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校企文化共融下职业素养培养机制探析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ingy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中职校企文化共融视角出发,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优势互补有机融合,剖析了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总体路径,并探讨了校企文化共融体与职业素养培养之间的作用关系。在职业素养培养的总体路径下,探讨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共融过程:将企业识别系统(CIS)逐步内化为学校识别系统(SIS),从而把企业形象战略融入到中职校园形象战略中,并整合企业的经营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大系统显现到校园文化中,进而让校企文化在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大层面达到共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校企文化共融体对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影响与作用机制。
  【关键词】校企文化共融 ; 职业素养 ; 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88-02
  一、研究背景
  当前中职学校和企业虽在硬件资源实现了共享共融,但中职生对企业的文化内涵、规章制度、运营战术,员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等了解的较少,现有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远远不能满足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需求,大多中职院校的校园文化并未与企业文化实现全面有机共融,难以满足中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需求。只有把中职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真正做到共融,才能培养出更好更适应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中职学校在当前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的背景下,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必须实现有效的校企共融,践行毕业生与就业市场无缝对接。
  二、职业素养培养的总体路径分析
  职业素养,如同“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的职业素养描述为漂浮在洋面上的冰山,裸露在水面上的1/8表层部分称为基准性素质,这部分显性职业素养是对员工基础素质的要求,代表一个人的形象、资质、知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等方面,是人们看得见的、显性的职业素养,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培训习得,并通过各种学历证书、职业证书来证明,或者通过专业考试来验证,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而潜藏于水下的7/8深层部分的素质称为鉴别性素质,这部分隐性职业素养代表一个人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作风和职业态度等方面,是人们难以直接看见的、隐性的职业素养,是区分绩效优异者与平平者的关键因素。显性职业素养和隐性职业素养共同构成了所应具备的全部职业素养。由此可见,大部分的职业素养是人们看不见的,但正是这7/8的隐性职业素养决定、支撑着外在的显性职业素养,显性职业素养是隐性职业素养的外在表现。
  本研究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集成,做到优势互补得以形成校企文化的共融体。重点探讨校企文化共融体与职业素养培养之间的交互作用,即在校企文化共融环境下,探讨职业素养培养实现机制(如图2-1所示)。
  职业素养培养是校企文化共融的重要目的,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二者形成文化共融有机体,是实现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其基本内涵就是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互融合和渗透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育情境,一方面,学校使其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都应该把企业对人才的要求和企业价值理念渗透进去,在知识传授与技能实践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企业的意识与职业素养能力,除了学习职业技术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企业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同时,在融合企业文化时还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企业由利润竞争而来的种种企业文化的弊病,使学生能够正确全面地认识企业文化,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借鉴校园文化的良好氛围以及学校伦理道德观念来弥补企业文化中的追求利润而采取不正当竞争的弊端,从而更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校企文化共融对职业素养的作用机制
  校企文化共融的构建是将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文化的过程,就是让CIS (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企业识别系统内化为SIS (School Identity System)学校识别系统的过程,从而将企业形象战略融入到中职学校形成校园形象战略,并逐步将企业的经营理念识别(MI)、行为识别(BI)、视觉识别(VI)三大系统整合体现为校园文化所蕴含的MI/BI/VI系统的过程,最终达到了校企文化在物质、制度、行为、精神四大层面的共融。整个校企文化共融体是在物质文化基础上通过“固化于制”形成制度文化,再逐步向上分别通过“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等过程将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紧密关联起来,并为中职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奠定了物质基础、制度保障,从而影响到职业技能与职业行为,更深入地主导了职业道德与职业信念(如图3-1所示)。
  (一)校企文化共融下的物质文化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物质基础。
  职业院校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为目的,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时一定要首先建设物质文化。将部分校园物质文化以企业化的形式加以体现,在建设物质层面的校园文化时,中职院校应当注重“企业性”特点,建设彰显企业文化特色的实体文化。如高质量的教学设施和科研场所,建立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专业教室,融教室、实训、实验、服务与生产为一体,使专业具有实物展示、演练实训等多种功能,营造仿真的职业氛围和环境。这些校企文化共融的物质文化建设都是与培养学生的职业养成,开发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分不开的。
