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上了小男孩的妈妈

来源 :周末文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sh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份家教带来一场爱情
  
  我的大学生活是在一所美丽的海滨城市度过的。那时候,来自农村的我常常感到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卑微和矮小,很难将自己融入这片充满前卫思想的现代文明里去。直到有一天,我不期然遇到了童楚玲。
  很偶然的一天,我很兴奋地得到一份利用自身特长挣钱的好工作——教一名小男孩拉手风琴。
  小男孩的妈妈叫童楚玲,她长发披肩,皮肤很白,成熟中透出一种女性特有的温柔,这让我顿生好感。见到她,我竟然有一种说不出的兴奋,这种感觉是那么莫名其妙,无以言表。
  每次我教她儿子拉手风琴,她总是默默地坐在一边欣赏,面带微笑,并不失时机地夸赞我的技艺,让我总得到某种鼓励,我的心也因此快乐起来。
  教完课程,童楚玲送我下楼,总是客气地说声谢谢。站在单元门口的冬青树丛中,我总是默默地注视一下窗口中她的身影,然后才悄悄离开。沿着法国梧桐林立的小路折回宿舍时,我的心里总有些说不出的惆怅,有时甚至是一种怨气。这种情绪弄得我神经紧张、不能自拔。
  但每次拉手风琴的时候,我还是集中精力,努力使自己不出一点差错,力争表现到最好。
  我发现我喜欢上了童楚玲,甚至有些神不守舍、不可自己。我不知道相差十几岁的人之间有没有真正的爱恋,但我却是实实在在爱上了她。
  我只是单纯地爱,就连她已有家庭这个简单的事实都全然不顾。都说爱情是幸福快乐的,而现实的单相思却让我感受到一种难言的痛楚和无处发泄的郁闷,我茫然了,我很无助。
  时间长了,我与童楚玲及她的儿子逐渐熟悉起来,再去她家,我少了一些拘束感,她对我也不再那么客气了,这反倒使我暗自产生一丝高兴。
  我从来没见到童楚玲的丈夫回家,后来我渐渐了解到,她的丈夫是省城某电台的主持人,主持一档本省很有声望的谈话节目。令我难堪的是,我竟然一度很热衷于这档节目,也很佩服主持人的口才和处理事情的能力,没想到他们却是一家人。
  这实际上是个两口之家,童楚玲和她的孩子已经习惯这样的生活,我从未听过小孩谈起他的爸爸。我居然对她们母子同情起来,我觉得他们很可怜,我有必要为他们做些什么。我忽然有一种保护他们母子的冲动。
  后来,我有意无意就往童楚玲家里跑,单纯的我毫不顾及邻居的目光,我行我素地做着我认为应该做的事。童楚玲看起来一点也不忌讳,她和我在一起时总是很快乐,这无疑让我得到某种暗示或鼓励,去她家甚至成了我的必修课。
  那个时候我发现自己不顾一切地推行着一个计划,缺乏理智的青春之火熊熊燃烧起来,直到有一天,这把火烧出一场轰轰烈烈的爱情,而这一切我自己也难以置信。
  
