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君葆和《楚庭稗珠录》的故事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ming5201w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一位老师面带略作神秘的笑容把这部书递给我的时候,我就知道眼福来了。这是属于那种让我浊眼为之焕发异彩的古籍,人手的木夹板与粉色的槟榔笺封皮很是搭调,扉页的万年红让我猜到是一部岭南旧物。当看到书名《楚庭稗珠录》时,我不禁脱口而出:“此书一直以来只闻其名,不知其踪,不料今日于此得见本尊真颜。”立地冒出一个念头:这么多年宋,究竟什么样的人物,才能拥有这部书?而当我看到内中“陈君葆”的藏印时,当下释然。宝剑侠士、名马英雄。自古好物,皆善择其归宿,信哉!
  作为文献家的陈君葆
  陈君葆(1898-1982),广东香山人,早在香山还叫香山的时候,他就去了香港。世人提及他时,有爱国教育家、文学家、宗教哲学家、政治活动家之誉,诚当之无愧。但在我们藏书人心里,他是一個文献家。
  文献家在我心目中是个崇高的称谓,实比藏书家高出一个档次。陈君葆的朋友郑振铎是“狂胪文献耗中年”,现代的文献家不但有耗晚年者,还有为文献事业而被截了肢者。而陈君葆更曾为了保护文献而被日军拘留,为与日军周旋而暂时遣散妻儿。他当时所保护的那批古籍堪称国宝,是南京中央图书馆珍藏的罕本或孤本古籍111箱,日军逼近,郑振铎、徐森玉等人打算先运至香港,再转到缅甸,再由仰光经滇缅公路转至后方重庆。在香港这一站,责任就落在时任冯平山图书馆馆长陈君葆身上。当其时可谓忍辱负重,实足做了毁家纾难的最坏打算。家国涛浪、长物飘零,所幸最后一切无恙,陈君葆亦成了守护古籍文献之“福将”。后来陈君葆又陆续在港抢救了不少古籍,通过郑振铎捐献给国家,内中就有汪兆镛手稿《晋会要》。陈君葆与郑振铎相识、合作十二年后,直到1951年才第一次见面。1955年12月20日,周总理在中南海接见陈君葆等人士,当面肯定了陈君葆保护国家古籍的贡献。
  文献图籍,古人尝谓“在在处处皆有神物护持”,那也要“得其人”。或日:物有灵性,会寻与其气相类聚者。忽忆起一件异事:谭嗣同喜文天祥、史可法等忠烈遗物,以为楷模。物常聚于所好,文天祥在南宋咸淳九年(1273)任湖南提刑时所遗的“蕉雨”琴,经历数百年时空流传。也到了谭嗣同之手,在湖南留琴的文天祥和得此琴的湖南人谭嗣同,竟都在相同的地点北京的菜市口舍身成仁。那张文天祥的“蕉雨”琴琴铭正是:“海沉沉,天寂寂。芭蕉雨,声何急。孤臣汨,不敢泣。”
  聚散因缘,如是如是。陈君葆不但是爱书之人,更是懂书之人。故其典守旧籍于乱世,竟得圆满。我们今天还能见到这部《楚庭稗珠录》,岂偶然哉。《楚庭稗珠录》
  《楚庭稗珠录》本来并非粵人著述,其作者安徽望江(安庆)人。檀萃(1725-1801),诗人,字默斋,乾隆间举进士,曾于云贵一带任知县。著有《楚庭稗珠录》《滇海虞衡志》《穆天子传注疏》等。《楚庭稗珠录》为其于乾隆间宦游黔粵时所录见闻,故有不少岭南内容,因而被粵人所重视,后来也被《广东文献综录》所著录。
  《广东文献综录》(2000年中大出版社)著录的《楚庭稗珠录》,仅“粵图”有一部民国抄本。至于乾隆原刻本,曾长期渺无踪迹。回溯1976年,香港中文大学曾据南州书楼藏乾隆原刻本影印,当时所据底本,即此件陈君葆藏本也。南州书楼徐信符与陈君葆交厚,亦曾襄助陈君葆保护古籍。此本实历两人递藏。当其时,各公家书目检索不便,信息不畅,故此本曾长期被视为孤本仅存。民国时汪宗衍先生依据此本,手录一过,其抄本,即今《广东文献综录》“粵图”所藏民国抄本也。此书源流如此。
  1976年此书在港影印出版,化身千百,不杠与徐、陈二君的这段缘分。陈君葆在1976年7月28日的《大公报》图书版发表了《写在<楚庭稗珠录>影印成后》一文,并刊载书影一张,以志其事。
  这部《楚庭稗珠录》,后来证实并非孤本,但正如孔乙己先生所说,“多乎哉,不多也”。管它呢,想起陈君葆在他的文章开头,已直接说了:这是我所深爱的一部书。
其他文献
早在1909年已有“香洲商埠”在珠海开设,至今刚好过去整整110年。所谓斗转星移、沧海桑田,此“香洲埠”已非彼时的“香洲商埠”,它已完成另一种形式和另一种高度的重生。   2019年元旦的横琴岛,严寒中幸得几分暖。假日得闲再次步入香洲埠这处刚刚建成的中式院落文化院街,在带着川派风格的廊榭内,赫然发现一组陈列的老照片在默默诉说着一百多年前老香洲商埠的历史。而这处廊榭的建筑风格也彰显着香洲埠文化中心建
期刊
