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是完美的人

来源 :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c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夜深了,夏雪读着一本书不知不觉睡着了,醒来时发现已近凌晨,而杨东还窝在客厅沙发上看电视,这差不多成了他生活的常态了。夏雪觉得他这样太过颓废,说了他很多次,他都充耳不闻。睡得晚,早上自然醒不来,每天都要夏雪反复催他起床,才能勉强上班不迟到。看着他沉浸于剧情中的“痴呆傻”表情,夏雪心中不由升起一股鄙夷,一扭身就回卧室去了。等杨东终于关掉电视上床睡觉,脑袋一挨枕头便鼾声大作,吵得夏雪睡意全无。
  夏雪越来越嫌弃杨东了。以前可不是这样的,她曾一度认为嫁给杨东是她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大学毕业后杨东进了一家事业单位,夏雪在私企工作,可她娘家在农村,所以当年杨东父母极力反对他们的婚事,但杨东顶住压力迎娶了她。婚后杨东对她呵护备至,尤其是在她怀孕、哺乳期间,大小家务全包,忙里忙外的简直比亲妈还贴心,一干朋友没有不羡慕她的,那几年的生活让她感到无比快乐和满足。
  等女儿双双上了幼儿园以后,夏雪重返职场,开始了新一轮的人生拼搏。当她越来越忙、职位越来越高、状态也越来越好的时候,开始感觉杨东不像当初那么完美了:做事拖拉,不求上进,缺乏情趣……所有这一切都让夏雪控制不住地嫌弃他,可一想到当年他对自己的支持和付出,又会深深自责。
  第二天,夏雪没喊杨东起床就走了。在送双双去幼儿园的路上,双双问:“为什么爸爸不送我?”“爸爸太懒了,他自己都起不来,怎么送你?”“可我想让爸爸送我。爸爸不着急,会带我慢慢走,还帮我找小蚂蚁……”“你可别学你爸,要是学他,长大了也会像他那么没出息!”夏雪大声嚷道,双双吓了一跳,她也吓了一跳:原来自己内心深处是如此看轻老公。
  二
  夏雪整天忙于工作,跟杨东相处、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少,有时两人一整天都说不上一句话。有事情非说不可的时候,一个言简意赅,一个惜字如金,家里的气氛变得冷冰冰的。
  三八妇女节那天,夏雪约闺蜜沈萍逛街,沈萍调侃道:“我还以为你只会跟你们家老杨腻在一起呢。”夏雪嘆了口气:“别提了,现在我看见他就烦。”想不到沈萍跟她同病相怜,不等她吐槽杨东,先开始滔滔不绝地数落起自己老公李强的毛病,什么头皮屑太多、情商太低,什么听的音乐太恶俗、每次做饭都把厨房搞得像被打劫过的,言语间全是嫌弃,可转过头又给李强买了一双鞋。夏雪嗔怪道:“嫌弃他还惦记他。”沈萍扑哧一笑:“谁家两口子不是你嫌弃我、我嫌弃你的,那日子还不是照过嘛!”
  天气乍暖还寒,双双得了重感冒,夏雪的母亲特地赶来照顾外孙女,在家里住了小半个月。临走的时候,她拉住夏雪的手:“我都看出来了,你心里有多嫌弃杨东。妈就问你一句,你还想跟他过下去吗?”夏雪从没真正动过要和杨东分开的念头,她只是苦恼该怎么办。“如果还想过下去,心里总有疙瘩可不行啊。我嫌弃了你爸一辈子,这样的活法是给别人罪受,也是给自己罪受。”夏雪没想到,那么优秀、能干的父亲竟然也会被母亲嫌弃。
  夏母娓娓道来,当年她爱的小伙子远走他乡,她无奈之下才嫁给了夏雪的父亲。“你爸对我再好,我也看他不顺眼,日子过得别别扭扭。可是终于有一天我不嫌弃他了,你知道是哪一天吗?……就是八年前他病逝的那一天!想到他再也不会对我说话对我笑了,我才觉得他那些毛病根本就不算什么,我后悔呀,我们一辈子的幸福就这么被嫌弃掉了!”