  那一夜,我们相爱了
  
  那是小孩生日的那天。晚上,童楚玲打来电话,让我过去庆祝一下,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生日蜡烛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映着我们3人,那个场景令我久久难忘。童楚玲打扮的很得体,我惊奇地发现她还化了淡妆,整个人看起来是那样年轻迷人。
  蛋糕吃完了,小孩去隔壁房间画画。童楚玲拿出一瓶葡萄酒,斟满两个杯子,两只眼睛闪闪发亮,她轻声对我说,干一杯吧!然后自顾自地一饮而尽,她是那般豪爽,酒精使她白嫩的皮肤红润起来。我想说些什么,她的眼里突然滑落两行泪水,她幽幽地说,你知道吗?我其实很孤独,我并不快乐。说话间,她又喝了半杯,一任泪水再次滑落。她的表现与平时判若两人,此时的她只是一个纯粹的女人,一个寻求依赖、期望得到保护的女人。
  童楚玲经历了一场感情挫折,而且这段无爱的婚姻已持续了两年之久。她的丈夫原本是一所大学的行政科的科长,年轻有为、口才颇佳,极具个人魅力,本来两个人比翼双飞,是可以过上幸福生活的。但因了一场婚外恋的风波,她的丈夫与一个女大学生的再次相爱,走上了婚姻的不归之路。后来事情败露,她的丈夫落了个惨痛的下场,被调离原任,撤职处分。后经个人努力,招聘进入一家省属电台,主持一档夜间谈话节目。她虽然达到了拆散这一对露水鸳鸯的目的,同时对丈夫失去了往日的信心,丈夫也因此忌恨她,两人过起了真正的分居生活。童楚玲说她清楚丈夫自从和那个女子往来,关系已从暗处转至明处,但为了一口气,坚持不离婚,一直等到现在。
  望着泪水垂落的童楚玲,我的心被震撼了。我本能地掏出手绢,递到她的手上,她突然抱住我,脸靠在我的臂上呜呜哭起来,全然不顾睡在隔壁的儿子。
  我有些慌张,但感情的闸门一经开启,便使我陷入汪洋大海,无法自拔。我倾诉了我的思念,我难言的爱恋,她频频点头,紧紧搂住我,我感到一种痛楚的幸福。那一夜,我们相爱了。
  
