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运用信息化和情景创设实施翻转课堂的探究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cejiang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内容可谓博古览今,纵横东西,既包括各类美术作品(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工艺、民间美术等),还涉及了中外流派及所处美术时代(中国古代、中国现代、西方古典主义、浪漫主义、西方现代主义等)的代表作品,可谓异彩纷呈。
   然而,要想更好的引导学生对这些美术作品进行鉴赏,整个过程如果不经过教师的精心设计、不借助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只是照本宣科传统的讲授与接受的模式,想必课堂效率是不高的。教师要熟悉、吃透教材,掌握教学的三维目标及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活用教材,根据新课标给出的教学建议进行课堂设计。人美版高中美术鉴赏教材前八课阐述美术基础知识。从第九课开始鉴赏古今中外各时期各类型的美术作品,针对不同的目标任务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此,筆者就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如何运用信息化和情境创设来实施翻转课堂,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和诸位前辈与同行们相互探讨。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翻转课堂实施策略
   1.以信息化为载体,前置知识学习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重新调整课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以往是“教→学”现在是“学→教”。高中生学习科目众多,每周每个班只有一节美术课,而课程内容又繁多,想要提高课堂有效性,翻转课堂的实施势在必行。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进行网上学习,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需要根据课程主题内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来录制、制作微课视频,我们采取集体备课的形式,每位老师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领做相应的任务,互相帮助、资源互补,同课异构等,慢慢地制作成美术课程资源库,并通过微课掌上通把每课所需的微课视频发布到各个班级,学生观看后可在评论区留言评论,发表见解和感受或是疑问。
   2.以任务驱动为形式,激化学习动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教师还要提供相应的“美术鉴赏学习单”和可查找相关资料图片的学习网站,搜集资料,通过班级QQ群或微信群发布“美术鉴赏学习单”,学生还可以收听播客、喜马拉雅、阅读电子书等,以及一些外界的相关网络课程,运用信息化手段自主学习,最后根据我们布置的“美术鉴赏学习单”进行资料的汇总、填写。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美术鉴赏可从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制作鉴赏学习单。
   学生带着任务去欣赏观看、查找收集资料这个探索的过程都是在课下自主合作完成,既锻炼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又增加了其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自己找到的答案往往都要比老师直接传授的印象深刻。这个过程也正如在沙漠中寻找绿洲的过程,但他们有同伴(小组合作),手中有工具和足够的水(老师的微课视频及大量的网络资源)以及有地图向导(美术鉴赏学习单),所以这个过程不但不枯燥反而如寻宝般让人心动不已。但也不乏懒惰或者兴趣不足者,所以还要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体会到自我价值和成就感,这个环节就要在课堂来实现,我用短暂的课堂时间来做成果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提高学生兴趣、促进学生自我成就感的提升,同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以情境创设为契机,提高学习兴趣
   如何在课堂展示环节提高学生兴趣和自我成就感,使翻转课堂更顺利的进行呢?为此,有目的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我根据学习内容来创设相应的情境,整堂课会设定在一个大的情境中,比如:知识竞赛、博览会、辩论赛、鉴宝大会、拍卖会、故事会等。
   教材前半部分的美术基础知识的学习检测,可以用分小组知识竞赛的方式,老师做主持人加记分员,根据课程目标、重难点等提出相关问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情况,适当评析,掌控全场。每组分必答题、选答题、抢答题、游戏题等,包括了客观题和主观题。
