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自起源到现在的蓬勃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在曲折中不断探索,教育目的趋于科学化,由单纯的语言知识的学习逐步发展到以培养实际运用能力为目的,从增加思维情感教育,再到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加国际理解和世界意识、学习策略文化意识、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师资力量合理化,培训师资,增加师资数量,提高师资质量。注重学生主体化,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活动。学习方式多样化,多样化手段导入教学内容。
【关键词】英语课程改革;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主体;学习方式
一、引言
我国外语教学曲折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从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的主体化、以及学习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分析。
二、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自元代的“回回国子学”到建国前的外语教学,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并受到重视。建国后,俄语学习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英语在困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1957年到1965年,外语教育受到大跃进、反右倾等的政治运动的影响,突击英语教学,制定了不符实实际的一系列课程标准,但与此同时,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仍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国家所急需的外语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外语教学完全停滞,英语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英语迅速恢复并蓬勃发展,改革全面展开,在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學测试评估等取了重大发展。
三、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
(1)教育目的科学化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教育目标逐步趋向于科学化。由20世纪以前以语法翻译法为依托来培养外语实用人才,到现在我国的课程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额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的进步。
(2)师资力量合理化
随着外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跨文化合作交流的日益密切,外语师资数量增加,质量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事实《2003——2007年教育整形行动计划》之后,外语教师教育工作得到很大发展。1949——1956年迅速发展的俄语教学阶段,英语的教学在困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英语教师在这一时期都受到了巨大冲击,纷纷转行,英语教师极度缺失。1957年——1965年初步恢复的英语教学阶段,英语教师开始慢慢恢复,英语师资力量开始有了起色。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英语教师再度批斗,教学处于停顿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英语教学受到重视,培训师资,增加师资数量,提高师资质量。
(3)学生发展主体化
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由最初的学生是学习的知识被动接受者慢慢向以学生为主转化。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使用修订版明确提出:“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标志着英语教学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200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又进一步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并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4)学习方式多样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蓬勃发展,与之相随的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这也要求教师有效性导入文化内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从采取不同的手段导入文化内容,通过文学作品,音乐视频,实物、插图等有效导入,让学生在乐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我国英语教学发展曲折,外语教育事业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了高素质人才。纵观我国的外语教学发展,教学目的逐步科学化,师资力量合理化,注重学生的主体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经历了曲折发展,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目前仍有很多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语卷(英语)》[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戴炜栋.《立足国情,科学规划,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载《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庄智象 戴炜栋 胡文仲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关键词】英语课程改革;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主体;学习方式
一、引言
我国外语教学曲折发展,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本文简单回顾了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从教育目的,师资力量、学生的主体化、以及学习方式多样化四个方面对我国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变化进行了分析。
二、我国英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
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自元代的“回回国子学”到建国前的外语教学,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并受到重视。建国后,俄语学习从无到有,迅速发展。英语在困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1957年到1965年,外语教育受到大跃进、反右倾等的政治运动的影响,突击英语教学,制定了不符实实际的一系列课程标准,但与此同时,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仍取得了很大成就,培养了国家所急需的外语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外语教学完全停滞,英语发展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后,英语迅速恢复并蓬勃发展,改革全面展开,在外语人才培养目标、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學测试评估等取了重大发展。
三、我国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发展变化
(1)教育目的科学化
纵观我国英语教学的历史,教育目标逐步趋向于科学化。由20世纪以前以语法翻译法为依托来培养外语实用人才,到现在我国的课程教育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额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演变,也是我国外语教学的发展的进步。
(2)师资力量合理化
随着外语教育的不断发展和跨文化合作交流的日益密切,外语师资数量增加,质量提升。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事实《2003——2007年教育整形行动计划》之后,外语教师教育工作得到很大发展。1949——1956年迅速发展的俄语教学阶段,英语的教学在困境中艰难生存,发展缓慢,英语教师在这一时期都受到了巨大冲击,纷纷转行,英语教师极度缺失。1957年——1965年初步恢复的英语教学阶段,英语教师开始慢慢恢复,英语师资力量开始有了起色。文化大革命开始以后,英语教师再度批斗,教学处于停顿状态。改革开放以后,英语教学受到重视,培训师资,增加师资数量,提高师资质量。
(3)学生发展主体化
随着英语教学的发展,由最初的学生是学习的知识被动接受者慢慢向以学生为主转化。在2000年的《教学大纲》使用修订版明确提出:“体现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教师指导作用”标志着英语教学开始关注学生的主体作用。2001年的《英语课程标准》又进一步强调:“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并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基础教育的发展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关注语言学习者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
(4)学习方式多样化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英语教育蓬勃发展,与之相随的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不断完善,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这也要求教师有效性导入文化内容。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可以从采取不同的手段导入文化内容,通过文学作品,音乐视频,实物、插图等有效导入,让学生在乐中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我国英语教学发展曲折,外语教育事业为国家的经济文化建设培养了高素质人才。纵观我国的外语教学发展,教学目的逐步科学化,师资力量合理化,注重学生的主体化,学习方式多样化。经历了曲折发展,我国英语教学的发展目前仍有很多不足,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参考文献:
[1]吕良环.《外语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课程教材研究所.《20世纪中国中小学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汇编外语卷(英语)》[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戴炜栋.《立足国情,科学规划,推动我国外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载《中国外语教育发展战略论坛》庄智象 戴炜栋 胡文仲编[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