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自尊、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的关系研究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hai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学生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不仅要承受社会变化带来的压力,而且自身急剧的生理变化,也加剧了内在的心理冲突,增加了产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其中“学习倦怠”现象就是一种常见的心理障碍,了解中学生的“学习倦怠”状况,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基础教育的教学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
  鉴于此,本文欲研究考察自尊、学习自我效能感与学习倦怠三者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否真的在自尊与学习倦怠之间起到了某种中介作用,换句话说,自尊在影响学习倦怠的过程中是否真受到了学习自我效能感变量的影响。
  本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从两所普通城镇中学抽取320人进行调查,剔除没有按照要求填写的问卷,共得到有效问卷289份,其中初一年级102人,初二年级90人,初三年级97人,其中男生160名,女生 129名。
  本研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学习自我效能感与自尊在性别、年级上差异都不显著,学习倦怠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而年级上差异显著。第二,自尊和学习自我效能感显著正相关,自尊、学习效能感和学习倦怠显著负相关。第三,自尊对学习自我效能感和学习倦怠的影响显著;学习自我效能感对自尊与学习倦怠起到中介作用。自尊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上的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在人的不同发展时期,影响自尊和学习自我效能感的主导因素会有所偏移。家庭因素是影响儿童自尊与效能发展的主导因素,学校因素随着儿童学习生涯的日渐深入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这几个方面在整个初中阶段大致保持稳定,所以,学生自尊与学习自我效能感在年级中的差异不显著。
  学习倦怠在年级上有显著性差异,初一学生的学习倦怠显著高于初二的学生,初二学生与初三学生的学习倦怠差异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初一学生由小学步入中学,对一切事物充满好奇,易被外界新鲜事物所吸引,无心向学;另一方面,由于小学与初中的学习方法截然不同,初一学生还无法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学习方式,导致不爱学习。而初二、初三学生各方面都趋于稳定,逐渐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开始投入到学习当中。
  研究结果显示,学习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初中生自尊与学习倦怠的一个中介变量。学习自我效能感作为学生对自己完成特定学习任务的能力的信念,是一种决定学生学习的思维、情绪、动机的最为直接的因素。具体涉及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信心、对学习和教材的把握以及对自己学习能力的评价等。
  第一,学业自我效能对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它能够决定学生在面临障碍或困难情境时,付出多少努力,坚持多长时间。一般而言,学业自我效能感越强烈,付出的努力就会越多,持续的时间也会越长。
  第二,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沮丧等的情绪状态。学生在面临威胁、困难等情境时能承受多大压力,关键取决于他们对自己的应对能力的信心。那些相信自己能够对学习中的各种困难施以有效控制的学生,不会在应对学习任务之前忧虑不决、担惊受怕;而那些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的学生则倾向于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应对能力,夸大任务的难度,进而体验到强烈的应激状态和焦虑唤起,并以各种保护性的退缩行为或防卫行为被动地应对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困难,这必然会对他们实际的行为执行过程产生消极的影响。
  第三,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评价,会影响到他们在与环境进行直接的或预期的互动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有研究证实,那些对解决具体学业问题具有较低效能感的学生,往往会更多地想象到活动的失败场面,使自己的思维过分地停留在自身的不足上,并把潜在的困难想象得比实际要可怕得多,而使其心理认知资源过多地投注于学习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失误上。这不仅会分散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注意力,妨碍他们对自己的缺点和可能存在的困难地有效应对,而且还会造成他们心理上的痛苦,损害其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有效运用相反,那些学业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倾向于想象与成功有关的活动场面,身心处于积极的状态,能够将自己的注意力和努力集中投入到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困难的任务反而能激发他们付出更多的努力。
  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水平的首要因素,而自我效能感本身又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关键是要采取适当措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因此,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提高学生学业成就,减轻学习倦怠的关键。如何进行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我觉得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基本途径培养来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第一,建立多元评价标准,培养每个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树立多元智力观,建立多重评价标准,去识别每个学生所具有的独特能力。总之,我们应相信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之处,给予每个学生积极地肯定和鼓励,帮助他们形成对自己各方面能力的客观评价,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第二,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习者的亲身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是最大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满足后,就是自尊需要的满足。因此,要尽量给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学生在教师和其他同学面前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学生产生努力学习的动机和需要。
