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考情 聚焦提分点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x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词体裁的特殊性、跳跃和晦涩的语言使诗歌鉴赏题成为学生难以攻克的壁垒。在试卷的阅卷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存在如下问题:①不会利用试题中已有的信息(选择题、注释)来解题;②答题时套话多,缺乏一定的思维;③诗歌鉴赏术语掌握不好,答题不规范。这些都直接暴露出学生语言、思维素养能力不强。针对以上情况,笔者研究了近三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目,探寻其命题规律并据此提出一些对高考诗歌鉴赏备考有实际意义的复习策略,让学生在诗词鉴赏复习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诗词鉴赏的特点及其语言运用规律,使其思维品质得以提升。
  一、近三年高考全国卷诗歌鉴赏题命题
  二、命题特点及规律
   古诗词鉴赏题全面考查了考生的鉴赏、思辨、比较分析等能力。纵观近三年的9套全国卷,古诗词鉴赏命题在作品、考点、选文、出题策略四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作家作品的选择。仍以唐宋时期为主,作品多为名家的非名作或非名家的名作。
   2.试题考点分布。着眼于诗句分析、情感态度、人物形象概括,重视表现手法和语言
   通览9道古诗鉴赏试题均为一道选择题和一道主观题,其中选择题题干中大都有“赏析”“理解”“分析”这样的关键词,侧重逐句解读诗词内容与总体艺术特征的把握,错误选项多为内容理解、场景还原式错误。主观题仍注重对手法、语言、情感态度的理解和分析。
   3.高考诗歌选文特点。突出时代特点,注重立德树人。
   高考诗词选文多选品德修养较高的诗人的作品,突出时代特点、注重立德树,意在对考生人生观、价值观做正面引导。如(2019年全国卷1)陈与义《题许道宁画》是对绘画的欣赏,给我们塑造了精于艺术、善于评价的鉴赏家形象;(2019年全国卷2)杜荀鹤《投长沙裴侍郎》表现了诗人的保持尊严和自信进取的人生态度;(2019年全国卷3)刘禹锡《插田歌》,勾勒出农民插秧时整个田野间的一派生機盎然景象,歌颂了劳动之美。
   4.出题策略。注重比较鉴赏,重视与教材联系。
   在考题的命制上,注重考查思维能力,比较鉴赏,形式多样,既可考查一首诗里面,各联之间的比较,又可与学过的诗歌来对比鉴赏,与教材联系十分紧密。如(2018年全国卷2)唐·陆游《题醉中所作草书卷后(节选)》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2019年全国卷3)唐·刘禹锡《插田歌》中“分析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不同”。
  三、备考策略
   笔者通过整理并分析(2017-2019)9套全国卷古诗词鉴赏命题的命题特点和规律,针对学生鉴赏诗词语言和思维方面的弱点,特提出如下备考策略。
  (一)熟悉高考题型,明晓设误方式,探索答题技巧
   高考语文诗歌试题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全国高考题,密切关注其他省的高考诗歌鉴赏题。通过比较分析,探寻常考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反复做高考习题的过程中,熟悉高考题型、明晓设误方式、探索答题技巧。
   例如,近几年诗词鉴赏中的客观题往往是四选一,经常从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方面设置选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出题人总是将错误设在某个选项的一两处细节上。解答诗词选择题过程,实际上就是准确理解原诗的过程。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训练中应让学生明确:客观题中的选项可以帮助考生进一步读懂诗歌,教会学生“借题解文”。而主观题设问角度越来越灵活,打破套路,富有新意。如19年全国卷二第15题: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诗词赏析注意思维运用,以创作者的视角融入诗歌内容,要从“为什么写,写了什么,怎么写”三个角度层层深入地把握诗词的写作内容、写作手法和写作效果,探寻其答题技巧。
   学生熟悉高考题型,明晓设误方式后,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以教材为本仿照高考诗歌鉴赏的题型出题(老师可先出题示范),并按照诗歌常见题型的答题模式给出答案,真正从思维和语言方面提升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二)紧扣教材,总结延伸,构建知识网络
   通览近三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不难发现:试题与教材结合紧密,作为高考难点的古代诗词鉴赏更是如此。不仅作者是课本中出现的诗人,所选诗词更是和课本密切相关。备考时教师可通过高考真题的演练让学生明白“试题在课外,答案在课内”的备考理念,引导学生将课内学得的知识、技能有效地向课外诗词“迁移”。
   要求学生不仅能熟练地背诵考试大纲规定要求背诵的初高中古诗名篇,还能从诗意、主旨、情感、手法、语言等方面对其进行赏析;掌握课本(包括选修)中的唐宋诗词中涉及重要作家(唐代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欧阳修、陆游、陈与义等名家)的作品;归纳整理古代重要的诗歌流派及其代表作家、风格特色等,并形成一定的知识网络。
   结合课本内容拓展延伸,让学生构建诗词鉴赏所必须用到的术语知识网络,如讲虚实结合这一抽象内容时我们可联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柳永的《雨霖铃》,让学生明确虚实结合是咏史怀古和送别诗最常用的手法;讲到情景交融可以结合杜甫的《蜀相》《登高》,让学生感受到景和情的关系并掌握相关术语;如讲到侧面烘托可以联系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苏轼的《赤壁赋》中“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两句,让学生明确环境和人物的反应也可侧面烘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讲到用典可以结合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5个典故、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通过对这些典故的分析让学生明确用典有品评历史、抒情言志、表明心迹的作用……
  (三)注重比较鉴赏,拓宽思维,提高学生诗歌审美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会从比较角度命制诗歌习题,命题方式为:客观选择题比较,主观题比较,组诗比较三种。如2018年全国1卷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2019全国卷3更是要求考生将刘禹锡原诗与教材背诵篇目《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进行语言风格对比。
   比较鉴赏已成为诗词鉴赏中常见的一种命题方向,备考时教师要将诗歌背诵与鉴赏融为一体,背诵时要求学生既要宏观把握全诗艺术特征,更要微观掌握用了哪些手法,做到逐句理解。做题时也有目的地让学生就习题中的某一首诗歌从手法、意象、语言与情感角度与考纲必背篇目进行比较鉴赏,学会同一类型诗歌、同一作者诗歌异同分析,同一主题的两首诗歌异同分析。在看似单一的诗词鉴赏复习中完美地融入了背诵复习与审题能力的训练,既可减少诗词鉴赏复习的枯燥性,又可让学生通过不断地比较鉴赏,提升思维能力。