  一份没有结果的爱
  
  到我大四毕业时,童楚玲已经和丈夫划清了界限,他们离婚了。那些天,她又变得多愁善感、闷闷不乐起来。我只管一个劲儿地在这所海滨城市联系工作,准备在此陪她一辈子,心无旁顾的我全然没有发现她的变化。
  临毕业还有一个月了,我已经选定一家不错的公司。当我满怀兴奋地去见童楚玲时,她的泪水又一次滑落脸庞,她说她不能答应我。我应该有自己更为完美的前途和生活。这样的回答激怒了我,我高声地问为什么,为什么?
  童楚玲说她不能再呆在这里了,因为这里曾是她的一块伤心地,周围的人也难以容下我们日后的爱情,这一点她不得不考虑,况且,我还年轻,真正走入婚姻,她并不是我的理想伴侣。而我选择其他人,无论对谁而言,可能都是更为明智的。她一再重申她是为我好,她是出于全局的考虑。
  听着这些话,我的心碎了。我茫然不知所措,头脑一片混沌。走出童楚玲明亮的屋子,四周一片黑,我不知道路在何方?
  一个星期后,童楚玲走了,只留下一封信和一件毛衣。看到这些,我哭了,毛衣是她拆了原来的那件又织出的新花样。她在信中说,这是留给我的最后礼物,以后不要再去找她了。
  童楚玲去了南方她姐姐所在的那座城市,把我一个人留在了这所孤零零的海滨小城。我痛苦地辞掉了那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带着一身伤痕,重新选择了我的生活。
  (《齐鲁周刊》2000年12月20日 崔文新荐)
其他文献
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而后他拾起钞票,钞
期刊
一、选工作就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    说到找工作,几乎每个人都有故事好讲,从十年寒窗苦读到在招聘会上一次次推销自己,很多人都是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完成了从前十几年都没有完成的跨越,真正开始面对社会。然而无论是初次找工作的人还是已经工作过的人,似乎并不太明白工作到底是什么,只是为了找工作而找工作。在“树挪死,人挪活”的口号下,跳槽几乎成了一种时尚。  在人们判断是否接受一份新工作时,首先需要弄明白的
期刊
我绝不做平庸之辈    在张末回国度假期间,本刊记者采访了她。她第一句话便是:“我想写一本《我的父亲母亲》的书,向人们展示我眼中父亲母亲平静、朴实生活的一面。”张末现在美国读高中,功课极度繁忙,而她又给自己定下了一定要考上美国大学前十名的美好愿望,这本她在闲暇已经写了一半的书,才迟迟没有同读者见面。问起写这本书的初衷,她回答:“我深爱我的父亲母亲。从小我在妈妈身边长大,她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我时
期刊
秋天里的第一个童话    刚进大学,我就夸下海口:毕业之前,我不会爱上任何人。可万万没想到,这个被我信守了2年零1个月又23天的信条,竟然会在1秒之内被击得粉碎。  那时我正在北京一所名校专攻英语。1994年秋的一天,上欧美文学课,一位年轻男老师走上讲台,他微笑着扫视整个课堂,然后问候道:Hello,Every boby(大家好)!于是,我看见了一张英气逼人的脸,我感觉教室里的温度在一点点上升。 
期刊
我七岁那年上了小学一年级,妈妈对我说:“从今以后是大女孩了,要乖,不可惹事,不要和同学吵架,听老师的话……”从那以后我一直很乖,就连有次被一个调皮的男同学打破了鼻子也没有去骂他一句,只是流着眼泪回到了家。  爸爸见了直责备:“真笨,他打你你不会打他?看被打成什么样子……”从那以后总觉得做个女孩实在难。  上高二那年,一个男同学写了一封五页纸的情书给我,我捧着情书的双手抖个不停,心里怕得不得了,战战
期刊
當我乘坐的飞机降落在美国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时,我朋友的朋友已经举着牌子在门口等了一个多小时了。由于这次出差的预算特别苛刻,我只好辗转托人在纽约皇后区的华人聚居地找了一家便宜的家庭旅馆,两人一个房间,每人每天25美元。这是我第一次来美国,我计划等我在纽约开完会,就去芝加哥看我的亲戚方也,然后呢,也许去尼亚加拉大瀑布,或者贝佛利山庄什么的。当然,后面的行程全部自费。为此,我还特意在国内高价换了不少美元
期刊
邓丽君的身后遗产与香港的赤柱别墅    邓丽君的房产地处香港的赤柱,是一幢位于海边高级别墅区的三层小洋楼。小楼上下共有16间大小房间,其中楼下有一座大客厅和游艺室。顶楼上有一间大型练声间,二楼是她的卧室、书房、琴房和浴室。这在寸土寸金的香港来说,堪称是一流的豪宅了。  邓丽君于1988年正式买下这幢小白楼的时候,出价700万港元,完全与她当年如日中天的大歌星身份相符。由于赤柱的高级别墅区建在维多利
期刊
如果将散步称做运动,它对于身体无疑是最轻松的运动了,但它对于人的心灵与精神来讲,却经常是一种重大运动。读过些诗书的人都会知道,历史上无数杰出的思想、诗行、乐思、意境,甚至包括一些怪诞的恶念与幽绿的心火,都曾经静悄悄地缥缈在某处野郊、残隅、河畔、小径,而被某人某时某次散步拾进心胸,再在纸页或者琴弦上展示出来,当然也可能用刀锋与枪口展示出来。  我觉得散步者行走时的那种从容与孤独,那种远离尘嚣,那种随
期刊
在我16岁生日那天,我和朋友莲第一次去“皇宫”跳舞,里面人很多,不少女人穿着高跟鞋和漂亮裙子,在暗暗的灯光里晃来晃去。已经没有位置,我们只好与别人拼座,就这样我认识了这个叫培的男孩子。他坐在我旁边,穿深蓝休闲服,高大漂亮,一声不吭。莲恰好与拼座的另一个男孩子认识,大家开始聊起天来。  我感到手足无措,这种灯红酒绿的气氛是我不习惯的。培问我跳不跳舞,“我不会跳。”“跳吧跳吧!”他说着站起来,但他的一
期刊
在女儿刚开始上高三的时候,有了一个去美国的机会。我当然知道,在高考之年脱离中国教育是一个极大的冒险——-以女儿的成绩,考上国内一个不错的大学还是可以的;可去美国,骤然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英语教育体系,命运难以逆料。反复权衡之后,我说明种种利弊,让女儿自己选择。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走”。  决心“走”,我和女儿其实各怀鬼胎,女儿是为了“减负”,说美国学生多轻松呀;而我是为了让女儿能得到所谓“创造性教育”
期刊