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困境与对策

来源 :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lonl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交流思想,英语课程涵盖了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但是,由于教学方式、应试要求、认知结构等原因,英语课程变成了读写为首,听说次之的模式。这样既违背了语言作用的本质;同时也使得英语成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哑巴英语”;这也是英语听力成为英语学习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的直接原因。本文把英语听力困境的原因抽丝剥茧并根据实际教学经验提出相应的策略,力图让听、说、读、写并驾齐驱。
  一、 英语听力的困境
  1. 语言障碍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语音、词汇、语法组合的整体。语音是英语听力中最大的语言障碍,首先,汉语和英语的发音差异较大,甚至有的音素在汉语中就不存在。例如,汉语中没有齿间音,而英语中的[θ]就是齿间音。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语音发音时已经是困难重重,更不要说在短短几分钟之内听清听力对话。
  词汇是英语学习最重要的部分,没有词汇,听力、阅读、写作都只能是纸上谈兵。词汇不仅是做听力的基础,更是关键所在。在听的过程中常常会听到模糊的词语,学生若是没有完备的单词量就无法将听到的单词和意义联系起来,从而无法对所听到的材料进行加工分析,最终会影响对听力的理解。
  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别属于不同的语系,所以在语法结构上也存在着许多差异。例如,“剧场内不准吸烟。”的英语是“Smoking is not allowed in the theatre.”。 汉语多为主动句,英语中则有较多的被动句。学生学习汉语已经十几年,其语法规则在大脑中已经根深蒂固并且在遇到英语时,原有的认知结构会同化英语的语法规则。想要在听力短短的几秒间完成英译汉,需要牢固的语法知识。
  2. 文化障碍
  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个民族的语言往往是民族文化形成和积淀的标志。《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高中英语课程的总目标是在英语学习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想要在听力上取得进步,还要了解本国以外的文化内容。下面是一段高考听力对话:
  M: The music and flowers are lovely!
  W: Yes, I hope the food is good, too.
  Q: 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 At a concert. B. At a flower shop. C. At a restaurant.
  正确答案是C, 许多学生会错选A、B为答案主要是因为听到了音乐和鲜花这两个单词。但是国外的餐厅通常是环境优美,富有趣味的、放松的地方。在听力对话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的知识就是在课程标准要求下出现的命题趋势。
  二、 走出听力困境的教学策略
  1. 课堂训练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单词听写向句子听写逐渐转变,锻炼听写能力。为了树立学生的信心,要选择合适的听力材料。选取材料和听写时,应该从易到难逐层深入,可以从短句到长句,再从句子到短文。学生在听写的过程中并不需要把每一个句子都写完整,但是一定要学会记录关键词。学生要抓句子的主要内容,利用字母缩写、数字符号、中文等熟悉的标记把长句化作短句,把短句化作浅显易懂的单词。
  在学生听写能力有提高的时候,可以转向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学生在听写句子和段落之后,用关键词和自己的话复述原文大概内容,既考察了学生对听力材料的宏观把握,又锻炼了学生对听力材料的理解、加工和分析的能力。
  2. 实战准备
  在发下试卷准备开考前,学生有一段时间可以看听力部分的试卷,此时学生要通过备选答案有依据地进行猜测判断。通常的提问都是围绕着五个“Wh”的,即事件(what)、 时间(when)、 地点(where)、 原因(why)、 选择(which)来进行的。如若遇到上面对话中的备选答案,那么提问必是地点;若是选项中出现具体时间,那么就是针对时间来提问,值得注意的是在听材料的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加减。日常的生活里,我们会在和别人对话的过程中不自觉地说出对方要说的话。若是在听力的过程中,我们假设自己是对话中的某个人物,身临其境到语境中,试图猜测对话下文内容,能够猜测到的内容越多那么答对题目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听力材料中常常有一些含有语义标记的关键词是值得注意的。比如,表示时间顺序的有: first, next, after, while, last, finally等;表示转折的有: but, although, though, however, yet等。这些词不仅是语义逻辑和段落结构的明显标记,而且还有提示答案的重要作用。例如一段听力对话材料的问题是Why is it always dark when Miss Fang comes back home from work? 在听力材料中有一句话至关重要,即She lives in the east of the city, but her school is in the west. 其中but一词既强调了转折的含义,又突出了方向相反的语义,即可轻松地选出正确答案She lives far away from her school. 这类关键词在各种语境中都是明显的提示信号,根据语义标记词分析段落的逻辑结构更容易判断出材料中考点的位置。
  三、 结语
  高中英语教学的中心虽然在读写方面的比重较多,但是听说方面的培养依然不能放弃,并且听力在高考英语中依然占有一席之地。听力学习的效率不高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通病,唯有教师们开良方,用好药,方能解病痛。
其他文献
没有谁能逃得过时代的影响,可总有一些人,总有一些话,带着时代潮流的方向、未来文明的曙光,轰然前来,照亮一方前路。那些在时代中、同时也引领时代的人,值得我们永远感恩;而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似乎是很多家长的想法,自己年轻时没有实现的理想要让下一代来实现。于是,模范、标兵、优秀……各种各样能在父母脸上贴金的荣誉诞生了。小朋友们则被
When Dad found Tippy-or rather,Tippy found Dad-it was a hot day in my southern Missouri hometown,in the summer of 1979. For most of his life,Dad had never cared
在经历了一学期的辛苦学习之后,暑假对于同学们来讲无疑是一段最佳的休养生息的时期。可是,在这么长的时间里,我们脱离了学校有规律的学习安排,如果不能科学地协调好自己学习
现在广泛使用的河南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课精品教材《英语》结合了新课程标准,同时体现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特点,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知识基础,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本人认为可以采取“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能力为中心”作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创作”精神为核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说过:所有的脑力工作都依赖于兴趣。对于学生来说,兴趣将会直接影响学习的效果。如果一个班有很多学生,一旦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都被激起,那么其他学生将会潜意识的受到影响而加入学习中。而学习兴趣的形成和加强与教师的鼓励和训练是分不开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该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创造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环境。  一、
“Kids,I’m going to tell you an incredible story,the story of how I met your mother...”当有一天,你的老爸准备坐下对你狂侃他和你老妈的恋爱史时,你的第一反应是什
My favorite sport is basketball. It’s very exciting. Playing basketball is also good for our health. We can grow taller if we play basketball often.Also it kee
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当我们为冠军高声喝彩的时候,有没有想到那些遭遇失利的运动员呢?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运动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如何训练运动员的心态去争取夺冠。但即使是最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逐步走进校园,多媒体教学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中。它新颖生动,感染力强,是一种颇具模拟性与启发性的教学手段。不但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