   诗词鉴赏复习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我们在备考中多研究高考真题、探寻其命题规律,紧扣教材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培养学生比较鉴赏思维,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基本素养才能得到较好提升。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一、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   深圳市东昌小学以“乐·正·善·雅”为校训,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卓越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具备乐观、正直、善良、儒雅的良好品行,具有一定人文底蕴、科学素养的“乐·正·善·雅”好少年”为育人目标。办学目标与发展愿景是以精心的态度,建設精美的校园,实施精细的管理,打造精品课程,锤炼精湛的教学,创建师生和谐发展的优质学校。   基于
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对教育而言至关重要。2005年,美国学者首次提出了将技术知识纳入到教师知识结构的整合技术的教师知识框架(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和技术知识则是TPACK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必不可少的。本文所介绍的广东、西藏两地同步课堂的内容是《神奇的鸡蛋》。
《六说文学教育》是陈平原教授写的一本书。陈教授在书中說,教过小学、初中的语文,教过大学的文学史,参加过中小学、大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所以由他来讲文学教育,既有生活实践,又有高度的视野和深层的思考。这本书前面的内容是讲大学的知识,很难理解;后半部分谈论的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看了之后颇有感触。  陈平原教授的“六说”,更多的是从整个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文学教育问题。在他看来,一方面,应该尊重语文教育的专业性,
场景化课程要求教师结合各场景中幼儿的表现、兴趣、学习特点以及经验,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体验与探索的环境,合理设定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支持幼儿在原有的经验上习得更丰富、更立体且有益的学习经验,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场景化课程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关注的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主动、专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状态,指向的是幼儿在人文底底蕴、科学精神和健康生活等方
摘要: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在探究、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能充分发挥学校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以乐昌花鼓戏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为例的主题实践课程在发挥育人功能方面的实操性探究中,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向传承人学习,将传统音乐引进音乐基础课程,开设乐昌花鼓戏为主题的第二课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乐昌花鼓戏是操作性强、育人功能显著的方式方法。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可谓博古览今,纵横东西,既包括各类美术作品(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工艺、民间美术等),还涉及了中外流派及所处美术时代(中国古代、中国现代、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西方现代主义等)的代表作品,可谓异彩纷呈。   然而,要想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这些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整个过程如果不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不借助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只是照本宣科传统的讲授与接受的模式,想必课堂效率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本人积极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探索出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BDB”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纠正了传统“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教师从原来单一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课堂活动的组织者以及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改变以往知识以及技能为主的碎片化学习的现象,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益,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   一、基于英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于1943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人类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其中尊重需求包括自我尊重、信心、成就。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社会比较能够使人清楚地了解自己和他人,找出自己和别人之间存在的差距,发现自己的长处,提升自已的自信心。”这两个理论为我校学生自信心培养提供了很好的思路,从而探索
一所学校的发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要谋求提升学校综合实力,需要分析学校概况,理顺发展思路,要着重考量学校“在哪里、去哪里、怎样到那里和是否到达那里”这四个问题。围绕这四个问题,结合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历史传统,两年以来,面对重重困境,我校提出“塑龙马精神,育龙的传人”的办学理念,开创“文化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的内涵发展之路,确立了 “努力办一所龙翔凤舞的学校”的办学目标。  一、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定位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反觀现状,不少学校对教师发展没有切实有效的策略与方法,教师个人也缺乏专业发展的自觉,职业倦怠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   一、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   个人成长记录袋是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总结和学习的有效工具,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它最显著的特点是及时固化成果,实现过程跟踪和动态管理,便于总结和反馈。实践证明,教师可以通过成长过程中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