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厌学成因及对策探析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zhongl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厌学已成为影响高等学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有学习需要的匮乏、学校或专业认同度较低、自我效能感下降、抱负水平不高等。采取相应对策克服大学生厌学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厌学;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戴汉冬(1989-),男,湖北黄冈人,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本科生;张相乐(1966-),男,河南淅川人,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副教授。(湖北 荊州 434023)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2-0125-0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适龄青年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然而,伴随高等院校办学规模扩张而来的是大学生厌学现象的日益突出。根据笔者在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调查,有17.5%的大学生缺乏学习的需要与动机,对学习有严重的回避或厌恶心理。鉴于此,探析当代大学生产生厌学的原因,以及寻求有助于大学生克服其厌学的策略,对于高等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
  1.身在教室,心行万千
  严肃认真、生动活泼的大学课堂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不和谐音符的干扰。尽管按时到课,认真听讲,专心学习的学生占多数,但是,迟到、早退、旷课等现象已司空见惯;课堂上,讲小话、玩手机、看杂书等现象屡见不鲜;打瞌睡、直发呆、“裸身”进教室、不动笔、没书翻的也大有人在。大学神圣的课堂常常被QQ的“嘟嘟声”所侵犯。真是身在教室,心游万里,有的学生一门课结业了,却道不出授课教师姓甚名谁
  2.情人湖畔,风花雪月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哪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大学生谈恋爱本无可厚非,然而,要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是求知识,长才智。可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知“大学何为、人生若何、学习何用”,纯粹是为了缓解心灵的空虚,打发寂寞与无聊,或者是为了补偿自己的“学习无能”,情人湖畔,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不雅的搂搂抱抱不仅发生在树荫下、草坪上及校园的各个隐蔽角落里,而且在教室、图书馆、公交车等校内外公共场所也频频上演。
  3.心有旁骛,荒废正业
  大学之于大学生当然意味着要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然而部分学生并没有树立正确的知识观、成才观。调查显示,40.7%的大学生认同“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赚钱”这一观点,以致忽略了学习之于学生的真正意义。他们从少数低学历人士的成功故事中产生错觉,盲目的认为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比理论知识的学习更为重要,却不知实际工作能力的提升也应当建立在相应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此外,从某些大学毕业生的入职工资低于农民工的收入等少数现象中产生误解,以为读书真的无用,错误地牺牲宝贵的学习时间专注于发营销传单、“练摊”等商业活动,乃至于把上课学习当副业,把各种各样的商业经营当主业。
  4.与世隔绝,宅中“为王”
  随着数字技术的深化发展,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越来越离不开数字化信息,越来越依赖于数字化信息。数字信息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同时,也在逐渐占据着人们的心灵。极具诱惑的视频、网络进级游戏在不断地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变成自己的俘虏,而功能强大的聊天工具又在千方百计地让一个个的大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校园周边日益繁荣的网吧已远远无法满足大学生的旺盛需求,寝室逐渐成为主战场。与世隔绝,宅在寝室里玩网络游戏、QQ农场等以满足自己虚拟需要的现象,正在大学生中拓展着自己的市场。
  二、大学生厌学的成因分析
  1.学习需要的匮乏
  从“炼狱”般的高中走进大学这座“象牙塔”,大学生们或感到“解放了”、“自由了”,或带着美好的希冀,憧憬着五彩缤纷的大学生活。大学本来是人生的一个崭新起点,是大学生规划自己七彩人生的开端,然而,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大学的生活学习茫然不适,既不能正确地认识自我,又没有自觉且客观地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涯。“脑体倒挂”,“知识贬值”等“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也造成了部分学生价值观的偏离。考试背笔记、考前划重点、考场夹带、“挂科”属正常的考试文化正腐蚀着神圣的大学教育,窒息着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刺激着大学生的内部心理组织系统,加剧着部分学生心理的不平衡,造成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地下降为次级需要并表现出越来越匮乏的态势。调查显示,39.5%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求逐渐下降,相反,诸如网游等诱惑在学生定力不足的情况下将逐渐地上升为优势需要而得到首先满足。[1]
  2.学校或专业认同度较低
  调查显示,仅有40.7%的大学生表示“我喜欢自己的专业”,这与我们想象中的数字表现出巨大的差别。一方面,部分学生由于高考成绩不理想等因素未能进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或感兴趣的专业,在怀抱遗憾的情况下进入了与高考分数“量身定做”的高校,学了因不太了解而盲目填报或被调剂的专业,由于无法认同自己所读的学校或所学的专业,很容易形成一种较为刻板的厌学心理,这在地方高校尤为突出。另一方面,部分专业就业前景比较黯淡,课程设置不甚合理,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相对保守与落后,这进一步加剧了部分学生对所在专业乃至学校的认同度的下滑。此外,缺乏对所在学校或专业足够的认同度会像传染病一样漫延,造成更多的学生生活在对学校或专业的否定之中,甚至生活在自我否定之中,不思进取,得过且过。
  3.自我效能感下降
