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困难者”(57分)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pp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板二】
  剥皮式——也称层进式,像一层一层地剥掉笋壳,最后露出笋心,从不同的角度,层层递进地剖析。这是一种层层剥皮的掏心战法。剥皮式中,后边的论证是在前边论证的基础上进行的,前后之间是逐层推进的关系。
  其基本模式是:开头(或故事,或引用,或开门见山交代总论点)→分论点1(剖现象或是什么)、分论点2(析影响或为什么)、分论点3(怎么样)→结尾(总结概括,提出希望)。
  剥皮式结构中各个层次之间的前后顺序有内在的紧密联系,不能随意变动。这种布局的好处能反映出考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近日,尿毒症患者王浩用募捐款买车一事引发人们争论。有人说是骗捐,有人赞其自强。事实究竟是怎样的,还须留待事后检验。
  王浩的募捐是在网上的众筹平台进行的,符合相关法律对此类求助行为的规定,并不违规犯法,捐助者也是从网上了解王浩的情况后自愿行善,那么,这样一件弘扬正能量的好事,为何引发争论?究其根本,是社会对受助者的调查和对捐款用途的监察出了问题。未公开经济情况的王浩募捐后买车,募捐的钱是直接用来治病救人,还是用来买车赚钱间接治病?若是用钱买车,他在治病的同时,也享有了这辆车的使用权,所以无法排除他用这笔钱炫富、攀比或是享乐的嫌疑。从职业“乞讨者”的出现到“扶不扶”的社会问题,再到贪官腐败受贿的盛行,都暴露出社会公开度不足与监察体制不健全的问题。
  社会慈善制度的不完善给捐助者行好事画上了问号,社会监察体制的缺乏使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不公开与不透明的行政方式让“苍蝇”和“老虎”在人民头上肆意妄为……这些社会问题一次又一次地刺痛人们的心,让好人在行善门前徘徊,让为非作恶者戴上胜利的光环,正义的使者被伤害,公平的天平被打破,引发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危机。王浩的募捐究竟是“行骗”还是“自强”?倒地求救的老人是“扶”还是“不扶”?街头跪求的乞讨者是“可怜”还是“可恨”?善良的人们该何去何从?一个个问号在人们心中出现,却挥之不去。身旁的雾霾可以吹散,但心头的阴霾却难以消除。人们呐喊,为什么正不能胜邪?人们悲叹,“人间正道是沧桑”。
  社会中困难者的鱼目混珠让人们难以辨明真假,“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时代似乎变得邈远。为了保护自己,人们变得越来越警惕和谨慎,这个社会将变成一个巨大的冷库,容不下一丝温暖。然而,“人之初,性本善”,纵使人们的心已经被锤炼到强硬而不再被伤害,但只要有新的善良的生命出现,就会有鲜活跳动着的心脏要被扎得千疮百孔,最终硬化或是死去。到那时候,便不再是社会问题了,而成了问题社会。所以,该挽救了,“白衣天使”就是那些日渐完善的监察体制、慢慢透明的求助过程以及不斷改善的法律法规。它们让王浩的自强不再受到怀疑,让假困难者露出原形,让“人间正道是沧桑”的悲叹不再,取而代之的将是“人间自有真情在”的呼唤。
  但制度与规则对人们的约束并不能从根除病,真正要净化的还是人心呐!
