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孩子的安危关系家庭幸福、祖国未来,保护孩子的安全是全社会的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呵护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前提,需要常抓不懈。暑期是检验学校安全教育落实情况的重要时期,各地各校要深刻认识到保证学生安全的重要性,将安全教育做实、做细。
在安全教育实践中,部分学校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成熟的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工作水平亟须提高。如何将安全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相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如何强化安全实践活动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如何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凝聚教育合力?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一线中小学校长,围绕“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素养”主题建言献策。
议题一:如何将安全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相融?
胡世明:对于学校来说,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上位又在于课程设置,因此安全教育课程化才是突破安全教育瓶颈的有效途径。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学校(以下简称“东风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由最初的口头重视、摆设式的制度上墙,到各种分散式的活动教育,再到系统化的课程安排,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逐步实现体系化、规范化,并形成了“五课三会二仪式”安全教育体系。
基础课程。学校要求全校进行课前三分钟安全教育,在这三分钟里,既有教师讲授,又有视频播放和学生演讲。经过多年坚持,学生对交通、饮食、防火、防震、防欺凌、防踩踏、防溺水等多方面知识形成了深刻印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深入理解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
感受课程。东风学校基本上实现了安全网络全覆盖,学校安全处把多年前发生在校园中的学生安全事故整理、制作成教育视频,在不影响学生隐私的情况下,利用电子班牌、电子白板反复播放。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故对学生进行教育,更能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使学生感同身受,教育意义更深远。
体验课程。学校定期举行各种安全教育演练活动,将预案变成实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制度只挂墙、方案伏案头的假性重视问题。
延伸课程。与德育的学科渗透一样,学校也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如理化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数学教学中的安全知识,美术教学中的工具使用,体育课中的健身安全常识等。只要心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无处不在。
文化课程。学校专门开辟了安全教育长廊,以图片、事例、儿歌等形式呈现安全教育主题,涵盖交通、饮食、防火、防震、防欺凌、防踩踏、防溺水等多方面知识。每学期初,学校安全处、德育处都要组织各个班级参观安全教育长廊,由学生分版块进行演讲和解读,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让墙壁文化不仅仅停留在墙壁上。
三会。指班会、团会、队会主题教育活动。
二仪式。指升旗仪式及重大节日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是主题教育的最佳时机。
以上内容结合实际均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至于假期安全教育,特别是暑假学生溺水防护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校园周边治理等问题,学校均开有相应课程。经过多年实践,东风学校的安全教育已形成体系化、规范化发展态势。
郭春花:“安全、健康与保护”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重庆市忠县顺溪小学(以下简称“顺溪小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快乐、平安的美好家园。主要有以下做法——
安全教育与习惯教育相结合。“点滴沁润,积习成才”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习惯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把安全素养作为习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个人、公共、国家三个层面,根据年龄段拟定出相应的素养和习惯,把安全素养纳入习惯教育评价之中,并作为学生评比和班级、班主任考核内容。
安全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堂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一是学科渗透安全法制教育。在各年级各学科教学中,按照“尊重教材、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渗透自然贴切”的原则,适时适度地渗透相关的法治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并将其纳入教师常规考核。二是每天利用早安三分钟、课后三十秒、放学前一分钟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周五下午的第二节指课定为全校安全教育课,每年举办一次安全法制讲、说课比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其中学校3位教师获县安全法制讲课赛一等奖。三是与德育主题活动相结合。每月制定一个安全教育主题,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出一期安全教育橱窗,安排一次安全方面的国旗下讲话,开展一次安全演练,举办一次安全知识竞赛,各班每期出一份安全教育专刊黑板报、进行一次安全手抄报比赛,召开一次安全防范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偏差逐步严重的倾向,我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信箱、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定时、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和辅导。学校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研学组织合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把因心理障碍引发的事故消除在萌芽阶段。学校还建立了特质儿童档案,并实行一对一的追踪管理。
顺溪小学将保持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教育为重,预防为先,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我们力求: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秉持“点滴浸润、积习成才”的办学理念,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孩子们温馨、快乐、平安的美好家园。
贺芳:陕西省西安经开第七小学坚持安全教育“抓小、抓細、抓常”,深化教育内涵,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利用班队会、安全教育课、晨会、课间活动等时机,通过校园电视台、阳光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学科渗透等途径,结合讲解、演示、训练等多种形式将安全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扎实有效地开展交通、消防、防溺、食卫、反邪、防恐、疾病预防、家庭生活、户外活动等安全教育,实现日常安全教育全学科、全领域、全时段渗透,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议题二:如何强化安全实践活动的引导作用?
