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自尊、忠诚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19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印度作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小说《白老虎》中关于仆人巴尔拉姆杀害主人阿肖克的行為历来颇受争议,本文试图从巴尔拉姆的3个性格特点——欲望、自尊、忠诚入手,分析其杀人原因,还原一个真实的“白老虎”形象。
  【关键词】:欲望;自尊;忠诚
  印度小说家阿拉文德·阿迪加的处女座《白老虎》自从2008年获得布克奖后就受到了全世界读者的广泛关注。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印度企业家巴尔拉姆的个人奋斗史,但让人颇感震惊的是,巴尔拉姆的成功是伴随着谋杀和逃亡一起的,他残忍杀死自己主人阿肖克的做法成为评价这部小说优劣的一个重要分野,有人将这视作奴仆反抗地主的正义之举,将谋杀行为归咎于印度社会的黑暗,高度称赞这部小说揭露、批判的积极意义;也有人认为巴尔拉姆的反抗只是一种谋取颠覆以往主仆关系的个人行为,他的抗争“没能触动分毫印度社会的运行机制,只不过是继续强化着原有不公平的社会制度罢了。”①本文试图从欲望、自尊、忠诚3个角度来重新考察巴尔拉姆杀害主人阿肖克的动机,揭示出谋杀这一行为背后所潜藏的人性特点。
  欲望是充斥在整部小说当中的一个人性冲动。作为一个出身于印度黑暗之地,天生就带着“哈尔维(卖糖果的人)”的卑贱种姓,却又有着白老虎般的睿智、机警和城府的巴尔拉姆,他从小的欲望并非是发动一场革命,来消灭地主的压迫以及不公正的待遇,而是要颠覆已成为事实的主仆关系、吃人与被吃的关系。在他的生存体系里,富人和穷人、主人与仆人永远都会存在,不公和压迫是合理的常态。当他最终冲破仆人的“鸡笼”,他骄傲的说道:“我觉得那鸡笼需要我这样的人去冲破它,也需要阿肖克先生这样的主人——尽管他有数不清的美德,却不是个称职的主人——被清除掉,再由我这种杰出的仆人去代替他们。”②所以巴尔拉姆杀掉阿肖克的目的之一就是想取而代之,但紧接着又出现一个问题,如果是想摆脱仆人身份去做主人,那为何不去杀死一个更像主人、更冷酷无情、更残忍的猫鼬呢?在小说中,我们可以发现,阿肖克和巴尔拉姆的关系并非是严格意义的主仆关系,在许多场合、情境中,主仆关系已经发生了易位,比如当阿肖克第一次来到仆人的房间,巴尔拉姆“看着他看过的东西,闻着他闻过的气味,敲着他敲过的床”,“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和主人融为一体了”②;在巴尔拉姆开着车载着阿肖克夫妇和猫鼬前往德里的途中,阿肖克主动要求与巴尔拉姆换座位,在这一过程中,主人身上的香水味扑到了仆人身上,而仆人的汗臭味也擦到主人的脸上,“现在主人成了司机,而仆人成了乘客。”②而巴尔拉姆与猫鼬才是真正的主仆关系,猫鼬会以主人的口气命令巴尔拉姆,告诫他不该做什么,也会对他存有戒心。巴尔拉姆杀死的是阿肖克而不是猫鼬,原因就在于阿肖克远比猫鼬弱势,阿肖克曾在美国生活,接受过美国教育,身上带有西方文明的明显印记,他将仆人看作是自己的家人,给予关心与爱护,他与毫无秩序、充满黑暗的印度社会存在巨大隔阂。