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基础音乐教育带来了绿色的春天,它展示出一种新的设计思路,立足于学生的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关注学生创造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它给长期习惯于以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的音乐教师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在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改革中,作为音乐教师该以怎样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来面对我们的学生呢?
一、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
《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体验价值放在音乐课程价值的首位,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得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因此,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
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如欣赏课《渔舟唱晚》,我从情感切入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述描绘一幅画面:“明月当空,优美宁静的江面上,渔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当桨归舟,渔舟飞扬……”在良好的气氛中,美好的音乐和教师富于艺术化的渲染,会让学生内心的深处受到无穷的艺术美的感染,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实现审美主题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这种体验才会欣赏作品产生兴趣。
二、加强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会很自然把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内容联系起来,即把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片面和狭窄的,它即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更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
(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3)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所以,音乐教育不应只局限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
1、要让音乐课变成综合的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处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课堂教学以音乐教学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它艺术门类,其他学科的联系与互通。让学生们运用自然现象,借助美术的色彩,影视的画面,通过绘画、改编歌词、舞蹈表演、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来变现音乐作品。如《走进西藏》一课,我将音乐与舞蹈、历史、地理学科进行综合。以藏族舞蹈欣赏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高原风光画面中,了解了西藏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在观赏藏族踢踏舞与弦子舞的同时, 使学生的听觉也感知到了踢踏舞那热情奔放的节奏和弦子舞那舒展的节奏。
2、要让音乐课变成自主的音乐实践活动。
主体教育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创设和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人人介入的活动条件,自觉探究的思维空间,而且也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独立大胆的实践,自主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1)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如在一首歌的综合表演中,充分展示学生地自主性,可以用舞蹈伴舞,用打击乐器伴奏等。(2)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如选择用歌唱的形式来表演,选择舞蹈的形式来表演,选择模仿的形式来表演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如节奏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多种打节奏的方法:用笔轻敲文具盒,摇头,摇晃身子,搓洗衣服等。在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时,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理解。(3)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音乐课有时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3、要让音乐课变成探究性的、生活化的音乐实践活动。
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的情景和途径、激发学生队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如学唱《踏雪寻梅》一课时,学生用口技模拟驴蹄声,用玻璃制品模拟铃声为歌曲伴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性,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总之,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音乐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学生进行“美的体验,美的熏陶,美的探索,美的享受,美的成长”的乐园,新的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并不神秘,当我们充分认识它,了解它之后并付以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依旧是那么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依旧充满爱意,充满生机。
一、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注重学生的情感
《音乐课程标准》把音乐体验价值放在音乐课程价值的首位,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达得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因此,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在教学中,要强调音乐的情感体验,根据音乐艺术的审美表现特征,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
形式和情感内涵进行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如欣赏课《渔舟唱晚》,我从情感切入引导学生欣赏,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用富于感染力的语调,有节奏的语述描绘一幅画面:“明月当空,优美宁静的江面上,渔民们满怀丰收的喜悦,当桨归舟,渔舟飞扬……”在良好的气氛中,美好的音乐和教师富于艺术化的渲染,会让学生内心的深处受到无穷的艺术美的感染,得到心灵的净化,从而实现审美主题的情感体验。学生有了这种体验才会欣赏作品产生兴趣。
二、加强音乐综合实践活动,倡导自主、探究学习方式
长期以来,谈到音乐教育,人们便会很自然把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内容联系起来,即把音乐教育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片面和狭窄的,它即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更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而现代教育理论则强调:
(1)学生是课堂的主体;(2)“生活世界”是课程内容的范围;(3)课程是由学生反思创造性实践而构建的人生意义的活动,所以,音乐教育不应只局限在“知识”,“学科”等狭窄的范畴内理解,而是要把“让每一个学生个性获得充分发展”的价值观视为根本,充分体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价值。
1、要让音乐课变成综合的音乐实践活动。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教学的综合包括音乐教学不同领域之间的综合;音乐与舞蹈、戏剧、影视、美术、等姊妹艺术的综合;音乐与艺术之处的其他学科的综合。”音乐课堂教学以音乐教学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的音乐材料构建起与其它艺术门类,其他学科的联系与互通。让学生们运用自然现象,借助美术的色彩,影视的画面,通过绘画、改编歌词、舞蹈表演、乐器演奏等多种形式来变现音乐作品。如《走进西藏》一课,我将音乐与舞蹈、历史、地理学科进行综合。以藏族舞蹈欣赏为主线,借助多媒体让学生从高原风光画面中,了解了西藏的风土人情,特别是在观赏藏族踢踏舞与弦子舞的同时, 使学生的听觉也感知到了踢踏舞那热情奔放的节奏和弦子舞那舒展的节奏。
2、要让音乐课变成自主的音乐实践活动。
主体教育理念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方式。
在音乐教学中,不仅需要教师创设和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人人介入的活动条件,自觉探究的思维空间,而且也需要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独立大胆的实践,自主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努力做到:(1)让学生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如在一首歌的综合表演中,充分展示学生地自主性,可以用舞蹈伴舞,用打击乐器伴奏等。(2)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学习方式。如选择用歌唱的形式来表演,选择舞蹈的形式来表演,选择模仿的形式来表演等,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如节奏教学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创造多种打节奏的方法:用笔轻敲文具盒,摇头,摇晃身子,搓洗衣服等。在启发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艺术表现时,不要用“标准答案”去束缚学生。同一练习,可能有多种答案;同一首歌,可能有多种处理方法;同一首歌曲,可能有多种理解。(3)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音乐课有时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组合,共同探讨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3、要让音乐课变成探究性的、生活化的音乐实践活动。
探究学习具有更强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在实践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有助于探索研究的开放式和趣味性的音乐学习的情景和途径、激发学生队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引导学生进行以即兴自由发挥为主要特点的探究与创造活动,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如学唱《踏雪寻梅》一课时,学生用口技模拟驴蹄声,用玻璃制品模拟铃声为歌曲伴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参与性,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总之,音乐课堂教学应该是音乐教师施展才华的阵地,是学生进行“美的体验,美的熏陶,美的探索,美的享受,美的成长”的乐园,新的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教学并不神秘,当我们充分认识它,了解它之后并付以实施的时候,你会发现,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依旧是那么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依旧充满爱意,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