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有多少种动植物

来源 :阅读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inli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可中国究竟有多少种动植物、微生物呢?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刚刚发布的《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0版》给出了最新答案:122280种,包括54359个动物物种,37793个植物物种,12506个真菌物种以及细菌、病毒等物种。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0版》是国内最权威的生物物种编目资料。刚刚公布的2020版名录比上一版足足增加了近1.6万个物种,是新增物种最多的一次。这份名录如何生成?我国的生物“家底”怎样?记者日前采访了名录的编制负责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纪力强。
  上世纪90年代,首个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建立
  经过几十亿年的进化,地球上的生物形成了丰富多样并且互相依存的遗传、物种、生态体系,这就是生物多样性,它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国开始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生物多样性研究开始在国内兴起。
  1989年,中国科学院酝酿成立生物多样性工作小组,当时28岁的纪力强还是中科院动物所的一名博士生,师从我国著名生态环境学家马世俊。在老师的带领下,纪力强逐渐转向研究生物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等技术。到1992年,中科院正式成立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启动了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建设,纪力强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其中。“当年只是凭一股子开拓研究的热情,但越深入其中越发现意义重大。”纪力强说,上世纪90年代,我国在不少地方都开始设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里有什么生物,有多少、哪些最濒危,这都需要数据库进行支撑,“我们只有把生物‘家底’摸清了,保护才能有的放矢。”他说。
  我国首个生物多样性信息数据库建立起来了,这也是中国科学院“八五”重大项目《生物多样性保护及持续利用的生物学基础》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家们一开始就力求把这个数据库做得非常细致,每一种收录其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都注明了名称、种类、最早发现地、生活环境等信息,“有的禽鸟,甚至连它是生活在树上还是树下,我们都給标注了。”纪力强说。
  2008年,200多位分类学专家整理完成首版名录
  2007年,中科院与全球生物多样性数据库组织“物种2000”合作,按照全球规范,先后组织了国内外200多位分类学专家将动植物、微生物的数据再整理,并于2008年完成第一版《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这版名录一共收录了4.9万个物种,包括1万多种动物,主要是兽、鸟、鱼等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昆虫以及3万多种植物,还有少量微生物。
  这显然不是我国物种的全部。在之后的12年里,不断有新发现的物种加入到名录里。
  北仑姬蛙是一种生活在南方亚热带地区草丛、水塘等湿地的蛙类。它体长大约2至3厘米,背部皮肤呈现黄绿色,伴有黑褐色的条纹。上世纪90年代末,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员费梁在浙江宁波北仑地区科考时最早发现了这种神奇的小精灵,因为外观、习性等特征与动物学泰斗刘承钊院士上世纪60年代在秦巴山区发现的合征姬蛙酷似,当时费梁也把北仑姬蛙归为合征姬蛙物种,属于浙江省新纪录物种。
  20多年过去了,科研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分子生物学、遗传DNA序列检测已经在物种鉴定方面得到成熟应用。2018年,在北仑地区发现姬蛙物种的费梁老先生的学生——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江建平博士带着其博士生张美华对北仑姬蛙进行分子系统学研究时发现,它与合征姬蛙模式种群的遗传分化达到种级水平,“经过反复鉴定,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姬蛙物种,并以它最早的发现地命名为北仑姬蛙。”江建平对记者说,一个新物种由此得以确认,被收入2020版名录。
  从2008年以来,这份名录已经发布、更新了13个版本,每年都会有新的物种出现在名录上。
  2020年,“蝇类”刚刚入选,蜻蜓还未收入
  记者注意到,今年名录里的新增物种中,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双翅目新增物种最多,一共新增了潜蝇科、花蝇科、小花蝇科等科类的9335个物种及种下单元。纪力强说,此次动物物种大幅增加,主要是因为在昆虫纲双翅目下新增了整个蝇类物种的大类群,“这也是今年物种新增数量最多的主要原因。”
  苍蝇,我们日常生活环境中早已司空见惯。为何没有早早收入名录之中?纪力强说,这恰恰反映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要收“全”中国物种的目标。每收入一个新的物种类群之前,科学家都会对该类群的大致物种数量进行评估,只有当科学家确认该物种类群95%以上已经发现的物种都已经系统性地整理好,才会将该类群收入名录中。
  因此新增一个大类群,并不是意味着这个类群里的所有物种都是新发现的,而是这一类的物种已经符合收进名录形成一个类群的标准,比如此次新收录的“蝇”类。再比如我们同样非常熟悉的蜻蜓,因为尚未达到收录进名录的标准,还未收入名录中。“我们正在加紧工作,争取未来几年内完成收集研究,将其纳入名录中。”纪力强说。