  经过刻苦努力进入大学之后,由于大学学习生活与中学迥异,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学生的自信心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甚至出现了习得性无助。[2]调查显示,有41.1%的学生表示“我常常有莫名的无助和失败感”。之所以如此,一是大学校园里高手如云,竞争激烈,高中时学习成绩位居年级的前几名很可能成为大学班级里的倒数。这种情况会极大刺激部分心理承受能力不强的学生,他们也会因此有越来越强的失败感而无法树立起应有的自信。二是以教材为中心,以啃教材、背教材、考教材为原则的单一的教学模式,比较倾向于测试学生的短时记忆能力,很难反映出一个学生真实的学习水平和综合素质,必然造成部分学生对那些擅长于死记硬背型的学生望尘莫及,自叹弗如。三是考试舞弊现象已司空见惯,有27.5%的学生表示“我不反对大学生考试作弊”,通过舞弊自然可以避免“挂科”乃至重修,但也往往于不经意间使其考试成绩超越了那些平时勤奋好学的学生。这种“好学者不如作弊者”现象无疑是对好学者的沉重打击,一定程度上也会造成这些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下降。   4.抱负水平不高
  金融危机、社会转型、专业适应性不强、自身素质状况不高等因素造成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紧张。“十年寒窗”换来的却是“就业何其难”,社会现实不断冲击着大学生对未来的美好向往。60.4%的学生发出了“虽有远大的理想,但现实很残酷”的感慨。更令人烦恼的是,社会上充斥着许多的不公平。“有门路的靠着家庭背景和人脉关系而无所忧虑,成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无门路没有依靠的却不得不忧心忡忡,让那支撑自己多年来为之努力奋斗的目标和动力在这种无情的讽刺中逐渐消磨。”[3]社会大环境已成为“有靠山的不用努力,没靠山的努力无用”的巨大推手,使那些无理想、无目标或有理想、有目标者浑浑噩噩,碌碌无为。另外,中学时代那种“非常苦”的环境不仅没有锻造出部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相反,却使其愈发的惧怕学习这种“苦差事”。与此同时,“60分万岁,多1分浪费!”这种消极懈怠的思想也冲击着他们对学习可能拥有的原始敬畏之情,使其对学习的回避不再惆怅,对安逸的追求日益滋长,对目标与理想的放弃更加豪爽。
  三、克服大学生厌学的对策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大学生心目中,大学教师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兢兢业业,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大学生仍然具有向师性的特点,大学教师展现出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风范,必然使其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克服大学生的厌学,大学一定要抓好师德师风建设,大学教师一定要严于律己,高标准,严要求,一定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关爱学生,爱教乐教,积极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创造条件。不仅如此,大学教师还必须加强学习,千方百计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来扩充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钻研教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大学者,乃大师之谓也。高山仰止,景形行止。有令人崇拜、师德高尚的大学教师的悉心指导,大学生对学习还何厌之有?
  2.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当前,高等学校在教育教学改革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也取得了相应的成绩。不过,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应该一如既往,与时俱进,常抓不懈。科学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秩序是为学生创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学习和竞争氛围的基本条件,完善的课程体系和良好的教学内容及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严格考试纪律,完善评价体系,优化学习资源配置和人才培养制度;还要因材施教,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增强专业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促进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的高度融合,做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学会学习。[4]进而使其拥有更大的动力和兴趣来进行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习。
  3.注重大学精神建设,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在大学生的心目中,大学是一块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净土,大学是一座求学、求真、求实以及学习做人做事的神圣殿堂。因而,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时代继续维持这块学术净土的宁静以及这个神圣殿堂的庄严是值得所有人去为之思考和努力的。和谐的校园氛围以及精湛的学术精神能够促进校园内部的高度融合,实现“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这一大学办学宗旨。所以,我们需要在已有的校园文化背景的基础上,不断地减少大学校园内诸如商业化和功利化之类的少数不良现象,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扬创新精神、独立精神和批判精神,认真开展生动活波、丰富多彩、积极健康的校园文体活动,积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适时疏导学生的心理障碍,陶冶學生的思想情操,引领学生融入大学的和谐氛围之中,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
  4.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
  理想和目标就如同我们人生旅途中的一盏指路灯,在引领着我们前进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前方充满着无比的希冀。当前紧张的就业形势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大学生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加之,对自己的专业导向和日后所要从事的职业不甚了解,部分学生对自己的未来迷茫不定。加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促进大学生对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拥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并构建起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自身未来发展的目标,从而激发其对学习的热情和未来的希望,缩小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心理落差,缓解其对学习的焦虑和厌恶情绪,促进其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33-58.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7:210-233.
