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情景短剧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会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veZ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2018年9月7日下午
  地点:南宁某大学附属医院
  人物:我,医护人员甲、乙、丙
  (我到医院看到门头牌匾有“卒中中心”字样后询问值班的医护人员)
  我:医生,上面那个叫什么“中心”的是怎样的一个治疗单位?是治疗什么的?
  医护甲:那个呀,不就是“卒(zú)中(zhōng)中心”吗!治疗“中风”的。
  我:治疗“中风”,那为什么你们读“卒(zú)中(zhōng)中心”不读“卒(zú)中(zhòng)中心”?
  医护乙:说“中风” 时“中”就读zhòng,和“卒”连起来就读“卒(zú)中(zhōng)”。
  我:那就奇怪了,明明是“中风”的意思,那就该读zhòng呀,为什么连起来却读zhōng?
  医护丙:那有什么奇怪的,我们都是这样读的哟!
  我:据我了解,“卒中”好像不读“zú
  zhōng”,而是要讀“cù zhòng”。“卒”同“猝”是相通的,是突然的意思,“卒中(cù zhòng)”就是突然中风的意思。“卒中中心”应该读“cù zhòng zhōng xīn”才对吧。
  医护甲:“卒中”(cù zhòng)?不知道……
  医护乙:没听说过,今天就是听你这样说。
  医护丙:好像不对吧……
  
   实景编剧:广西师范学院
其他文献
当下,深度学习已然成为教育界的热点话题。但是,如果没有教师的深度思考,深度学习或深度教学必然抵达不到它应有的深度,甚至可能成为教育界的热点泡沫,热闹一阵后又将烟消云散。  何為深度思考?可以理解为直达事物本质的思考;可以理解为由表及里,深入内核的思考;也可以理解为层层深入,去伪存真,把握事物规律的思考。  作为语文教师,深度思考的能力着重体现在对文本解读的能力。唯有教师对文本层层深入,去伪存真,直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如果教师能运用良好的教学方法,那么学生会在学习上更认真、更有效。为了顺应时代的步伐,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我们的教育也进行着改革,在教学方法上也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  一、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  低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强,对事物有新鲜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在识字教学中,改变了以前单一枯燥的识字方法,采取多种游戏方
《树之歌》是统编本教材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识字课。这首只有55个字的儿歌,出现了杨树、榕树、梧桐树、枫树等树名。如果教师对树名的概念不清,教学中就会出现知识性的错误。  “松柏”是一种树?  “松柏四季披绿装”,松柏是一种树吗?不是,是指松树和柏树。怎么区分呢?最明显的是叶片和果实:松树的叶子是针形的,叶尖有点扎人,像一枚细针。它们一簇簇的呈散射状分布在枝的四周。松树的果实也很有特点,椭圆形的
古典诗词是中国历史的璀璨精华。现全国推广使用的统编本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文篇章的数量。怎样的诗教方式,才能真正让学生爱上诗歌、学习诗歌呢?每一篇古诗都有它的独特密码,每一个学生都有各自的思维灵性,每一位教师都有他的教学风格,师者可以在其间寻找到一条最适合儿童发展的、教师驾驭的“最佳路径”,引领学生感受古诗词的丰富内容,体会作者的喜怒哀乐,进而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把诗的精神带到日常生活中,涵养气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提问策略,提出核心探究问题。  2.能抓住小说的环境、情节和人物,解决核心探究问题,理解战争灾难这一主题。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对比同主题作品, 发现“不一样”  1.回顾《桥》和《穷人》,我们知道了小说要通过情节、环境来读懂人物形象。(板书:情节、环境、人物)  2.《在柏林》是本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这是一篇和战争有关的小说。提起战争这个词,你会想到怎样的
张志公先生(1918~1997年),河北南皮人,是我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和语文教育家。他早年就读的是中央大学外语系,后转学,毕业于金陵大学外语系,精通的是外国文学和语文学。之后因为工作需要,开始涉足中国语文教育的研究,由此全身心投入其中。因其见解卓著、硕果累累而成为语文教育大家。但是他一直认为自己是“转行”的,以至常常谦虚地表明:“我本来不是学习和从事语文教学这一行的,换个说法,是个外行。二十几年前
一、查预习,把握学习起点  师:同学们,这节课武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第25课——《望月》。(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都预习了课文,说说预习中你都做了哪些事呢,交流交流。  生:我读了五遍课文。  生:我背诵了课文中描写月亮的诗歌,还查了没学过的几句诗是什么意思。  师:抓住了重点来预习,而且还查阅资料主动解决不懂的问题。很好!会预习。  生:我还查阅了其他一些写月亮的诗。  师:发现什么了?  生:
教学设计  群文议题:故事变形“技”  选文内容:《小红斗篷》《小红帽》《外婆的故事》《走出森林的小红帽》《小女孩与大野狼》  推荐阅读:《百变小红帽》《笨狼和小红帽》  教学目标:  1.统整阅读多个版本的小红帽,发现故事的异同。  2.集体建构故事的变形技巧:加人物、加场景、加物品、加情节等。  3.尝试运用故事变形的技巧改写故  事,简单分析故事变形的意义,初步建立读者意识。  教学重点: 
偏旁往往具有“举一形而统众形”的重要作用,识字教学中,掌握了某偏旁的形音义,就容易以简驭繁地学好该偏旁构成的许多字。比如掌握了偏旁左“阝”的构形是大土山上的台阶,由此表示大土山和台阶之意,就容易理解“阶、陛、除”等字指不同的台阶,“阳、阴、阿、险、阻、隧、陵、限、陶、隔”等字都与大山有关。再如,掌握了“麻”是表音部首(部首是偏旁之一),在构字中以其声母“m”提示读音,就容易理解“磨、摩、魔、糜、靡
统编本三年级下册教材中,有两处课后练习提示学生“抄写课文片段”。第一处在第一单元的第2课《燕子》,课后第三道题表述为:“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读一读,再抄写下来。”第二处在第三单元的第11课《赵州桥》,课后练习第一大题表述为:“朗读课文。抄写第3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因为第一处为自由选择内容,所以不将抄写内容在此呈现。第二处为指定内容,为了便于理解以及下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