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动手实践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来源 :科教新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la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8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39-02
  
  根据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知道学生在学习中与科学家一样,都是有发现能力的。况且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主动地对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才得以向环境学习,适应以至改造环境的。因此教学不能总是讲解式的,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该是假设式的,让学生亲自去操作,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操作情境,激发创新的兴趣
  学习最好的动机就是对所学的知识本身的兴趣,因此我们应增加所教内容的趣味,使学生有新发现的感觉,把必要说的东西转化为学生思维的形式,以启发学生对正在学习的东西的兴趣。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所以教学时,要放手让学生参与动手操作,通过摆、拼、剪、折、量、切、拆、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在操作中发现。
  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导入新课的过程,请小朋友从学具袋里拿出8根小棒,每人都用这8根小棒摆正方形,看一看可以摆几个正方形?[有些学生摆了2个正方形,8÷4=2(个),有些学生摆了一个大正方形8÷8=1(个)]。接着请你们用这8根小棒摆出一个一个分开的三角形,能不能摆?8根小棒能摆完吗?用8根小棒摆三角形,摆后有余下的[8÷3=2(个)余下2根]。学生在摆学具的过程中就发现了有余数的除法。
  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视觉、触觉、听觉等器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让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接受新的知识,学生通过操作,由没有剩余引出有剩余,初步建立了余数的概念。同时,使学生认识到“有余数的除法”来源于实际,学习“有余数除法”这一新知识,可以帮助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进一步调动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动手操作活动,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使学生面对数学问题,用自己的智慧去探求数学的奥秘。在学生积极参与的操作活动中,能够强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在感知的过程中,很快进入探求新知的学生状态。
  二、动手操作,激发学生创新灵感
  学生动手操作、实验能真正明白知识的实际意义,他们的思维是通过实践开始的。在帮助学生建立一些抽象概念时,引导学生探索新知,发现和掌握数学规律,能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学生的能力也得到培养和锻炼,使他们成为创造知识的主人。操作时,巧妙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时,动手促眼、脑、口的联动,大脑活动又能促进各种感官的积极活动。课堂教学要让每个学生在认知过程中通过手体验,激发创造灵感。实际操作是把知识物化的过程,对掌握知识有一定的效果和实际作用,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如教学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42-28,先由两位数减一位数42-8引入。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与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竖式书写与计算有很多相同之处,学生有尝试的条件,通过尝试计算得出两个不同得数,到底谁对?从而创设了问题情境,引起了新旧知识的矛盾,使学生产生解决矛盾的强烈愿望,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积极性。让全班学生动手在数位表下面摆出42根小棒。(4捆2根)从42根中去掉8根该怎么办?学生从整捆的小棒中打开一捆和2根小棒合起来是12根,从12根中去掉8根剩4根,再从剩下的三捆中去掉2捆还剩1捆。
  动手操作,为学生理解计算方法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其表象,促进了“物化”向“内化”的过渡。从十位上退“1”的含义及原因和从“十位退1,十位上就少了1“的道理,学生不易理解,且容易出错,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借助学生操作的表象,回忆摆小棒的有关过程,由拿小棒的方法类推出笔算时的方法和算理。充分运用表象作理解算法、算理的支柱和桥梁,揭示自然,学生易于理解,发现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而掌握多位数减多位数的计算法则。
  三、动手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小学生思维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而抽象思维需要有感性材料为基础,数学教学尤其如此。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创新思维因素,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探索、发现未知,学生中有通过自己的实践、比较和思索才能真正对所学的知识达到领悟、理解和掌握。
  在教学12-8时,怎样从12支铅笔里减去8呢?个位上的2不够减,怎么办?你能自己摆一摆想出办法吗?让全班学生自己用学具在课桌上摆一摆、算一算、互相讲一讲是怎样算的。设计了这样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课堂上认真地摆、算、说、出现了摆法不同,说法不同、思考不同,都发现了新知识个位不够减,用十位上的数减,这样同学们解决问题策略多种多样,选择适合自己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体会到操作、探索发现答案的乐趣,品尝了教学趣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在探究新知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操作者、实践者、讨论者、交流者和探究者;教师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要多留给学生探求知识的空间和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1、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主理解。
  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强调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2、发挥合作优势,让学生能创新,能动手实践。
  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组成学习小组可以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采用班级、小组、学生等多种合作形式结合,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加强组织引导,师生间的合作交流,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学习小组可以是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小组讨论时优先让那些不大发言的学生发表见解,并把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解决,达成共识,然后归纳整理,全班交流。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可以得到发挥,中等生可以得到锻炼,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思维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都可以得到发展。
