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高等教育处四级调研员陈雷:促进继教高质量发展的“北京模式”

来源 :在线学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1061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北京市教委的规范管理与积极探索下形成的继续教育“北京模式”,全面展现了北京高校继续教育在新时代的新发展,为全国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和实践方向。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办好继续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首都核心功能”的总体要求,以办好与“首善之区”相适应的高校继续教育为目标,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坚持稳中求进、内涵发展总基调,积极探索新途径,以规范管理促进质量提升,以开拓创新谋求发展动力,以资源辐射谋求品牌效应,推动了北京高校继续教育的稳步协调发展,形成了“北京模式”。北京市教委高等教育处四级调研员陈雷与本刊对话时表示,“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各种类型继续教育在不同的领域和方向统筹发展。高校也应牢记,‘没有规范就没有发展,质量是继续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北京继续教育整体优势日益凸显
  在线学习:目前北京市高校继续教育整体情况是怎样的?
  陈雷:《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提升全民受教育程度,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建成教育强国。”这为继续教育持续转型、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北京地区继续教育资源丰富,类型齐全。在全部111所高校中,共有86所开办了继续教育,其中有中央部委直属院校、市属院校,也有独立设置成人高校。目前,78所院校开办了学历继续教育,79所院校开办了非学历继续教育。从数量上看,北京已基本进入学历继续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的阶段,人民群众终身学习的意愿逐步得到满足,北京继续教育的整体优势日益凸显。
  但从更深层面看,继续教育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特别是非学历继续教育方面,“双一流”高校优势明显,在高端培训部分“一骑绝尘”;独立设置成人高校主要面向社区服务,教育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而其他一般高校,非学历培训起步较晚,且由于自身的学科专业特色不够突出,对外影响力不强,自我发展能力较弱。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受教育水平的逐步提高,未来,学历继续教育需求和非学历继续教育有趋于平衡并重的态势。
  “北京模式”的系统设计与创新
  在线学习:在北京市教委努力下,形成了颇具成果与特色的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模式”。请阐述下“北京模式”的总体设计与发展规划,以及当前取得的创新成果。
  陈雷:北京是“首善之区”,继续教育的“北京模式”应该是以“稳中求进”为核心,以规范管理谋求质量提升,以开拓创新谋求发展动力,以资源辐射谋求品牌效应。这些年,我们一直从四个方向推动继续教育发展。
  一是“稳字当头”,逐步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2004年,北京率先启动了对现代远程教育校外学习中心的检查评估;2012年,对函授站、业余教育的校外教学站进行梳理,并于2013年正式启动对这一类型站点的检查评估。两类检查评估的频率均是隔年一次,评估的形式从最开始的指标体系型,转到了负面清单型。另外,2010年正式发文确立了质量年报制度,同年状态数据平台完成创建,并投入使用。评估和质量年报是悬在办学主体头上的利剑,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帮助学校查找办学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同时提醒学校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不断提高警惕,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提高质量。
  二是“凝练优势”,不断强化学科专业。北京组建了“专业设置与管理专家工作组”,在完成专业备案的同时,对央属高校、市属高校、独立设置成人高校进行分类指导,调整掉了不少所谓的“热门”专业。同时,我们开展了北京高校继续教育特色专业的遴选与建设工作,2019年共遴选出47所高校的74个特色专业,每个专业支持专项经费10万元进行建设。遴选的专业虽不多,但都是各个学校最具优势特色、北京急需,且社会认可度高的专业;支持的经费也有限,关键是对学校和相关专业起到引领和激励作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举措引导学校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同时结合自身优势,主动服务国家及首都战略和需求,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层次、不同方向上办出特色,服务首都发展,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以人为本”,激发继续教育人的活力。在继续教育领域,如何调动任课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尤为重要。在教师方面,为继续教育教师提供了申报“教学名师奖”的机会,2016年起在名师奖评选中单设继续教育组,目前已有33名继续教育教师获得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2019年遴选出了64所高校的100个北京高校继续教育高水平教学团队,每个团队支持专项经费10万元进行建设。在学生方面,开办继续教育大学生学科竞赛。最近又启动了北京高校学历继续教育优秀毕业论文的评选,2019年遴选出32所高校的62篇优秀论文、2020年遴选出37所高校的72篇优秀论文。在教学管理人员方面,自2013年起连续7年与清华大学合作开展“北京高校继续教育教学管理骨干研修”项目,每年对50名左右继续教育骨干管理人员进行为期半年的培训。这个项目不仅为学员提供了集中授课、分组讨论、小组活动、京外调研等学习活动,而且为继续教育管理人员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广受学员好评。以上三方面工作,真正激发了北京继教人的活力。
  四是“抢占信机”,持续推进信息化与教学深度融合。2017年以来,北京持续推出 “高校信息化服务平台和在线资源开发建設项目”,引导高校一方面推进继续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提升信息化管理服务水平,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对数字化资源的投入与建设,深入推进信息化与教学的深度融合。相比其他类型教育,由于继续教育受众人群的年龄特征和学习特点,更加适合碎片化、随时随地可学习的数字化资源。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未来继续教育多种形式融合发展的趋势,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研究、运用、推广信息化与继续教育的融合,发挥继续教育教学形式灵活、资源丰富的特点,更好地为学生和广大市民服务。   在线学习:2021年的工作重点是什么?有哪些创新?