而猫鼬则是印度社会孕育出来的胎儿,他天生就带有地主的狡诈与残忍。所以谋杀这一行为背后所指向的是印度社会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作为弱者的阿肖克被杀、被淘汰是必然的。小说中的一个细节也足以证明这一点,当猫鼬要从德里坐火车回丹巴德去时,猫鼬当着巴尔拉姆的面叮嘱弟弟阿肖克必须对司机严格管教,但阿肖克却说司机是从自己家乡出来的,为人老实,巴尔拉姆听到这样的对话非但不对主人阿肖克充满感激之情,反而是蔑视与嘲讽,他认为阿肖克“其实是这样的脆弱无助、孤立无援、胸无城府,而且丝毫没有流淌在地主血液里的那些本能来保护他。要是在拉克斯曼加尔,这种人就叫做待宰羔羊。”②
  老虎是万兽之王,它自视为最凶猛、最高贵的物种,作为“白老虎”的巴尔拉姆注定与其他仆人不同,巴尔拉姆从小深受父亲影响,他的父亲虽只是一个贫贱的人力车夫,但却在面对权贵时,从不会像其他仆人那样缩成一团,而是永远笔直的站着;每年雨季其他仆人都会去乞求地主给活儿干,他的父亲却选择了反抗。父亲的这种自尊性格遗传给了巴尔拉姆,他从小就希望成为村里维查那样穿着制服、受人尊敬的人;他跟阿肖克夫妇来到德里后,宁愿自己一个人住在爬满蟑螂的房间,也不愿意跟其他仆人住在一起忍受他们的讥笑;他去买来白色T恤、牙膏、皮鞋,将自己打扮成一个体面人,希望能跟阿肖克一样自由的进出商场。巴尔拉姆将自我尊严放在了首要位置,无法忍受他人对它的蔑视与践踏。所以当巴尔拉姆与阿肖克深入相处后,巴尔拉姆发现,看似文明、善良的阿肖克也拥有他地主父亲那样虚伪狡诈的本性。阿肖克会让巴尔拉姆替他妻子顶罪,会跟猫鼬一起谴责巴尔拉姆对路边乞丐的施舍,巴尔拉姆也逐渐从阿肖克主人的眼睛里看到了出乎他意料的情感——“怜悯”。“怜悯”本身就带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上帝视角,它将富与穷、好与差区隔开来。虽然阿肖克口头上宣称将仆人巴尔拉姆视作自己的家人,但当他在遭受妻子愤然离他而去之后,仆人巴尔拉姆作为他身边唯一的人细心照料安慰他,而当自己的哥哥猫鼬来后,他却说出了“我的身边现在终于有个实实在在的人了”②。阿肖克从根本上没有将巴尔拉姆当人看,他对巴尔拉姆的关心体贴就如同是出自主人对自家养的小猫小狗的感情。巴尔拉姆终于明白,“以为自己很了解阿肖克先生,但那只是任何一个仆人对主人的假想。”②像老虎一样,拥有强烈自尊心的巴尔拉姆势必无法忍受这种不平等、充满歧视的对待,反抗就成了他的必然选择。
  巴尔拉姆出生在印度北方的一个偏远农村,当地人将猴神哈努曼供奉起来,视作自己的信仰,而哈努曼是罗摩大神最忠实的仆人,选择猴神,原因就在于“他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以绝对的忠诚、热爱与奉献侍奉自己的主人。”②生活在这样一个文化环境中,巴尔拉姆从小就被教育要对自己的主人绝对的忠诚。当他遇到阿肖克后,他发现阿肖克不同于其他地主的高高在上,阿肖克对他十分客气,处处为他着想,这样,巴尔拉姆对主人阿肖克的忠诚态度更加坚定了。他的忠诚是发自内心的,他热爱自己的主人,他将主人的荣辱视作自己的荣辱。当他和主人来到德里后,他处处维护阿肖克的声誉与隐私,其他仆人向他介绍可帮主人买一些大麻、女人,可他断然拒绝,说阿肖克先生“他不是那种人”②;别人向他打听阿肖克离婚的事,他坚决不说,他“决不允许任何人侵犯阿肖克先生的隐私”②。甚至其他仆人都认为像巴尔拉姆这样“到死都对主人忠心耿耿的仆人现在已经找不到了”②。而且巴尔拉姆也希望能够一直得到主人的关心,希望   (下转第页)
