Logo教学中,很多同学一看到编程就说难,不愿意轻易去尝试,一开始就对自己没有信心了。可想而知,这些学生的学习动力就没有了,接下来的学习就很难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了。
  在Logo教学中,由于Logo比较枯燥,没有之前学习的Word、PPT这么生动有趣,很多学生一听到编程就胆怯了,失去学好的自信心。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笔者也想了很多的办法,但是效果一般。之后听了信息技术课程特级教师的一节课后得到了一个启示,笔者把学生分成了3种等级:新手、能手、高手。每次教学完,都会让学生利用学习的命令完成不同难度的“我能行”的Logo题目,完成正确并颁发“我能行”奖券,采取积分制,5张奖券就能晋升到下一个级别,并且领取教师发放的小奖品一个。这样一来,很多学生产生了兴趣,自信心也慢慢地回来了,创造出来的作品也越来越多,质量及其数量明显上升。
  自信心是学习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了自信,学生才敢去创造,激发内驱力。如果学生什么都是依赖老师、依赖同学,缺乏自信的孩子,是毫无创造力可言的。
  综上所述,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能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组织者,只能起到引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要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需求,同时要发挥学科特点,可以和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巧妙整合,充分发挥学科的最大作用,从而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玉米自交系郑1142的花粉在-196℃保存1~2年后,田间授粉于原自交系郑1142,获得的后代植株,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均属正常 The pollen of Zheng 1142 was preserved at -196
公倍数与公因数是小学数学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公倍数与公因数教学相对单调、枯燥,教师采取单纯的理论灌输、概念讲解以及做题演练等战术,这样的教学课堂通常沉闷不堪,特别是当繁琐、复杂又生涩的理论概念出现,无疑是对学生原本有限的思维能力的极大挑战,影响学生的听课热情及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的平铺直叙、直接深入主题的教学模式,通过兴趣引导、创新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情境引导,形象引导  以往的数学
会议
1992~1993年在辽宁省沈阳地区的不同生态条件下对5个大豆品种(系)的产量及产量性状进行了适应性分析,比较了几种大豆种生态适应性和稳定性评价参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果表明,方差分析法、
会议
课堂设疑提问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课堂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课堂提问设计科学、技巧高超,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促进学生的发展。一堂成功的设疑释疑课,能给教师带来无尽的教学趣味,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思考的快乐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善于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随机应变,灵活提问,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以为,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
会议
在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当前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仁者见者、智者见智,可谓风格各异。新课标更关注学生的“学”了,即学习方式、学习所得等;更关注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的养成和提升。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如何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更好地学习、收获、提升,以适应信息时代的节奏,适应信息时代的学习,是笔者在课堂教学设计和实践中一直思考的问题,也是摆在当前的任务。  感知和体验  感知是对信息技术知识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