吕宁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火灾应急疏散、反恐防暴、交通安全等不同场景的安全演练活动。我校的安全演练活动不是简单的讲授,而是情境体验式和实战性的活动。例如,我校的交通安全演练活动,就把公共汽车、大货柜车、电动自行车等开进校园,让广大学生亲身体验,学校还邀请注册安全工程师到现场进行专业指导。这种真实情境体验式活动更能让师生知危险、识危险、避危险,增强安全意识。
练在平时,用在战时。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是一门必修课,应当常常开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大胆创新,采用盲演的形式进行演练,在不事先通知广大师生的情况下,更能真实地检验师生们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应变能力,提升学校火灾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今年3月4日上午上课时间,校园消防警铃响起,烟雾弥漫,消防广播警示师生紧急疏散。师生员工迅速从教学楼、办公室、功能室、食堂等按逃生路线安全有序地疏散到操场安全区域集合。义务消防队快速反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及时扑灭初起火灾。通过实战演练,我们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认真改善优化。例如在疏散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几个身体有伤病、身材矮小的学生掉队,就想到对于伤病、弱小的师生群体,在灾害应变中更应优先加强保护。
针对本次活动,我们从策划、推演、灭火、演练及回放各阶段进行总结反思。一是集合现场,校领导主要从思想教育方面引导师生员工重视安全,消防专家从专业权威方面点评在疏散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逃生自救、自我保护措施。二是学校剪辑演练视频,通过晨会、班会进一步加强学生消防安全教育。通过这种盲演方式,切实提升了学校火灾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疏散能力,培养了令学生终身受益的火灾应急行为习惯。
多年来,我校坚持组织开展教职工消防灭火、应急救护、反恐防暴、食品安全等培训和实操演练。一是注重专业性。消防培训由消防大队警官、应急救护由专业救援队教官、反恐防暴由公安干警、食品安全由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专业讲授和指导。二是注重实战性。在没有预先通知学校保安的情况下,盐田公安分局反恐大队就在学校门口模拟暴徒硬闯校园的情境,实战检验值班值守保安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注重考核。培训、操练要有实效就要有考核。例如灭火器的使用、心肺复苏训练,教职工现场都要演示,流程不熟悉、动作不规范都要进行重新演练,直到考核合格。
周嗣昌: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大理州实验小学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从细入手,突出实效,群防群治,注重创新。安全工作“实”为基础,“细”是关键。我校细化了各项措施,强化了隐患排查,有效遏制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细化隐患排查。每周周一、周三早上第一节课,安全保卫处进行全面的校园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每个月第一周周一下午第三节课由安全保卫处牵头,联合行政办公室、德育处、教导处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全面的校园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学校聘请有资质的建筑安全员每周进行三次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门卫室保安人员每个小时进行一次校园内及周边安全巡检。每次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均做好相应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细化值班执勤。一是细化行政值周要求。每天上午下午上学放学时段,行政值周人员和值周教师固定在校门口迎候师生,维持秩序。行政值周人员每日三巡,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填写值周记录表,每天待全体学生离校后行政值周人员和值周教师方可下班。二是细化楼道安全执勤要求。为防止课间操、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时发生踩踏事故,每天第二节下课或有集体活动时,我们根据教师课程安排和办公室位置,在每个楼道口均安排一名教师值守。楼道口的墙壁上公示有值守教师的姓名,楼道口路面的固定位置贴有“实验小学教师安全执勤岗”的标识,确保执勤教师以最快速度按时定点到岗,维持学生上下楼梯秩序,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三是细化大队部课间安全执勤要求。在走廊、楼梯、跑道、卫生间门口等关键区域,安排大队委在课间进行安全执勤,严禁学生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追逐打闹、推搡冲撞,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作好记录,并将其纳入班级操行评比。四是增设班级安全小卫士。为了强化学生的安全自主管理,我校每个班设五名安全小卫士,每个小卫士佩戴有统一制作的袖章,主要在本班级教室和教室周围执勤,及时发现小问题,及时报告班主任,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细化安全演练。我校的安全演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间固定。每月最后一周周五早上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就是本月的安全演练时间。二是主题明确。每月的安全演练均有不同主题,比如防震逃生演练、消防安全演练、公共卫生事件逃生演练等。三是程序固定。每次演练前,各班利用班队会时间首先进行相应主题的安全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各班利用午休进行预演,让学生熟悉线路,知道要求,力争把每一次安全演练做成一次综合性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贺芳:对于学校如何有序、有效开展不同场景的安全演练活动,并切实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首先是依规。学校要依据安全管理各项规定去进行演练,坚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和《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演练主题》的文件精神,健全学校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范开展主题演练活动。