  (上接第页)
  主人光辉美好的形象能够一直保持下去,可是当阿肖克的妻子平姬夫人离他而去之后,阿肖克在德里逐渐走向了堕落,而作为对阿肖克无比忠诚、无比热爱的巴尔拉姆在看到这一切后感到十分着急和痛恨。当阿肖克与受贿官员一起去找妓女时,巴尔拉姆开着车等在门外,随着时间的流逝,他越发焦虑,他“揍了那小食人怪玩具一拳,然后开始啃咬方向盘”②,他不停地希望阿肖克会跑出来向他承认错误;当阿肖克的肚子在天天沉湎于酒色后发胖长大,巴尔拉姆感觉到“他这些天真正令人厌恶”②。巴尔拉姆对主人阿肖克的忠诚与热爱是趋于极端的,而任何感情一旦走向极端就极易滑向与之相反的另一个极端,由于阿肖克的堕落,主人以前的那些美好形象瞬间崩塌,阿肖克也不再以家人般的口吻来关心巴尔拉姆,此时巴尔拉姆对主人的那种极端的忠诚、极端的爱滑向了极端的恨,他逐渐憎恨起了阿肖克,他在杀害阿肖克时谎称汽车出现了故障,而且说是自从那晚开车到T字大招牌的饭店起,这车就一直毛病不斷,而那家饭店正是阿肖克堕落的标志,他在那里第一次陪着官员与妓女作乐。
  欲望、自尊、忠诚是巴尔拉姆最为显著的3个性格特征,也是构成他最终杀死阿肖克的主要动因。随着主人阿肖克的死,作为仆人的巴尔拉姆终于当上了主人,但这3个性格特征并未随之消减,依然长存于他的身体里、思想中。欲望有了新的内涵,成为企业家的巴尔拉姆希望能有一个自己的孩子,将自己白老虎的精神传承下去;根深蒂固的仆人思维依然困扰着他的自尊,他会很自然的用最亲密的口气去求人办事;对阿肖克的怀恋与追忆一直在持续,在遇到问题时他会问自己“阿肖克先生会怎么做?”②在受贿给警察时他会想念阿肖克先生的抱怨。所以杀人的这一行为并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所有问题,巴尔拉姆的“个人奋斗史”虽没给黑暗的印度社会带来光明,但他所产生的那点微光还是穿透了黑暗的裂缝让我们看见了希望。
  注释:
  ① 陈晓宇:《浅议<白老虎>中的启蒙叙事》,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年第11期。
  ②[印]阿拉文德·阿迪加:《白老虎》,路文旦、仲文明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参考文献:
  [1](印)阿拉文德·阿迪加.白老虎.路文旦、仲文明译[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
  [2]黄金龙.暴力与身份验证:《白老虎》的庶民之思[J].黑河学刊,2015,(09).
  [3]陆赟.印度的旧病新痛——评阿拉文德·阿迪加的两部新作[J].外国文学动态,2012,(02).
  [4]陈晓宇.浅议《白老虎》中的启蒙叙事[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11).
