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大多以传统教案为主,受父权制的影响,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性别角色和教师的性别歧视教育,对青年学生进行两性教育、树立性别意识造成了不利影响。为了解决中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学文本的解读,要自觉引进女性批评理论,致力于冲击以男性为中心所形成的价值观念,从而使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在两性教育中更具有效性。
【关键词】女性批评理论;中学语文;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女性主义”一词出现,意味着妇女解放,它由法国传到英美,五四时传到中国。作为文学批评方法的女性主义批评是伴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而诞生的,它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纠正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歧视,培养女性主义批评眼光,从而发现女性文学自身的艺术价值。有了女性批评理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传统分析,就将受到质疑,那些带有性别色彩的文学作品也有必要用新的眼光去重新评价。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女性批评的现状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育都存在着不自觉的性别歧视问题,下面笔者将从教材偏见、教师偏见和女性主义理论缺失这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现状进行一个探析。
(一)语文教材中篇目选择的性别偏见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性别色彩较重的文本,如《触龙说赵太后》《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祝福》《边城》《项链》《雷雨》《柳毅传》等。仔细斟酌这些作品,不禁发现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并且都是出自男性作家之手。《卫风·氓》
和《孔雀东南飞》是古典作品,里面的女主人公都是被侮辱、被抛弃、被损害的女性,他们都是在当时时代大环境下承受着来自男权社会的无情伤害,那弱弱的反抗也只能令人感到心痛和悲哀。《边城》中的翠翠渴望爱情的来临,但是性格的被动只能坐等爱情;《项链》中的马蒂尔德为了美麗和虚荣,因一条项链而毁掉了自己的一生;《雷雨》中的繁漪是封建社会男权文化下的牺牲品,她为了反抗,为了追求爱情不惜牺牲一切,与自己的继子乱伦,从而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坏人”。以上文本都是带有较重性别色彩的女性形象,都能看出父权制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残害和压抑,所以说,语文教材在篇目选择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偏见。
(二)教师教学中的性别偏见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相对弱势的学生群体间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由于中国几千年父权制男权社会的影响,男权文化观念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教师对其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着承接和传递。在解读性别意识较重的文本时,传统教学往往从男性中心的角度去审视和分析女性形象,用男权文化的标准去定义和评价女性形象。他们大多宣扬女性依附男性的陈腐观念,比如《祝福》中有关祥林嫂名字的那段,她卑微到没有名字,因为丈夫叫祥林,所以就被鲁镇人天经地义的叫祥林嫂。
教师对于女性大多从容貌、生理方面加以品评,不得不强调女性的柔弱、需要保护、需要怜悯。并且在男权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传宗接代,负责相夫教子。这就使很多本该有才华有能力的女性丧失了独立意识和竞争意识,埋没了自身的才能,从而放弃了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完善,本能地去依附父亲、丈夫。这种观念定会破灭她们对事业、爱情、自由的追求。如现今,我们需要女性意识的觉醒,需要大家树立男女平等观念,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去消除性别偏见。
(三)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
一般而言,中学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一般从阶级、历史、时代角度去切入,很少从女性角度去着眼。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除了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家庭环境、情感经历,还需要了解文本中的性别意识,这样对于两性关系和女性品德评价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于两性关系中较为落后的道德观我们要加以批评。例如:在传统课文教学中,对于那些被损害被凌辱后选择死亡的女性,还大加赞赏她们誓死捍卫她们的贞洁和尊严。这种陈腐的贞操观在如今这个社会难道还需赞同吗?面对如今的女学生,我们难道还要用这种观念对其进行引导吗?这种落后的道德观只能对学生正在形成的性别意识进行误导。教师一定要持女性批评理论去重新对含有性别色彩的文本重新加以审视和处理。
二、女性批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毋庸置疑,语文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要教学生学习语文相关的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对中学生进行现代女性意识培养,运用女性批评去分析文本,进行语文教学。
(一)教材编写要公平
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资源,如果不能掌握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教材编写上,男女作者、选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比例都要适宜,都要分配公平。为了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我们要编排更多类似于《木兰诗》《居里夫人》《我的老师》等文章,学习木兰的替父从军、忠孝两全,学习居里夫人的坚强、执着和奉献精神,学习沙利文老师循循善诱和学习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现今教材还需精心选择更多争取男女权利平等的文章。