其次是月练。学校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演練”的演练标准,逐步开展“防震疏散演练”“‘119’消防安全宣传日暨消防演练”“防恐演练”“预防拥挤踩踏演练”“食品安全演练”等各类主题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在紧急状态下的撤离疏散、自救互救、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再次是标识。学校制作楼层疏散引导指示牌,悬挂于楼道显眼位置,引导广大师生熟悉逃生路线,明确巡护人员及职责。 最后是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职工、安保、保洁、食堂等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技能培训,联合附近医院传授专业的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方法(如心肺复苏法与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给他们培训简单跌伤、擦伤、牙齿磕落、烧伤、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处理方法,使全员懂得意外伤害的处理流程。学校也会针对每月演练的具体情况进行前期环节设计(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急救、防恐等),提升危急时刻保护学生的能力。学校还切实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严格门卫值守及校园巡查警戒工作,严防不法分子和危险物品混入校园。
议题三:如何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刘乃志:学校理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强化底线思维,固守红线意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处置”为主线,积极构建立体安防体系,织牢织密“家、校、社”安全防护网,促进家校协同育人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落实、落地、落细。
以家校共育制度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要突出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不折不扣地将育人机制落实到位。依托家长会、家委会、安全志愿者队伍,将安全宣教知识通过班级微信群、手机短信息等载体传递到每个学生和家长手中,做到普及、普惠、引领,达成家校育人的共识。
以家校协同育人安全教育课程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学校深入研判当前形势,建设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设置安全教育课程,以此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以本市各个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为例,有预防学生溺水课程、消防安全课程、紧急避险课程、校园周边安全课程、卫生防疫课程、交通安全课程等。这些课程瞄准痛点、难点,厘清家校权责,确保家校协同育人安全教育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落地。与此同时,市教育体育局采用“三长见面”(局长、校长、家长)机制,构建学校的家长安全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我校鉴于农村学生家长白天都要忙于生计,创造性地开办家长夜校,设置家长安全教育课程,将学生安全工作作为重点进行落实,有效促进了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
以安全教育“导师团”制度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落地。安全制度的落地和安全課程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安全课程的教师不只是学校教职工,我们创造性地设置了安全教育“导师团”。在导师队伍中,有市教育体育局专业的安全管理干部,有教师进修学校专门负责安全教育研究的专家,有来自社会各行业的安全宣讲员,也有对安全教育有心得的家长和老师,甚至有在自我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方面有经验的学生。导师团制度的实施,让家长、学生、教职工全员参与,为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落地提速、增质,更激发了广大家长、学生、教职工认识安全教育、获得安全知识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学校通过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健全家委会安全教育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家长主动为家校安全共育工作贡献力量。
在安全教育实践中,部分学校存在侥幸心理,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缺乏成熟的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工作水平亟须提高。如何将安全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相融,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如何强化安全实践活动的引导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如何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凝聚教育合力?本期《教育家》线上圆桌论坛,我们邀请一线中小学校长,围绕“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安全素养”主题建言献策。
议题一:如何将安全教育与日常教育教学紧密相融?