  3、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质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对学生敢于提出的问题要及时鼓励,保护他们的创新意识,为他们走向创新铺路搭桥。要教给学生一些质疑的方法,比如在概念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这样想:这个概念讨论的对象是什么?有何背景?其来龙去脉如何?学习这个概念有什么意义?它们与过去学过的概念有什么联系?在计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算理和算法上质疑。有时学生质疑涉及面广,显得“多而杂”,这时要组织学生讨论:哪些问题问得好,哪些问题不着边际,不是教材的内容或重点,引导学生逐步由“多而杂”变得“少而精”。只要教师引导得法,学生就会有所发现,逐步学会质疑,学会创新。
  4、开展数学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
  数学中的许多有趣的规律和文化魅力,单纯的从数学课本中学生是很难领悟到的。培养小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可以结合教材内容,开展第二课堂,拓展书本知识。例如在线段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明确两点确定一条线段的基础上探究,再逐一增加点数,让学生找出线段的个数,启发学生发现其规律,线段的总数等于1+2+3+……+(n-1)(n是点的个数)。
  思维定势会严重地妨碍人们创造思维的发展,只有突破定势,才能活跃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操作能使学生从数的方面进行具体的思考后逐渐过渡到算理的方面进行思维,实现创新。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了探索新知的奥秘,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掌握的知识也就更牢固。在课堂教学中,合理采用操作手段,引导学生动手实践,长期坚持,不懈努力,就会提升素质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章标识码】D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42-02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案例的课的比重越来越大。我们知道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又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丰富的教学材料,借助事物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使学生
期刊
【摘要】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不太注重创造性才能的培养,留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太小,学生不敢发表不同的观点,没有学习的自主权。应给学生创造的氛围,激发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关键词】发散思维;非智力因素;能力  【Abstract】China's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do not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reati
期刊
【摘要】学法要求的提出要明确、具体。如预习作业书面化,以便督促检查、每单元结束后,要求学生编写单元知识提纲等,经过训练,使外来要求逐渐被学生接受并变成他们的自觉行动。总之,变教法研究为学法指导是教学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作为教师都应该在这方面作长期努力。  【关键词】生物学法;指导;能力;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0-056【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
期刊
【摘要】高质量的课堂要求教师既完成教学目标,又能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教师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自主探究中有所提高。  【关键词】中学生;数学课堂;学习兴趣;培养  【Abstract】High-quality classroom teaching, teachers are required to complete both objectives, but also for teachin
期刊
【摘要】体验使学习进入生命领域,因为有了经验,知识的学习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它已扩展到情感和人物领域,从而使学习过程不仅是知识增长过程,同时也是身心和和人格健全与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活动体验;反思;课型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26-02    一、课型简说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一)第
期刊
【摘要】在平时的高考体育训练中经常会遇到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开展体育训练是基层广大体育教练员经常遇到的现象,笔者结合多年的训练经验介绍几种简单易行训练方法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楼梯;体育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31-01     在平时的高考体育训练中经常会遇到雨雪、大风等恶劣天气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章标识码】C【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36-02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个性品质三个方面。小学语文课是一门基础学科,富有情感,极具个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开展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 
期刊
【摘要】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果,达到教学目的,必须在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上做好文章:加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学生的参与机会;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培养学生的参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培养;参与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章标识码】B【文章编号】1326-3587(2011)08-0025-01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而又非常重要的学科,教学内容中有许
期刊
【摘要】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就是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关键。教师要改变过去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思考和自学才是关键。  【关键词】开发;中学生;英语学习;潜能;兴趣  【Abstract】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learning potential is to ch
期刊
【摘要】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当中,单词教学则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目前小学英语单词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根据小学生的特点通过游戏来提高他们学习英语词汇的效率和兴趣。  【关键词】词汇教学;小学生;游戏;记忆  【Abstract】Vocabulary is one of the three elements of the language, the l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