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表正义,实则达反义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ru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们汉语里头,有一种非常有趣的语言现象,这就是,有一些词(字),你表面看,它似乎是字面意,可实际上,它传达的是相反的意思。这种语言现象,你如果不仔细看,不认真读,不认真思考的话,很容易误认、误解它们,而一旦,你识破了其庐山真面目,就很会油然而生出一种获得感、释然感。我们还是看一些实例吧。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无题》)
  鲁迅先生的这句诗,是尽人皆知的,是名句。你发现没有,其打头字“忍”,字面上看,不就是忍受、忍心、忍耐、忍痛、忍让的“忍”么?非也,你不要被其字面意所迷惑,对,它实际上传达的是与字面相反的意思,是“不忍”“岂忍”“怎忍”之意。鲁迅先生的诗句意是说:(我)决不忍心看着这么多的青年被反动派无辜杀害,(我)愤怒地拿起笔来,向刀丛剑树(白色恐怖)宣战!其实,这是鲁迅先生炼字后的诗句,其原句为:且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边觅小诗。原文中的“且”字、“边”字,是远不及“忍”字和“丛”字的表达效果的。为何?原句语调平平,而改句则表现出了诗人强烈的爱憎情感,特别是“忍”字的反义妙用,精准而又生动,精炼而又形象地传达出诗人对敌人的无比愤怒之情。书一“忍”字,似乎让我们看到了鲁迅先生的扼腕姿态和其咬牙切齿、发指怒目的面部神情,太惟妙惟肖了。如此妙用“忍”字的还有: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的这句诗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句中的“忍”字,同样是用了字面的反义,即为“不忍”“岂忍”之意。全句意为:南村的一群儿童欺负我年老无力气,岂忍心如此当面做贼抢我的东西。一个“忍”字,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群童的顽劣,同时也写出了“我”孤独羸弱的痛苦窘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这句诗中的“肯”字,大家绝莫武断地理解为“肯定、一定、确定”之意,它的意思是“岂肯、不肯、怎肯”之意,是表达与其字面意相反的意思。整句诗意为:(我)本来想为皇帝清除危害社会的事情,怎么会顾惜我衰朽的残年余日呢。韩愈一生致力于兴儒辟佛,时任刑部侍郎,独上《论佛骨表》谏阻,言辞激切,结果却激怒宪宗,宪宗欲置其死地,幸得宰相裴度等力保,方得免死,贬为潮州刺史。此诗即为其在赴潮州途经蓝关时所作。诗句中的“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其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国为君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肯”字这种反义妙用,将作者的本意传达无余。这样用“肯”字的,还有两例: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宋祁《玉楼春》)
  句中的“肯”字,也是“岂肯、不肯”之意,用了字面意的反义。这句诗,是从功名利禄这两个方面来衬托春天的可爱与可贵。诗人身居要职,官务缠身,很少有时间或机会从春天里寻取人生的乐趣,故调侃自己说“浮生”之“长恨”。于是,就有了宁弃“千金”,而不愿放过从春光中获取短暂“一笑”的感慨。“肯”(岂肯)字,生动地表现了作者轻视钱财的雅趣。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乌江亭》)
  肯:岂肯、怎愿。诗句以辛辣的反问指出:即使项羽真的能重返江东,但对这么一个失尽人心而执迷不悟的人,江东子弟是决不肯再为他拼死卖力的了。“卷土重来”实在是痴人说梦而已。一个“肯”字,映衬出了王安石深刻地认识到了项羽的致命缺点:一意孤行、刚愎自用、执迷不悟。实为精妙之笔,精炼之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此句中的“敢”字,也不能翻译为“敢作敢当、勇敢、敢于”的“敢”意。它的真实意也是与其字面意相反的,为“不敢、岂敢、怎敢”。全句的意思为:如果灭亡郑国对于您秦国有好处,那我岂敢拿亡郑这件事来麻烦您呢?这话表现出了烛之武的游说智慧,他看起来似乎不从自身国家利益考虑,反倒去为秦王利益考虑,而实则为一种反言正达艺术也,而“敢”字的反义妙用,恰为这种游说艺术的精彩之精彩点。
  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诗经·小雅·常棣》)
  这是《诗经》中的句子,读懂它,得先解决几个难字。常棣:棠梨树。华:花。鄂:同“萼”。韡(wěi):光明美丽的样子。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棠梨树上花朵朵,花草灼灼放光华。试看如今世上人,无人相亲如兄弟。”从诗句的意思,我们反推过去,就很容易得知,句中的“不”字,不是否定词“不”之意,而是用了其字面的反义,即为“岂不”之意。“鄂不韡韡”,明显是说“花草灼灼放光华”。如果“不”是否定意,那全句就要变为“花草灼灼不放光华”,这显然是不正确的理解。
  她非要说出来,我拦不住她。(生活语)
  在现在人们的口语中,口口皆言类似的话:我非要说他……他非这么干……你非要这样吗……其中的“非”字,也不是否定词“不要”之意,而是其字面意的反义,即“一定要”的意思。本来,汉语中规范的用法是“非……不可”,连用表达肯定意的,但人们往往就把后面的“不可”二字丢掉了,而简洁成了“非……”的句式了,本来是双重否定等于肯定,结果让“非”一字身兼二职了。
  字面看似此意,可实际上表达的是与字面相反的意义。这样的语言现象,是我们在阅读古典诗文时,不能不注意的一个神奇的有趣的语言现象。看清楚了它们的真实意义,诗意或文意也就豁然了。
  [作者通联:江西樟树市清江中学]
其他文献