  短短几十年,有的物种已经消亡,严格保护刻不容缓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0版》发布时,纪力强和同事特意整理了一份示意地图,上面清晰地绘出了两栖类、鸟类、兽类、高等植物等生物类群在国内各地的分布情况,分布越多,该省份在地图上的绿色越深。结果显示,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普遍呈现南方深绿、北方浅绿的特点。
  纪力强说,他们做过统计,国内动植物物种最丰富的省份是云南、广西、四川和台湾,其中尤以云南排名第一。“云南无论是气候还是地理地貌,跨度都是最大的,有热带气候,也有高原气候,有雨林、常绿阔叶林,也有温带针叶林,甚至高山草甸,还有长江、澜沧江等大江大河,这些都造就了它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需要我们好好珍惜和保护。”纪力强说。
  同时,他也有遗憾:名录中收入的一些物种已经再也找不到。比如在第一版名录里就有的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一种淡水鲸,被誉为“水中大熊猫”,过去在长江里十分常见,但上世纪末急剧减少。近十几年来,中国政府至少组织了三轮大规模的长江科考寻找它的踪迹,动用了水下声呐等一批先进搜索装备,但一直未能发现它的踪迹。还有华南虎,现在也只存在于动物园和繁育基地里,野外已经多年未见。
  “通过名录,我们正在逐渐摸清我国生物分布的‘家底’,也让开展保护有了目标和方向。一定要抓紧落实,不能给子孙后代留下遗憾。”纪力强呼吁说,比如我们熟悉的娃娃鱼,由于过度捕捉,在野外也濒临灭绝。很多人搞起了商业养殖,但最新研究发现,娃娃鱼至少有5个以上的物种,商业养殖混养,极易导致其多样的生物基因遭到破坏,并且允许商业养殖也使得非法野生捕捉的娃娃鱼可以在市场上“浑水摸鱼”,“因此应该落实最严格的保护措施,让物种在原生自然栖息地繁衍。”纪力强说。
  (源自《北京晚报》)
  责编:何建娇
其他文献
科举其实就是古代的高考,是真正的“一考定终生”,所以古代考生与家长都相当重视,马虎不得,特别是在临考前。古代考生在考试前几天都会做些什么?一般必做三件事。  烧高香:盼望“祖坟冒青烟”  所谓“祖坟冒青烟”,是祖坟风水显验的通俗说法。风水本是古代中国人十分朴素的建筑选址理论和基本的环境观。但到后来,与国运、家运、寿命、仕途等掺和到了一起,风水便变异成了无所不包、无所不能的江湖秘術,至今都大有人相信
期刊
01  凉白开最解渴,大实话才动人。  02  人生六个字:慢慢熬,糊涂过。  03  说高处不胜寒,都在爬;说烟酒伤身体,都不戒;说天堂最美好,都不去!  04  当我交话费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说的话这么值钱。  05  能睡着,说明心安,此前问心无愧;想醒来,说明心美,当下正是所要。人生,也不过是这六字的快活。  06  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  07  朋友用心交,父母用命孝。  08
期刊
那是在15年前,我到这个城市出差。谈完生意,我去商场给同事买些礼物。  平时,我逛商场喜欢随身带一些硬币,因为商场附近有时会有乞讨的人,给上一两枚硬币我心里会踏实些。  这天也是一样,口袋里依旧有些硬币,于是我就将十几枚硬币散给一帮乞讨的小乞丐。  就在这时,我看见一个男孩高举着一块牌子看着我,无疑,他想引起我的注意。  我朝他走过去,看他约摸十三四岁,衣着破旧却很干净,头发也梳得整齐。  他不像
期刊
期刊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嚆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振翮……”  以上语句来自于一篇名为《生活在树上》的浙江省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首段,余下部分风格几乎一样。但是阅卷过程中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两位老师给出55分,经作文阅卷大组商议后最终被判为满分。作文及专家
期刊
《人类透视》是一部基于心理学,又超越心理学的著作。  说它“基于”心理学,是因为该书从人类三大原始需要(生理、安全和感动)出发,演绎出人类行为的派生动力和新生动力,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书的全部内容。“需要”是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也是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的主题。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名著《动机与人格》,是论述人类需要的一部重要著作,书中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现已广泛流传,具有世界性的影响。相比之下,《人类
期刊
作家李洱,喜欢种菜。在他河北的农家小院里,种着南瓜、苹果、桃子、油桃、山楂……谈起种的菜,他来了精神,跟我们拿手比划着:“你们知道么,黄瓜三天就能长这么大。”  在李洱看来,很多人每天待在家里,让写作成为最重要的生活,其实“有点不真实”。  这些年,他从专职作家,到调入中国现代文学馆成为“半职作家”,虽然行政事务繁多,写作时间往往只能被壓缩到晚上10点到凌晨1点半,但他还是觉得,对写作者来说,没有
期刊
北窗高卧,开轩纳凉,静听垂柳戏荷风。想来,这样长寂闲适的夜晚实在难得,需得寻本书来消遣。这书大概应是本闲书,才配得上此刻的怡然惬意吧。碰巧,这样的书我枕边便有一摞,随手将其摊在床上,细享“半床明月半床书”的乐趣。  长夜溽热,以书消暑,确可使人吸纳清凉。轻轻地翻开一本诗集,“密树月笼影,疏篱水隔声”,这样的诗句既意境清幽又能给人以凉爽,使人虽居于室内,却有“纳凉高树下”的独特体验。再读到“阴阴夏木
期刊
生命发轫于南国  1924年2月3日,一粒生命的种子,像一颗小行星,砸在了无锡县前洲镇冯港。这个地方属于苏南,别名江东、江左,亦泛称江南。  冯其庸生于梁溪之畔,太湖之滨,从骨子里带来了慧。有道是“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冯其庸出身贫寒,少时屡因缴不起学费而辍学,难为他小小年纪懂得自修,失学而不失志。如是,断断续续念到初中毕业,考进无锡工专,学习纺织印染,所学非所爱,课内课外,独钟情于绘画和诗词。
期刊
哲学不乏反对者。对于他们的反对之声,人们最好还是听一听,特别是当他们劝告德国人的病态头脑远离形而上学,劝告他们像歌德那样通过自然得以净化、像理查德·瓦格纳那样通过音乐得以康复的时候。民族的医生拒绝哲学。  所以,谁想为哲学做辩护,谁就必须表明健康的民族为什么需要哲学并且已经运用了哲学。如果他能够表明这一点,也许病人自身会获得这样一种富有成效的见识:为什么恰恰对他们来说哲学是有害的。  诚然,有很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