胡世明:对于学校来说,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上位又在于课程设置,因此安全教育课程化才是突破安全教育瓶颈的有效途径。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学校(以下简称“东风学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实践,由最初的口头重视、摆设式的制度上墙,到各种分散式的活动教育,再到系统化的课程安排,学校安全教育工作逐步实现体系化、规范化,并形成了“五课三会二仪式”安全教育体系。
基础课程。学校要求全校进行课前三分钟安全教育,在这三分钟里,既有教师讲授,又有视频播放和学生演讲。经过多年坚持,学生对交通、饮食、防火、防震、防欺凌、防踩踏、防溺水等多方面知识形成了深刻印象,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够深入理解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安全技能。
感受课程。东风学校基本上实现了安全网络全覆盖,学校安全处把多年前发生在校园中的学生安全事故整理、制作成教育视频,在不影响学生隐私的情况下,利用电子班牌、电子白板反复播放。用发生在身边的事故对学生进行教育,更能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使学生感同身受,教育意义更深远。
体验课程。学校定期举行各种安全教育演练活动,将预案变成实案,从根本上解决了制度只挂墙、方案伏案头的假性重视问题。
延伸课程。与德育的学科渗透一样,学校也将安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之中,如理化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数学教学中的安全知识,美术教学中的工具使用,体育课中的健身安全常识等。只要心存安全意识,安全知识无处不在。
文化课程。学校专门开辟了安全教育长廊,以图片、事例、儿歌等形式呈现安全教育主题,涵盖交通、饮食、防火、防震、防欺凌、防踩踏、防溺水等多方面知识。每学期初,学校安全处、德育处都要组织各个班级参观安全教育长廊,由学生分版块进行演讲和解读,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让墙壁文化不仅仅停留在墙壁上。
三会。指班会、团会、队会主题教育活动。
二仪式。指升旗仪式及重大节日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些重要的时间节点都是主题教育的最佳时机。
以上内容结合实际均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至于假期安全教育,特别是暑假学生溺水防护以及突发事件处理、校园周边治理等问题,学校均开有相应课程。经过多年实践,东风学校的安全教育已形成体系化、规范化发展态势。
郭春花:“安全、健康与保护”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础。重庆市忠县顺溪小学(以下简称“顺溪小学”)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温馨、快乐、平安的美好家园。主要有以下做法——
安全教育与习惯教育相结合。“点滴沁润,积习成才”是我校的办学理念,习惯教育是学校的办学特色。学校把安全素养作为习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个人、公共、国家三个层面,根据年龄段拟定出相应的素养和习惯,把安全素养纳入习惯教育评价之中,并作为学生评比和班级、班主任考核内容。
安全教育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利用课堂主阵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法制教育。一是学科渗透安全法制教育。在各年级各学科教学中,按照“尊重教材、科学导入、分量适中、目标恰当、有机渗透自然贴切”的原则,适时适度地渗透相关的法治知识和法治理念的教育,并将其纳入教师常规考核。二是每天利用早安三分钟、课后三十秒、放学前一分钟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周五下午的第二节指课定为全校安全教育课,每年举办一次安全法制讲、说课比赛,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其中学校3位教师获县安全法制讲课赛一等奖。三是与德育主题活动相结合。每月制定一个安全教育主题,开展一次安全教育活动,出一期安全教育橱窗,安排一次安全方面的国旗下讲话,开展一次安全演练,举办一次安全知识竞赛,各班每期出一份安全教育专刊黑板报、进行一次安全手抄报比赛,召开一次安全防范教育为主题的班队会。
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心理偏差逐步严重的倾向,我校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信箱、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定时、定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筛查和辅导。学校与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研学组织合作,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从而把因心理障碍引发的事故消除在萌芽阶段。学校还建立了特质儿童档案,并实行一对一的追踪管理。
顺溪小学将保持对学生、对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教育为重,预防为先,关注孩子身心健康,居安思危,警钟长鸣,安全教育常抓不懈。我们力求: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秉持“点滴浸润、积习成才”的办学理念,力争将学校建设成为孩子们温馨、快乐、平安的美好家园。
贺芳:陕西省西安经开第七小学坚持安全教育“抓小、抓細、抓常”,深化教育内涵,以课堂为主阵地,充分利用班队会、安全教育课、晨会、课间活动等时机,通过校园电视台、阳光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学科渗透等途径,结合讲解、演示、训练等多种形式将安全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扎实有效地开展交通、消防、防溺、食卫、反邪、防恐、疾病预防、家庭生活、户外活动等安全教育,实现日常安全教育全学科、全领域、全时段渗透,让安全意识入脑入心,营造了良好的校园安全文化氛围。 议题二:如何强化安全实践活动的引导作用?
