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高专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专业和计算机教学在高职高专中占有很大比重。本文结合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的现状与特点,就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谈了一点自已的看法。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 教学质量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己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即高职教育应以职业技能为中心,但更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促进经济发展。计算机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高职高专的专业和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搞好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对提高职高专学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建议。
一、高职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1.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水平的现实状况。当前,由于高校扩招、办学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原因,不仅造成职业教育生源上人为的相对枯竭,而且也带来生源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和整体素质的下降,计算机操作技能更是薄弱,一部分学生入学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又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职业教育院校的在校学生普遍表现出以下状况:文化基础薄弱又缺乏刻苦精神;渴望一技之长又不知如何下手,兴趣爱好广泛又不愿投入太多,思维灵敏活跃又常常自惭形秽,乐于接受信息又厌恶理论学习,调剂学生不喜欢计算机专业。由于忽视了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一刀切”的授课方式,造成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掉队”,专业成绩越来越差。计算机操作能力更是薄弱。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的设置决定了教学的定位。在课程设置时,我们应充分考虑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集中体现在哪些课程中的哪些知识点,哪些实验、实训、实习等方法上。不仅考虑到专业学科的逻辑结构,更重要的是以学生的思维状况为标准调节教学进程,以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确定教学方法。现在有些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相应的本科相差无几,可以说是相应本科专业的压缩版。很难形成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每一个学科都懂一点,但都没有一门是精通的,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明确定位是:计算机理论基础、编程能力明显高于中专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明显高于本科生,只有这样,高职高专学生才能在人才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就业位置。
3.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需要改变。有了好的课程体系,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发展与普及,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呈现多样化,但总体来看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传统学历的教育教学方式上,计算机电化教学使用率不高,上机实验内容单一,很少引导学生做一些有利于提高计算机技能的工作。
4.计算机专业急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高专教育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如教计算机网络时,只能讲述TCP/IP等相关协议,而对如何组网等技术自己懂得的比较少,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在高校计算机系的教师中,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经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太少了。这一事实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就要轮流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二、提高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1.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内在激情有助于能力的培养,能力提高反过来会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青年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善于吸收新知识。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课前可演示一些有趣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一步步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觉得特别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要大力加强对计算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达到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育培养的目标,必须首先加强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计算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一是加强对计算机专任教师的培训,二是从生产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三是制定有利于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单位实践,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该专业目前使用计算机知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在计算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真题真做。
3.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功能。通过校企合作,促使高职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做到整体优化,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先进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不断补充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用先进的知识理念充实课堂教学。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让职业院校真正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职务能力需求,使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搞好课程开发。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多方合作,使企业更了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进一步认识高职教育就是为企业一线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使企业能体验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才能积极地为高职学院的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有效地跟踪最新技术,有助于解决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和资源的不足。
4.建立计算机课程综合的考评机制。对于计算机专业技术课程,传统单一的笔试考核模式已不再适用了。对这些课程的考核应注重过程考核,重点评价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通过过程的监控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实际操作中可多种方式并举。①过程式考核。它与传统考核模式的区别在于:过程式考核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考核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考核的内容除知识点外,还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完成课程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是对学生的全方位的考察,是一种更科学的评价体系。②答辩式考核。因为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重点应该放在对学生把握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上面。实践证明,通过答辩,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③作品评价式考核。对于设计和操作型课程,如《程序没计语言》、《多媒体创作》、《网页制作》等,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最终能设计出—些实际中的程序或制作出一幅幅作品,如《网页制作》课程最好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开发—个网站,通过学生所做的作品及过程来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可大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高职高专的计算机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上面只是就教学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要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连宝宏,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3]刘完芳,常卫东,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探讨.