  (二)校企文化共融下的制度文化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规范。
  职业院校是培养和造就人才的专业领域,因此,必须有专业的职业院校校园制度文化来成为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规范。制度文化要主动与企业制度文化相互衔接、配套,强化规章制度的权威性与强制性,为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企业制度做好准备。企业化的中职院校制度文化,可以联络中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当中的规划、决策、评估、监督、传播、交流等各个环节,提供保障与支撑的作用。当下中职教育传统的校园制度文化与社会的现实需求往往脱节,函待创新,用企业文化填补校园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真空。
  (三)校企文化共融下的行为文化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示范。
  行为文化是师生员工的行为总和,由校企文化共融的精神文化通过物质环境、管理制度等渗透到他们的思想当中并外显于行为,从而形成的集体共有的精神风貌以及行为方式,是校园文化结构中最直接、最广泛的部分。搞好校园行为文化与职业文化的对接,并且由师生员工共同来创造和享有,融入更多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人文性质。发展多姿多彩的群体文化,用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引导和规范师生的行为方式。包括学生的学风、教师的学识,以及他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方式。“学”和“行”相互作用,共同揭示了中职院校行为文化的独特性和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四)校企文化共融下的精神文化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导向。职业院校校园精神文化是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的人文精神氛围,是校园师生共同努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是校园全体师生共同追求的价值取向、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应不断引进先进企业的优质文化充实校园精神文化,整体引导、塑造和培养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修养、社会知识、精神气质、行为方式,将学生培养成一个社会建设者和改造者,实现顺利就业并较好地融入社会。
  参考文献
  [1]左莉.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研究[D],北京:燕山大学,2006.
  [2]龚晓路、黄锐.员工职业素养培训[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1)
  作者简介:胡中立(1987年-),女,上海人,上海音樂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德育/美育、校园文化、社区音乐教育等。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摘要】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发展存在生源质量、师资设备、课程设置等诸多问题。加强专业设置,扩大专业内涵,强化技能训练,走合作办学之路是办特色专业、创品牌学校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 ; 一体化教学 ; 实施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82-02  1.一体化教学的定义和特点  1.1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定义  
【摘要】传统设计类专业教育脱离工程实际,不能满足现阶段人才培养要求。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合作开发,构建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做一体的“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根据“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的特点和学校的实习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的设计人才提供了平台。  【关键词】教学改革 ; 教学做一体 ; 工作室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B 【文
【摘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社会对电力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全面提高电工电子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充实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增强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的能力等等,从而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因此,在今后的实践教学中,校方、教师要以开放姿态、创新眼光调整与改革教学理念,灵活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促使
该系统由低能导爆索、配套毫秒延期雷管、滑套式起爆药柱及其元件组成。该系统产品在实验室经过近三年的反复试验,各项性能均达到设要求。而后到凡口铅锌矿按步骤先后进行了
【摘要】工业设计课程的文科工科属性讨论了很长的时间没有定论,这也对具体的教学上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模糊,教什么,怎么教,有一定的争论。本文作者认为,艺术类的工业设计应该是创造和生活相关的艺术与科技属性的创新产品。通过人机、设计管理、交互、服务、体验这样的与用户相关的设计教条来呈现在普罗大众面前。具体的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通过课程以及作业的设计,将知识点渗入在内,帮助工科背景下的艺术类学生学好课程,达
MX,即3-氯-4-二氯甲基-5-羟基-2(5氢)-呋喃酮(3-chloro-4-dichloromethyl-5-hydroxy-2(5H)-furanone),是一种饮水氯化消毒的副产物,由天然水中的腐殖酸与氯反应生成.由于中国
【摘要】本文针对工读学生的问题行为,结合个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提出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的矫正方法。以期为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开展工读教育提供有益的思路,对工读教育尽一份微薄之力。  【关键词】工读学生 ; 问题行为 ; 矫正方法 ; 团体辅导 ; 个别辅导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2-0287-01  我国《教育大辞典》中把问题行为定义为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委、区政府从所辖农村的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农村基层管理体制变革时期的特点,采取得力措施创新农村党员发展机制,解决突出问题,巩固党在农村基层的执政地位
目的构建真核重组质粒N2ICD/p CMV-Tag4并转染HEK 293T细胞进行表达。方法根据GenBank上Notch2的NICD序列设计引物,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从人宫颈癌细胞He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