  点评
  文章跳出“骗捐”与“自强”的窠臼,先提出真假困难者的问题。接着作者从分析原因、社会危害、呼唤真情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文章结尾,作者用简练而又富有哲理的语言对全文内容进行了概括,从而强化了文章的观点。
其他文献
人们常说:“得语文者得天下,得作文者得语文。” 可见,作文在高考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也常听到一些考生私下说:“作文题能猜中碰上就好了!”这一方面说明他们存有侥幸心理,同时又表现出他们心中存在一种莫名的紧张感。我看大可不必这样。在此,我想送给广大考生一句话:笑迎高考作文吧!  那么,如何去笑迎呢?  我以30多年的语文学科高考评卷经历建议广大考生从两个方面去努力:  首先,写作文要自信。  在跟踪
期刊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大家发现在新高考的背景下,高考作文题目已然悄悄变脸,出题导向越来越侧重思想引领意义,任务指令往往会涉及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这就意味着,新高考背景下的作文写作内容势必要与当今时代的国家发展、精神追求及价值取向相关联。这种关联要求我们在新高考背景下,作文的开头与结尾要有与以往作文不同的风格与特色。  先谈作文的开头。  文章的开头向来有“凤头”一说,指的是文章的开头要夺人眼球。在
期刊
2019年高考悄然临近。高考作文的备考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你可曾想过,高考作文如何规避失分雷区,从而让作文获得高分?  笔者结合高考阅卷和平时训练的实际,列举一些常见的失分点,提出破解的策略,助力作文备考,帮助各位同学提升解决临场问题水平。  审题不清,立意偏题  作文的审题立意环节,常被些同学忽视:不认真对待试题材料,抓不住材料核心人物、事件,不能概括出材料本质;立意与命题意图若即若离,甚至“不
期刊
还记得那句药品广告词吗?“药材好,药才好!”的确如此,没有可靠的、上等的药材,如何保证药的品质?将此句广告运用到高考作文的选材上,同样妙不可言。考场作文,如同药材一样,面临着选材的重要问题。选材三重境,助你越瓶颈。  选材第一重境——标准  不管是高考备考阶段,还是基础年级的训练阶段,有意识地训练选材思维,是写好高考作文必不可少的重要步骤。那么选材,应遵循什么样的标准呢?  一、基本标准——主题性
期刊
天阴冷了好长一阵子了,今天天空放晴,处处阳光!我站在阳光下,让阳光洒了满身,身上暖烘烘的,快乐从身上到心间荡漾开来。  难怪巴尔蒙特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是啊,阳光是希望,是温暖,是安慰,是爱!  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我觉得,正因生命有裂缝,阳光才照得进来。站在阳光下,我仿佛看见了坐在轮椅上冥思的史铁生。他在人生最绚烂的时候失去了双腿,可他并未在阴郁中沉沦,而是
期刊
一些考生作文时抓耳挠腮不知如何布局谋篇,重要原因就是心中没有作文样式,或者说没有“套路”。如果我们平日在这方面有所准备,那么在考场上就可以根据题目和自己手头掌握的材料,选择最佳结构模式,从而写出精彩文章。  “考试大纲”将作文文体分为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三种。  论述类文章,主体部分常见的两种结构方式  一、分论点并列式  如江苏高考优秀作文《读书可治“愚病”》,标题就是中心论点,作者将其分解为
期刊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富有文采的表达可让文章美质天成光彩焕发,平庸的表达则会让精致的内容也显得光彩暗淡。  在思清意明的基础上,高考作文的语言确实需要适当的淡妆或浓抹,以使其流光溢彩,明艳动人,获得老师们的青睐。高考作文发展等级要求的“有文采”,可分解为四个方面的要求: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下面就让我们从这四个角度一起来学习语言的建构之法!  一、精选词语,
期刊
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首次出现任务驱动型作文,2016年备考,全国各地便以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Ⅰ“小陈举报老陈”与新课标全国卷Ⅱ“最具风采人物”为模板训练了一年,结果2016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以漫画的形式考任务驱动型作文;2017年备考,全国各地继续以2015年与2016年的命题形式备考任务驱动型作文,结果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Ⅰ与新课标全国卷Ⅱ竟以“排列组合”式考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的开放性与灵
期刊
近几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总的来说是在出题时有意降低审题的难度,但在评分时并没有降低对审题的要求。如果学生在写作时偏题或跑题,基本上还是得不到满意的分数的。  对学生来说,高考作文的审题要求,就一个字:准!  一是对所给材料的把握要“准”,二是对所提出的要求把握要“准”。  高考作文立意方面的要求,主要的也就一个字:稳!  有时所给材料的含意很丰富,但考场作文一般要抓最主要的内容来立意,甚至可
期刊
高校新生录取工作开始后,陕西师范大学(下称“陕师大”)组织8位退休老教授义务用毛笔手写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充当“写手”的退休老教授中,年龄最大的已经80岁,年龄最小的也已经60岁。为此,网友赞其“笔端有真意”,并表示希望收藏陕师大的录取通知书。  一群年逾花甲的退休老教授,端端正正地坐在书案前,全神贯注于自己手头的工作:一笔一画地用蝇头小楷书写着新生的录取通知书。他们的严谨、笃定与超然,恰如炎炎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