[4]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商职教育中的作用
[5]肖智清,周劲松,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职高专 计算机 教学质量
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的跨越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异军突起,己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文件精神,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即高职教育应以职业技能为中心,但更注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促进经济发展。计算机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在高职高专的专业和教学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搞好计算机基础课程与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学对提高职高专学生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就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有关如何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建议。
一、高职高职计算机教学现状分析
1.目前高职高专学生水平的现实状况。当前,由于高校扩招、办学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社会上对职业教育存有偏见、职业教育本身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原因,不仅造成职业教育生源上人为的相对枯竭,而且也带来生源文化程度的参差不齐和整体素质的下降,计算机操作技能更是薄弱,一部分学生入学之前根本没有接触过计算机,这样又给计算机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就目前实际情况而言,职业教育院校的在校学生普遍表现出以下状况:文化基础薄弱又缺乏刻苦精神;渴望一技之长又不知如何下手,兴趣爱好广泛又不愿投入太多,思维灵敏活跃又常常自惭形秽,乐于接受信息又厌恶理论学习,调剂学生不喜欢计算机专业。由于忽视了学生个体素质的差异,“一刀切”的授课方式,造成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掉队”,专业成绩越来越差。计算机操作能力更是薄弱。
2.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课程的设置决定了教学的定位。在课程设置时,我们应充分考虑社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集中体现在哪些课程中的哪些知识点,哪些实验、实训、实习等方法上。不仅考虑到专业学科的逻辑结构,更重要的是以学生的思维状况为标准调节教学进程,以学生的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确定教学方法。现在有些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与相应的本科相差无几,可以说是相应本科专业的压缩版。很难形成高职高专教育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是每一个学科都懂一点,但都没有一门是精通的,很难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素养的要求。高职高专学生的明确定位是:计算机理论基础、编程能力明显高于中专生,操作技能、动手能力明显高于本科生,只有这样,高职高专学生才能在人才市场上找准自己的就业位置。
3.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方法需要改变。有了好的课程体系,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发展与普及,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的形式、手段、方法呈现多样化,但总体来看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仍停留在传统学历的教育教学方式上,计算机电化教学使用率不高,上机实验内容单一,很少引导学生做一些有利于提高计算机技能的工作。
4.计算机专业急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职高专教育中应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目标,这个目标应该是明确的,如教计算机网络时,只能讲述TCP/IP等相关协议,而对如何组网等技术自己懂得的比较少,根本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在高校计算机系的教师中,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实践经验,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太少了。这一事实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高职院校就要轮流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二、提高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
1.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内在激情有助于能力的培养,能力提高反过来会激起更高的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前提。青年学生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善于吸收新知识。计算机是一门操作性比较强的学科,课前可演示一些有趣的案例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再一步步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学起来就不会觉得特别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学校要大力加强对计算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学校达到高职高专计算机课程教育培养的目标,必须首先加强计算机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计算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一是加强对计算机专任教师的培训,二是从生产第一线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三是制定有利于教师向“双师”方向发展的政策措施。对计算机专业教师进行职业培训可以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单位实践,通过专业实践,教师可以了解该专业目前使用计算机知识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在计算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让学生真题真做。
3.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功能。通过校企合作,促使高职院校改革课程体系,做到整体优化,改革教学环节,突出实践性、先进性;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大实习、实训的力度,不断补充学科、专业前沿知识,用先进的知识理念充实课堂教学。只有企业的积极参与,才能让职业院校真正了解企业的岗位需求、岗位职务能力需求,使职业院校根据企业提出的岗位培养目标设置专业,搞好课程开发。二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多方合作,使企业更了解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更进一步认识高职教育就是为企业一线输送技术应用型人才,使企业能体验高职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企业才能积极地为高职学院的教学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有效地跟踪最新技术,有助于解决学校实习实训设备和资源的不足。
4.建立计算机课程综合的考评机制。对于计算机专业技术课程,传统单一的笔试考核模式已不再适用了。对这些课程的考核应注重过程考核,重点评价学生动手操作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通过过程的监控手段实现教学目标,实际操作中可多种方式并举。①过程式考核。它与传统考核模式的区别在于:过程式考核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考核的形式也是多样化的,考核的内容除知识点外,还包含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学生完成课程任务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是对学生的全方位的考察,是一种更科学的评价体系。②答辩式考核。因为实践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考核重点应该放在对学生把握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等诸多方面的能力上面。实践证明,通过答辩,能充分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从而帮助学生掌握知识。③作品评价式考核。对于设计和操作型课程,如《程序没计语言》、《多媒体创作》、《网页制作》等,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最终能设计出—些实际中的程序或制作出一幅幅作品,如《网页制作》课程最好的考核方式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开发—个网站,通过学生所做的作品及过程来评价,这种考核方式可大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高职高专的计算机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上面只是就教学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要提高计算机课程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都要不断更新观念,不断适应新的教育环境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连宝宏,高职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2]《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3]刘完芳,常卫东,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探讨.
[4]李新生,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在商职教育中的作用
[5]肖智清,周劲松,高等职业院校“分类培养”教学改革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