  陈雷:北京继续教育发展需要稳中求进,我们的工作开展也是如此。2021年,我们将继续在探索中求发展,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实现稳健发展中有新突破。一是按照教育部要求,继续做好拟招生专业备案工作,在往年工作的基础上,对京外高校在京设立的现代远程教育学习中心、函授站及其开设的专业进行梳理。二是对质量年报进行改版,提高质量年报使用效益。三是推出新项目,进一步调动继续教育教师、管理人员、学生投入教学、管理、学习的积极性。2021年,原来仅面向全日制本科的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优秀教学管理人员等项目,将继续教育纳入进来;2021年,全日制本科的北京高校大学生文创设计竞赛将率先向继续教育开放,并单独设组。四是更加注重继续教育正能量的宣传导向。五是启动对学历继续教育学费标准和办学成本的调研,探索继续教育学费标准随收入水平及市民承受能力动态调整机制。
  瞄准市场需求 将教育当成服务来做
  在线学习:在您看来,“北京模式”对全国各个地区高校继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发展将起到怎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北京模式”未来的长效机制是怎样的?
  陈雷:“北京模式”只不过是对北京继续教育多年来工作的总结,这里面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因此,北京的方法未必全部适用于其他地区,但一些理念和具体方案值得借鉴。不可否认的是,我们的发展建设还远没有呈现出长效机制,北京继续教育的潜力远没有被完全激发出来,但是我们对未来是有信心的,提高自身水平,瞄准市场需求,将教育当成服务来做,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这将是北京继续教育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线学习:北京市教委是全国第一个开展高校继续教育质量年报、第一个制定远程教育评估标准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您对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有怎样的理解?
  陈雷:高校继续教育是开展终身教育的主要载体之一,面向的受众对象涵盖了各个年龄段,输出的服务内容也覆盖了学习、工作、生活各个方面。我对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首先,要立德树人,有比较明确统一的培养标准,学校不是为挣钱、学生不是为拿文凭,而是培养出大批合格的应用型人才,教学质量得到社会的认可;其次,要在供给侧提供更加丰富的“产品”,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需求,满足人民提升学历层次、提高职业技能、个人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需求;最后,提供的学习资源要更加优质,形式更加多样,满足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
  在线学习:在现有发展状况下,高校继续教育还需在哪些方面努力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陈雷:首先,要進一步明确办学定位,规范办学。没有起码的规范,也就没有质量提升和持续发展可言。
  其次,要进一步对接挖掘地区、行业、企业的需求,提供紧跟时代、紧跟实际发展需求的“产品”。有些高校认为向非学历继续教育转型很困难,除体制机制等原因外,还包括很难打开“市场”。有位企业负责人说,最容易打动企业的继续教育产品,就是能够破解企业需求“痛点”的产品。我认为讲得很有道理。
  第三, 要进一步激活教师、管理人员和学生三要素,例如为教师和管理人员职称职务晋升提供一些渠道和空间,让他们在工作岗位上看到更多希望,更有前景、更有归属感,从而激活高校继续教育的内生动力,形成良性循环。
  在线学习:目前,北京高校继续教育实现了新发展。但按照党的十九大“办好继续教育”的精神和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您认为,还有哪些问题要解决?对高校继续教育未来发展又有哪些建议?