吕宁静: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学校高度重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积极开展疫情防控、火灾应急疏散、反恐防暴、交通安全等不同场景的安全演练活动。我校的安全演练活动不是简单的讲授,而是情境体验式和实战性的活动。例如,我校的交通安全演练活动,就把公共汽车、大货柜车、电动自行车等开进校园,让广大学生亲身体验,学校还邀请注册安全工程师到现场进行专业指导。这种真实情境体验式活动更能让师生知危险、识危险、避危险,增强安全意识。
练在平时,用在战时。火灾应急疏散演练是一门必修课,应当常常开展,在此基础上,我们大胆创新,采用盲演的形式进行演练,在不事先通知广大师生的情况下,更能真实地检验师生们的安全意识和紧急应变能力,提升学校火灾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今年3月4日上午上课时间,校园消防警铃响起,烟雾弥漫,消防广播警示师生紧急疏散。师生员工迅速从教学楼、办公室、功能室、食堂等按逃生路线安全有序地疏散到操场安全区域集合。义务消防队快速反应,穿戴好防护装备,及时扑灭初起火灾。通过实战演练,我们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认真改善优化。例如在疏散过程中,我们发现有几个身体有伤病、身材矮小的学生掉队,就想到对于伤病、弱小的师生群体,在灾害应变中更应优先加强保护。
针对本次活动,我们从策划、推演、灭火、演练及回放各阶段进行总结反思。一是集合现场,校领导主要从思想教育方面引导师生员工重视安全,消防专家从专业权威方面点评在疏散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逃生自救、自我保护措施。二是学校剪辑演练视频,通过晨会、班会进一步加强学生消防安全教育。通过这种盲演方式,切实提升了学校火灾疏散演练的组织和管理水平,强化了师生的安全意识和火灾应急疏散能力,培养了令学生终身受益的火灾应急行为习惯。
多年来,我校坚持组织开展教职工消防灭火、应急救护、反恐防暴、食品安全等培训和实操演练。一是注重专业性。消防培训由消防大队警官、应急救护由专业救援队教官、反恐防暴由公安干警、食品安全由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进行专业讲授和指导。二是注重实战性。在没有预先通知学校保安的情况下,盐田公安分局反恐大队就在学校门口模拟暴徒硬闯校园的情境,实战检验值班值守保安的应急处置能力。三是注重考核。培训、操练要有实效就要有考核。例如灭火器的使用、心肺复苏训练,教职工现场都要演示,流程不熟悉、动作不规范都要进行重新演练,直到考核合格。
周嗣昌: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大理州实验小学历来高度重视安全工作,从细入手,突出实效,群防群治,注重创新。安全工作“实”为基础,“细”是关键。我校细化了各项措施,强化了隐患排查,有效遏制了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细化隐患排查。每周周一、周三早上第一节课,安全保卫处进行全面的校园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每个月第一周周一下午第三节课由安全保卫处牵头,联合行政办公室、德育处、教导处等部门负责人进行全面的校园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学校聘请有资质的建筑安全员每周进行三次校舍安全隐患排查和一次消防安全检查;门卫室保安人员每个小时进行一次校园内及周边安全巡检。每次不同形式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均做好相应记录,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细化值班执勤。一是细化行政值周要求。每天上午下午上学放学时段,行政值周人员和值周教师固定在校门口迎候师生,维持秩序。行政值周人员每日三巡,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填写值周记录表,每天待全体学生离校后行政值周人员和值周教师方可下班。二是细化楼道安全执勤要求。为防止课间操、升旗仪式等集体活动时发生踩踏事故,每天第二节下课或有集体活动时,我们根据教师课程安排和办公室位置,在每个楼道口均安排一名教师值守。楼道口的墙壁上公示有值守教师的姓名,楼道口路面的固定位置贴有“实验小学教师安全执勤岗”的标识,确保执勤教师以最快速度按时定点到岗,维持学生上下楼梯秩序,及时纠正不良行为。三是细化大队部课间安全执勤要求。在走廊、楼梯、跑道、卫生间门口等关键区域,安排大队委在课间进行安全执勤,严禁学生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追逐打闹、推搡冲撞,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并作好记录,并将其纳入班级操行评比。四是增设班级安全小卫士。为了强化学生的安全自主管理,我校每个班设五名安全小卫士,每个小卫士佩戴有统一制作的袖章,主要在本班级教室和教室周围执勤,及时发现小问题,及时报告班主任,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细化安全演练。我校的安全演练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时间固定。每月最后一周周五早上第二节课后的大课间活动时间,就是本月的安全演练时间。二是主题明确。每月的安全演练均有不同主题,比如防震逃生演练、消防安全演练、公共卫生事件逃生演练等。三是程序固定。每次演练前,各班利用班队会时间首先进行相应主题的安全宣传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各班利用午休进行预演,让学生熟悉线路,知道要求,力争把每一次安全演练做成一次综合性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