中国古代文人习惯放意于登临游览,寄情于山水泉石。有人说,中外山水游记散文最重要的不同在于,中国文人写景,不像外国文人那样习惯于到自然中寻找自我,而喜欢将景物的特点投射到自身,因而崇拜山的沉稳,水的轻灵,大地的浑厚,天空的辽远,在描写美丽景色的同时,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学,最终形成了物我相融的意境和言志载道的风格。  一、不同时期作品有不同特点,教学要把握好品析的重心  我国古代游记散文大致经过了魏晋
“人性”与“人文性”仅一字之差,但含义却有较大的不同。人性是指作为社会人在某一种社会制度或社会历史条件之下,形成的人的本性。中国古有人性善恶之争,其讨论的结果虽是善恶,而基础却是人性,是为了寻求对人自身的认识;西方有人性的优秀与弱点的研究,追求的也是对人自身的认识。人文性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语境中,往往是指异于工具性的,指向学生精神成长的内容。一般来说,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往往总指向其中的“恶”与“弱点”
立骨:使主题集中的“点睛之手”    立骨,就是用一字或一词或一句话概括全文要旨,用它作为纵贯整个布局的中心,是一只“点睛之手”。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立骨于“这几天,我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蕴藉着一个“乐”字。高考作文也不例外。譬如2006年全国卷满分作文《阅读是一种孤独》,立骨于“阅读是一种孤独”,采用段首亮出论点的形式组构全文:阅读是一种环境上的孤独,阅读是一种心理上的孤
一、探源:语境教学的悠久传统  语境,说通俗点就是语言交际环境,并且可以分为语言内环境与语言外环境。前者主要指书面语中的前后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等;后者主要指交际对象、交际情景、交际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背景等。也有学者明确指出“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语境指语言环境,即上下文语境;广义的语境指伴随言语交际活动的背景和条件,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认知语境以及虚拟语境等。语境教学视
洪宗礼是跨时代的教育标志。  他诞生于那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锐意探索的时代,但他更属于走向未来指引我们前行的开拓创新的时代。洪宗礼卓越的思想、丰硕的成果、巨大的影响和显著的价值都足以让我们对教育应有的时代担当而萌生期待。  从观念的树立上来说,今天,我们需要向洪宗礼学习什么?  面对这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我想起了2008年10月20日在江苏省泰州中学召开的洪宗礼语文教育思想研讨会后的电视访谈,我
语文教学既要研究教什么,确定教学的内容,又要考虑怎样教,注重方式方法。这就涉及到如何处理教材,著名特级教师余映潮说:“教材处理,简言之,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教什么’‘选什么教’‘教什么最好’。”①作为语文教师要始终有“课程意识”和“文本意识”,对教材的艺术处理往往彰显着教师的教学智慧。在当前过分强调“怎样教”而忽视“教什么”的现实教学情况下,如何做到不迷失、不盲从,始终立足课程、紧扣文本就显得尤为
【评议论著】胡根林《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年12月  【内容提要】所谓追求高品质的语文教学,实际追求的是有品性、品位和品格的语文教学,是价值、效果、效率和魅力相统一的语文教学。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提高语文学科的学术含金量,提升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并最终体现于日常的语文课堂之上。  认识胡根林先生,是在2007年。深色的风衣,红格的围巾,特显学院派的儒雅沉静。其时先生正同上
教学创意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作为经典名篇和“豪放”词的代表作,“前人之述备矣”。但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总感觉到对“豪放”的品析鉴赏“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本设计以“豪放”作为切入点,围绕“豪放”设计学生活动,引领学生感知理解、品析鉴赏、探究领悟。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力求“活动够,赏析透”①。  教学目标  1.品析鉴赏豪放词风及豪放之美。  2.探究本词刚柔相济
一、案例描述  这节课分作三个步骤:  第一步,教师以学定教。在小学段两周时间里,学生自主学习《一朵午荷》中关于人与自然的15篇文章,完成两篇读书笔记。教师借此了解学生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和写作的现有水平,发现学生交上来的作品很浅很窄,几乎没有涉及文言文的;借景抒情部分,学生作品中暴露出的问题是描写不生动,主旨不明确;由物及理的散文,读得不透,写得更少。教师根据具体的学情,确定教学起点和教学重点,即总
作为《列子》中的名篇,《愚公移山》早已被人们所熟识。在教学中,老师们也习惯于引导学生重点领会愚公身上所独具的不畏艰难险阻、人定胜天的那份勇气和豪气。但是,最近重新审视九年级《语文》的目录编排,体会教材编写者的用意,总感觉以往教学重点的确定颇有值得商榷之处。  在九年级,教材编写者特意安排了十一个序列的“学会读书”。作为第十个序列的“知人论世读经典”,这个单元节选的都是经典作品。众所周知,教师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