(二)教师需树立平等的性别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虽然男权文化观念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但为了班上女性同胞的公平教育,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性别观念。在教学那些性别色彩较重的名篇时,从作者、读者、文本角度加以分析后,就算得出文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后,我们也需要给班上的女同胞传达出正能量,就算《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是两位可怜的弃妇形象,但是教师更需要强调的是她们在命运面前那微弱的抗争,就算这份反抗尤其无力,但是教师也是需要赞扬的,因为这是女性觉醒的开始,是教会班上女学生独立、顽强,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善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西蒙娜·波伏娃的著名格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的”。这正强调了男女两性发展的非生物因素,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性别色彩较浓的文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善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分析文章。就比如曹禺戏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繁漪。在传统语文教学上,教师对繁漪的解读多是从她性格扭曲,违背伦理道德,是一个可怕的矛盾式的人物去分析。但其实,我们需要对繁漪的出生背景\受教育程度等进行一个了解。从女性批评视角去对繁漪这个人物进行一个新的评论。
繁漪出生在封建王朝的末年,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这三个时期都在她的身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她有着旧式女人的阶级偏见,也有着新式女性的开阔眼界。所以她选择了作为洋学生留学归来的周朴园。但事与愿违,婚后她发现周朴园其实是一个极其伪善的封建统治的代表,她不甘心就此埋没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开始了自己的反抗。她在幻想的爱情破灭以后,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选择了她的继子周萍作为她爱情的对象。繁漪藐视一切社会禁锢,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她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敢于做出自己的决定,即使进入婚姻的围城后,仍敢于冲破纲常,大胆追求着自己新的爱情。而当她认清周萍同样如周朴园一样冷酷、伪善、自私时,她说出了这样的话:“一个女人,你记着,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这是一种大胆地反抗!这种行动显示出了繁漪的光芒,它把中国妇女几千年受压抑的精神痛苦一下子照亮了,成為中国那段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形象的典型。
在学习《雷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繁漪身上可贵的反抗精神和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褒贬需要自己去评判,我们要从各方面去对文本进行解读,不要一味进行褒奖,或者一味进行批判。繁漪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她对爱情有着期待有着追求,面对周朴园的虚伪以及对她的冷淡,他采取了疯狂的选择,对自己的既定命运进行了反抗。在教学时,我们要强调女性的敢爱敢恨,女性的勇敢,女性的反抗意识。
三、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引进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合理全方位的解读文本并推动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有利于竖立中学生现代女性意识。在我们解读文本时,我们要能够引导学生看到这些女性形象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来完善自己的性格。通过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唤醒学生心中的女性意识,形成正确的性别价值观,让两性教育更具有效性,也能更准确的了解文本内涵。
参考文献
[1] 伊夫林·凯勒.性别与科学:1990[J].国外社会学,1995(3).
[2]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三课《雷雨》.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女性批评理论;中学语文;教学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女性主义”一词出现,意味着妇女解放,它由法国传到英美,五四时传到中国。作为文学批评方法的女性主义批评是伴随着西方女性主义运动而诞生的,它呼唤女性意识的觉醒,纠正文学作品中的性别歧视,培养女性主义批评眼光,从而发现女性文学自身的艺术价值。有了女性批评理论,中学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传统分析,就将受到质疑,那些带有性别色彩的文学作品也有必要用新的眼光去重新评价。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女性批评的现状
一直以来,中学语文教育都存在着不自觉的性别歧视问题,下面笔者将从教材偏见、教师偏见和女性主义理论缺失这三个方面对目前的现状进行一个探析。
(一)语文教材中篇目选择的性别偏见
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性别色彩较重的文本,如《触龙说赵太后》《卫风·氓》《孔雀东南飞》《祝福》《边城》《项链》《雷雨》《柳毅传》等。仔细斟酌这些作品,不禁发现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性别歧视现象,并且都是出自男性作家之手。《卫风·氓》
和《孔雀东南飞》是古典作品,里面的女主人公都是被侮辱、被抛弃、被损害的女性,他们都是在当时时代大环境下承受着来自男权社会的无情伤害,那弱弱的反抗也只能令人感到心痛和悲哀。《边城》中的翠翠渴望爱情的来临,但是性格的被动只能坐等爱情;《项链》中的马蒂尔德为了美麗和虚荣,因一条项链而毁掉了自己的一生;《雷雨》中的繁漪是封建社会男权文化下的牺牲品,她为了反抗,为了追求爱情不惜牺牲一切,与自己的继子乱伦,从而变成了一个所谓的“坏人”。以上文本都是带有较重性别色彩的女性形象,都能看出父权制男权社会对女性的残害和压抑,所以说,语文教材在篇目选择上存在一定的性别偏见。
(二)教师教学中的性别偏见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在相对弱势的学生群体间具有绝对的话语权。由于中国几千年父权制男权社会的影响,男权文化观念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教师对其自觉或不自觉的进行着承接和传递。在解读性别意识较重的文本时,传统教学往往从男性中心的角度去审视和分析女性形象,用男权文化的标准去定义和评价女性形象。他们大多宣扬女性依附男性的陈腐观念,比如《祝福》中有关祥林嫂名字的那段,她卑微到没有名字,因为丈夫叫祥林,所以就被鲁镇人天经地义的叫祥林嫂。