  第三,合理设定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研究表明,学生自我效能感的产生是与个体的成败体验有着必然的内在关系的。因此,要想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就得帮助學生设定合理的学习目标,减少学生失败的机会。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某项活动胜任与否的判断,这种判断往往产生于特定活动开始之前,而凡事都有个过程,过程中往往会有许多因素可能影响活动成败,目标能否达到。因此,一旦面对困难,就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因此,培养学生面对学习困难时的坚强意志对坚定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很长一段时间里,职业教育发展并非我国教育事业建设的关注重点,职业教育的类型地位也久未明确。随着我国经濟结构调整与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加快、新技术在各行各业及日常生活中的不断渗透,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的需求愈发紧迫,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才愈发凸显。近年来,大量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文件陆续出台,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到《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
期刊
叶圣陶先生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叶圣陶先生还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发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性,一辈子用不尽。”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
期刊
初中教材内容的加深,教学要求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变,外界因素的干扰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我校的学困生越来越多,在数学方面尤为突出。在教学改革的今天,解读这类学生其形成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对策,是一个教师、一个班级乃至一所学校能否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而急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要转化他们,教育工作者既要有爱心又要有恒心,还得采取有效的方法。本文结合我几年的教学经验谈谈数学学
期刊
现在社会是高速发展的社会,需要更多适合时代的思维能力活跃的人才。而我们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培养任务之一是训练思维,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只有有目的地挖掘教材中的思维因素,引导学生积极地开展思维活动,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果,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要把思维训练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各个方面。  一、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  动机是人们“因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反
期刊
梦想是青春之花,是生命之蕊。没有梦想的人生,就像没有太阳的早晨。一个人不能没有自己的梦想,一个民族同样不能失去自己的梦想,只有有了梦想,一个民族才有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动力,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中国为了梦想在努力,我们也要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奋斗,只有当千千万万个中国人的梦想都实现时,中国的梦想才会实现。中国梦就是我的梦,就是我们的梦,所以,我们要努力奋斗,为
期刊
“马什么梅?马冬什么?什么冬梅?”——台词来自电影《夏洛特烦恼》中一位“呆萌”的老人,老人的耳背和健忘是全片最大的笑点之一,不过搞笑之余,你是否观察过身边的老人是不是也有出现这样耳背的情况呢?即使是年轻人也会因担忧衰老而会敏感于这样的时刻。  言语交流离不开正常的听觉,人们常用“耳朵灵光”来描述一个人的听觉很敏锐。“听到别人说了什么”这种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往往被认为是理所应当、非常简单的,但实际上
期刊
普职融通指的是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与沟通,其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理念、课程、教师、组织、资源、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双向融通。普职融通旨在通过架起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桥梁,为学生提供更加多样的学习体验、更加多元的选择和更加丰富的教育机会,增进学生对职业与社会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逐步建立起一
期刊
著名教育家魏书生说过:“教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育人先要育心,只有走进孩子心灵世界的教育,才能引起孩子心灵深处的共鸣。”那么,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呢?我总结了近年的教育经验,列举如下。  一、取得孩子的信任  (一)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尊重孩子  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孩子,尊重孩子,而不是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这样师生之间没有了隔阂,没有了距
期刊
现在,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都非常重视科技教育,科技教育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多年的实践中,我们学校通过很多途径实施科技教育,注重把科技教育跟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跟少先队活动相结合、跟课外活动相结合、跟家庭教育相结合、跟社区活动相结合,获得了一些比较好的效果。但是,我们发现,如果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环境,同样也能使科技活动有声有色地开展。  一、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学习环境开展科技活动  我们
期刊
近年来,幼教工作者普遍开始重视环境在幼儿教育中所具有的重要作用,探讨和研究如何合理而有效地利用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使幼儿积极主动地与环境相互作用,以获得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环境是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良好的环境使幼儿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是促进幼儿发展的第三位老师。  在不断的学习中我也做了一些尝试和探索,通过实践我认为,良好的教育环境是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有机统一,二者相互作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