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荣与扭曲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16日参加黄永玉九十画展,请柬上这样写着:今年我九十岁了,八月十六日下午四时在天安门国家博物馆开个画展。大部分是近十年的作品,请你有空来看看。照老办法,开门就看。不剪彩,不演讲,不搞酒会,不搞研讨会。有一个月展期,时间长,哪个时候来都行。黄永玉敬约。看了这个请柬,两个字:牛、爽!
  参加展览无数,收到这样的请柬还是第一回,不禁为黄老头击掌,妙哉!妙哉!这里面透着多么大的自信啊,甭废话!看画去。什么都在画里面。这又让我想起我参加过的无数画展开幕式,尤其是一些所谓的官方举办的画展开幕式,仅仅就某美术馆2012年所举办的大型个人画展作为案例,粗略估算,已有近40位“大师”诞生,先不论其艺术水准究竟如何,单就各类开幕式的大排场、大制作就足以令人瞠目结舌,处处透着一股较着劲儿的攀比之风,那场面真是一个比一个气派,一个比一个壮观,套用一句时下流行的网络用语:真是亮瞎了我的眼!
  试想象如此这般充斥着闹剧般的展览,管中窥豹,足见当下中国的艺术家们是何其的躁动与浮夸。我想更重要的还得以作品的优劣来作评价,开幕式场面越是浩大,越是无法遮掩作品内容的空虚,没有开幕式或开幕式门可罗雀的展览也未见得作品就差,要知道中国自古就不缺于苦难困顿中磨砺成长的艺术大家。
  这种本末倒置的恶性攀比来自商品时代的消费文化,原本追问生命意义的探究转为谄媚于大众趣味的迎合,这是当代中国艺术家面对现代潮流的精神退让,亦是一种屈服于主流意识的生存苟且。利用各种媒体及社会公共舆论的扭曲诱导,以营造出“好莱坞大片”式的暴力包装,来最大限度贩卖自己的“艺术”获取商业利益,中国民众的盲从心理向来可怕,众多可怜而又可悲的投机者双眼紧盯这些头顶光环的“达人”,自以为是地在画展结束后高价买入,便心安理得坐待升值,殊不知,“画家作秀,观众买单”才是“达人”们的真正目的!
  “攀比之风”在古今中外的艺术史上并不乏见,但多以提高艺术水准为前提,艺术家之间进行的雅事,煮酒烹茶、切磋论艺,这种“攀比”发自艺术家单纯的进取心,在求同存异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而上文提及的“攀比”仅仅是炫耀欲的张扬放肆,二者有如云泥之别。当然在艺术家和艺术作品的选择上这些美术馆也会有较为严格的把关,展出的作品当然不会是毫无价值之作,但是有价值的艺术不该以这样的方式来弘扬,扭曲的“攀比”一旦被这样搞来搞去必然会造成一系列“蝴蝶效应”,甚至会影响到全国文艺界的“工作重心”。
  所以我们大可不必以“达官贵人”的捧场而虚荣满足,也无需因无人问津的惨淡而惆怅失落,没有花篮、领导、剪彩和宴会都没关系,甚至我们可以没有展览,但重要的是还有艺术。真正优秀的艺术家往往具备超越时代的前瞻性,所以小众与孤独,较之奢华铺张的大场面,他们更乐意邀三两圈中老友入艺术家、评论家或爱好者品茗听琴,在恬静而愉悦的氛围中欣赏或评说作品——那里没有奉承迎合,有的只是对艺术永葆虔诚而真挚的执著,在庸常而诗意的日常中,简单生活,简单创作,更为纯粹地忠于内心,修缮自我。
  艺术的价值始于艺术家对艺术的真诚和热爱,需要艺术家为其倾注独立意志与精神,一旦艺术被作为某种工具或噱头用以获取功利性目的,其最为吸引人的独立精神便已丧失。时下中国艺术界扭曲的“攀比之风”正在袭来,还望诸位酌情添衣,以防流感。
  假如有一天我们的部长将军们不再是为这些画家撑腰壮胆脸上贴金来参加开幕式,而仅仅是以一个自觉的艺术爱好者身份悄悄地、静静地观看艺术品的时候,我想,我们依然会报以响亮的掌声。还是黄老头好玩:这世界长大了,他妈的我也老了!