  夏雪被深深地震撼了。她不禁联想到,假如她或者她的丈夫明天就离开这个世界,她还会对他有那么多的计较和嫌弃吗?不,不会,她只会想着怎样好好去爱他。
  三
  当然,事实上夏雪和杨东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她得琢磨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她有意识地“采访”了几个要好的已婚朋友,发现无论多么恩爱的夫妻,都曾经在某一个时期,多多少少地嫌弃过对方。她由此悟出一个道理:嫌弃本是婚姻的一部分,一边嫌弃着,一边生活着,没什么大不了的。既然如此,何不就接受他的缺点,享受他的优点呢?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夏雪的心情轻松了许多。晚上回到家,看到杨东已经做好了三菜一汤,她不再像从前那样腹诽:他不思进取得不到升迁,只能当“家庭妇男”,而是看事情好的一方面:幸亏他能准时下班而且愿意下厨,一家人才能吃上有荤有素的热腾腾的晚餐。
  吃饭的时候,夏雪对杨东说,双双想让爸爸送她上幼儿园,“好啊,没问题!”“那你以后可要早起了,能行吗?”放心吧,我不能让我的宝贝迟到。”双双高兴地拍起了小手,夏雪和杨东此时相视而笑,一种久违了的欢乐温馨气氛在这一刻复苏了。
  从此,杨东果然每天早早起床,七点半准时牵着双双的小手去上幼儿园,晚上就寝的时间也相应地提早了很多。不过,夏雪此时已经持一种开放的心态,那就是不管她喜不喜欢,杨东都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和休闲方式。有时候等孩子睡下了,夏雪也会跟杨东一起看会儿电视,讨论一番,增进彼此的交流和共鸣,不过更多时候她还是选择一个人静静地看书或者练瑜伽,两个人互不干扰。说来也怪,当她对杨东所谓的“缺点”不再一味排斥,而采取一种尊重和包容的态度以后,杨东反而没那么“冥顽不化”了:电视有选择性地看,办了一张健身卡,还会主动跟夏雪探讨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夏雪常常提醒自己:婚姻是为了让生活更舒适更有趣,而不是没完没了地给自己添堵。她也常常回忆和杨东那些美好时刻的感觉,从而增加了对这段感情的信任与依恋。
  四
  后来,夏雪去北方出差,顺便看望了大学时代的好友孙晓晓,当年的“班花”。她比夏雪结婚早,丈夫是一家知名企业的高管,两人称得上是“郎才女貌”的标杆。可见面一聊,夏雪才知道他们去年已经离婚了。孙晓晓苦笑:“你能体会老公一周才回家吃一次饭,从不陪你看电视、逛街、聊天的孤独吗?你能承受老公总是批评你不上进,却在微信上逗别的女人开心的那种委屈吗?”夏雪不禁暗暗吃惊:孙晓晓对老公的“控诉”,跟自己对杨东的不满,不正好是一件事情的两面吗?换句话说,夏雪嫌弃的,恐怕正是孙晓晓求之而不得的。
  夏雪和杨东的感情仿佛又回到了当初的甜蜜。她不再害怕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和感受,不再担心自己“嫌弃”或者“被嫌弃”,因为她知道,不允许自己嫌弃对方,这本身就是一种完美主义。他们的婚姻生活不需要完美,不需要认同彼此的全部,婚姻的幸福需要两个人一起努力地投入和创造。
  编辑/纤手暖
其他文献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前,10万只中国小龙虾搭乘专列抵达莫斯科,惊艳了各国球迷的味蕾!山东女孩曲云潇,正是这批龙虾的品鉴师之一。她从事的是一种令吃货们垂涎的新职业——品虾师。作为小龙虾最大的消费国。食物链顶端的中国吃货们通过大啖龙虾创造了千亿生意,随之而来的是,边吃边赚的品虾师也应运而生。  90后女孩邂逅“舌尖上的工作”  1993年出生的曲云潇,是一个漂亮的山东女孩。和许多人一样,她把麻辣
期刊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各种高科技产品层出不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时下。连最烧脑的文学创作也有了“秘密武器”。“动动手指一秒变身写作大神”、“网文日更万字不是梦”,一种被称为“写作神器”的软件以充满诱惑的口号。向人们展示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捷径。然而。这种投机取巧真能成为成功捷径吗?  网络写手的“秘密武器”  2017年4月的一天,黄蕊惊喜地收到男友——网络写手张恒发来的五篇作文,那是她请他帮忙