在原道文化博物馆里,每一件藏品,都珍藏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就如平头案上摆着的紫檀嵌银丝翡翠葫芦,细看那紫檀雕花玲珑剔透,底座镶满了密密麻麻祥云图案的银丝,葫芦造型内嵌着青翠欲滴的各式翡翠,细节里的银烧珐琅色彩清澈,银丝从不发黑——唯有一次成型的烧制技法才可做到。  稀来方知贵,这是原道制器对非遗技艺选择与封藏的标准。在每一件作品上,既继承了传统技艺,又挑战性地将多种工艺技术进行升级和创新。上百名能工
期刊
言及华夏的青铜文明,中原地区瑰丽而精巧的青铜器处处彰显着礼仪之邦的气度,也无疑是其杰出代表。但放眼与中原相对的北方塞外地区,则另有一番景象。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来看,从西辽河流域,至燕山南北,内蒙古中南部和山西、河北北部,再至陕西至宁夏、甘肃的长城地带这片广大的地域,也有大量商周至秦汉时期的青铜器,證明生活在这里的众多游牧民族,同样创造出灿烂的青铜文化。他们不仅吸收了中原文化因素,也通过丝绸之路汲取了
期刊
初秋,香洲埠在晨曦中被鸟鸣唤醒。那欢喜雀跃的啼叫,响彻每一座院落。当视线沿着鸟儿掠过的弧线远瞻时,川派的斗拱、晋派的屋檐、微派的马头墙逐一映人眼帘。它们在风格上相互交错,时而又兼而有之,讓人疑惑得讲不出具体的何门何派。置身街巷,每走一步,都在变幻着景致,只因这里的每一处都饱含着太多细节,无论是结合多项非遗古法的建筑装饰,还是看似随意的几株绿植,既彰显着文心匠意,也隐隐蕴含着低调的奢华。  香洲埠的
期刊
三街、五巷、一百三十六院,每座院子都巧妙融合了砖雕、石雕、木雕、铜雕、灰塑等非遗建筑工艺……游走其间移步异景,似从古卷中走来,却又有着这个时代独特的印记。600名非遗工匠历时五年,耗资数亿元,“将每一座院子打造成艺术品”。一句简单的描述何其云淡风轻。  当中造院的艰辛繁琐、工艺文化的融合创新、古建精髓的升级打造……让黄恬明白非遗文化的复兴从来就不是一朝一夕。“國人的信心正在恢复,我们需要站在更高的
期刊
闲置于案台上的小物件往往能将时空折叠,一锭古墨、一方砚台、一缕青烟……博古之物扩大了我们的想象,似乎古代文人的生活起居就在我们眼前,砚渠墨浣、沾墨挥毫……现代人生活节奏越快,我们与古代意趣就显得越遥远,他们遗留下一锭制作精巧的古墨,似乎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一份念想,使人向往过去诗意生活,也会遐想古人如何把墨视为知己,将其制成巧夺天工的艺术品。  古代文人与笔墨纸砚日日相伴相随,文房用具对于他们犹如手
期刊
当代艺术主张个性,但一些当代艺术家选择联合,以艺术小组发声,或抱团取暖,或因某一理念而结合。艺术小组向来又是松散且不固定的。在当今文化传播日益多元化的时代,艺术小组又将何去何从?  自而松散的小团体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西方的现代哲学和先锋派艺术涌入的背景之下,产生了一场前卫美术运动,即“85新潮”。在“85新潮”进行得如火如荼期间,些艺术小组应运而生,如因地域原因而组成的小组“北方艺术群体
期刊
一年之计在于春。冬天还没有结束,我们已经走在了辞旧迎新的道路上。回顾2018年的国内艺术品市场,不管是经营者还是投资者,其心情都可谓是复杂的。新的2019年已经开始了,“金猪”在财富上无疑被每个人寄予了更多的想象和期许,在遭受了过去一年的行业持续大调整的考验以后,能否在接下来的一年迎来更多的好运气,现在就让我们来放飞思绪,自由畅想一下。  一、需求疲软引发的调整趋势能否回归正常轨道?  受大环境的
期刊
无数次在瓷器上、油画上、铜版画上,见过那处千帆云集,洋楼林立,还有彩旗飘飘的广州十三行,也总会遥想两个世纪前它的繁华盛景:车水马龙的街道里夹杂着广府乡音与洋腔洋调,鳞次栉比的商铺里陈列着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当然,还少不了那数之不尽的工艺品,广绣、壁纸、银器、牙雕、贝雕……在这些专售给西方人的东方奢侈品中,唯有外销扇最让人眼前一亮,作为多种工艺存于一扇的集大成者,方寸之间凝聚着十三行匠人的整体智
期刊
曾几何时,我们曾是那个让人向往的天朝上国。技艺精湛的手工品为世界各国艳羡,更曾远涉重洋,成为异国他乡让人趋之若鹜的奢侈品。即使未曾踏出国门者,也各具特色,铭记着一方水土的风韵。斗转星移,那些原本精美绝伦的手艺似乎已跟不上社会极速前进的步伐,成为日益被边缘化的“非遗”。  毫无疑问,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非遗工艺最多的国家。除了少数在当今获得较好的传承与发展,大部分依旧举步维艰,甚至奄奄一息,亟待社会力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