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发展学生能力的目的,必须建立充满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探索,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活”力; 学习兴趣; 课堂氛围; 思维能力; 学习空间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时,教师要少些“匠气”,多些“灵气”,以使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有“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呢?
一、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
二、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好比自由的天空可以任鸟儿飞翔,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该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畅游知识的海洋,在愉悦的心境中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需要教师,废除“师道尊严”的思想,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把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注意塑造以渊博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师要从知识传播者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鼓励者。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还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气氛的“活”,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也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变化。不能激活学生的“活”,不是真正的“活”。这里说的是“活”,实质上是指学生的思维的“活”,激活课堂就是要激活学生思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三个“优化”。
1.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师生活动 的进行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围绕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一文,从酒店喝酒人的谈论作为切入点,通过问题设计,体现教学过程和学生探求问题过程。整节课,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作者写孔乙己耐心教“我”写字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有人说孔乙己是喜剧人物,也有人说孔乙己是悲剧人物,请你分别说说是从什么角度而说的?(4)文中孔乙己读书读到没有饭吃,请你就“读书与生存”这个话题广开言路,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第一个问题涉及文学形象问题,第二个问题着重讨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第三个问题是从多角度去探究人物,第四个问题则是表现主题及结合现实,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广开言路,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并捕捉教学契机,灵活设计铺垫性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优化教学方法
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无疑有助于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最后一课》一文的结尾写到:“......散学了,——你们走吧。”此时让学生给文章补充一个结尾:孩子们会想到什么,做些什么?学生在阅读时早已情动于中,便都乐意展开想象,设计各种各样的结尾。这样的练习,是促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感情等因素进行的“再创造”,这是较高要求的思维训练,也激活了课堂气氛。
3.优化教学手段
目前,多媒体技术,远距离传输,网络化模式等高新技术为人们实现教育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变革。教学手段的优化,无疑为学生思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如果一个教师对现代化技术一无所知,他的学生就失去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发展思维的机会。相反,如果教师能运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那么学生的思维如虎添翼。例如:学了《黎明的通知》后,让学生上网查看作者艾青关于表达“光明”主题的其他诗作,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四、留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
语文课开始前,留给学生三分钟自由演讲的时间,让他们讲个故事,或者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及国内外新闻,然后由老师和学生点评。阅读课上,老师尽量少讲,只是起点拨组织的作用,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处于合作、交流、探索的情境中,把学习重点、难点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老师尊重鼓励每个学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作文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评价作文时,则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他们的佳作,介绍写作过程;在自习课上,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自由分配,老师只是提出原创性的要求。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并指导阅读方法,还要在读书中潜移默化地强化语文能力。例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等,教师教给学生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活”每学一篇课文,我总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课文特点确定读法和学法,特别是诗歌和散文的学习,要学生满怀感情抑扬顿挫地读,边感悟诗文中的意境。
总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堂教“活”才是精彩,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6-07
关键词:“活”力; 学习兴趣; 课堂氛围; 思维能力; 学习空间
教学是一门艺术,“活”是每一位语文教师追求的境界,要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关键在于教师。在教学时,教师要少些“匠气”,多些“灵气”,以使语文课堂变得越来越有“活”力。那么,如何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起来呢?
一、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实际,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的初中学生,自主意识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的特点,在教材中从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我在上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考虑到学生对自己童年玩耍的环境有深刻印象,对生活充满美好幻想的特点,根据课文内容以学生的兴趣点切入教学。进而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丰富积累、体会生活无穷无尽的乐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高尚情操,让学生充分感受课文内容的趣味性。
二、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对学生的课堂学习具有重要的熏陶作用,好比自由的天空可以任鸟儿飞翔,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语文教师应该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畅游知识的海洋,在愉悦的心境中主动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就需要教师树立素质教育思想,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需要教师,废除“师道尊严”的思想,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式”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要放下架子,主动亲近学生,把外在的权威转化为内在的权威,注意塑造以渊博知识和高尚的师德为核心的内在的具有亲和力的人格形象。教师要从知识传播者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进而成为学生活动的鼓励者。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还必须用“情感”为教学开道。教师首先要爱生,这种爱是多方位的。既有生活上关怀学生的冷暖、喜恶之爱,更有学习上了解学习情况,填补知识缺陷,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而不轻易否定,恰当指引,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到老师既是良师,更是益友。
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气氛的“活”,不是表面上的热热闹闹,也不是形式上的简单变化。不能激活学生的“活”,不是真正的“活”。这里说的是“活”,实质上是指学生的思维的“活”,激活课堂就是要激活学生思维,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思维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状态,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实现三个“优化”。
1.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设计,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也关系到师生活动 的进行和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要善于围绕学生思维的发展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例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已》一文,从酒店喝酒人的谈论作为切入点,通过问题设计,体现教学过程和学生探求问题过程。整节课,我设计了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1)孔乙己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作者写孔乙己耐心教“我”写字的真正目的是什么?(3)有人说孔乙己是喜剧人物,也有人说孔乙己是悲剧人物,请你分别说说是从什么角度而说的?(4)文中孔乙己读书读到没有饭吃,请你就“读书与生存”这个话题广开言路,结合现实谈谈你的看法。第一个问题涉及文学形象问题,第二个问题着重讨论主人公的性格特征,第三个问题是从多角度去探究人物,第四个问题则是表现主题及结合现实,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广开言路,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教师不断发现并捕捉教学契机,灵活设计铺垫性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优化教学方法
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无疑有助于传授知识,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最后一课》一文的结尾写到:“......散学了,——你们走吧。”此时让学生给文章补充一个结尾:孩子们会想到什么,做些什么?学生在阅读时早已情动于中,便都乐意展开想象,设计各种各样的结尾。这样的练习,是促使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感情等因素进行的“再创造”,这是较高要求的思维训练,也激活了课堂气氛。
3.优化教学手段
目前,多媒体技术,远距离传输,网络化模式等高新技术为人们实现教育理想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变革。教学手段的优化,无疑为学生思维插上了飞翔的翅膀。如果一个教师对现代化技术一无所知,他的学生就失去了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发展思维的机会。相反,如果教师能运用现代先进教学手段,那么学生的思维如虎添翼。例如:学了《黎明的通知》后,让学生上网查看作者艾青关于表达“光明”主题的其他诗作,并谈谈自己的感想。
四、留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
语文课开始前,留给学生三分钟自由演讲的时间,让他们讲个故事,或者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些事及国内外新闻,然后由老师和学生点评。阅读课上,老师尽量少讲,只是起点拨组织的作用,把大量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处于合作、交流、探索的情境中,把学习重点、难点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老师尊重鼓励每个学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作文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评价作文时,则让学生到讲台上朗读他们的佳作,介绍写作过程;在自习课上,把时间全部交给学生自由分配,老师只是提出原创性的要求。对于学生的课外阅读,要培养读书兴趣和习惯,要给足读书的时间,并指导阅读方法,还要在读书中潜移默化地强化语文能力。例如“我最喜欢的一本书”,“读书知识竞赛活动”等,教师教给学生多种读书方法,引导学生把文章读“活”每学一篇课文,我总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根据课文特点确定读法和学法,特别是诗歌和散文的学习,要学生满怀感情抑扬顿挫地读,边感悟诗文中的意境。
总之,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创建丰富多彩的课堂,课堂教“活”才是精彩,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使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成长。
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