期刊
浙江省杭州市的一幢民居里,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每天围坐在一起,喜笑颜开。然而,这些老人并非邻里之间凑在一起,而是在这间房子里共同生活!一年之前,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这里上演了一波三折的“抱团养老”故事……  人至暮年一声长叹  70岁的赵小宝出生于上海市普陀区,年轻时代的她在山西国营721矿厂从事医护工作,退休之后,她与老伴在杭州定居下来。可是,就在赵小宝打算好好享受晚年时光时,人生阴云却不期而
期刊
谭桂枝是上海铁路局的一名职工,丈夫老甄在工地跑运输,两人有一个可爱的儿子。日子虽算不上富裕。但夫妻俩相敬如宾。儿子乖巧孝顺,小日子也是过得有滋有味。可是谭桂枝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原本平静的生活会被一张化验单打破。  一张引起风波的化验单  谭桂枝清楚地记得,那是1988年7月的一天,她和丈夫带着儿子甄富去医院看牙。儿子十岁了,长得鼻梁高挺,白皙清秀。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儿子门牙里面又长了一颗牙,这多出
期刊
前不久,91岁的潘际銮,骑着电动车带着老伴在清华校园林荫间穿梭,这一幕被人捕捉下来发到网上。使他突然变成“90后”網红院士。很多人还不知道。老人身上有太多重量级的第一:他是全国第一条高铁的铁轨焊接顾问。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核电站的唯一焊接顾问。成功研制居国际领先水平的爬行式弧焊机器人,获国家创造发明一等奖,科研成果价值高达千亿!其实这背后多亏有夫人李世豫的全力支持。“电焊工”和“北大才女”背后有着怎
期刊
生于1980年的杰辛达·阿德恩,年少时曾经是一个叛逆少女,但如今,作为年轻的政治家,她在2017年成为新西兰大选中最耀眼的政治明星,出人意料地带领工党成功逆袭,当上了新西兰近150年来最年轻的女总理。  论事业,37岁带孕竞选当上总理,成为新西兰政府的最高首脑;论爱情,她有个高大帅气的主持人伴侣。为了支持她的事业。他主动提出孩子出生后成为全职爸爸照顾家庭。光这一点,就足够很多苦恼于家庭事业如何两手
期刊
美国诗人惠蒂埃出生于马萨诸塞州黑弗里尔镇,父母都是农民,惠蒂埃自小跟着父母务农。有一年,惠蒂埃帮忙晒谷子,每天一早他要用车把谷子运到晒谷场,然后等傍晚的时候再运回来。由于晒谷场离家有点远,惠蒂埃觉得这样跑来跑去太麻烦,为什么不在自家附近找一片能晒谷子的空地呢?寻查了半天之后,惠蒂埃发现在一段干枯的河床中间有一大块平坦的空地,用来晒谷子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河床上怎么能晒谷子呢?”听了惠蒂埃的主意
期刊
大概从我上小学开始,就被爸爸反复叮嘱:你心脏不好,心跳有二级以上杂音,不要参加过于剧烈的运动,不要到处乱跑。所以,从小学到初中,我一直是个很安静的孩子,自动屏蔽所有校园运动会,体育课遇到跑跑跳跳稍微活跃点的项目,就举手向老师请假。  我生活在一个特别宁静的氛围中,最大的爱好是看书、听音乐、散步与思考,发型也是齐刘海的学生头,成绩不错,非常文静,像个好学生的标本。我过了8年好学生生活,转眼到了中考,
期刊
重视家庭及其文化,这是炎黄子孙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丰厚滋养。传统文化认为,国之栋梁出于家之苗圃。一个人只有在良好家风的教育熏陶下,才能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的顾伟家,四代教师,具有百年书香传统和读书家风,藏书达12000册,成为丹东市唯一蝉联三届的十大藏书家。顾伟坚持40年天天不间断地写日记,包括读书笔记、随感、心得等,共100多本、1600多万字。顾伟全家还坚持29年办《家
期刊
登机落座,身边是一位瘦小的老太太,她在iPad上聚精会神地玩扑克游戏。起飞,她靠着舷窗睡着了,挡住了我的日出。  乘务员送饮料了,她醒来,轻轻说:“番茄汁,一点点冰。”我替她转告,自己也依样要了一份。她抿着,细声道:“这个番茄汁不是太甜,这个零食饼干也太多糖了。”我自然点头称是,并赞她有营养意识。她說:“凡事用心点有好处,这是我96岁的经验。”  我大大吃了一惊,这老太太看上去70来岁,不能用精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