  陈雷:当前,北京高校继续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了新发展,治理体系建设与治理能力提升也取得阶段性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提高政治站位、落实办学定位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仍是当前继续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二是进一步完善高校继续教育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仍是高校继续教育面临的新课题;三是仍需进一步深度挖掘继续教育的优势与潜力;四是需要大力加强高校继续教育的正向宣传和舆情引导;五是学历继续教育的收费标准需要调整提高。其中最后两项也就是刚提到的今年的创新工作重点。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研究与创新水平总体良好,在研究与创新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为高校继续教育未来的转型与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指导与参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研究和创新成果应进一步应用到高校继续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一线中,使之落地;二是应进一步鼓励工作在高校继续教育的一线教师和管理人员参与到研究与创新工作中。
  同时,对高校继续教育未来发展,我也有两点建议: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各种类型继续教育在不同的领域和方向统筹发展;与此同时,高校也应牢记“没有规范就没有发展,质量是继续教育发展的生命线”。
其他文献
《中国青年报》刊载樊未晨文章  KPI本是企业绩效管理的指标,其最大的特点就是能量化、能考核。这些年,在就业、竞争等压力作用下,整个社会的压力在增加。而这种压力被校外培训机构巧妙地利用了,再叠加上家长对孩子的高期待,于是,家长的焦虑成了这些商业化运作的校外培训机构完成自身KPI的卖点。教育完全“KPI化”了:孩子的好坏用分数来衡量、老师优秀与否用孩子的成绩来衡量、学校的优劣用升学率来衡量……而这些
期刊
如何推动我国高校继续教育规范化、高质量发展,进而赢得公众的信任?高校继续教育如何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学历继续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能否既协调又衔接?如何激发高校继续教育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的活力……这些问题一直让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继续教育学院困惑不已。  本刊了解到,北京市教委的发展思路和实践探索,为上述困局找到了破题之路。近年来,北京市教委一直从四个方面推动继续教育发展,“北京模式”有着完
期刊
《经济日报》刊载佘颖文章  近期,監管部门密集出拳,对学而思、跟谁学、新东方、作业帮、猿辅导等校外培训机构的处罚出台后,网民们纷纷点赞。但必须要说,处罚还没有从根源上解决家长的焦虑,没有打到校外培训机构的“七寸”。谁会仅仅因为辅导机构打八折而给孩子报培训班?恐怕没有。家长们最头疼的其实还不是价格乱象和虚假宣传,相反,哪怕明知某些培训机构违反政策红线提前收费、销售超大课时包,家长们还是把动辄上万元的
期刊
专业建设是新时期深化高校继续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如何以专业建设为抓手,实现可持续发展,特色专业建设已成为高校继续教育生存的重要基础和发展方向。同时要着眼于高校继续教育甚至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全局,整体推进平台建设和生态体系建设。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基本职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最终体现在高校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高质量人才,而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本落脚点,因此,特色专业建设成为高校生存的重要基础
期刊
教学团队建设必须由单兵作战的教学群体向团队作战的合作模式转变,使其协作互补,发挥群体作用,达到1+1>2的效果。  在高校继续教育高质量发展“北京模式”中,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业余大学的“校企一体化育人实践团队”“应用英语专业教学团队”成功入选北京市教委推动的“三一”项目遴选。  “教学团队建设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工程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北京市东城区职工业余大学副校长田小梅
期刊
构建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实施教学运行过程管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前提和基础。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标志着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工作从实践摸索进入到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新阶段。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试点20余年来,始终坚持网络教育“规模、质量与效益的协调发展与统一”,不断加强供给侧改革,聚焦内涵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以规范管理为基础、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网络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北师大继续
期刊
“这是个不断变化、快速发展的时代,高校继续教育不能因循守旧,要跟随国家战略和学校发展方向修正定位,做到至少要与时代同步,甚至超前谋划。”华北电力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子杰认为,需要创新的思路和模式,在别人没想到时就想到,在别人想到时就做到。以这样的理念发展,继续教育才有生命力和活力。  当前,我国正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努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并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深层次融入全球
期刊
通辽职业学院把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作为首要责任,坚定实施一手抓学历教育、一手抓职业培训的“双轮驱动”战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水平、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2021年初春,一条喜讯传到了通辽职业学院:该院教学团队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师能力比赛二等奖。此项赛事是教育部唯一官方举办的职业院校教师国家级大赛。  这并不是通辽职业学院第一次获得国家级大奖,这所位于科尔沁大草原上的职业院校,曾获
期刊
致力于教育的公平化,是启点教育发展的第一步。紧接着,“学历教育+职业教育”,将会是启点教育发展的主流。打通“学历+技能人才”输出道路,把需求前置,培养企业所需要的职业技能型人才,这是启点教育未来3—5年要潜心深耕的事业。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教育培训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深圳市启点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却走出了一条逆“市”而上的道路,营收同比实现了高质量增长。如此漂亮的成绩单,是公司多
期刊
西南交通大學强化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构建了“四个融合、四个加强、四项保障和一个质量保障体系”的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作为一所轨道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校,如何培养一流的人才,高质量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交通强国”战略、支撑区域经济发展,是西南交通大学面临的挑战。基于此,西南交通大学教务处处长崔凯表示,学校全面推进以“学生成长和发展为中心”的专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