  [3]刘佳卓.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研究,2011,(4).
  [4]吴晶晶.大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高教研究,2011,(8).
  (责任编辑:孙晴)
其他文献
摘要:湖北省电力公司管理培训中心即原华中电网公司培训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在“三集五大”体制改革中成建制划转到省公司的单位之一。中心在省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和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紧密结合管理培训工作实际,精心组织,统筹兼顾,整体推进,认真落实创先争优活动实施方案,取得了明显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2010年中心党委被湖北省国资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华中电网公司2010年度最佳文明单
期刊
摘要: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殊性给师德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角色相应地发生了变化。结合北京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和管理实践,对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的师德修养内涵进行了重新建构,认为热爱学生、服务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是构成其内涵的基本元素,在此基础上,从科研、准入制度、分类管理和指导以及教师评议等角度对师德建设提出了策略性建议。  关键词: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师德修养;基本元素
期刊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技术人才已成为职业学校的一致目标。对于技能型人才培养来说,实训基地是一个职业学校的灵魂所在。建设好一个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适合地方人才需求的实训基地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电线电缆制造;实训基地;建设  作者简介:王国俊(1973-),男,江苏高邮人,高邮市菱塘民族中等专业学校,中学一级。(江苏 高邮 225652)  中图分类号:G7
期刊
摘要:研究和分析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是培养和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前提和基础,同时,它对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为例,调查了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现状,经调查发现大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但是他们运用法律的能力和法律心理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同时,学生对学校的法制教育现状不甚满意,切盼进行一定程度的法制教育改革,以此来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大学生
期刊
摘要:普通高校的专升本教育为大批专科生、高职生实现本科再教育的梦想提供了平台。但由于专升本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使其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这给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研究和探索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方式方法,将有助于专升本学生的成长成才。  关键词:专升本;思想政治工作;高等教育  作者简介:赵明利(1975-),女,河南温县人,河南理工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讲师;程军(1976-),女,辽宁辽阳
期刊
摘要:基于对南京林业大学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获得了大学生思想动态及文化素质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对当代大学生政治态度、理想信念、價值取向、行为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议,期望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素质  作者简介:高健(1982-),男,江苏南京人,南京林业大学团委副书记,助理研究员。(江苏 南
期刊
摘要:超高压电网规模加速发展的今天,内蒙古超高压供电局提出了“运检一体化”模式,对员工的综合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无人值班电站、集控变电站的趋势化发展环境下,对于工作人员的知识架构有更高的要求,需要掌握更深层次的专业知识,需要进一步熟悉各种电气二次回路图。对员工的二次回路图的培训工作中,寻求更高效的培训手段。提出了电气回路图动态演示培训方法,并以Flash软件为平台,开发完成了变电站典型电气回路图
期刊
摘要:独立学院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迫切要求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和创新精神。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独立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创新实验室的建设思路和管理模式,并具体阐述了从基础功能实现,到实践竞赛,再到学术、科研成果的提升整个过程中取得的成效以及有待提升之处;同时阐明了创新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  关键词:独立学院;应用型人才;创
期刊
摘要:由于高考采用文、理分科考试,导致教学知识片面化、学生思维模式化。文科生是我国未来社会事物和文化活动的组织者及管理者,因而提高文科生综合素质尤为重要。从完善教学资源、研究教学形式和培养文科生综合素质等方面介绍了北京工商大学开设的大学物理演示实验课程。  关键词:文科;大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软件  作者简介:胡蓉(1978-),女,湖南长沙人,北京工商大学理学院,讲师。(北京 100141) 
期刊
摘要: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对电磁场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进行研究并就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几种改革性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内容。以解决实际教学中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学生的学习主动意识和创新性的培养、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统一等问题。  关键词:电磁场理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张平娟(1981-),女,安徽怀远人,安徽科技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讲师。(安徽 蚌埠 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