   例如《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一课,整堂课在知识竞赛的情境中进行,必答题可有“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美术作品的语言元素和手段有哪些”“美术作品可分为哪三个类型”等,选答题可给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具象、意象和抽象让其小组成员去选择根据学习单内容鉴赏评析,如《韩熙载夜宴图》《呐喊》《百老汇的爵士乐》等。抢答题由老师描述一幅作品,在描述作品过程中让各小组去抢答此作品是什么,作者是谁,最快猜出者为胜,如老师说:“它是一幅宋代的中国画作品,寥寥几笔就描绘出一个憨态可掬的人物形象……(《泼墨仙人图》)”随着老师的描述各小组通过自己的学习、经验和积累争抢回答,最先答对者加分。游戏题则是老师准备作品卡,或是图片或是文字,每小组派出两名同学,一名上来抽取卡片,在规定的时间内把卡片的内容描述给同伴,同伴猜是什么作品或是哪位画家,或是什么流派,猜对数量越多得分越多,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课堂积极性,增强集体荣誉感,要求全员参与,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表述出现错误或问题老师要给与及时纠正和解答,也可引导学生互评互答。
   例如《中国民间美术》一课,我就以召开小小民间美术博览会的情境来学习,课前发动各方资源收集购买民间美术样式,有剪纸、泥塑、年画、刺绣、风筝、小彩灯等,学生分组,分展台来展示自己组的民间美术物品,包括介绍、描述、讲解其作用特征等,其他同学可以拿起物品参观把玩、提出疑问,真正像个博览会现场一样,充满生趣。
   再例如《西方现代艺术》一课,包括了很多艺术流派,这就可以以故事会的形式,让每个小组的同学们集思广益、各显神通,用自制的PPT的形式,或用微视频、或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关于艺术流派的诞生、创始人以及他的生平故事,这个流派的艺术特征等等同时发表自己对他们的看法和感悟。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还可以锻炼表达能力和展示自我的机会。
   再到《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则可以参照央视有档鉴宝栏目,举行一场鉴宝大会。紧紧围绕作品介绍及赏析评价。其他课堂情境在这里就不 一一赘述,还需要老师们在实际操作中多多去思考、去设计课程,才能提起学生兴趣。
   4.以质性评价为结果,设立奖励机制
   翻转课堂的实施,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学生课下自主探究,课上展示答疑。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就不能简单的用分数而言,而是要注重其质性评价,为每小组各成员设立档案袋,在每次展示交流活动中,按照其参与度、表现与成果等给与分数,档案袋可收集学生的鉴赏学习单、制作的PPT和微视频、课堂展示照片等等。最终给与评价和奖励,奖励可分个人单项奖和小组集体奖,在奖励的“诱惑”下,同学们的积极性都很高。
   通过以上的四点策略,我校翻转课堂的实施已初见端倪,简单来说是依托于信息化,展示于情境创设,情境创设又促进信息化的执行,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重视美术本体,避免简单盲目“翻转”,走出教学误区
   在美术课改实验初期,部分学校的美术鉴赏课可谓花样百出,课堂大部分时间来欣赏一部和作品有一点点关系的电影如《达芬奇密码》(悬疑影片)、听歌曲《蒙娜丽莎的眼泪》(流行歌曲)、用大半堂的时间来表演一出和作品相同的舞台剧,比如《荷拉斯兄弟宣誓》,让学生表演三位勇士出征前老国王赐予他们神圣宝剑的场景,后面角落里的妇女哭作一团,甚至还要带台词对话,有旁白,俨然上成了语文课,对美术作品本身的鉴赏、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皆无从表述。有的还上成了游戏课,一味的追求“创新”课堂,却失去了美术本体,忽略了美术鉴赏的“审美”本质。这都是不妥的,作为美术课堂要重视美术本体。
  对于这些年新兴起的“翻转课堂”也是一样,有些老师,为图方便,直接把课堂扔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本内容自己回去收集查找资料,课上到讲台前做老师讲给大家听,每个学生轮流讲课,如此一来,美其名曰“翻转课堂、锻炼学生、以学生为主导”,但实则这样简单盲目不负责任的“翻转”纯属给老师减轻负担,真正的“翻转课堂”老师是会比传统课堂工作量还要大的,比如要制作准备大量的微课视频,收集筛选相关网站、在微课掌上通发布资料,和学生在网上互动答疑,查看收听学生讨论留言,制作鉴赏学习单,课上组织教学活动,评价答疑,引导拓展等,这无疑使给老师带来了更大的任务挑战。所以,翻转课堂必须做到环环相扣,以美术为本体,不可简单盲目。
  责任编辑 龙建刚
其他文献
新课程改革之后,素质教育逐渐落实到中小学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在这种背景之下,教师要更加注意培养学生英语读写能力,本文分三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发展中小学生英语“读”能力的实践  1.利用阅读材料,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对于英语阅读而言也是如此,通过对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激发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十分有必要。笔者认为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激发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利用英语书刊和雜志激发
教师的导读设计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的一剂良药。导读设计的策略直接影响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效果。教师只有在导读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积极探究科学、高效的导读策略,并以此指导学生阅读,才可能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乐趣。为此,本人在导读教学中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践。现将本人就经典导读设计策略的一点浅见略加陈述,以期能得到同仁的指正。一、导读书目的选择  学生由于受年龄和知识的限