贺芳:对于学校如何有序、有效开展不同场景的安全演练活动,并切实提升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我想从四个方面来谈谈具体的做法:
首先是依规。学校要依据安全管理各项规定去进行演练,坚持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应急疏散演练指南》和《陕西省中小学幼儿园防灾避灾和自救互救演练主题》的文件精神,健全学校安全应急预案体系,增强预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规范开展主题演练活动。
其次是月练。学校按照“一月一主题、一月一演練”的演练标准,逐步开展“防震疏散演练”“‘119’消防安全宣传日暨消防演练”“防恐演练”“预防拥挤踩踏演练”“食品安全演练”等各类主题演练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在紧急状态下的撤离疏散、自救互救、应急处理能力。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他们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再次是标识。学校制作楼层疏散引导指示牌,悬挂于楼道显眼位置,引导广大师生熟悉逃生路线,明确巡护人员及职责。 最后是培训。学校定期组织教职工、安保、保洁、食堂等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技能培训,联合附近医院传授专业的意外伤害应急处理方法(如心肺复苏法与海姆立克急救法等),给他们培训简单跌伤、擦伤、牙齿磕落、烧伤、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处理方法,使全员懂得意外伤害的处理流程。学校也会针对每月演练的具体情况进行前期环节设计(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急救、防恐等),提升危急时刻保护学生的能力。学校还切实加强人防、物防、技防等措施,严格门卫值守及校园巡查警戒工作,严防不法分子和危险物品混入校园。
议题三:如何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
刘乃志:学校理应把安全工作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强化底线思维,固守红线意识,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处置”为主线,积极构建立体安防体系,织牢织密“家、校、社”安全防护网,促进家校协同育人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落实、落地、落细。
以家校共育制度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形成。家校协同育人的安全教育长效机制,要突出生命至上,坚持问题导向,不折不扣地将育人机制落实到位。依托家长会、家委会、安全志愿者队伍,将安全宣教知识通过班级微信群、手机短信息等载体传递到每个学生和家长手中,做到普及、普惠、引领,达成家校育人的共识。
以家校协同育人安全教育课程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学校深入研判当前形势,建设社会、学校、家庭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设置安全教育课程,以此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安全教育长效机制的形成和完善。以本市各个学校的安全教育课程为例,有预防学生溺水课程、消防安全课程、紧急避险课程、校园周边安全课程、卫生防疫课程、交通安全课程等。这些课程瞄准痛点、难点,厘清家校权责,确保家校协同育人安全教育各项安全工作的落实、落地。与此同时,市教育体育局采用“三长见面”(局长、校长、家长)机制,构建学校的家长安全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我校鉴于农村学生家长白天都要忙于生计,创造性地开办家长夜校,设置家长安全教育课程,将学生安全工作作为重点进行落实,有效促进了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完善。
以安全教育“导师团”制度促进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落地。安全制度的落地和安全課程的实施主体是教师。安全课程的教师不只是学校教职工,我们创造性地设置了安全教育“导师团”。在导师队伍中,有市教育体育局专业的安全管理干部,有教师进修学校专门负责安全教育研究的专家,有来自社会各行业的安全宣讲员,也有对安全教育有心得的家长和老师,甚至有在自我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方面有经验的学生。导师团制度的实施,让家长、学生、教职工全员参与,为家校协同育人安全工作体制机制的落地提速、增质,更激发了广大家长、学生、教职工认识安全教育、获得安全知识的热情和信心。同时,学校通过校级、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健全家委会安全教育运行机制,充分发挥其桥梁、纽带作用,促进家长主动为家校安全共育工作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