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书出版业如何“走出去”

来源 :出版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mblossommeihu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谢寿光,笔名谢曙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中国社会学会秘书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早在就读厦门大学期间,谢寿光就视狄德罗为偶像,他不认同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一流人才当作家,二流人才当学者,三流人才当编辑”的说法,毕业后毅然选择做一名编辑。他的职业生涯,从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社会学卷开始,获得过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优秀中青年编辑、第十届韬奋出版奖。他担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十余年,中国“皮书”系列走向了世界,该社年均综合增长率超过20%,成为国际上有相当知名度、国内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出版机构。
  也许是历史的赋予,也许是信念的驱使,谢寿光总觉得有一种责任要担当。他为图书的盲目引进担忧,组织编写了关于中国当代社会的图书,直接进入西方教科书体系;他也为图书“走出去”谋划运作,让我国的学者和西方的社会精英在一个平台上对话。熟悉谢寿光的人说他不仅有想法而且有激情。为了出版业的整体水平提升,他正在着手组织“关于出版行业后改制时代”的研讨。他认为有能力的出版企业应该做些事,有能力的出版人应该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他认定:我国的经济水平提升了,综合实力提升了,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凸显,需要出版人调整站位的时候到了。
  
  中国图书出版业怎样“走出去”
  
  出版参考:您兼具出版人和社会学者的双重身份,如何看当前的行业现状?
  谢寿光:在大传媒领域,不管是报纸、杂志、电视还是新媒体,中国图书出版业的观念有些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整体素质还有待提高。不可否认,我们的图书出版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近年来我们的图书出版业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我们输出去的图书以古籍、菜谱居多,而反映新中国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余年巨大变化的图书很少,对中国当代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生活方式解读方面还存在偏差与失语!我们还没有与西方媒体,社会精英在一个平台上交流对话的能力。
  出版参考:您如何看待中国图书出版业“走出去”?
  谢寿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前,我国有一批社会精英到西方留学,把西方的学术文化带回来,同时把我们的文化介绍出去。此外,还有不少对中国文化有特殊偏爱的汉学家。当时,正是靠这两部分人担当起中外文化交流的重任,其中当然包括出版。中国的传统文化大部分就是靠这两批人“走出去”的。现在恰恰变了,传统汉学被边缘化了。当然,这些汉学家有的自然转型,由原来熟悉中国传统文化转向关注现代中国经济文化社会问题。比如,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前主任傅高义,1988年就写出了《改革开放的广东》一书。他密切关注当代中国,把中国、日本、西方统筹考察,是政府智囊核心人物之一。西方主流学术界有主要话语权的人,过去对中国不关注,现在开始关注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变化, 因为世界气候、环境、资源、贫困等问题哪一个也离不开中国的参与。时代的发展需要一批有理想的出版人、有能力的出版企业,能够组织我国专家学者与这些在西方有话语权的学者进行学术交流,推广我国的学术成果。
  出版参考:您认为在新形势下,出版行业哪些方面有待提高?
  谢寿光:在我国,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图书出版并未真正被当做一种具有很强专业性的活动,这才有“一流人才当作家,二流人才当学者,三流人才当编辑”的说法。这个说法也有其原因。进入出版行业应该有较高的门槛,但很多出版社就是简单地帮作者把书稿印成图书,就是做嫁衣的工作。
  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中国有了中心话语权。在全球化背景下,任何问题离了中国不行,中国因素是客观的、积极的因素。诸如环境、贫困、反恐等很多问题,少了中国不行,但是中国出版业的观念还没有改变,没有纠正。
  出版参考:我国凭借整体水平的提升,有了中心话语权,那如何看待我国图书贸易中存在的逆差?
  谢寿光:我国的图书出版不能“走出去”的根本原因在于行业自身。在图书出版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社会科学的泛化和低俗化。全国政协副主席、民盟中央第一副主席张梅颖在接受《中国社会科学报》访谈时指出,哲学社会科学是整个民族和社会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价值观形成的土壤和基石。但在出版行业,并没有给哲学社会科学应有的地位。比如,在图书分类上,连社会学这么重要的学科都没有自己的位置,被安放在社会科学综合或总论中。另外,关于出版社的分类,城市出版社全都划为社科类出版社,而不去看出版社的主业是什么,这些都反映出行业水平的低下。出版行业自身不能强体,谈何“走出去”?
  