其他文献
【摘要】:散文是激发情感的媒介,而情感是美感的本质。朱光潜曾说“翻译绕不开美学”,散文的翻译尤其如此。约瑟夫·艾迪生的《旁观者自述》是一篇的自传性质的记人叙事散文,表达了作者愿以“一得之愚”倾其所知,以飨世人、报效国家的思想情感。本文从语言结构美、情感意蕴美和风格美三个方面对刘炳善先生翻译的《旁观者自述》进行了评析。  【关键词】:美学;翻译批评;《旁观者自述》中译  《旁观者自述》是一篇自传性质
期刊
【摘要】:1902年梁启超先生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提出了小说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文章,引起了当时文学界巨大的反响。本文以《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为基础,探讨文中所体现出的梁启超先生关于小说的见解。  【关键词】:梁启超;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小说观  1902年,梁启超先生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引起了文学界的巨大反响,此文被视为近代“小说界革命”的重要理论,在文
期刊
【摘要】: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是一个敏感心细、多愁善感的柔弱女子,也时常表现出尖酸刻薄、素喜猜忌,复杂多变的情绪。幼年丧母、少年丧父让寄居贾府的黛玉变得十分敏感,体弱多病和睡眠不足让她抑郁非常,在对待与宝玉的爱情的时候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不自信和焦虑,而贾母和宝玉对黛玉的纵容则放大了她的情绪问题。  【关键词】:林黛玉;红楼梦;情绪障碍;抑郁  小说《红楼梦》中,林黛玉的多愁善感、哭哭啼啼、尖酸
期刊
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的歌舞片风靡一时,成为具有商业价值的类型片之一。当时,美国的电影审查制度十分严格,歌舞片避开了“暴力”、“色情”,以歌舞作为迎合观众欣赏品味的商业元素,取得了成功。好莱坞的歌舞片对中国电影的影响是巨大的。电影观众受到歌舞文化的影响,迷恋上了“舞厅”,导致城市文化生活的转变;与此同时,电影创作者们也注意到了“音乐”为影片带来的魅力和商业价值。  一、中国早期歌舞片的商业性  
期刊
童年的人  在丰收的田野里滑翔  稻穗在欢笑中慈祥  于是人们忘记了  那些贪慕的繁华  所谓的快乐  是赤脚在田间的嬉闹  是吹着风慢慢睡着  风中飘满了谷草的味道  我想  写封信告诉妳  天是什么样子的蓝  云朵也很白很漂亮  再蘸一蘸这稻香  穿过城市的喧嚣  最后到你的身旁  我坐在窗边遥想  希望這封信可以掀起童年的边角  在那里我似乎看到了妳  并偷偷地把你藏进了心房
期刊
【摘要】:《追风筝的人》的作家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其作品的一部典型的青年成长小说,通过完整的普通阿富汗男孩的成长故事,经过复杂的故事叙述情节,构建了一条主人公心理救赎的线索以治疗病态的阿富汗社会和在极端宗教理念压抑下扭曲的人性。整个小说可以说是主人公阿米尔寻找人性回归和救赎的回忆录。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人性回归;救赎  【Abstract】: an Afghan American w
期刊
【摘要】: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目前是英文世界地位最高的中国文学翻译家,已经翻译了30多个中文作家的60多部作品,是有史以来翻译中文小说最多的翻译家。葛浩文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主要英文译者,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做出突出贡献。自此,有关葛浩文英译中国作品的研究文献近年来不断涌现出来。因此,对这类文献的研究和总结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海外传播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基于此,希
期刊
涨潮般的暖绿,  涌上不远的小岱;  梵高般的嫩黄,  长满屋前的红地。  顽皮的蒙蒙细雨,  润湿了山沟的青鱼。  接一滴叶角的晶莹诗意,  荡漾在阿婆盛溢岁月的笑靥里面。  草房锣锅土灶,  炊煙升起!
期刊
我在这儿静静坐着,眼睛透过镜头,咂摸这黑盒子里的世界。风软得像幼时地里的棉花,天蓝得像少时门前一片海。  镜头里边,蓝色和蓝色的温度不一样,绿色和绿色的气质不相同。  我喜欢摄影,喜欢镜头里岁月的浮光掠影。  刚退休时的一天,早上五点,天刚刚鱼肚白,我就拎着相机,上了西湖边上的宝石山。  要平常,我可不敢摸着黑往山上爬,现在倒好,蹭蹭蹭上去了,心里头只想着怎么把日出拍得最好看。刚刚学摄影的时候,我
期刊
你若一株白蓮,  清幽芬芳;  我愿一尾红鲤,  绕你身旁。  倏尔不胜凉风娇羞,  是我鲤尾嫣红,  还是你丹唇逐笑?  清风拂去你惆怅,  娇花照水旋即弱柳扶风,  泪湿整个荷塘。  莲白闻景遂心殇,  低头问鲤,  汝可负心郎?  红鲤打挺溅波浪,  一生追你,傻姑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