其他文献
每个大时代的终结,都有一些人做殉葬品。每一次市场泡沫的破碎,都要拉一批艺术家与藏家做陪葬品。唐纳德·苏尔坦很不幸地成为90年代初全球艺术品市场崩盘的陪葬品之一。  美国艺术家唐纳德·苏尔坦擅长大幅静物画,同时还是出色的版画家和雕塑家。1977年在纽约举办首次个展。10年之后,他同时在布鲁克林美术馆、现代艺术美术馆(MoMA)和Blum Helman画廊等艺术殿堂举办个展。当时唐纳德的作品在拍卖场上
期刊
西姆金斯出生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她曾经是一位崭露头角的国际艺术明星。毕业后不久就在查尔斯顿美术馆、纽约美术馆、美国国家设计院、巴黎沙龙等艺术殿堂开办画展。30年代,小荷才露尖尖角的西姆金斯回到达拉斯,逐渐淡出艺术圈。如今她的画作售价3000—6000美元。评论家认为,这颗国际艺术新星的黯然失色,很大程度上是自我推销的能力不足,使其渐渐失去了影响力。就在她人生的最后几年,她的同
期刊
最近,中央台纪录频道正在热播大型纪录片《京剧》,细心的观众会发现镜头里有一位气质儒雅的老先生在教戏,或端坐,或示范,手执折扇一柄,颇有当年梅兰芳先生的神韵。他就是舒昌玉先生。  曾经上海滩百年老店舒同寿药店的小开,因为痴迷京剧,放弃祖传家业,成为了梅兰芳先生的入室弟子。  一曲《凤还巢》,拜得大师门下  程家夫人为貌丑亲女雪雁定下夺夫之计,最终还是貌美的二小姐雪娥入了洞房。舒昌玉以一曲梅派名剧《凤
期刊
一大早被闹钟吵醒,从睁开双眼就开始刷微信微博,你我像皇帝批阅奏折一样在漫天资讯里过滤信息、逐条点“赞”——现代人一天的生活由此开始。没有人再来赞美微风习习,所以就算还有人在画拂面杨柳、潋滟水波、一叶扁舟浮游天地,也不过是对遥远古意的缅怀与追忆,笔墨之外早已不见彼时的大师气韵。  怅然和无可奈何之后,我们不得不重又提出这个问题:生活在当代的水墨艺术家们到底该创作、能创作些什么?他们怎么去弥补断裂、连
期刊
我的作品虽然看上去主题很多,但是如果真的了解我,还是能看到我的一种内在的延续的,例如主题、题材,还有风格。我的作品,从长时间看,是有内在的联系的,包括从早期的自拍像到现在,连续二十多年了,在各种情况下拍的自拍像。自拍像变化、发展的方向,从关注个人到关注社会,有所加强。写日记也是这样,事情发生愈多我就越写,太平淡的时候我就不想写。其实我不是每一天都写,要是事情特别多的时候,感觉特别累了,那个时候我还
期刊
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冒险史,从人类大胆品尝第一口食物就开始了。  为了测量时间,人类的计时仪器早在几千年前就已发明使用。700多年前,人类制造出了机械运转的时计——钟。而真正使这种计时仪器更加精准,还是因为人类的冒险精神所赐:航海去探求更广阔的世界,航海中时间和航行方位的确定常常全靠一台航海天文钟。所以航海钟的精准性对航海安全至关重要。约翰·哈里森制作的航海钟使得冒险的人们可以精准计算时间和测量所
期刊
关于榴莲有两个传说,其一,相传古时一群男女漂洋过海下南洋,遇上了风浪,只有一对男女漂泊几天到达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居民采来一种果实给他们吃,两人很快恢复了体力,再也不愿意回家,在此结为夫妻,生儿育女。后来人们给这个水果起名叫“榴莲”,意思是让人“流连忘返”。其二,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船队三下南洋,由于出海时间太长,许多船员都归心似箭,有一天,郑和在岸上发现一堆奇果,他拾得数个同大伙一起品尝,岂料多数
期刊
来自西班牙的跨界设计师  当今设计业内崇尚跨界(crossover)设计,许多顶级设计师纷纷跨界将天赋在延伸到原属行业以外去。如服装设计师阿玛尼和奔驰汽车合作,更不用提设计鬼才菲利普·斯塔克 ,如鱼得水地穿梭在不同领域里面——室内设计、电器产品、家具、服装业里。  两年前,笔者有幸认识了西班牙人Tucho。Tucho是学法律出身,而现在他长期居留在上海,专注于家具、室内设计和经营精品酒店,游刃有余
期刊
公共空间者,除了保密单位和你家我家他家她家以外的所有空间是也。  公共空间中,比如博物馆、美术馆,其收藏的艺术品,当是“高帅富”,当是“白富美”,自然是大多数私人艺术品收藏所难以望其项背的。然而,在当今私人收藏勃兴之际,一些似乎难以令人想象的地方,成了当代艺术品展示的最新空间。例如商场、宾馆、酒店,乃至于地铁车站、小商品市场,都成了艺术家们陈设作品的地方。  瞧,中国在GDP增速扬威全球之后,我们
期刊
水墨领域的问题始终以最为复杂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尽管我的评论集《艺术必须死亡》是讨论“从中国画到现代水墨画”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也记录了我从1991年到2005年间的批评角度,针对中国当代艺术中的后殖民主义状况,水墨向现代和当代的转型过程中更容易滑到东方人的东方学的泥潭中去。  1980年代有两种内部的中国画思潮影响着这个画种的发展方向,一个是中国画的现代化,这是一次将中国画放到现代文化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