  图书“走出去”需要探索多种方式
  
  出版参考:社科文献出版社将“皮书”系列输出到了西方主流社会,可以说做了开创性的工作。在“走出去”方面,贵社还在进行哪些探索?
  谢寿光:2009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我们和德国阿登纳基金会、荷兰博睿学术出版社共同举办了一场英文的“金融危机下的中国经济”的学术报告会,这场学术报告吸引了德国阿登纳基金会亚洲部主任施泰芬·弗里德利希等德国学界、商界人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所长汪同三就进入21世纪中国经济增长与评价、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能否保持稳定与快速增长等问题发表了演讲。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以人口红利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为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吸引了在场的西方学界、商界和媒体高度关注,反响甚佳。
  在“走出去”方面,只有提高中国学者的国际话语权,让我国的学者与西方的学术精英在一个平台上对话,我国在很多问题上才能充分阐述自己的立场,消除误解,化解矛盾,变被动为主动。
  走向西方主流文化,加大交流与合作,需要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去探索。林毅夫、蔡昉主编的《中国经济》,成为西方关注中国的主要教课书,但是关于中国社会的没有。我们邀请了美国的社会学家、大学教授,让他们站在美国的大学生、研究生角度提出需求,然后我们根据他们的需求组稿,出版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李培林主编的《当代中国社会》一书,并被纳入到了他们的教科书体系。
  出版参考:除此之外,社科文献出版社还做了一些中日友好方面的选题。请您谈谈相关情况。
  谢寿光:日本的出版业比较保守,日本引进中国的图书大多都是关于中国历史的,很少有关于当代中国的图书。为了长期的两国关系发展,前些年我们经常将两国的学者组织起来,就历史问题进行研讨,打好了合作的基础。由于建立了很好的合作关系,我们直接参与了《中日友好30年》这个项目与内容的编写和制作,有关中日民间交流的内容我们曾主动带人去采访。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了《中日友好30年》中文版,东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日文版,反响非常好。在这基础上,我们又在进一步做《中日友好交流40年》。
其他文献
建筑类图书策划的点、线、面策略,即在建筑类图书领域,开拓挖掘出具有品牌价值的选题,打造成畅销书,并以此为突破口,横向拓展成系列书,再顺势做同心圆式扩大形成该领域的优势图书产品群(系统)。这个过程经历由点到线到面三个阶段的发展进程:以点成线,形成产品系列,以线成面,形成强有力的产品系统。    “点”策略——点上突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介入建筑类图书出版要找准“点”,首先,必须了解目前建筑行
期刊
个性鲜明、观点新颖、时代感强是畅销书的三大主要元素。英文中有一句话叫Tailor your content to meet the needs,笔者觉得很形象,tailor是“剪裁”的意思,编辑的作用就是要帮助作者修剪内容,去贴近读者的需求。那么,对编辑来讲,找需求是首要任务,找作者是关键环节,剪裁是必要手段,缺一不可。下面我以“迎奥运全民讲英语”——《英语大赢家》为案例,与出版界同仁分享一下心得
期刊
2010年初,北京图书订货会开幕前夕,人民军医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齐学进对外宣布:自2010年1月1日起,人民军医出版社的所有纸质新书,将全部增加跨媒体智能功能,读者在购买纸书的同时,将同步得到原版原式电子书,点击书中的医学名词还可以进入总容量达4.5亿字的医学数据库深度阅读。专家分析,在很多传统出版单位还在苦苦寻找数字出版赢利模式时,这一举措标志着人民军医出版社登上了数字出版的战略高地。  时至今
期刊
编辑完《傻妞日记》这套书,我们长长出了一口气,开心地笑了。  笑是因为作品相当成功:作品讲的是一个大大咧咧、风风火火,在学校里是一个活跃的极有人缘的女孩郝童童身边的故事。作品以场景展现方式将故事层层推进,不断设置一些小包袱,抖出许多让人忍俊不禁、啼笑皆非的精彩片断,与当前电视上流行的室内情景喜剧系列片有异曲同工之妙。  长长地出了一口气是因为,这套虽然以“校园轻喜剧”来命名,作品内容也相当轻松、幽
期刊
近期面世的思源书系:《梦醒记》《返思录》《我的太阳之子》,给我国文学界吹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她的文字带着一种诗性,优美而流畅、亲切而自然,用一种温柔的力量创造出牢牢吸引你的强大磁场,吸引你一读再读,不忍放下。她的文字朴实无华,完全是自性的流露,没有任何技巧的炫耀和词藻的堆砌,更没有强烈的抒情和感叹。在淡定和从容中娓娓道来,却能表达出最丰富和深刻的情感,有一种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一些读过她的书
期刊
《出版生涯七十年》一书,是王仿子先生继前几年先后出版《王仿子出版文集》及其续编之后的又一部力作,现在作为出版博物馆(筹)出版史资料丛书,由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为我国现当代出版史增添了一份厚重、鲜活的材料。  王仿子先生是为大家所尊崇的出版界老前辈,资深的老出版家。他1938年在长沙加入中共地下党,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到衡阳投身邹韬奋创办的生活书店,以后又辗转桂林、上海、香港并来到解放区大连
期刊
参天大树的成长,离不开脚下的土壤,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普照与滋润;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亦如此,同样需要各种环境因素的孕育与促进。回顾与审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环境,不仅能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产业迅速发展的因素所在,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产业环境建设的认识。鉴于此,笔者尝试从国内外两个角度对2009年度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环境加以梳理。    (一)从世界范围来看    1.传统报刊业遭遇寒冬,数字化转型加速
期刊
和韩青辰老师的相识是一个一波三折的过程。在打算找韩老师约稿之前,我对她做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我知道韩老师是个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家,同时小说创作也非常有成就。她的报告文学《飞翔,哪怕翅膀断了心》让很多中小学生感受到了坚强的力量,而其小说《水自无言》曾经感动了无数读者,甚至有读者表示,只要一提到水就会想到韩青辰的《水自无言》。数十年来的创作经历,已经奠定了韩青辰在读者和评论家心目中的地位。说实话,对于这样
期刊
译林出版社近年来高度重视外向型图书版权输出工作,笔者在负责日常版权引进事务的同时,也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图书“走出去”工作的调研和探索之中。    图书项目运作    2007年,笔者赴美参加了哈佛大学“国际商务交流”短期学习课程,其间,我拜访了多位出版专业人士,并有机会联系了一直致力于推广中国文化的国际儒学大师杜维明教授,就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推广传播、中国图书走出去工作,向他们请教行之有效的经验和
期刊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电信通讯技术不断地深入普及,引发了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在这一技术浪潮下,传统出版业并非简单地宣告印刷时代结束、数字时代开启,而是伴随着一个纸质和电子、印刷与数字共生的过渡期。数字出版和传统出版之间的复杂冲突、博弈共生,考验着出版人的商业洞察力、战略决断力和技术行动力,对整个行业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传统的出版理念在新技术面前,不断地被挑战、被颠覆。“不是数字化就是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