教师对于女性大多从容貌、生理方面加以品评,不得不强调女性的柔弱、需要保护、需要怜悯。并且在男权观念的影响下,女性的主要功能就是负责传宗接代,负责相夫教子。这就使很多本该有才华有能力的女性丧失了独立意识和竞争意识,埋没了自身的才能,从而放弃了对自身价值的追求和完善,本能地去依附父亲、丈夫。这种观念定会破灭她们对事业、爱情、自由的追求。如现今,我们需要女性意识的觉醒,需要大家树立男女平等观念,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去消除性别偏见。
(三)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缺失
一般而言,中学语文教师在对文本进行解读时,一般从阶级、历史、时代角度去切入,很少从女性角度去着眼。一篇课文的主题思想,除了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家庭环境、情感经历,还需要了解文本中的性别意识,这样对于两性关系和女性品德评价才能更加准确的把握。对于两性关系中较为落后的道德观我们要加以批评。例如:在传统课文教学中,对于那些被损害被凌辱后选择死亡的女性,还大加赞赏她们誓死捍卫她们的贞洁和尊严。这种陈腐的贞操观在如今这个社会难道还需赞同吗?面对如今的女学生,我们难道还要用这种观念对其进行引导吗?这种落后的道德观只能对学生正在形成的性别意识进行误导。教师一定要持女性批评理论去重新对含有性别色彩的文本重新加以审视和处理。
二、女性批评理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启示
毋庸置疑,语文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要教学生学习语文相关的基础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是一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课程。其实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潜移默化地对中学生进行现代女性意识培养,运用女性批评去分析文本,进行语文教学。
(一)教材编写要公平
由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最主要资源,如果不能掌握全面而准确的信息,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发展和价值观的形成。在教材编写上,男女作者、选文中的男女主人公的比例都要适宜,都要分配公平。为了唤醒女性意识的觉醒,我们要编排更多类似于《木兰诗》《居里夫人》《我的老师》等文章,学习木兰的替父从军、忠孝两全,学习居里夫人的坚强、执着和奉献精神,学习沙利文老师循循善诱和学习海伦凯勒的自强不息。现今教材还需精心选择更多争取男女权利平等的文章。
(二)教师需树立平等的性别观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虽然男权文化观念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但为了班上女性同胞的公平教育,教师一定要端正自己的性别观念。在教学那些性别色彩较重的名篇时,从作者、读者、文本角度加以分析后,就算得出文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后,我们也需要给班上的女同胞传达出正能量,就算《卫风·氓》和《孔雀东南飞》中塑造的是两位可怜的弃妇形象,但是教师更需要强调的是她们在命运面前那微弱的抗争,就算这份反抗尤其无力,但是教师也是需要赞扬的,因为这是女性觉醒的开始,是教会班上女学生独立、顽强,追求爱情、追求自由的一种方式。
(三)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善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 西蒙娜·波伏娃的著名格言,“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的”。这正强调了男女两性发展的非生物因素,对女性主义批评理论的实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性别色彩较浓的文章中,教师和学生都要善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来分析文章。就比如曹禺戏剧《雷雨》中的女主人公——繁漪。在传统语文教学上,教师对繁漪的解读多是从她性格扭曲,违背伦理道德,是一个可怕的矛盾式的人物去分析。但其实,我们需要对繁漪的出生背景\受教育程度等进行一个了解。从女性批评视角去对繁漪这个人物进行一个新的评论。
繁漪出生在封建王朝的末年,经历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这三个时期都在她的身上打上了自己的印记。她有着旧式女人的阶级偏见,也有着新式女性的开阔眼界。所以她选择了作为洋学生留学归来的周朴园。但事与愿违,婚后她发现周朴园其实是一个极其伪善的封建统治的代表,她不甘心就此埋没自己的青春和生命,开始了自己的反抗。她在幻想的爱情破灭以后,冲破封建伦理道德的束缚,选择了她的继子周萍作为她爱情的对象。繁漪藐视一切社会禁锢,毫不掩饰自己的欲望,是一个敢爱敢恨的女性。她有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思想,敢于做出自己的决定,即使进入婚姻的围城后,仍敢于冲破纲常,大胆追求着自己新的爱情。而当她认清周萍同样如周朴园一样冷酷、伪善、自私时,她说出了这样的话:“一个女人,你记着,不能受两代人的欺侮。”这是一种大胆地反抗!这种行动显示出了繁漪的光芒,它把中国妇女几千年受压抑的精神痛苦一下子照亮了,成為中国那段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形象的典型。
在学习《雷雨》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繁漪身上可贵的反抗精神和对自由爱情的执着追求。褒贬需要自己去评判,我们要从各方面去对文本进行解读,不要一味进行褒奖,或者一味进行批判。繁漪是一个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她对爱情有着期待有着追求,面对周朴园的虚伪以及对她的冷淡,他采取了疯狂的选择,对自己的既定命运进行了反抗。在教学时,我们要强调女性的敢爱敢恨,女性的勇敢,女性的反抗意识。
三、结语
中学语文教学引进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它有利于合理全方位的解读文本并推动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中学生的性别意识和性别平等观念,有利于竖立中学生现代女性意识。在我们解读文本时,我们要能够引导学生看到这些女性形象身上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来完善自己的性格。通过这样的语文教学,能唤醒学生心中的女性意识,形成正确的性别价值观,让两性教育更具有效性,也能更准确的了解文本内涵。
参考文献
[1] 伊夫林·凯勒.性别与科学:1990[J].国外社会学,1995(3).
[2]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第一单元第三课《雷雨》.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