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最苦恼的事肯定是改作文:从标点到字词句,从选材详略到立意构思,事无巨细地逐一精批细改,然后写上批语,再给出分数。然而,遗憾的是有些学生面对老师辛辛苦苦写出來的批语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只是看看分数后就把作文丢到一旁。语文教师为作文教学付出了很多,收效却是甚微,叶老先生称之为“徒劳无功的批改”。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写作水平的提高,我的做法是:学生写完作文后不要急于收上来,让作文
一、“融和互惠”中队文化构建的背景分析   广州市回民小学是一所建校90周年的民族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超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属于少数民族学生,共有12个民族,是一个名符其实的民族团结大家庭。学校办学体现了多民族文化这一亮点,逐渐成功打造了“融和互惠”的教育特色。学校中队文化的构建,主要依托了两个方面的背景。   其一,学校是广州市红领巾示范学校。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组织。广州市回民小学少工委充分糅合
在小学教育阶段,德育工作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内容,其实施质量不仅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同时也决定着小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为更好的保证学生们的健康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养成一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心理品质,需要立足学生发展实践,贴近学生心灵,科学的开展德育工作。那么,在当前素质教育所提倡的人本化教育理念下,我们又该如何做好小学德育工作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小学教学经验提出几点看法,以供参考。
一、校园文化与办学特色   深圳市东昌小学以“乐·正·善·雅”为校训,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卓越发展”为办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自主学习和健康生活的良好习惯,具备乐观、正直、善良、儒雅的良好品行,具有一定人文底蕴、科学素养的“乐·正·善·雅”好少年”为育人目标。办学目标与发展愿景是以精心的态度,建設精美的校园,实施精细的管理,打造精品课程,锤炼精湛的教学,创建师生和谐发展的优质学校。   基于
教师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对教育而言至关重要。2005年,美国学者首次提出了将技术知识纳入到教师知识结构的整合技术的教师知识框架(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学科知识、教学方法知识和技术知识则是TPACK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必不可少的。本文所介绍的广东、西藏两地同步课堂的内容是《神奇的鸡蛋》。
《六说文学教育》是陈平原教授写的一本书。陈教授在书中說,教过小学、初中的语文,教过大学的文学史,参加过中小学、大学教材的编写工作。所以由他来讲文学教育,既有生活实践,又有高度的视野和深层的思考。这本书前面的内容是讲大学的知识,很难理解;后半部分谈论的是中小学语文教育,看了之后颇有感触。  陈平原教授的“六说”,更多的是从整个宏观的视角来看待文学教育问题。在他看来,一方面,应该尊重语文教育的专业性,
场景化课程要求教师结合各场景中幼儿的表现、兴趣、学习特点以及经验,创设有利于激发幼儿主动体验与探索的环境,合理设定适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的教学目标,支持幼儿在原有的经验上习得更丰富、更立体且有益的学习经验,引导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场景化课程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关注的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主动、专注地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状态,指向的是幼儿在人文底底蕴、科学精神和健康生活等方
摘要:以实践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课程,在探究、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路上,能充分发挥学校的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功能。以乐昌花鼓戏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为例的主题实践课程在发挥育人功能方面的实操性探究中,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向传承人学习,将传统音乐引进音乐基础课程,开设乐昌花鼓戏为主题的第二课堂。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乐昌花鼓戏是操作性强、育人功能显著的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